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字】赵红军详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第179条-191条

文摘   健康   2024-11-08 09:52   陕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赵红军详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

179条-191

    谨以此纪念我的老师    

                          —— 赵红军

篇首:

太阳病篇告一段落了,咱们现在学习《伤寒论》的阳明病篇。学习太阳阳明,你先从这个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为什么一个叫太阳?一个叫阳明?一个叫少阳?什么叫太阳呢?太者大也,太阳就是巨阳,这个巨阳体现在哪一块呢?足太阳膀胱经,它是循行于身体的最长一条经络,所以说它背部从头到脚,最长范围最广最大。从经络上而言它是足太阳膀胱经,但实际上这个是太阳病,它比这个足太阳膀胱经包括的范围更广,太阳膀胱经是两条线,从头到脚。但是太阳病呢?太阳它是一身之躯壳,我们整体全身这个躯壳这都属于太阳,太阳就是巨阳。太阳有两个特点就是阳在外,少阳,阳就少。从经络上来讲它就是两胁。

范围它就小,阳明,两阳和明,明,强盛显现的意思,那么这个阳明,阳气很重生充足,它盛到哪里去了呢?它跟太阳不一样,太阳是一身之表,阳明主里,太阳是躯壳是外,阳明是里是内,我们学习阳明病,要抓住阳明病的几个特点:一是里证,热证,实证多,但这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特点二:阳明病是内热亢盛,金化燥。三阳明病的经证,它有特点,因为其循行的经络包括了我们的眼睛,鼻子,口齿,阳明的经证,表证,外证。它和太阳就不一样了,太阳它是头项强痛,那么阳明的经证呢?它包括目齿等问题。有一些人感冒后眉棱骨疼,眼框疼,发干。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阳明经的感冒,第四,阳明是胃肠特别是胃,阳明是多起多血之腑,胃的上面是心,心主血脉,所以阳明主的是热证。阳明的里证是腐蚀,但阳明证的里证腐蚀到一定程度后它会引起人体的情志发生变化。比如谵语,神志错乱等问题。这是我们讲阳明病的时候先说一下,总体它有这么几个特点。

179条: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指出阳明腑证形成的原因。

太阳阳明就是下面第185条所述的“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正阳阳明就是第181条说的“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这是由于平素阴虚体质所引起的大便燥结的病机。少阳阳明则是由于少阳病误汗下,造成的津液耗伤而大便燥结的病机。

另外,根据《千金翼方》所引用的《伤寒论》原文,本条应该是阳明篇的第二条,而下条才是本篇的第一条,和本书其他各篇首条比照,原书的本来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才对。

【赵老师讲解】

我们现在从179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为也?我们要学阳明病呢,纲举目张,它先给你拉出来,这个阳明病它有几个情况,何为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烦躁实,大便难是也。后面是三种大便的情况不同的回答,后面给你讲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三种不同的类型,讲它们的来路,这三种情况是怎么引起的。再讲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太阳阳明是太阳和阳明合并了,两经的病同时出现这叫合病,即有太阳病的表现,同时也有阳明病的表现,就这么快就有了,遇到太阳病,阳明病的表现也出来了。同时有了,为什么呢?脾约是也。什么是脾约呢?脾约古人有一些病名。它和我们今天讲的不太一样,脾约我们今天叫什么呢?就是习惯性便秘,这就是脾约,古人讲的脾约,肾着这都是古人的病名。那么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阳明本身的问题,少阳阳明,指的是并病了。少阳还没有结束,阳明又出现了,前面太阳阳明是合病,少阳阳明是并病。那么它的病理过程是它引起的原因是物质,发汗利小便也,这就是伤了津液了,伤了津液怎么办?胃中燥,这就是刚才讲的津伤化燥,燥伤津了,化热了所以就烦。心烦,实指的是大便实,肠胃里面实了,大便难是也。三种阳明的情况,都是引起了大便的异常。但是表现是有区别的,我们今天问患者的时候问的很详细,患者说的很笼统,说好着呢,什么是好着呢?

