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饮茶养生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就连年轻人也开始“卷茶”了,无论是埋头备战考研还是在勤恳的打工人士,案头总是标配一杯提神醒脑的茶水!
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料之一,不仅有提神醒脑、抗辐射等常见的养生功效。一直以来,饮茶与癌症的关系也是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最近,小懂就刷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央视文艺视频科普了绿茶富含的茶多酚,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具有预防口腔癌的作用!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所研究员何丽老师介绍,茶叶里面最有效的成分的茶多酚,在中国六大茶类中,绿茶的茶多酚含量是公认最高的!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绿茶经高温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在制作过程中不经发酵,这让茶叶中的天然物质得到大量保留,茶多酚就占据了鲜叶的85%以上。
▲央视文艺科普视频截图
或许有茶友会质疑:不同茶类采摘不同产地、不同树种、不同嫩度的鲜叶,在原料上就存在内含物质含量的差异,可能适制绿茶的鲜叶本身就含有更多的茶多酚也说不定?
对此,湖南农业大学杨伟丽教授团队为准确研究加工工艺对不同茶类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严格采同一产地、同一树种、同样嫩度的鲜叶按六大茶类对应的工艺制成茶样进行测评。
结果如上图所示,在鲜叶原料完全一致的前提下,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高达22.49%,仅比鲜叶中的茶多酚含量降低了1.1%,遥遥领先于其余五大茶类。
这项科学研究客观证实了六大茶类中唯一不经发酵的绿茶,确实大量保留了鲜叶中富含的茶多酚,因此绿茶中的茶多酚常被现代医学提取为茶多酚药剂……
而占据茶多酚总量60%~80%的儿茶素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中最为重要的,当中又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儿茶素关键成分之一。
据何丽老师科普,绿茶中富含的EGCG能够预防口腔黏膜的白斑,而口腔白斑是口腔癌前期显著症状之一,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严重者可能发展为口腔癌。
因此,何丽老师认为“饮用绿茶帮助预防口腔癌”的观点是站得住脚的!国内相关临床医学试验也证实了绿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降低体内癌症相关生物标识物的含量!
该临床试验纳入了124名具有肝癌高风险的试验者,并将这些人分为三组进行不同干预,前两组分别是500毫克和1000毫克绿茶多酚类物质(相当于喝2杯到4杯绿茶)。
最后的对照组每天口服安慰剂进行对比,在坚持服用3个月后,两组服用不同剂量绿茶茶多酚人员的尿检结果显示8-羟基脱氧鸟苷都有显著降低,安慰剂组变化不大。
8-羟基脱氧鸟苷是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对DNA氧化损伤后产生的生物标识物,其含量高预示着患癌风险较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服用绿茶多酚物质的试验者患肝癌的风险降低!
综上所述,疾病预防专业人员、及临床医学试验均正是绿茶茶多酚有一定的防癌作用,但这毕竟是直接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进行剂量实验,与真正的喝绿茶的功效不可同日而语!
抛开剂量谈功效那就是耍流氓,若为了摄取足量茶多酚过量饮用绿茶,这也会大量摄入咖啡碱等物质,引发尿频、尿急、心跳加速等不利身体健康的症状。
因此,不要一味追求功效而盲目喝茶!饮用绿茶也讲究适量为宜,但不少茶友担忧冬天饮用茶性寒凉的绿茶,会不会“寒上加寒”伤及脾胃、引发身体不适?
在茶圈,素来流传着“绿茶伤胃、红茶养胃”之说,其实这仅仅是通过两种茶类的茶性(绿茶性寒、红茶性温)而盖棺定论的,属实有点过于片面化。
其实,冬天能不能喝绿茶主要是“看人下茶”,也就是看饮茶人自身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对绿茶的耐茶性如何?能否饮绿茶与季节和温度的关联性并不大!
举个例子,一个人若本身体质虚寒、脾胃虚弱,即便在高温、炎热的盛夏,也不宜饮用茶性寒冷的绿茶,尤其是冷泡绿茶,容易对脾胃及身体造成较大刺激性……
若本身体质平和的人,那简直是天生的“喝茶圣体”,冬天不仅能喝绿茶,喝什么茶都百无禁忌,不过要注意适当饮用、不空腹喝茶,以免出现醉茶、失眠等状况。
换成体质燥热、或冬天爱吃火锅暖身的人群,适当饮用绿茶反而有降火的好处,简单一句话:冬天喝绿茶伤不伤胃因人而异!
不清楚自身体质的茶友们,可以参照以下《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列出的9种体质类型表,判断一下自身究竟适不适合喝绿茶哦~
▲图片来源《茶文化与茶健康》
最后,冬天喝绿茶还要注意一个要点——茶水温度不要太烫,要知道“茶水趁烫喝”并非好事,不管是绿茶还是别的食物,饮食过烫罹患食管癌的风险都比较高!
《国际癌症杂志》曾于2019年刊发了一项大型饮茶与食道癌的研究,其通过收集50000多名伊朗成年人饮茶的水温、追踪调查10年得出以下关联结果:
习惯饮用60℃以上的茶水、且每天饮茶超过700ml的试验者,罹患食道癌的风险对比不喝茶或喝低温茶的高出90%,足以证实茶水温度过高对食道的危害有多大!
在此,小懂真诚建议大家不论是饮绿茶还是其他茶类,注入高温热水冲泡出汤后,都可以稍微多等待几分钟晾凉后再品饮,以免原本防癌的茶变成“致癌茶”就追悔莫及了……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加工工艺对不同茶类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杨伟丽、肖文军、邓克尼(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7(5):384-386.)
[2]《茶文化与茶健康》,王岳飞 徐平主编;
[3]《国际癌症杂志》(2019年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