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罗孟飞:贵金属(Pt、Pd、Au)催化剂一氧化碳氧化实验室性能与工业应用之差距

学术   2024-12-16 08:15   中国台湾  

CO氧化反应广泛应用于冶金、窑炉、煤化工、汽车尾气等领域。有关CO氧化的科学论文非常多,CO氧化催化剂涉及贵金属PtPdAu和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1987年,日本科学家Haruta发现Au/Fe2O3具有极高的催化CO氧化活性,在室温以下即能达到100%CO转化率。然后,掀起了Au催化剂研究的热潮,报道了各种氧化物负载的Au催化剂。如华东理工大学郭耘教授报道的Au1/Co3O4催化剂表现出出色的CO催化活性和稳定性:CO的最低完全转化温度为-84oCTOF-75oC时高达3.1/s。然后由于Au催化剂的不稳定,目前也没有听说在工业上应用。
贵金属PtPd催化剂,通常采用二氧化铈为载体,用简单的浸渍法可以获得高活性的一氧化碳催化剂,这类催化剂的一氧化碳完全转化温度可以做到100oC左右。在从多的研究论文中,不管用什么催化剂制备方法,二氧化铈负载PtPd催化剂的性能与最简单的浸渍法没有什么区别。
二氧化铈负载的非贵金属氧化物(CuOMnO2)也具有很高的CO氧化活性。用简单浸渍法可以获得高活性的一氧化碳催化剂,CO的完全转化温度可以做到100oC多一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非贵金属催化剂对水汽比较敏感,还有一点是热稳定性差,所以在工业应用中不太多。
不过也有看到常温CO氧化的Pt催化剂,如网上看到的华东理工大学刘小军博士研发了常温常压高效CO氧化的Pd-Pt@CeO2-FeOx/Al2O3催化剂。曾经听过一次郭耘教授的报告,他们研发的Pd-Cu催化剂具有很高的CO低温氧化氧化,并应用于隧道CO的处理。
CO常温氧化用于矿山、救生舱避难硐室中的CO氧化,以及CO传感器、CO2激光器、燃料电池氢气组分中CO的净化。这类场合,CO的浓度比较低,气氛相对比较干净,最大的难点是室温下要求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性能。
工业生产领域也普遍存在CO的氧化(净化),燃气热水器末端的CO大约浓度~100mg/m3;石灰窑CO浓度在~10000mg/m3;活性炭再生时产生的CO浓度~ 10000 mg/m3;钢铁企业烧结炉的CO浓度~ 10000 mg/m3;煤化工MTOCO浓度~ 5000 mg/m3。对于以上CO净化,反应温度通常在200-350oC之间。按照我们常规认知,用前面提到了CO常温催化剂,就能轻松搞定。但是在实际工业应用中,我们必须考虑除了CO、氧气、氮气以外的化学物质,比如粉尘、SO2P、卤素、高浓度水汽等等对催化剂的影响。因此,看似很简单的一氧化碳氧化,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很不简单。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反应温度(活性高)低只是一个指标,更为重要的是催化剂稳定运行和长时间运行。
科学温故QQ群—科研爱好者集中地!(不定期发布讲座通知,分享录制视频)
微信群(学术交流/电催化/光催化/理论计算/资源共享/文献互助群;C1化学/生物质/单原子/多孔材料分舵),小编微信:hao-xinghua或alicezhaovip,备注“姓名-单位”。

科学温故
知幽渺之理而收显著之效:从实验到理论,探索催化反应隐藏的信息与机理,打开催化过程“黑匣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