每个人对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在农村看病的时候,你问患者大便情况怎么样,患者说好着呢,什么叫好着呢?他认为不拉稀就是好着呢,我不拉肚子就是好着呢。农村人认为便秘就是好现象,只要不拉就是好的。跟城市化人不一样,城市人说大便不好,什么叫不好呢?就是好几天不拉。所以问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是怎么问的呢?“你大便多长时间一次,几天一次或者一天几次?”这样就避免误诊。那么同样是便秘他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太阳阳明没有苦,就是没大便不难受,吃喝正常但不大便,肚子不难受,肚子不胀,不疼,没什么感觉。有这种情况。我看过的就是吃喝正常,没有苦的脾约证,最长的就是将近一个月的患者,一个财经学校的打扫卫生的,就是到医院查不出来,就是20多天没有大便了。没大便吃到哪里去了呢?人家也没什么异常。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强调的是热和实,少阳阳明是大便的时候时间长,那是有区别的。以后会讲到。所以说这179条讲阳明腑证形成的原因。三种便秘程度不同,病因不同,讲的阳明燥实证程度不同,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脾约和胃家实在语法上在这个顺序上,好像是一样的好想又是不一样的。实际上他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那是不是说太阳阳明合并了以后,导致了脾约呢?再看啊,正阳阳明这,胃家实是也,是不是由于正阳阳明的结果是胃家实了。所以说这两个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从语气语法上完全一样,但实际上不一样。第一个太阳阳明这脾约是也,脾约是原因不是结果。

这个脾约的意思不是太阳阳明最后导致了脾约,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为什么会形成太阳阳明呢?为什么感受太阳病,这个阳明病也出来了呢?是因为这个人的体质的差异,这个人的体质本身就同时出现了太阳和阳明的表现。这个病邪就化热了,化热是本身体质的因素。是你本身有习惯性便秘。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这个胃家实是正阳阳明的结果,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家要知道,不要搞混,那么这个脾约的约是什么意思呢?约是约束就是说脾不能约束津液了。那么胃中无津液就不能濡养就不能下降,所以形成了便秘。下面是孙老师的讲解,张震读一下。

这是孙老师的讲解,下面是顺序的问题,顺序问题存疑,这个不一定,这是孙老师的观点,后世医家的观点跟这个还是有出入的,先放到这,这是第179条。

180条: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本病病机的总括。

阳明病分为伤寒和中风两种病因并导致寒热两种病机,但都是实证,如果出现虚寒证候,那就是进入太阴病的地域了。

【赵老师讲解】

我们看下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前面讲的是阳明腑实证的三种证形和成因.前面已经讲了,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到180条的时候单独把它拉出来.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仲景的写作风格他会这么啰嗦吗?他会说过了再多说一遍吗?不会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多说一遍呢?这是强调之意,就是跟你强调不管是正阳阳明,太阳阳明,少阳阳明,它最后引起的问题都是胃家实是也.这个意思.那么什么叫胃家实呢?胃家实,阳明就是胃,胃家实我们就想到阳明,而不是我们今天说的肠胃的胃.包括胃和大肠。实什么是实呢 ?正气多则实,邪气多则虚。所以说阳明病主要是邪气盛。第180条是阳明湿热证的提纲,就是阳明病的提纲,他强调的是阳明病的里实为主,这么一个特点。刚才我们也说了,阳明病它有经证有腑证有表证有里证。但是阳明病最主要的特点是里证和实证。胃为六腑之阳,大肠为六腑之阴。六腑是以通降为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从口腔到肛门这叫消化道,这条消化道要通。胃实则肠虚,胃虚则肠实。你不能把这个整个消化道都堵住了,堵住了就痞塞不通了。那么这块的胃家实的这个实,它包括了两层含义:一层是指的无形之邪—热,比如说白虎汤证,它指的是有形之实。后面要讲的这几个承气汤证是这个意思。孙老师的讲解说,阳明病与中风和伤寒两种病因导致了伤寒和中风两种病因都是实证。如果出现虚寒证候的时候,那就是进入太阴病的范畴了,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内容,所以说这句话大家要知道它是阳明病的提纲,强调之意就是说后面要讲好多阳明病的问题。但是你要抓住阳明病的特点,它是以实为主,所以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它跟太阳病的提纲就是不一样。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它讲的是表寒,这里是里实。因为后面还有阳明的经证和外证。

