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字】赵红军老师讲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绪论

文摘   健康   2024-06-14 09:29   陕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赵红军详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

绪论

 谨以此纪念我的老师    

                   —— 赵红军

咱们今天开始讲孙老师的《伤寒论讲稿》,伤寒论是中医的基本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的基础。咱们学医行医这么多年了,今天回再过头来从基本功上开始。
咱们学《伤寒论》的时候,除了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孙老师的《伤寒论讲稿》以外,要参考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咱们主要是从这两本书开始把伤寒论开个头。《伤寒论》这本书啊,从张仲景写作出来之后,后世的医家注解伤寒论的,有文字记载的有多少家呢?说法不一,有的说两千家的,有的说有八百家的,有的说有六百家的,就是说咱们今天能看到书的,看到文字的至少在六百家以上。这就是《伤寒论》,众说纷纭的,你离不开的一本书。
《伤寒论》是比较难学的一本书,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在六经病之前有“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痉湿暍病脉证治”这么几篇咱们今天先不讲,我们先按照孙老师的顺序来讲,等把孙老师的讲完了,咱们再回过头来看“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痉湿暍病脉证治”,要求大家一定要提前预习。大家学伤寒论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贪快,贪多,每天学一点是一点,把每天学的尽量当天就消化。那么现在大家把书翻到“谈一谈《伤寒论》的源流及其研究方法”。我们看看孙老师是怎么说的。
第一段呢孙老师讲的就是《伤寒论》这本书的流传情况:“张仲景其人和《伤寒论》都不见于正史《后汉书》和《晋书》的记载”那么有没有见于其它的书呢?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的人,张仲景又叫做张长沙,是因为他做过长沙太守,这是基本可以肯定了,不是相传了。长沙这个地界当时是由刘表来管,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就是从刘表手里借的。刘表就是看中张仲景这个人让他当了长沙太守。在三国这个战乱纷飞的年代都忙着打仗,是没有人给张仲景写传的。伤寒论的成书年代应该在东汉建安十年以前,你看到东汉建安十年你会想到《伤寒论》序里是怎么说的:“余宗族尚多,自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从这句话来看这是东汉建安十年前写的书。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今天所看到的《伤寒论》是有赖于魏太医令王叔和的撰次整理,也有的书上写的是魏晋太医令,那么到底是魏还是魏晋呢?三国是魏、蜀、吴,最后归晋,在晋以前就是魏,所以王叔和就是生活在魏晋之间的一个太医令,太医令是管太医的。他把《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然后在王叔和的《脉经》里面也有《伤寒论》的内容。在《伤寒论》之前有个《伤寒例》,那么《伤寒例》是谁写的呢?现在基本上考证是王叔和加的。但是王叔和加的《伤寒例》的内容和张仲景的《伤寒论》是配套的,内容并不矛盾。后面呢作的《针灸甲乙经》也提到了张仲景著作。咱们一定要把这个源流搞清楚,因为咱们今天读的是孙老师的讲稿,参考的是成无己的注解,随着以后你自己学习的深入你要看到好多版本的《伤寒论》以及后代成百上千家的注解,你把这个源流搞不清楚就学乱了。再后来“晋代张湛的《养生论》同样提到了张仲景的著作”。你看到张湛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就会想到《千金药方》的序言大医精诚里孙思邈他是怎样说的?“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那个张湛就是这个张湛,这是晋代的一个养生家。再下面孙老师讲“当代医史文献学家钱超尘........”你一定要把钱超尘这个名字记得很牢,钱超尘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是当代医史文献专家,是研究《伤寒论》最著名的专家,他写了厚厚的一本书专门讲《伤寒论》的源流以及各种版本的考证情况。“《伤寒论》在成书以后直至北宋整理刊行的七百多年里,只是在民间流传。唐孙思邈在撰写《千金翼方》时,曾经因为没有能够看到《伤寒论》的全文而感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直到在晚年撰写《千金翼方》时,才根据《伤寒论》的另一个版本《金匮玉函经》把全书条文收录于此书之中”孙思邈那个时候看到的还跟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不一样叫《金匮玉函经》。