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字】赵红军详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第172条-178条

文摘   健康   2024-11-01 09:35   陕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赵红军详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

第172条-178条

    谨以此纪念我的老师    

                          —— 赵红军

172条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平)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太阳少阳合病引起下利或呕吐的证治。

风为阳邪,其性疏泄,克乘脾土则化热下利,方用黄芩汤,以黄芩苦寒清热,芍药甘酸甘化阴,大枣甘温补脾益营,合为苦酸甘清热敛阴法。呕者为风木克胃土,所以加半夏辛苦宽胸化痰,生姜辛温散饮止呕。

【赵老师讲解】

咱们开始讲解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注意合病两个字,两个同时出现问题了,咱们可以思考,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阳明与少阳合病,各有什么不同。这里太阳与少阳合病,一个是太阳,一个是少阳。咱们继续看条文的症状“自下利者”,属于省文,把太阳与少阳合病的其它症状省了。这里使用省文突出重点症状,重点是什么呢?就是“下利”。这里的“下利”不但指腹泻,也包括后世讲的痢疾等,用什么方呢?“与黄芩汤”。咱们知道,黄芩这个药,他清肝热、胆热,小柴胡为什么用柴胡、半夏、黄芩,而不用柴胡、半夏、黄连?黄芩他清肝胆之热。反过来,咱们知道,自下利者,是热还是寒?是热。条文使用了黄芩汤,咱们看一下黄芩汤的组成,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有没有治疗太阳的药物呢?没有。这是临床技巧问题。辨症是一方面,处方用药是另一方面。即咱们辨证和处方用药,不能机械一致,要因地制宜。技巧就是把握病机的要点,把握主症。同样的病,症状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这就是黄芩汤。咱们继续看条文,“若呕者”,前面是下利。现在不但没有下利,反而呕上来了,呕也是少阳的主症。“若呕者,黄芩加半生姜汤主之“。所以说,这个条文字数虽然较少,但是蕴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

条文小结:太少合病,病偏少阳,邪淤里实。

黄芩汤,黄芩清热,芍药敛肝柔肝,甘草、大枣调中固护中气。呕则加半夏、生姜。黄芩汤为后世热痢之祖方。朱丹溪有一个黄芩芍药汤。

张洁古(张元素)有一个芍药汤(芍药、槟郎、大黄、黄芩、黄连、当归、官桂、 甘草、木香),大家要重视芍药汤,芍药汤除了黄芩、芍药,还有黄连,但加了木香。他主要治疗血热、气滞血淤的病症。芍药汤的黄连、木香,相当于香连丸(黄连,木香)。咱们治疗肠胃方面的疾病,若有疼痛下利的症状,常用香连丸。咱们使用葛根芩连汤的时候,若有疼痛症状,经常添加木香。芍药汤治疗下利,主症是里急后重(想大便但又大便不出来),经常添加当归。咱们知道,当归可以润肠通便,一般拉肚子不用当归,但芍药汤治疗“下利”却使用当归,为何?因为芍药汤症的下利中带血,加当归可以润滑,便于排出。芍药汤中还加了肉桂,防止大量苦寒药物损伤人体的阳气。学习黄芩汤时,建议参照芍药汤一起学习。

芍药汤小结:1、配香连丸;2、加当归,使药入血分,润肠,解决粘滞问题;3、加肉桂,防止苦寒药伤害人体阳气,因为方中的苦寒药太多。

学习黄芩汤和芍药汤的启示:使用经方时,可以因地制宜,适当加减。

太阳与阳明合病(葛根汤):31条:葛根汤,项背强叽叽。用药提示,若患者本有葛根汤症,同时伴有失眠,可以适当加减,考虑葛根汤加竹茹、柏子仁、半夏等,切勿机械不变。32条:葛根汤,太阳阳明合病,但以太阳症状为主。34条:葛根黄芩黄连汤,外有表症,里有热。

葛根黄芩黄连汤,咱们临床上,葛根用量一般是黄芩、黄连的两三倍。

阳明少阳合病:256条:阳明少阳合病。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阳明和少阳合病,重点是阳明,所以用大承气汤。

咱们继续学习黄芩汤,黄芩汤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泄利、霍乱、温热类的疾病,如风温引起的伴有下痢症状的疾病。分享早年在乡镇行医经验,乡镇夏季,肠胃炎患者较多,常用芍药汤。

173条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热) 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 人参二两(味甘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平素有寒饮,导致伤寒以后痰饮阻滞、表证不解、上热下寒、腹痛呕吐的证治。