181条: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前面所说的正阳阳明病。

正阳阳明病是由于误治损耗津液,导致胃肠燥结而形成的阳明府实病。

【赵老师讲解】

在看一下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这是对179条的补充,179条讲了三条阳明病的成因,表现。181条再给你进行补充,不厌其烦,这就是前面我们讲太阳病的时候强调太阳病及时要用汗法,但是在用汗法的时候,你要正确的使用汗法。你汗不得法就会出现问题。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由于你的汗下使用不得当,此亡津液。导致津液的亏虚了,津液亏虚了胃中就干燥,这个病邪就由外而内。病邪是内陷了,由太阳进入阳明了,阴转属阳明,从表到里了,那么阳明病的表现是什么呢?不更衣前面说的脾约就是不更衣。内实,胃家实,大便难者,这分别说了三种情况: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此名阳明也,辨别这三种情况,是这个意思。

孙老师的讲解本条是说前面所说的正阳阳明,这一块跟我讲的统一吗?孙老师所讲的跟我讲的是一个意思吗?不是.所以这一块你有存疑.因为第181条说的很清楚答曰太阳病先怎么怎么样,那这里说的很清楚,是太阳病误治转属阳明,太阳阳明的另外一种情况,所以说大家把我说的很孙老师说的存疑,你都放在这,我想的是这里讲的是太阳阳明。

182条: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的外证。

阳明病的内证是大便燥结,外证则是汗自出,汗出意味着表证已解,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外证条件,那就不是阳明病了。

【赵老师讲解】

我们再看一下第182条,180条刚强调了”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先说的是里,那么182条说的就是表,它就说外证了,一般的话都是先说表证,再说里证的.说明阳明病的时候是刚好相反,先说里证后说表证,这也是强调里,问曰”阳明病外证缘何,阳明病的里症是里实,外证怎么回事呢?答案是肯定的,它肯定是有外证的,你要区别于太阳的外证,他的外证是四句话: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牢牢记住这四句话.它不是恶寒发热,不是那个瑟瑟恶汗,翕翕发热,兮兮恶风,不是那个情况,它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它也不是往来寒热,那么它就区别于太阳病和少阳病,它是身热汗自出,身热在前,身热是第一位的,这个汗自出,不是那种受了风了,风性疏泄的热,是身体里面热往外走呢,是这个意思.这个身热叫蒸蒸而热.汗自出这是因为里热太盛引起的身热汗自出,有诸内而形诸外,以内为主的,里热炽盛,而达于外 .要理解什么是蒸蒸而热,就要理解你家蒸馍,那个热气腾腾的,那个就是蒸蒸而热.不恶寒,反恶热也,重点是前面这个身热汗自出,阳明之上燥氣诸之,燥氣诸之阳明病.邪入阳明以后呢?从燥化,所以说阳明病很快它就化热了,它表现为以燥为津这么一个特点,孙老师本条是阳明病的一个外证,阳明病的内证是大便燥结,阳明病的外证是汗自出,汗出表明表证已解.所以说跟我学习,《伤寒论》,大家即要预习知道孙老师的观点活着说还有其他的医生的观点,当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怎么办呢?很正常.出现碰撞很正常,有些是相近的有些是相反的,怎么办呢?兼收并蓄,你把它都收起来,放到这,因为这是要你一辈子来理解的书。

183条: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感邪证的辨证要点。

这是对于上条的进一步阐发。一日只是一种标准模式,如第4条所讲:“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如果病邪在一经持续待下去不走,那就是留驻本经,虽然不是传经的标准模式,但仍然是太阳病,应该注意不可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赵老师讲解】