王叔和的《脉经》里面收录的条文顺序,体例不一样,他那个顺序是打乱的,是王叔和按照他理解的顺序编的。“至北宋治平二年林亿孙奇领衔整理发布医书之后,《伤寒论》遂为天下学医者必备之书”后面孙老师还写道《伤寒论》还有一个高继冲版本,高继冲是宋代的一个节度使。他为了表现邀功,就把他得到的一个版本在林亿孙奇整理出来以后上供给朝廷了。“后人对于本书条文的解读,是从宋代的朱肱、许叔微等医家开始,而由金代的成无己完成”这些都是理论和临床都是很有名气的医学家,朱肱写了《类证活人书》,也叫《南阳活人书》,许叔微写有《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和《伤寒九十论》等书。“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以柯韵伯解释为主流而同时又众说各异的现状”柯韵伯是清代的,也叫柯琴。他写的是《伤寒来苏集》,此书解释伤寒论不是像孙老师这样一条一条解释的,他是按照方证来解释的,什么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大青龙汤证......他是拿来主义,他是讲实用的讲方药的,他不管你这个条文每条之间的关系,他是把里面有方的条文拿出来,哪一方治什么病。“以上是《伤寒论》一书的历史源流及其传播的大致情况”下面我们翻过来看后面这一页。后面写的是《伤寒论》这本书是怎么样写成的,它写成的时候都受到哪些影响,它和东汉之前的传统哲学文化和当时的一些医学著作是个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东汉是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兴盛的一个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周易》以及衍生出来的数术理论,主要是产生于先秦并且繁衍发扬于东汉时期,而中医理论本来就是衍生于这个大树上的一枝奇葩”孙老师在这里提到一个:“周易及其衍生出来的'数术理论'”。我们说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医易是同源的,也有说是医是源于易的,这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数术理论呢?“数”指的是数理。“术”指的是方术。“数术”指的是运用一些数和理来占卜,预测的。它包括阴阳,五行,河洛,四柱,六爻,奇门,风水,相术等等。所以说它是一种神秘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上一个大的发明门类。除了中国人,其它国家的人也有搞这个的,但没有中国人搞得理论这么丰富,完美,成系统。所以说“中医理论本来就是衍生于这个大树上的一枝奇葩”。习大大说得好:“中医是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西汉时期的医学书籍就已经数量很多,仅《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收录的医药类书目,就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小类,共记录医学文献868卷,其中“医经”类七家,共216卷,经方十一家,共有二百七十四卷。这些还只是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经方数量,东汉时期势必数倍于此。”这说明《伤寒论》这本书创作出来它不是无源之水,不是无本之木。它一定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哲学的,文化的还是前面的这些医书,它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由于东汉末期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战乱,大部分医书都散遗失传了。今天我们所能够读到的这个时代的医书,如果不算近代的出土医籍和敦煌文献,传世的医学书籍仅仅只有《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难经》、《素问》、《灵枢》六本而已。由于这个时期大多数医学书籍的散遗,很多基本概念和理论,今天都无法找到确切的解释,这就为这个时代的医籍尤其是《伤寒论》的解读,造成了客观上的困难”就是说中医理论在流传过程期间出现了断层,这就是中医难学的原因之一。孙老师在写这本书之前,在大约二三十年前的时候就开始搞这方面的研究了。孙老师曾经参加过全国的,世界组织的有关《伤寒论》的学术研讨会,和钱超尘教授都有很多次的接触。再下面我们看一下钱超尘先生的考证。“张仲景大约卒于建安之末。建安结束于公元196年,王叔和“撰次”即整理《伤寒论》,约在黄初元年至青龙三年之间,即公元220至235年之间。也就是说,王叔和的活动时期距离建安之末不足四十年,因此对于《伤寒论》的解释,王叔和的《伤寒例》就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再后面又提到了《伤寒论》我们目前能见到的七个版本:第一本就是宋代《伤寒论》成无己注解的版本。第二个版本就是孙思邈见到的唐本《伤寒论》,这个在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里收录的。第三个是《金匮玉函经》,这是宋代发现的另外一个版本。再下面是高继冲的一个版本,再下面这两个版本“康治本”和“康平本”是日本传过来的。再下面有保存在敦煌卷子里的《伤寒论》残卷。这些了解一下就行了。这些都是经过钱超尘先生考证的。孙老师这里特别提到两本。“保存于《脉经》和《外台秘要》两本书里面的《伤寒论》内容,都是早于宋本《伤寒论》的重要资料,值得作为《伤寒论》条文的校勘资料来对照研究”。
