一纸董事长辞职公告,将金地集团推向风口浪尖。
投资者用脚投票,金地集团股债双杀。
信心缺失之下,
金地集团如何安然度过资本市场大考?
2023年10月17日,金地集团(600383,SH)股价跌停,成为当天房地产开发商中唯一跌停的公司。伴随股价暴跌,金地公司债也同步重挫,旗下多只公司债跌幅超10%。
股债双杀的原因系一则公告,公司当天信息披露称,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长凌克的辞职报告,凌克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
其中,让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作为金地集团25年的掌舵者,凌克既非退休,也不是换届,而是辞职。
由于股票与债券在资本市场的大幅杀跌,当天金地方面回应媒体称,凌克辞职,确实是因身体原因。不过,在资本市场投资者眼中,上市公司出现重大变动时,关键人员的辞职,身体原因的说法,颇为常见。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实是,以凌克为董事局主席,金地集团高管具有重大话语权的港股上市公司金地商置,并没有同步出现凌克辞职的公告。
金地商置,是金地集团2013年收购的香港上市公司星狮地产,后更名为金地商置。坊间普遍认为,金地商置是2013年保险资金举牌金地集团欲改组董事会时,金地高管给自己留下的后手。这家公司近些年获得金地集团的重点扶持,发展迅猛。
截至10月18日晨,凌克的资料仍见于金地集团官网“管理团队”栏目
在一家财经论坛上,有投资者揣测,凌克的离任,或许与金地销售业绩不及预期和偿债压力有关。
不过,卖方机构对金地的公司基本面保持乐观。10月16日,开源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对金地集团给出了“买入”评级。这家券商认为,金地集团坚持深耕一二线主流城市的投资策略,土储充裕优质,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在地产新业务、多元化等方面有持续探索和布局,公司盈利修复可期。
当天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金地集团跌停板的卖出主力中,上榜的前五名卖出者,除一家沪股通外,清一色为机构。换句话说,信奉价值投资的机构资金,也选择了在股价创年内新低时割肉离场。
显然,这份卖方的研报,并未得到买方机构的认可。
投资者的另一个猜想,与公司增信相关,甚至有投资者将其联想至控制权博弈。
9月16日,金地集团公告称,为支持公司业务发展,拓宽公司融资渠道,增强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正与股东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投控”)商讨,福田投控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研究为公司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公司债券或中期票据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福田投控持有公司股权比例 7.7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为富德生命人寿万能险。
这些难以证实,也难以证伪的猜想,代表了资本市场的态度,即使是捕风捉影的传闻。
10月17日晚间,金地集团发布情况说明称,公司董事长凌克的辞职是因为身体原因,黄俊灿总裁代为行使董事长职务,是正常的管理团队交接,有助于公司管理团队的平稳过渡,以及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2023年三季度,公司月度销售金额已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销售排名保持在行业前列。
不过,这份公告能否扭转资本市场信心,仍是未知之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之内,金地集团仍将面临资本市场的大考。资本市场与企业的经营现实之间,并不可能做到绝对独立。作为公众公司,股票与债券价格,会直接间接影响公司的资信水平。
股债双杀,在行业走弱,泥沙俱下的资本市场,是个危险的信号。过往房企债务出现问题时,通常由股价双杀开始。
金地集团的掌舵人在非常时期的辞职,引发了资本市场诸多猜想与股债双杀风暴,也揭开了房地产业疲软背景下,楼市股市极度脆弱的冰山一角。这家业内偿债能力相对不错的公司,能否顺利通过此次资本市场大考,仍需时间检验。
本期采编:东地产财经周刊·新闻中心
原创稿件,欢迎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