我们再看一下这个183条,问曰:病有得之一日,注意啊,日期的条文出现了,我们之前学太阳病的时候,太阳病八九日的都有恶寒的,对不对,少阳病是寒热往来的,但是这个阳明病呢?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那么这个病,病有得之一日,这个病你要肯定这个是阳明病。不是讲太阳,少阳病,这个病指的是阳明病。“阳明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就是你刚才说了阳明病它主要是热嘛,但是刚得病第一日它不发热,而微微有点恶寒,这个不发热,不是指的一点都不发热,指的是身无大热。就是没那个蒸蒸而热,还没蒸蒸而热呢。这是为什么呢?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你表面上看恶寒,实际上它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它虽然有一点恶寒,但这个恶寒很快就过去了,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接下来就恶热了,它还是阳明病,前面第182条讲的是阳明发热的长,183条讲的是阳明病外证的辨,就是它的长是发热,辨刚开始有一点恶寒,然后就发热了,仲景这样给你的意图是让你临证的时候要知道知常达变,不要拘泥,不要太死板。学中医不要太死板,这就叫知常达变。孙老师的讲解本条是阳明感邪证的辩证要点。那么我再总结一句,本条讲的是阳明病初起恶寒的特点,它有特点,它的特点就是初起恶寒这么一个特点,恶寒暂时过去,只是一种暂时现象,那么它这种恶寒是怎么样引起的呢?是因为感受外邪之后,邪郁经脉阳气不伸的暂时现象。孙老师讲这是对上一条的阐发。一日只是一种标准模式,如第四条所讲:“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第4条,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把书翻到第七页,第4条,这是讲的太阳病的传变,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脉紧,颇欲吐入里了,若烦躁,有热证了,脉数急者,为传也,就是它要进入少阳甚或是阳明了,弦说了少阳,脉洪,滑大,就到了阳明了。这样我们就对比联系起来是这个意思。如果病邪在一经持续呆下去不走,那就是留住本经,虽然不是传经的标准模式,但仍然是太阳病,应该注意不可将概念混为一谈。

184条: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对于阳明感邪证病机的阐发。

本条承接上条的“恶寒”而引起下文,“恶寒何故自罢”后面省略了“因而导致阳明病?”这样一个意思,因为下面的回答是针对这样一个提问的。阳明为胃府,多血多气,假如寒邪束闭于外,阳明经的阳气就会奋起抗争外邪,结果就造成了汗出,然后寒邪因汗出而消散。

【赵老师讲解】

恶寒何故自罢?即不给你讲183条了,说183条恶寒很快就过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阳明病的特点所决定的,问恶寒何故自罢?答曰是这个意思,就好像两个人同时出去吃火锅,然后吃完同时感受风寒,一个人就表现为咽喉疼,另外一个人就头疼恶心,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体质的原因。一个人虚,感受寒邪了,表寒,另外一个人里面内热,表现为热是这个意思。那么阳明病的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阳明就是胃,脾胃属中焦。“阳明居中,主土也”,是我们那个五行图的画法,画法是土在中央,左边是木,右边是金,上面是火,下面是水,“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土的特点是什么?土能够包容万物,土能够收获仓禀之,脾胃为仓禀之官。人是从哪里来的?人生于黄土,终归还是要进入黄土,说这个万物所归,是这个意思。“万物所归,无所复传”,那么万物都是这个样子,不光是人这样子。“无所复传”到这就结束了,所以说“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到这就是尽头了,就是这个意思,本条是对阳明感邪病机的阐发,解释183条的原因的,这个有省文,就是“恶寒何故自罢”,省略了后面因而导致阳明病这个意思。因为下面的回答是针对这样的提问的。阳明为胃腑,多氣多血,假如寒邪束闭于外,阳明阳气就会奋起抗争,就会造成汗出,然后还因汗出而消散。这么一个情况,阳明是多氣多血之腑,阳明的抵抗力是最强盛的,是不是呀,阳明对外邪的抵抗,就是一个人越强壮,别人打你的时候你的反击力度越大。那么如果说外邪越强,你反击的力度越大是不是两牙相克,你受的伤越大。为什么小伙子来看病的时候都不愿意扎针,老婆说让他扎针,男的打死都不扎,晕针的怕针的都是小伙子,就是因为他多起多血,他壮,是这意思,为什么女性就易接受针灸呢?因为女性为阴柔,针为什么呢?为阳。它就能够柔,能够包容,这个意思,还有我们平时看的一些病,疼痛性疾病,老年人得了带状疱疹之后,它的疼痛是不是没有年轻人那么厉害,要是这样,我们以前在医院看病的时候,给小伙子打针的时候,小伙子的肌肉收缩的特硬,跟打过气功一样,有时候后这个针头就弯了,刚开始护士给病人打针的时候是打不进去的,是这个情况,就是阳明,肌肉,那么它的正气充足,它抵不过外邪的时候越强烈疼痛就越重。