下面孙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自从孙思邈以来,历代医家对于《伤寒论》做了不少有价值的注释”为什么我们学习伤寒论不看历代医家的注解呢?而要看孙老师的《伤寒论》的讲稿呢?孙老师的讲稿和他们的讲稿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是因为“他们的贡献主要是在具体条文的内容方面,而不是全书体系的阐释”伤寒论从头到尾是一本书,是一篇文章,那么你现在一条一条的割裂它们内在的关系来解读,势必会有一些不足和缺陷之处。所以说孙老师这本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找出了《伤寒论》的条文排列的内在规律,他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讲解《伤寒论》。
“由于古代的医家是各自进行研究和当时学术交流平台的缺乏,从而导致对于《伤寒论》全书理论体系的解读长期停滞不前”古代的医家他们也在研究《伤寒论》,但是古代他们都是各自研究的,缺乏学术交流的平台,那个时候不能发微信,不能发订阅号,没有电脑,不能联系,所以就造成了他们之间各自研究不能充分进行交流这么一个情况。
现在有电脑了,有订阅号了,为什么还是造成这种情况呢?原因很多。我今天微信里面发的有一个田老师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来研究《伤寒论》,还有一个刘老师写的《易演伤寒论》,从周易的角度来研究《伤寒论》,从这两本书你就能看出来孙老师说的这句话:“由于现行教育、科研体制的种种不合理因素所造成的制约,以至于至今仍然没有显著进展”。他们这两位都是跟孙老师一样是民间的,都是自己来研究《伤寒论》。前人研究《伤寒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他们往往忽略《伤寒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于本书与当时的既成的医学理论基础及其传统的关系,不予以重视和研究,例如中医传统的传经理论、日期、阳复、传经等概念的意义,以及五运六气理论与《伤寒论》的关系,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他们也不重视全书的整体结构,而只是孤立的研究条文,因而不能从理论上对于全书的指导思想以及全书的逻辑与结构层次予以阐明”。这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现在,是自古以来研究《伤寒论》的一个误区,所以就需要像孙老师这样从全书的整体角度找到它内在的规律给我们完整的阐述。“徐灵胎说:“当时著书,亦不过随证立方,本无一定之次序”。徐灵胎是清代著名的医家,著有《伤寒类方》。这么著名的一个医家他也竟然说出了这么样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大错特错了。从他“就代表了前人对于本书结构的普遍看法”。“纵观古今,众多的《伤寒论》的解释,其间的很多说法犹如冰炭对立不能相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纷杂的情况?应该说,主观臆断是《伤寒论》研究中一个长期存在的最大的弊病”。
“那么,我们今天研究和学习《伤寒论》,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孙老师指出了我们应该遵循的三个方法。第一必须坚持用历史的观点作为出发点,必须把这本书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这个条件就是当时的医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学术大环境”。第二点要以“科学的方法,还要求我们的研究工作必须具备客观性,杜绝主观主义的信口开河的方法,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重事实,重证据,不臆断,不空谈”。第三,所谓科学的方法,还包括对于原文科学的分类、归纳、分析等逻辑方法”。注意这里,我们以前讲过学习中医最重要的是意象思维,中医的思维方式不是逻辑思维。但是在研究中医意象思维的时候要用到逻辑思维。不能说别人问你问题你一句话就回答完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问你干什么?大家都用“意会”的话怎么来交流学习呢?你还得用到分类、归纳、分析等逻辑方法。下面孙老师特别提到一个“乾嘉学派”。“清代学术昌盛时期,当时的乾嘉学派所提出并遵循的重证据,重分析,“以经解经”、“孤证不立”的方法,也同样应该成为我们研究本书时所遵守的基本原则”。什么叫“乾嘉学派”?“乾”是乾隆,“嘉”是嘉庆,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学术达到了很高的高度。这个学派明末清初这个时候就有了,“乾嘉学派”里面有个著名人物叫顾炎武,顾炎武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大哲学家。“乾嘉学派”主要是考证从古至今什么都考证。他们重证据,重分析,以经解经,孤证不立。