《伤寒论》条文以胃概括大肠,这是因为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本来就属阳明燥金一气所生,胃主一身之气,大肠属肺主津,助肺胃清肃下降,这里的“胃中”实际上是指大肠,也泛指腹部。“邪气”是指病邪,是指本条第一句所限定的前提即伤寒,因此本条的病机是上热下寒,胸中热脘腹寒。本证为平素胃脘积聚寒饮,伤寒后胃脘气逆,不能通降,因而胸中心火不能下行,痰饮阻滞于中焦,故而呕吐。本方以黄连苦寒降逆清泻心包郁热,干姜辛热温化脘腹痰饮寒湿,又以桂枝辛温解表并助干姜以温阳化饮,半夏辛苦温豁痰宽胸,呕吐之余胃气损伤,再以人参甘温补益胃气,大枣甘温补脾。本方属于温阳解表兼辛开苦降法。本条既然属于伤寒而不用麻黄解表者,是因为呕吐具有发汗意义,而呕吐以后表邪不解,自然就应该用桂枝解肌发汗,这一点正与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的汗出所以用桂枝解肌解表意义相同。

【赵老师讲解】

我们看一下173条。这是太阳病下篇的后面几个条文(168-173条),咱们看一下有什么特点。

本条:胸中有热;172条:下利热;170-168条:都是讲热,病情入里郁而化热,都用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这里的邪气指寒邪。引起的症状是腹中痛、欲呕吐。这里需要注意古今表述的差异。汉代的“胸中”指胃部;汉代的“胃中”指肠部。所以本条主要是讲胃热肠寒、上热下寒的症治。本条的主症是呕吐、腹疼,使用黄连汤加减。我们看一下黄连汤的组成,半夏泄心汤去黄芩加桂枝组成黄连汤。一般胃中有热用黄连,胸中有热用黄芩。本条虽然是上热下寒,但是仍然以寒为主,所以加桂枝。本条以“伤寒”开头,因此主症为寒,即标热本寒。咱们看一下孙老师原文(见上)。

条文小结:胃热伤寒,痛中有呕,以寒为本,虚热为标。

辨证提示,前面三个泄心汤都是以中虚、寒性痞症为主,本条是以寒、痛为主,所以使用黄连汤不用泄心汤。

问诊提示:胃部泛酸,使用黄连、吴茱萸;胃部烧心,使用沙参、麦冬;胃部嘈杂、涨难受,使用泄心汤;胃部疼,使用黄连汤。

黄连汤方义,苦降(黄连、黄芩)配伍辛开(桂枝、干姜)。一般肠胃疾病,如果有腹疼症状则不用黄芩(黄芩汤主热痢)。学员朗读孙老师原文。黄连汤,咱们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肠炎、胆囊炎、口疮、痢疾、关隔(中焦阻塞升降失司)等疾病。

174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生姜三两(切,辛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伤寒以后风寒湿闭郁于经脉导致痹证的证治。

伤寒已经八九日,本为阳复之日,热邪应当炽盛才是,但现在却是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则其人平素虚寒体质又有风寒湿郁于经脉筋骨,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以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散寒通络,又以附子辛热驱逐寒湿,温阳通经,生姜大枣散寒益营。如果大便燥结而小便自利,改用去桂加白术汤,这是因为大便燥缘于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加白术以健脾运湿,湿气下行,大便即通,这是前人以白术通大便的依据,但原方白术实际上是现在的苍术,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苍术苦辛燥湿宣通作用实际上优于白术,况且苍术燥烈,长于解表发汗,汗出风湿得以宣散,因而表里通畅,便可以达到健脾通便的目的。

【赵老师讲解】

下面我们看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如果是怕寒,就是葛根汤的意思。如果是痛疼,扭转不利,木型体质,没有明显的怕冷怕风的感觉,那就是肝热。这里是风湿相搏,身体疼烦,没有恶寒、怕冷等机表症状,从病因上、症型上、特点上,都不是麻黄汤症。仲景条文有个特点,采用排除法。”不呕不渴“,不呕排除少阳,不渴排除阳明。

联想:咱们临床用续命汤的时候,要观察患者,有没有口干、关脉滑大、大便秘结,表寒里热,这就是大青龙汤、小续命汤等。那就是个排除法,为了和这个方剂,看能不能对上。本条文的患者的症状是不呕不渴,说明体内是没有热的。再看脉象,脉浮虚而涩者,脉浮是表症,同时也是,加上虚,涩脉,是由于人体感受邪气以后,经脉失去了儒养,气血不能流通,痛则不痛,通则不痛,是这个意思。怎么办?桂枝附子汤主之。              

这个条文比较复杂,到这是一层意思,后面是另一层意思。“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我们暂不管后面,先看前面,我们前面学习了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汤,这两个方剂(桂枝附子汤和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汤)有什么不一样?第二十条桂枝加附子汤,表比较严重,其人恶风等等。然后,下面是阳虚,小便难等等。第二十一条,因为他脉促胸满,不振,所以去掉了芍药。第二十二条,若微寒者,去芍药加附子汤。