185条: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就是前面所说的太阳阳明病。

太阳阳明病是由于太阳病外邪束闭肌表而发汗力度不足,导致内热逐渐加剧,终于因为内热蓄积而最后造成阳热爆发汗出,这时就进入阳明病的地域了。“濈濈然”是形容汗出连续不断,其所以这样形容,是因为前面太阳病时发汗不足,以至于现在郁极而发,当然就会汗出连续不断了。

【赵老师讲解】

本太阳病出得时”它和181条都讲太阳病但是两种情况,181条是”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185条也是太阳病,但是原因不同,185体哦”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是对的,但是汗先出不彻,就是你先给他发汗了,但汗出的不彻底,该出的多你让它出的少了,结果外邪就入内了.你没有把外邪散出来,没有散出来就进去了,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这是讲的太阳指表,下面就变了啊,就是递进的,”呕不能食”由于你的汗不得法,出不彻,就往里走了,先走到哪了?呕不能食是哪?是少阳.而后而返汉出濈濈然者,是到阳明了,从太阳到少阳到阳明了,什么叫濈濈然者呢?形容呼喊的样子是连绵不段的,绵绵不决停不住的意思,“是转属阳明也”这讲的是太阳阳明的另外一种成因,就是因为你发汗力度不够,导致身体里面的内热蓄积,然后由太阳病到少阳后直接到阳明了,是这个意思。讲的是太阳阳明的成因。所以说咱们今天讲的条文的一个特点都是讲的病理的,它不牵扯方药。那么它有利于我们临床上的辩证思维。不要小看无方药的条文要背熟,无方药的不看它,这是不对的,你要理解,要不你临床上不会辩证,你说了那么多方药你不会用它有什么意思。对不对?这就是讲这个辩证的。

186条: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孙老师原文】

上面都是阳明病的证,本条是阳明病的脉,本书各篇都是由证与脉两个部分组成。

本来应该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但是这里却是三日阳明,这是因为第二日进入阳明病的初期,第三日才是阳明病的典型证状,所以说脉大。上面讲的是证,也就是病,——本书中病证是一回事。这里讲的是脉,全书就是证、脉这两件事。

从本条“三日阳明”也可以知道,所谓的传经并不是病邪长了两条腿,按着传经顺序一经一经的走下去,而是由于病情发展引起的病机自然的变化结果,这里面是有具体的病情变化的道理可讲的,不明白病机是怎么一回事,就无法讲明白传经的意义了。