除了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外,还应该明白,我们今天研究本书的根本目的,是用以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研究古人究竟怎样治病,用以提高我们的临床水平,这是我们研读《伤寒论》的根本目的,而不是为了写论文而编织文章,我们一定要把《伤寒论》的研究落实到临床实践中,让《伤寒论》成为一门实践的知识,一门看病的学问”。孙老师在这里举了个例子,“国学大师黄侃先生经常引用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和《论语》中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与“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作为对于学生的勉励与告诫”。国学大师黄侃,黄侃是章太炎的弟子,章太炎也是国学大师,也在研究《伤寒论》,写了很多关于《伤寒论》的文章。儒医是一家,把儒学学好了再学中医比较牛。“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这都是儒学著作《论语》里的话。“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是什么意思呢?子张向孔子学求官位得俸禄的方法。孔子对他说:“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先予以保留,对其余无疑问的谨慎地说出,这就能减少过失。我们学《伤寒论》的时候也要这样,对于不同的注解,先存疑,保留下来,然后在以后的实践中再去判断谁家说得对。这就是学《伤寒论》很重要的一点,学中医的难点很多,当搞不清楚的时候,先放下,不要钻牛角尖,等待以后的时间去化解它。“实际上在之后的一千八百多年的众多医家的实践中,已经被不断补充不断发展了。例如,《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风寒病理及其演变与治疗的专著,而后世医家所创造的各种方剂,如理中汤加黄连就是连理汤,用以治疗胃热脾寒的泄泻。又如人参败毒散、参苏饮、葱豉汤、防风通圣散等,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经常应用的基本方剂,已经极大地发展了本书的治疗方法。这无疑就是历史的进步。”
这一段呢,孙老师实际上是说从《伤寒论》到今天各代医家不断学习,运用,实际上还是继续发展了,不是说我们抱着这一本书就包打天下了,不是说《伤寒论》可以包治百病的,不是说我们今天只读这一本书就够了。今天的临床中除了《伤寒论》以外开了好多方子都是名方,孙老师举的是人参败毒散、参苏饮、葱豉汤、防风通圣散等等。我们自己的门诊量一天五六十位,咱们今天开的方子经方能占到多少比例呢?是不是全部是经方呢?不是!也有时方,也有温病的方。咱们开的处方里面经方大概占了百分之二三十左右。我的体会就是如果你要做一个全科医生,内外妇儿,皮肤,颈椎腰椎都看的话,那么这个经方能解决多少问题呢?那天有人问我《傅青主女科》对于妇科病而言到底有多重要?我的回答是根据我的体会《傅青主女科》大概能解决百分之三十的妇科疾病。那么《伤寒论》呢?从古自今有这么多医家,这么多学派,如果能够吧《伤寒论》用得好的话我觉得经方也差不多能解决百分之三十的问题。这么薄薄的一本书就能顶百分之三十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再下面呢,孙老师就讲了一些温病的发展情况。温病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温病的种种治疗方法是受到《伤寒论》的启发,温病派的一些开创性的人物不管是吴鞠通还是叶天士他们也是用经方的高手,比如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里面的经方就有七十七首。大家都知道叶天士的方子都是很精的,不是说你用经方的时候就不用温病,用温病的时候就不管经方,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后面一句:“我们不必囿于门户之见,而是应该博采众方,集各家之所长,为熟练的掌握临床技艺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而不断努力。著名宋代经方大家许叔微说:“读仲景书而不能博通诸医书,以发明其隐奥,专守一书,吾未见其能也”,这就说明了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对于研究和理解《伤寒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许氏的这一段话也应该作为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时的基本态度”。
