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入主,大额回购,控股股东两度增持——在维稳股价、保持上市地位的道路上,新湖中宝(600208,SH)相比同行走得更为坚决。
在问题房企批量退市之际,保住上市公司地位,就是保留复苏期重回上升通道的资格。大股东维护股价背后,新湖中宝的表现,为房地产的重整旗鼓,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观察样本。
为维稳股价,新湖中宝可谓不遗余力。
7月16日,新湖中宝再次公告大股东增持计划,衢州智宝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衢州智宝”)拟在未来半年内,以二级市场竞价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 5000 万元,不超过1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2元每股。
衢州智宝为新晋大股东,与关联方衢州市新安财通智造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合计持有公司28%股份,二者同属衢州国资委下属企业。
五天之前的7月11日,衢州智宝刚刚完成了第一次增持计划,增持股票 1216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43%,增持金额为 2000 万元。在增持的原因中,公司表述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公司价值的认可。与此同时,增持举措也被列为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事实上,增持的原因简单且直白,避免股价过低触发面值退市。最近一年来,大批量上市公司因股价连续20日跌破1元而触发而值退市条件,从而退出上市公司行列。
截至7月16日,新湖中宝报收1.64元,公司总市值139.5亿,这在弱市之下实属难能可贵。
相比较而言,那些曾经如日中天的头部房企,如融创中国,市值仅为99亿港元(合92亿人民币),世茂集团33亿港元(合31亿人民币)。至于恒大、碧桂园则处于长期停牌中。
新湖中宝市值能维持在百亿之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湖中宝第一大股东的信用加持。
2024年1月8日,新湖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向衢州智宝转让18.43%的股份,连同早前新安财通10.11%的股份,新湖中宝第一大股东易主,衢州国资下属企业正式成为公司大股东。
7月1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衢州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此前,公司的实控人为新湖集团董事长黄伟。
事实上,正是有了国资背景的加持,在其后新湖集团的债务违约中,公司避免了股价自由落体。
6月28日,新湖中宝股价快速跌停。股价跌停的原因为市场传言新湖集团的一款信托产品未能如期兑付,公司当天发布公告,公司与该信托无关。
与此同时,6月28日当天,大股东发布了首份增持公告,衢州智宝拟增持1000万至2000万元。
7月8日,新湖中宝公告,拟以1.5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5元/股,回购股份用途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该方案,目前尚在执行进程中。
但大股东显然行动更快,在快速完成首轮增持后,7月16日,公司公告披露了大股东的又一份增持计划,金额较之前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国资入主,也提振了金融机构的信心。
7月11日,新湖中宝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家银行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了总计95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
正是一连串的利好,让新湖中宝股价跌停当天被撬开跌停板,并在随后展开了反弹行情,这让公司股价维稳在1.6元上方,避免了逼近1元整数关口。
远离1元面值,是避免退市的关键。
在过往的案例中,多家企业往往在逼近1元时,才拼命出利好维护股价,但往往力不从心,最终失去了保住上市公司地位的机会。
事实上,纵观近一年来的面值退市股,只有远离1元,才能确保公司上市地位的安全,从而规避面值退市的下跌螺旋。
当股价跌破1元,面值退市便进入下跌螺旋。退市危机引发恐慌盘,急于出逃的资金,在跌停板上排队卖出,巨量跌停封单,导致无人敢抄底,从而使股票失去流动性,股价进一步出现连续无量跌停,在数个跌停后,即使再多利好也无力推升股价重回1元,由此形成股价下跌的自我循环,以致20个交易日后,上市公司不得不黯然退市。
不过,保住上市公司地位,股价能维持横盘,只是第一步。从市值的角度,最理想状况是,在主业支撑下,公司业绩实现U形反转。
这其中,上海楼市是关键。
在新湖中宝的业务构成中,房地产开发业务占据绝对比重。在楼市仍未全面复苏之际,新湖中宝手中仍握有不错的资源,即握有上海核心地段的待售项目。
根据新湖中宝2023年财报,新湖中宝2024年计划销售总额约288.5亿。其中,上海亚龙项目预计销售160.5亿,天潼198项目预计销售74.3亿,分别占全年销售计划的56%和26%。
公开信息显示,新湖天潼198项目位于虹口区北外滩,公司八年前获得该项目,并于今年4月取得预售证,项目首批推出59套小洋房和15套风貌合院别墅,小高层公寓均价18万元/㎡,总价3400万-1.3亿/套,别墅起步总价约1.8亿。
另一个亚龙项目,系新湖中宝在2016年通过并购获得的旧改项目,公司2023年年报显示,亚龙项目已取得一期全部工规证、桩基围护工程施工证及西高区主体结构施工证,目前西高区1至6号楼进入主体全面施工阶段,项目原计划于年内销售。
上述两个项目,都有单价、总价高的特点。这在当前的楼市环境下,去化速度必然缓慢,能否按年度计划实现销售目标,目前仍是未知数。
公司另一个看点来自于多元布局。在房地产开发主业之外,公司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有广泛布局。据称,这也是衢州国资入主公司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看,后续能否在高科技领域与国资产生化学反应,是打开公司发展上限的关键。
这与早前湖北国资入主三湘印象异曲同工。此前,湖北国资入主三湘印象,看中的是印象系列文化IP,以及绿色科技住宅概念。
类似的现象,为房地产业的重组提供了观察点,只有那些房地产业务之外具有前瞻性产业布局的房企,才较容易得到国资的青睐。
回到新湖中宝本身,房地产主业之外,高科技布局短期难以带来现实营收。倘若房地产主业不及预期,公司股价横盘之后,仍会再度面临下行压力。毕竟在房地产股暴跌后,133亿市值的公司,在当前市场已能挤身房企第二梯队阵营。
于是,在维持股价横盘之后,对于新湖中宝能否U形反转,由此形成两个看点:短期看上海项目销售,中长期看科技业与衢州国资能否产生协同效应……
房企重整的故事,刚刚开了个头。
原创稿件,欢迎转载,须注明出处。请尚未领取稿酬的摄影作者及时联络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