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SPT:AMS/CaMgO||NiCo双功能材料催化中温烟气CO2捕获和原位甲烷化

学术   2024-12-14 16:01   中国台湾  


文章简介

集成的CO2捕集和甲烷化(ICCM)技术因其能够充分利用高温或中温烟气的热量实现高效的CO2化学利用,避免CO2运输的额外成本并生产增值化学品,而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开发了碱金属盐(AMS)促进的CaMgO基吸附剂和NiCo基催化剂混合的双功能材料,用于在350℃的中温下进行集成的CO2捕集和甲烷化(ICCU-甲烷化)。通过将碱金属盐负载到多孔CaMgO复合材料中,AMS/CaMgO表现出稳定的CO2吸附性能,在350℃下饱和容量达到12.8 mmol·g-1。同时,CO2H2可以在双金属NiCo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位点上同时被活化,以实现高效的甲烷化。在CO2捕集和转化之间进行温度匹配后,在一个双床柱中,在350℃下实现了优异的ICCC-甲烷化性能,CO2转化效率接近93.4%CH4选择性为88%。这种ICCC甲烷化反应的优异性能证明了CO2捕获与原位转化之间协同促进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控制CO2排放方面的应用前景。

背景介绍

本文中,我们利用AMS促进的多孔CaMgO吸附剂(AMS/CaMgO)和非贵金属NiCo双金属催化剂构建了固定床柱,以实现中间温度下的ICCU-甲烷化。由于Co可以作为CO2C-O键解离的活性催化位点,而Ni是最有效的H解离催化位点,因此双金属NiCo合金中相邻的NiCO2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其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分别阐明了AMS/CaMgONiCo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在优化MgO-MgCO3循环(MgL)和催化CO2甲烷化之间的温度匹配后,实现了优异的ICCC甲烷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由此也阐明了CO2捕获与CO2甲烷化之间的协同效应。文章预期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建立一种高效的方法来促进碳中和的ICCC技术,并阐明连续反应的一般理解。


重点图文解析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AMS/CaMgO吸附剂的CO2吸附-解吸性能进行了测试。样品在450℃下在纯N2气氛下预处理0.5 h,以去除水分和其他预吸附的杂质。之后,温度降至350℃,气体切换为纯CO2CO2N2的气体混合物(45:55 v/v)进行吸附。1 h后,将气体切换为纯N2,停止吸附,开始解吸,温度保持不变,气体总流量保持在50 ml·min-1,碳化和再生步骤之间的加热或冷却速度保持在10℃·min-1。循环吸附-解吸测量至少重复10次。


        CO2捕集和甲烷化在同一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测试。在测试前,将大约400 mgDFM装入石英管中,然后放置在反应器炉中。在CO2捕获和甲烷化之前,DFM10% H2/N2 (50 mL/min)的流量在400℃下加热0.5 h,加热速率为10℃·min-1,进行催化剂的还原。测试第一步是二氧化碳捕获,其中气体被切换到45 vol%CO2N2平衡,流量为50 ml·min-1,分别在350375400℃下进行15分钟CO2吸附。第二步是吹扫,用纯N2对管道进行净化,以去除残留的CO2。最后DFM10 vol% H2/N2平衡下,以50 ml·min-1的流速再生,进行循环性能测试。对Ni/Co摩尔比、温度等操作变量进行了优化。

不同温度下CaMgO吸附剂的CO2吸附量

b 350CaMgO吸附剂的循环性能

不同温度下的CO2吸附量如图a所示,由图可以看出,最佳吸附温度为350℃,该温度下AMS/CaMgOCO2饱和吸附容量高达12.8 mmol g-1。在350℃下进行20次吸附-解吸循环测试,结果如图b所示,AMS/CaMgO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且吸附容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能够保持在12 mmol/g的高水平。这可以归因于碱金属盐的促进作用,部分硝酸根离子可能会逐渐取代MgCO3晶格中的部分位置,从而产生缺陷相,这抑制了MgCO3沉淀的团聚,从而增强了CO2AMS/CaMgO内部的扩散,以用于后续循环。

c  350375400CaMgO吸收后的CO2释放特性

此外,文章在N2气流的固定床中进行了不同温度下AMS/CaMgOCO2解吸实验(图c),结果遵循一般规律,温度越高,MgCO3的脱碳速度越快。然而,与普通的变温吸附不同,ICCU中后续的CO2原位转化需要稳定的CO2释放流,在375℃以上过快的脱碳会导致过量的CO2释放,这与随后的甲烷化反应速度不匹配,相反,在350℃,当气体切换到H2时,稳定的CO2释放曲线,可以为成功实现甲烷化提供适当的CO2释放速率。