前面就是孙老师说的一些观点怎么来学习《伤寒论》。那么我再来补充一下我们到底该怎样来学习《伤寒论》,我说一下我的观点,我说三点,第一点“三通”。我们学习《伤寒论》要注意三通我们学习中医要三通的,对学习《伤寒论》而言更要三通的。什么叫三通呢?大致粗通,细致精通,融会贯通,这就是三通。这是我的经验,我们现在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学《伤寒论》,我们先把条文从头到尾大致串讲一遍。现在处在大致粗通的阶段。学《伤寒论》有不懂的地方,有疑难问题,这很正常。没有疑难问题后世怎么可能出几百家注解呢?所以我们第一步做的就是大致粗通,主要是把条文从头到尾读通,读熟,把方药弄明白,这是大致粗通。第二个是细致精通,完了以后等有基础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然后在细致精通,再一条一条的研究,再临床应用它,这就是第二个人通。第三条融会贯通。
第二点,学以致用,打好方药的基本功,把《伤寒论》上的条文读熟,方药要背熟要会用。我们治疗妇科病里经方用得很多的,比如当归四逆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大黄蛰虫丸,小柴胡汤......这些就是经方。这是第二条,学以致用。
第三点,要求大家从今往后,每年把《伤寒论》读一遍,我学医二十多年我读了十三遍。然后呢,临床上遇到疑难问题随学随用,多读参考书。伤寒论就应该是你手头之物,就像中医词典一样,这是要求的第三点。
这是咱们讲的如何来学习《伤寒论》,下面可以来看一下第一页,咱们正式讲解《伤寒论》了。先讲一下本书的题解。关于《伤寒论》的书名,为什么以“伤寒”作为书名?这也是有很多争论的。我们来看一下到底如何来对待《伤寒论》的“伤寒”。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伤寒论》这本书是不是说的伤寒是怎么治的呢?《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是《黄帝内经》里说的伤寒,热病就是伤寒。下面再来看看《难经》里是怎么说的,“《难经》也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就说明古人把一切外感病统称为伤寒,不管你是风寒署湿燥火都叫“伤寒”。这是因为“这应该是反映了远古时代的先民们以为一切外感病都是来源于感受寒冷的笼统认识”。这就是像咱们给孩子看病,感冒发烧了,“孩子怎么了”?“孩子受凉了”。就是不管什么病他都这样笼统的说。以前人居住的条件,你想想原始的人他们那个时代的居住条件,衣着是什么样子?对不对?所以这是应该能够理解的。他们就容易受凉,直到今天的人也有这种观念,带小孩的时候就喜欢把孩子穿得暖暖活活的,捂得严严实实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孩子体弱多病,捂出来的热。这是现代人带孩子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所以说《伤寒论》“伤寒”这两个字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的“伤寒”是所有的外感病都是伤寒,狭义的“伤寒”就是指的着风受凉了。《伤寒论》里的伤寒实际上是包括了“中风”和“伤寒”。在《伤寒论》条文里面说得最多的实际上是“中风”和“伤寒”。但“中风”和“伤寒”里面哪个说得最多呢?“中风”说得多。为什么“中风”说得多呢?因为咱们反复都说过了,为什么咱们用风药的频率这么高呢?《黄帝内经》已经说了,“风为百病之长”。所以说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伤寒论》的伤寒它指的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但是在《伤寒论》这本书里面它说得最多的是中风和伤寒,在中风和伤寒里面它说得最多的是中风。所以《伤寒论》这本书应该作为咱们治疗外感病的一个总的原则和提纲。
下面呢孙老师又解释了什么是“寒”,《伤寒论》里面说到的“寒”和咱们平时所说的“寒”理解是不一样的。《伤寒论》中的“寒”还包括了“饮”。寒在我们身体体表就是“寒”,进入体内就是“饮”。我们看孙老师是怎么说的:“寒邪属于六淫的范畴,六气是天地之间本来就存在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因素,当其位时叫做六气,过与不及时就叫做六淫。寒邪既然属于六气之一,那么当寒邪在体表或者半表半里时候,我们还可以称之为寒气寒邪,但是当其进入体内时,这种寒气就难以长期保留为气的形态,而是化而为水。因为水为阴物,为有形之物,本来就是寒气所生。这种情况《内经》称之为“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我们说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天气为什么会下降呢?因为“寒”。气温降低才会下雨,下来就成了水了。孙老师举了个例子:“例如,假如我们感受了寒气,就会浑身发冷,这就叫做伤寒,如果伤寒不解,日后就有可能转变为泄泻,拉出稀水大便,拉出来的东西就不好叫做寒气,而实际上是水饮了”。小青龙汤就是表有寒里有饮,实际上就是表里具寒。比如说吃了凉东西,里面受凉了用什么方子?理中汤。下面孙老师举了个白虎汤的例子:“例如,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这里的“寒”,因为入里,实际上就是饮邪而已”。