咱们比较一下:第二十二条和 第一百七十四条,不一样的地方为:都是用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但是剂量不一样(对比,桂枝附子汤的桂枝附子增加,生姜减少)。这说明了,病邪由表入里,表减轻了,里症加重了。 说明了症状变化了,转为以疼为主,经过调整,宣通散寒的力量就增加了。所以说,严格意义上讲,他虽然是发烧而来,但已经不是伤寒了,已经是杂症了。所以说在金匮要略里面,他也提到了,桂枝附子汤(在风寒湿痹相关章节),这就是伤寒论能解释杂病之所在。(有学生提问延后解答)。这就是由表到里的调整,桂枝芍药一般都是桂枝、芍药各用15g,像这些表症已经减轻,里症加重,剂量就得调整。从这里可以看出,桂枝配伍附子,温经散寒的力量是加强的。所以说,174条,讲的是风湿体痛的治疗方法。

我们再看一下后半句,“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注意:大便属阳明(属里),小便属太阳(属表),呕是少阳。关注一些常识,如左血右气、表里(里中又分表里,如五苓散、三仁汤等属于里之表)、分经等。   有表症的时候,不能用大黄,但用一些滑石、薏苡仁、茯苓等是可以的。所以说,174条,讲的是风湿体痛的症治(体这里指的是肌肉而不是关节)。     

桂枝汤,主要走的是营卫,桂枝汤去掉芍药(指桂枝附子汤),目的是使药力到达肌肉,祛寒湿的力量就加强了。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原因是无表症(小便利),邪入里(大便硬)。

白术,健脾利湿,也用于治疗便秘,前提是津液正常,若有掉头发、月经少等津液亏缺症状,则不用。朱丹溪治疗母亲多年便秘医案:使用大剂量白术加党参治愈。

咱们看一下孙老师讲解(孙老师讲解见上)。学员朗读孙老师讲解内容。苍术与白术:目前临床上健脾祛湿多用白术,存疑待考。

175条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甘温)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风湿流注关节的证治。

上条属于伤寒引起的痹证急性发作,并且以身体疼痛为主;本条则与风湿有关并且以骨节疼痛为主。小便不利,说明湿邪较上条为重。本方以甘草桂枝辛甘化阳祛风,附子温阳,因为有汗,故去生姜,湿邪较重,故去大枣,再加苍术燥湿。

又,由本条可以看出,桂枝一味的祛风作用实际上等于桂枝汤,只不过减少了其他的补脾益营散寒的部分药物,这样就为我们在方剂的加减中使用一味桂枝解表祛风提供了思路。

【赵老师讲解】

我们看一下175条,174条是“身体疼烦”,这条是“骨节烦疼”,注意部位转变。疼痛加重,汗出是表阳受伤,短气是里阳受伤。小便不利是阳气不能宣通。表里俱虚,或伴有水肿。这条主要讲风湿流注关节。风盛则卫外不固,所以汗出;湿盛则水汽不行,所以有肿。

本条小结:疼势较重,病偏于里,湿盛阳亏。

药味加减:病势加重,本条文较174条文,方剂药味不增反减(去掉生姜、大枣),为何?

理由:1、病情越重,药味越简,药简力专,如独参汤;2、生姜、大枣主脾胃,这里是骨节属肾,所以去掉生姜、大枣;3、不去甘草原的原因:甘草配合附子,甘草走脾胃托邪外出。

先看孙老师讲解(见前)。桂枝汤,无汗也可以用,如当归四逆汤。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是指表症,杂病则不限。

176条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两(甘温) 粳米六合(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表热内饮的阳明热证的证治。

《本草经疏》云:“石膏,辛能解肌,甘能缓热,大寒而兼辛甘,则能除大热,故《本经》主中风寒热,热则生风故也。邪火上冲,则心下有逆气及惊喘;阳明之邪热甚,则口干舌焦不能息,邪热结于腹中,则腹中坚痛;邪热不散,则神昏谵语;肌解热散汗出,则诸证自退矣。惟产乳、金疮,非其用也。《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者,以诸病皆由足阳明胃经邪热炽盛所致,惟喘息咽热,略兼手太阴病,此药能散阳明之邪热,降手太阴之痰热,故悉主之也”。《本草衍义补遗》云:“石膏,本阳明经药,阳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头,又入手太阴、少阳,而可为三经之主者。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

石膏甘凉清热,辛能化饮消痰,又可重坠下气,这是古人对于石膏功能的认识。

白虎汤证热气蒸腾于外,当然也就是“表有热”。“里有寒”者,实际是“里有饮”。此与前面第139条用“寒分”表示饮邪相同,只不过今人把寒与饮当做两回事来讲,于是就觉得不可理解了。