d  Ni/Co摩尔比对出口气体组成的影响

图e  Ni/Co摩尔比对CO2转化率和CH4选择性的影响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CO2甲烷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出口曲线进行了监测,研究了CO2甲烷化效率。反应温度固定在350℃,探究了不同催化剂组成对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Co催化剂中Ni含量的增加,CO2转化率、CH4产率和选择性均服从火山曲线(图de)。具体而言,Ni:Co1:1的催化剂的转化效率最高,达到90%CH4产率为9.97 mmol gNiCo-1CH4选择性接近81%。
f  温度对NiCo(1:1)CO2甲烷化效率的影响

随后,甲烷化温度在350-400℃范围内优化。由于甲烷化反应的放热作用,CO2转化效率、CH4产率和选择性均随温度的升高呈单调下降趋势(图f)。另外,当反应温度超过400℃时,吸热逆水气变换反应(RWGS)等副反应将主导生成CO。因此,考虑到最佳的CO2吸附温度,选择350℃作为转化温度,以保证CO2捕集和甲烷化一体化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g ICCC甲烷化过程中的CO2氢化还原途径和相应中间体


ICCC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吸附位点和催化位点之间的微环境来调节CH4CO的选择性。对CO2捕集后的转化步骤进行了分析(图g),发现释放的CO2通过H2的还原连续转化,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促进MgCO3的脱碳。释放的CO2H2同时在NiCo双金属催化剂表面被激活,其中Ni是最有效的H2激活位点,而Co由于其氧化价可调而用于CO2解离。由于化学活化和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吸附位点和催化位点之间的距离匹配对于这种连续的ICCC过程非常重要。高度分散的NiCo催化剂与AMS/CaMgO吸附剂之间的微尺度距离可能太短,无法为化学活化提供足够的时间,从而导致CO2转化效率下降。具体来说,通过活性氢H*NiCo溢出,活性CO2可依次还原为CO*O*CHxOCHx系列中间体,最后生成COCH4


      因此,文章将CO2加氢分为两个连续反应:1.RWGS反应,其中CO2通过形成羧酸盐(HOCO)分解为CO(羰基或COad),2. CO的甲烷化反应产生CH4。从动力学的角度,我们将RWGS的反应速率记为v1,随后的甲烷化速率记为v2。在物理混合模式下,较高的CO2浓度使RWGS的反应速率远高于甲烷化反应速率(v1>v2),因此CO是主要产物。相比之下,对于双床模式,催化层中相对较低的CO2浓度使得RWGS的反应速度较慢(v1<v2),并且由于CO甲烷化的优势,CH4的选择性大大提高。这样,通过改变固定床柱中吸附剂/催化剂的填料结构,可以很容易地控制目标产物的选择性。


总结与展望

在本研究中,利用多孔AMS/CaMgO吸附剂和NixCoy合金催化剂,成功构建了中温CO2捕集和甲烷化转化一体化系统。结合多孔性、AMS表面改性和Ca掺杂的优点,AMS/ CaMgO吸附剂在碳化-脱碳循环(MgL)过程中表现出12.8 mmol·g-1的稳定CO2吸附量。


同时,摩尔比为1:1NixCoy合金催化剂的CO2转化效率最高,达到90%CH4产率为9.97 mmol gNiCo-1CH4选择性接近81%。在350℃的温度下,将这两个过程整合在一个固定床柱上,吸附和转化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CO2甲烷化效率,转化效率进一步提高到93.4%CH4选择性接近88%。具有优异的CO2吸附能力和高转换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从动力学角度说明吸附位点和催化位点之间的几何距离对CO2甲烷化途径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调节固定床柱的填料配置来控制产物的选择性。预计这种高效的ICCC甲烷化可以为大多数工业烟气中温度下的CO2捕获和利用提供有前途的能源集成策略。

DOI10.1016/j.seppur.2022.122680

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eppur.2022.122680

科学温故QQ群—科研爱好者集中地!(不定期发布讲座通知,分享录制视频)
微信群(学术交流/电催化/光催化/理论计算/资源共享/文献互助群;C1化学/生物质/单原子/多孔材料分舵),小编微信:hao-xinghua或alicezhaovip,备注“姓名-单位”。 

科学温故
知幽渺之理而收显著之效:从实验到理论,探索催化反应隐藏的信息与机理,打开催化过程“黑匣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