下面看下辨太阳病篇题解,在正式讲之前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在正式讲解之前要说一说的,大家先得把这些理解了。先讲六经病,张仲景为什么用六经的方式来论述寒邪的传变过程,为什么要以这个方式来讲《伤寒论》呢?要讲到六经要从它的源头上去讲,孙老师说了,我们学习《伤寒论》要以经解经,最大的经是什么呢?就是《素问》。孙老师比较了一下《素问》的《热论》同《伤寒论》有什么不同或共同点。“对照《素问·热论》篇,《伤寒论》与《热论》的共同点有五个方面,分别是:病因;六经传变的顺序;六经病的基本证候;日期(包括传经和疾病变化的日期);病后的复遗;治疗原则,这样对照的结果,可以认为,《热论》和《伤寒论》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而其成篇应该早于《伤寒论》,是一篇更古老的文献,《伤寒论》是在《热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伤寒论·伤寒例》对于寒邪的致病和性质意义的解释,完全是与《热论》一致的,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伤寒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至于《伤寒例》是不是张仲景所作,这个问题并不重要”。现在为什么说这个话呢?现在有些人认为金前医学分两派,有些是搞药物学的,比如《神农本草经》,有些是搞医学理论的,比如《黄帝内经》,他们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从《神农本草经》来的,和《内经》是没有关系的,有这么一个观念,所以孙老师这话就是针对这个的。
接着就是六经。在这一块孙老师想说什么呢?有些人就问了哈,张仲景写的是“太阳病脉证并治”,这个太阳病是什么呢?太阳病于太阳经是什么关系呢?《伤寒论》说的六病和我们说的经络是不是一回事?他为什么不写“太阳经脉证并治”呢?我先给大家把结论说出来然后再给大家解释:六病已经包括了六经病。比如太阳病包括了太阳膀胱经的病,但是它包括的范围远远比太阳膀胱经经包括的范围要大。因为这个太阳病是一身之躯表,凡是人体的“表”这都是太阳。那么太阳经呢,就是从头到脚后面,这就局限了。太阳病不等于太阳经但它包括了太阳经。我们今天说的是六病,那么能不能说是六经呢?按照前面说的六病大于六经,六病不等于六经。实际上我们在现实中,在写病历的时候,在学术交流的时候,六病和六经是同用的。说六经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我们说的六经不等于经络的经。这里的经指的是界限,分界线的意思。
我们看一下孙老师是怎么样说的:“《素问·热论》和本书一样,用三阴三阳经脉作为病程演变过程的阶段划分,而十二经脉本来就是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天人感应的产物”。这一句话很要紧,这一句话与后面说的一句话给我们实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说明三阴三阳与十二经络的关系,说明了我们人体的十二经脉是怎么来的,是因为我们人体感受了天阳之气,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投射于人体之上产生了我们人体的经络。如果没有天地之气感应到我们身上的话我们身上是没有阴阳之气的,没有阴阳之气的话我们身上是不会存在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的。没有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会不会有我们人体呢?没有。所以说:经络者可以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你现在就知道这个经络怎么来的了。“《黄帝内经》时代的中医理论是以藏府和经脉理论为基本构建框架和用以解释生理病理现象的说理工具”。《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还不一样,它们都是经典著作,但是《黄帝内经》讲的是基本的理论和经络,它不讲方剂和药。“而经络学说的历史发展又是先有足经后有手经”我们今天讲的太阳病包含的是足太阳膀胱经。经络学说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现有足经后有手经的。
“至于本书篇题的三阳三阴的含义,应该说主要是指天阳之气的三阳三阴,但也包括了人体六经的意义,因为这二者在人体生长过程中的意义是一致的,六经正是感应了三阴三阳之气才得以产生的,这也就是本书各篇的目题没有直接出现六经的“经”字的原因”。后面呢孙老师给大家说了个疑问,有人就问了,为什么《伤寒论》里六经的排列顺序和我们人体的经络不一样?在我们人体外侧阳明在前,少阳中间,后面是太阳。内侧是太阴,厥阴,少阴。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孙老师举了个例子,有个叫徐之才这个人有个说法,讲了经脉的足逐月养育的顺序:“一月为足厥阴,二月为足少阳,三月为手厥阴,四月为手少阳,五月为足太阴,六月为足阳明,七月为手太阴,八月为手阳明,九月为足少阴,十月为足太阳”。就是说人体是从内到外这样长出来的,先是一个点,然后是个气球,然后人就出来了。当感受外邪的时候呢就肯定是从外到里。所以是按照这个顺序来讲。再转过来有一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这样来讲的:“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藏府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依照由厥阴风木至太阳寒水的过程,那么,人体被外邪侵犯的深入过程,当然是这个顺序的逆方向,也就是由太阳直至厥阴的由表及里的逐渐深入的过程”。这个就把《伤寒论》每一篇为什么这样排的说清楚了。这个我没有详细看,大家以后呢有时间把这个考证一下。可以把它和现代西医讲的孩子在子宫里面先长什么后长什么把这个对照一下。这个都可以写篇论文了,看古人的认识和现代的生理符合不符合,哪个是准确的。
