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晋升地产一哥 招宝万金座次重排

财富   房产   2024-10-22 17:12   上海  


史无前例的救市政策之后,房地产进入变盘窗口期,一场渐进式的变局已经开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在地产股上真金白银的博弈,最直观地反映着市场未来预期。


10月21日,招商蛇口上涨3.26%,领涨房企板块,而当天房地产指数下跌0.36%。板块中,“招保万金”老牌龙头房企——保利发展、金地集团也同步上涨,而万科A则出现下跌,跌幅为1.92%。


尽管这不过是一天的股价表现,但股价涨跌细节,预示着未来行业发展的分野。



信用胜负手



招商蛇口当天的上涨,得益于利好消息。


10月21日,招商蛇口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签署了《合作协议》,获得招行深圳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招商银行深圳分行拟为公司的股票回购项目提供不超过7.02亿元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12个月,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且不超过市场利率。


这是对公司回购股份的信用加持。此前,招商蛇口董事长蒋铁峰提议以不低于3.51亿元,不超过7.02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拟全部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也就是说,银行最大限度提供了回购上限金额。


股价的积极反馈,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本市场传递的积极信号,未来将对购房人、金融机构等产业链相关各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未来转变为销售与资金成本的正反馈。


无独有偶。央企的信用加持,在另一家龙头房企——保利发展上面深刻体现


保利相关信息披露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拿地24宗,总建筑面积 223.0 万平方米,对应土地款 397.2 亿元,其中69%位于一线城市。


尽管公司每股经营现金流为负,但对于高信用等级的央企来说,只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回暖信号,加码补库存是顺理成章的事。


很显然,在这个特殊的行业时间节点,信用已成房企发展的胜负手





洗牌时刻



与那些陷入债务困境,运营僵尸化的房企相比。保利正常推进的补库存,确保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老牌房企座次已重新洗牌。目前,保利发展已挤掉万科,坐稳头把交椅


从销售金额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 1349.62 万平方米,同比减少 29.66%;签约金额 2416.86 亿元,同比减少 27.89%。


万科公告显示,前三季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 1330.8 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 1812.0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公告甚至删除了常规的同比增减幅度数据。从去年的口径来比较,销售金额降幅超过50%。


此外,招商蛇口前三季签约销售面积642万平方米,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451.71亿元。


这也意味着,随着时间推移,正常补库存的保利,与凡尔赛“活下去”预言变为现实的万科,二者间未来的销售金额会继续拉开。


当下一个复苏周期来临,保利发展将会把一哥的位置坐得更加稳固


事实上,资本市场早已将洗牌结果清晰呈现。从股票市值来看,截至10月21日收盘,保利发展市值为1288亿,万科A市值为1096亿,招商蛇口1009亿,金地集团250亿。也就是,就市值比较而言,万科与保利,隔着一个金地。


此外,在国庆节股市暴涨之前,招商蛇口的市值已经和万科相当。但因股市史无前例的上涨,股价更有弹性的万科获得了高于招商的涨幅,二者维持了9%的市值差距。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招商在股票回购上的信贷加持,以及招商优于万科的经营业绩,招商蛇口市值超越万科将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在销售额上,招商超越万科也存在极大可能性。


也就是说,未来的四家老牌房企中,万科可沦为第三名。



巨鲸之困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随之而来——


曾经稳健的万科,能否在下一个周期中重新回到一哥位置



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如今的万科,正处于痛苦的去杠杆阶段。在行业急速萎缩背景下,万科为代表的房企,因为规模过大,发生问题时,就像搁浅沙滩的鲸鱼。


早前有关万科债务风波的稿件中,《东地产》曾指出,房地产作为高杠杆行业,合伙人制在下行周期中暴露出致命弱点。


周期性的行业,逆周期布局才能获取最大利润,但合伙人的激励机制,让逆周期布局变得不可能。


当行业繁荣时,理性来看,本应该是逐步降杠杆的逆周期操作。然而,面对巨大的现实利益,个体实现财务自由的巨大诱惑,一线跟投的实际操盘者,没人愿意第一时间收手。因为合伙人制的激励,放大了人性的贪婪。


在衰退周期中,则可能现出两种极端,一种是繁荣期亏损,想弥补亏损下的逆市补仓行为,这表现在不合理时点的投资补库存;另一种,是极度保守的恐惧心理,即当逆周期布局机会来临时,对于先前衰退期的恐惧,补库存行业裹足不前。


周期波动,叠加高杠杆,让直击人性的合伙人制,成为房企激进的最佳催化剂。


事实上,万科利润同享、风险共担的合伙人制,在下行周期去杠杆过程中,面临双重挑战


由于万科合伙以杠杆资金方式增持上市公司,因此股价涨跌关乎着合伙人利益。这也意味着,下行周期中,当公司运营出现状况,合伙人将面临股价与项目亏损的双杀局面。


如同让巨鲸回归大海,对万科而言,只有期待宽裕资金带来的流动性涨潮,才能重新赢得生机,但地产一哥的位置显然回不去了。


市值方面,在基本面趋势下行,以及烟台风波为代表的负面舆情之下,万科获得类似于招商蛇口低息增持贷款的资金并不容易。相比之下,只要想回购,保利发展则容易得多。


销售来看,失速的万科,对比于下滑幅度远小于同行的保利,两者剪刀差扩大是大概率事件……


正如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的三高模式死于行业衰退期,加了杠杆的合伙人制度也将湮灭于产业发展历史长河中


正所谓铁打的楼市,流水的房企。在痛苦的行业去杠杆阶段,对深陷局中的人,难的不是求而不得,恰是得而复失。




原创稿件欢迎转载,须注明出处!尚未领取稿酬的图片作者请及时联络我方




长按二维码,关注东叔,更有料!




点这里,给小编鼓励


东地产
《东地产财经周刊》为风格新锐、个性鲜明的“泛地产”锋尚财经新闻读本,致力于“有产者投资意见领袖”的专业领域,把自身定位于“资讯整合商”、“观点供应商”、“话语开发商”和“媒体活动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