【赵老师讲解】

孙老师对伤寒论是有贡献的,如石膏新解(味辛性凉)等,能够较好得解释本条文。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部分医家认为石膏是寒药,但条文中有“里有寒”,怎么又用寒药,所以大家很困惑。有些人认为写反了,应为“表有寒,里有热”,也不合理;有些人认为笔误,应为“白通汤”,解释不通。

咱们看一下孙老师的讲解(见前),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表有热里有寒“的寒,指的是饮邪,即痰饮。所以咱们一直强调,石膏味辛性凉发散,石膏化的是痰饮。比如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泄黄散、清胃散、大续命汤、消风散等等,咱们在临床上使用的这些方子,要把握几个要点:口干、脉滑,大便不通,这就可以使用石膏,治疗阳明肺、胃热。这个与咱们传统教材有区别。(学员朗读孙老师引用文字)。

这里有几个要点:

1、邪热结于腹中,则腹中坚痛:如果石膏苦寒,则腹中坚痛不能用。但咱们临床实践发现可以使用石膏,说明石膏性凉非寒。咱们临床病例,部分胃痛胃涨的患者,也用石膏。

2、惟产乳、金疮,非其用也:临床中产妇有用,如补益过甚无乳,石膏可以下乳。

3、此药能散阳明之邪热,降手太阴之痰热:石膏化痰热。

4、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头:也说明石膏非苦寒沉降。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部分医家,仍很难接受石膏为辛散药。

”研为末,醋研丸“,临床剂型使用技巧,如包块、囊肿类的疾病,有必要使用丸剂,寓意有形消有形,丸剂在体内可以缓慢发挥作用,汤剂则下去太快。

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人参二两(味甘渴) 生地黄一斤(味甘寒) 阿胶二两(味温甘)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平) 麻子仁半升(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孙老师原文】

本证是伤寒损伤阳气后脉见结代的证治。

通常脉结为邪气阻滞,属实;脉代为气血虚弱,属虚,但是二者同时或者先后在一人出现则是气血大虚的表现,于是本方以甘草甘温补益脾营,桂枝辛温宣通心阳,人参甘寒补益心气,阿胶生地麦冬胡麻仁大枣等甘温甘寒以补血清烦。其中,生地黄,敦煌卷子称作“通血脉;”甘草为“补五藏”;麦冬为“除温”(《敦煌古医籍校正·张仲景五藏论》,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这应该是张仲景时代对于这几种药物功能的基本认识,由此可知其治疗的意义。生姜温阳宣散水饮,又用清酒通经活络。

【赵老师讲解】

现在开始学习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之“。这个方子比较复杂,咱们分析一下组方特点。

炙甘草汤组方特点:1、补脾胃:甘草、生姜、大枣,《脾胃论》体现了伤寒论用药思想,把病邪往外托,把中气固住;2、补血补阴:生地黄 阿胶 麦门冬 麻子仁;3、补气:人参,在补血补阴的基础上补气;4、补阳:桂枝,宣通气机。

煎药方法特殊,用清酒(白米酒)煎煮,辅助桂枝宣通气机,煮药前泡药时,提前放入清酒,不是后放,有利煎出药物成分,并不是让心脏病患者喝酒。

条文小结:素有心脏疾病,外感寒邪,伤其心阳,急则治里。

方义小结:滋阴养血,阴中求阳,气阴双补,通阳复脉。

炙甘草汤组方,仍然以阳为主,阴中求阳。咱们回顾一下中医基础理论,人体是以阳气为根本,患者伤寒损阳,所以此方仍为阴中求阳。

伤寒论排序很有意思,太阳篇,从太阳开头,至少阴结束,太阳少阴互为表里。肺、心脏问题,普通归属太阴、少阴,伤寒论却在太阳篇也有体现,很有意思。

桂枝用法小结:1、解表,如桂枝汤等;2、补心阳,如桂枝甘草汤等;3、降逆气,桂枝加桂汤;

4、开结气,桃核承气汤;5、兼制其它药,交通上下,如黄连汤。

178条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孙老师原文】

本条属于定义性质,不需解释。

【赵老师讲解】

咱们看一下178条,(学员朗读条文)。本条主要讲结脉、代脉定义。

代脉难治的原因是正虚邪盛。个别情况,如刚怀孕的、受惊吓的、骨折摔伤的,这类引起的代脉,可以治疗,不必过于担心。(符德海整理,叶泽虹校对)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正念堂微信订阅号由医馆学员编辑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勿试药。有需要购买书籍资料的请加微信联系:19721986738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滴!



正念堂
师承中医,复兴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