下面就是孙老师继续探讨我刚才给大家说的那个问题,人体的生长发育,三阴三阳和十二经脉的产生它是一个感应天阳之气的过程。什么叫天阳之气?天上的阳气就是太阳,构成生命的要素是阳光,空气和水。地上的水是哪里来的?天上来的,所以说天一生水。所以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长。这很简单就这个意思。“所以天阳之气是地上所有生命生长发育的原动力,而这个天阳之气也就是运气学说所说的客气。客气的运行顺序就是一个由厥阴至太阳的过程,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经脉的形成有赖于客气的感应,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五运六气学说有“主胜逆,客胜从”说法,就说明了客气的重要性大于主气,客气是地面上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的原动力”读到这段的时候有什么感想?是不是有些犯迷糊了?因为这段牵扯到一个五运六气,学中医的时候中间的这个绊脚石是很多的,如果你不具备一些基本功就容易卡壳。我把这个占时先放到一边,以后再给大家讲啊。我们先看下面,下面孙老师讲了一下《伤寒论》的条文,讲了下方。证,法这么几个关系。我们把书翻到第五页。“由此可见,无方的条文称之为“证””。什么意思呢?《伤寒论》里有那么一条一条的条文,有些条文下面带方剂的有些不带,那么无方的条文叫证,有方剂的条文叫法,“《伤寒论》全书的证,除去重复,实际数目是218个,伤寒论全书一共有397法”。所以说要重视这个法,其次是证,再其次才是方。
这一段我总结学习《伤寒论》有八个字:“法由证立,方随法出”。我们平时说方法方法,你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解决它,对不对?我们常说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平时讲的方就是方剂,所以说法由证立,你首先分析的是疾病的病机,病机出来后法才能出来。方随法出,法出来了才能确定用什么方剂来治疗。不是说我们看了病以后就用什么方来治疗。《伤寒论》的条文和方有这么几个数字,大家可以考证一下,《伤寒论》里有二百一十八个证,三百九十七法,三百九十八条。“凡有方的条文都称为法”,那么《伤寒论》全书三百九十七法。那么从他这个意思来理解《伤寒论》全书有多少个方剂呢?有那么多吗?事实上我们见到《伤寒论》全书的方剂有一百一十五个。这样一来造成什么问题?矛盾?可以把这个考证一下。我们先把这个问题先放一放。我们继续往下看,“太阳病也就是太阳证”。我们今天讲的“证”“症”是有区别的。但是在中医刚开始的时候,“证”,“症”,“病”是没有区别的。我们说的“少阳病”,有时候也说“少阳证”。这在张仲景那个时代或之前那是同义的。我们中医的症状很要紧,把症状收集到一块,分析它的病机,得出来它的病因,然后通过病机来确定治疗方法。
“另外,证的原始意义就是证据、证状,在单方验方时代,一味药物可以治疗一个证状......仅仅以证状作为依据所形成的诊断有其局限性,医家们于是就把多种证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归纳和解释,这种集合起来的证状,反映的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病情,而是一个需要进行一番分析推理才能够得以阐明的病情结论,这就是病机。”转过来翻到第六页第三行就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由此可见,中医的证字,由于历史的发展,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含义是证状,可以称之为狭义的证;第二个含义是隐含病机意义的证状的集合,可以称之为广义的证。”现在就知道了中医的“证”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的证包含了病机,狭义的证就是指的症状。“因此,《慎斋遗书》所说的“辩证施治”,就是“辨识其病机然后进行治疗”的意思,这里的“证”或者“病”实际上就是病机。”所以说我们讲的少阳证和少阳病都是指的病机而不是症状。“既然无方的条文称之为“证”,有方的条文称之为“法”,可见法是与方相对而言的,而不是方与证相对而言。一首方剂的功能主治是由法所决定的,而法的含义是针对病机的一种治疗方法,而并不是针对于表面证状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看病的时候先看的是症状,通过症状分析病机,通过病机确定治疗方法,方法定了以后然后才开出方药。也就是说从症状到病机再到法再到方药。
这就是我给大家讲的孙老师讲六经病之前的一些情况。刚才还有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是五运六气的内容。五运六气是很复杂的,研究《伤寒论》有好多东西绕不过去,但是要把这些东西先搞清楚那《伤寒论》就别学了。光五运六气这研究从古到今出了多少本?成百上千本。光我发的田合禄老师那书就有这么厚,还不算五运六气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剩下这点时间我怎么能给大家讲清楚?我给大家讲个基本的概念有助于大家对孙老师那段话的理解。我讲通俗一点哈。咱们经常讲一个人的命运,这个运讲的就是运气,运程,你的命好不好,这都不是胡说的。五运六气简称为运气。五运是天干配五行,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是木、火、土、金、水。六气是地支配六气。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气是风、寒、署、湿、燥、火。什么是运气学说呢?运气学说不是说你明天能不能拾到十块钱。运气学说是通过以上相配以后,然后来看当时的干支当时所包含的阴阳五行六气的多少来研究当时的气候现象。人体活在天地之间,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是建立在古代天文学基础之上的。天气对人体的影响远远大于地气。天时地利人和,第一个就是天时。那么天地之间阴阳五行之气对人体是有影响的。这些影响是怎么样来表述的呢?它会投射到人体之上。它会在你身体上留下烙印的。天时不一样(年月时)对人体的影响也不一样。所以说它就是研究这些天时的气候特点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一门学问,这就叫运气学说。它和四柱八字还不一样,四柱八字也是有阴阳五行的,它们侧重看你的命运。再详细说下五运六气。在五运六气里面它又分为岁运,主运和客运。六气里也分为主气和客气,刚才孙老师也提到了主气和客气。五运里的岁运、主运和客运,主运也叫大运,大运主运都是一个意思。岁运统主一年之气。举个列子,今年是丙申年。丙申年天干是丙,地支是申,但是这个丙呢与辛化合的是水,是水主运的。所以今年一年主运是水多。不管春夏秋冬整体而言雨水是比较多的。主运是把一年分为五季,这个是不变的。客运是每年都变化的。比如今年天干化合的是水,那么从大寒节气开始的那一天就是水,从大寒那天开始往后数,从相生的水去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初之气是水,二之气就是木,三之气就是火,每一个五行管两个多月,现在是阴历的五月,按照这个客运来讲是到火。一年的气候是水,现在是火,所以要么特别热,要么就下雨。水是一年雨水充足,火就是现在就是火。今年的气候就是这个特点,这个就会影响人的生理状态,产生心肾不交的问题,人体上面的火很重,下面的寒很重,包括失眠,口舌生疮,掉头发,月经不调,这是讲的五运,下面讲六气。六气也包括主气和客气,主气讲的就是地气,地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但在五运六气里就是风寒暑湿君火相火。在五运六气里就把火分开了。主气和二十四节气是相连的,把二十四节气分为五季,按五行来归类,春天是木,夏天是火,这个也是不变的。变在什么地方呢?变在客气。客气对人体影响更大,每年发生变化,每年气候有什么变化就是客气。在客气里面分为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司天之气管上半年,在泉之气管下半年。今年是丙申年,天干是丙,地支是申,地支是申的话寅申是化合的,司天之气是少阳相火,这有固定的排列方法具体过程我就不讲了。凡是申年,它的司天之气就是相火,在泉之气对应厥阴风木。总结下,今年是丙申年,天干是丙,地支是申,丙化为水了,说明今年水多,地支是申,在客气里面司天之气是相火,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是水和火突出,雨水充足但时不时很热。今年后半年雨水也很充足,但是它的气候特点是风大。那么你想下它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后半年既有水有寒然后又有风。你想下今年后半年有可能感冒,风寒比较多?那么用麻桂就比较多。这就是一个大概的预测。所以五运六气这个东西是要知道的,遇到开方的时候遇到什么样的情况,知道今年的气候就知道是相关连的。但是呢,不能把它学死了,学死了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全国这么大,地域不一样,北京和广州是不是不一样的。东边和西边不一样,然后呢,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体制不一样。虽然人体会受五运六气的影响,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正念堂微信订阅号由医馆学员编辑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勿试药。有需要购买书籍资料的请加微信联系:19721986738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滴!



正念堂
师承中医,复兴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