【赵老师讲解】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这还讲的是辩证,讲了阳明病的脉证特点,前面讲的是证这条讲的是脉。讲的是阳明病的主脉,它就是脉大,这个脉大,为什么会脉大呢?要联系到阳明要多气多血这个特点,阳明是多氣多血是抗邪有力的。阳明是水谷之海,感受外邪后,它抵抗力越强盛,那么它就会导致化热,而且这种化热是表里俱热的。阳明的脉大这个大它包罗了我们今天临床上的滑洪有力,这么几个脉象特点,不单是纯指的那个大小的大,它还包括了滑脉,洪脉,而且这种滑洪脉呢,它都是非常有力的脉象。太阳阳明它是浮大,正阳阳明滑洪而大。少阳阳明它会弦大,临床上有这么几种情况。《黄帝内经》上说尺寸具长者,阳明受病也,这就是阳明病,但是临床上你用这个方子的时候,是用白虎汤呢?还是用承气汤呢?白虎汤是滑洪脉,经偏于表,承气汤偏重于里,沉实大有力。都是大,它在哪个层次上还要看它其他的表现,但整体上是大。我们平常用石膏就是这个特点,石膏脉的特点就是滑洪大这个意思。你说这次为什么没给患者用泻黄散呢?为什么没用大青龙呢?是因为它脉浮弦数,没出现滑洪大,这样子。本来应该是一曰太阳二曰阳明三曰少阳。但在这里却是三曰阳明,这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应为第二日进入阳明病的初期,第三日才出现阳明病的典型脉证。量变到质变了。然后呢,上面讲的证,也就是病,这是学习《伤寒论》要明确记住的概念,这里讲的是脉,全书就脉证两回事,从本条三日进入阳明也可以知道所谓的传经,并不是病邪长了两条腿,按照传经的顺序一经一经的走下去,不是的,而是由于病情的发展引起的病机的自然的发展的结果,这里面是有具体病情的发展的道理可讲的,不明白病机是怎么一回事,就无法讲清楚病机传经的意义了,孙老师的意思是大家要把这个病机的机理搞清楚,要重视这个机理学《伤寒论》不是单纯学方药的,不是单学方药对证的,是要讲它的道理的,这样你才可以把《伤寒论》学活,把它不单纯用于外感,还能用于内科杂病妇科等。

187条前面讲的是表里热,下面就变了,讲寒了。

187条: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病与太阴病的鉴别判断。

太阴病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手足自温”。这里同时又指出,太阴病至七八日,阳复化热化燥后,也可以转变成为阳明病。太阴病是由于虚寒体质之人,误下以后,或者阳明寒证发展下去,导致太阴脾气虚弱所形成的病机。

“脉浮而缓”:浮为火象,缓属脾虚。脾气空虚。于是心火下陷于中焦,李东垣称之为“火乘土位,其脉洪缓”,“心火与小肠来乘脾胃”(《脾胃论·脾胃盛衰论》)。

“手足自温”:脾主四肢,四末为诸阳之本,所以心火下陷于中焦后自然是手足自温。“自温”应该理解为手心温热比较其他肌肤部位显著,也就是患者经常主诉的手心热,严重时可以手心潮红手心足心汗出淋漓。这种情况有脾胃阴虚、中焦湿热、胃脘痰火、大便燥结等的不同病因,而脾气虚弱心火下陷引起的手足心潮热在日常临床中也很常见。李东垣所说的心火,实际上是指心包相火。人身之中,相火深藏不露,以温煦三焦水道,一旦外露就会成为壮火。

脾虚则湿蕴,湿邪不化,小便不利,就会全身发黄,如果阳气来复,小便通利,就不能发黄。所以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太阴病应当是大便不实,七八日为阳复之时,这时候如果大便转硬,就不是太阴病而是阳明病了,所以说:“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

【赵老师讲解】

伤寒脉浮而缓,注意脉浮而缓,这一块的脉浮而缓,跟你提示的不是脉浮而紧,为什么会缓呢?不紧了呢?紧已经去了,不紧说明外邪已经如里了,它是这个意思“手足自温者”这也不是手脚发凉了,手脚发凉是一种郁闭。你比如说小孩子发高烧,发高烧你摸头是热的手脚是凉的,那就是外邪郁闭,它这一块是‘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阴’这个比较复杂,我们先看下孙老师的解释,看一下孙老师解释的第二段,‘脉浮而缓,浮为火象,缓属脾虚脾气空虚,于是心火下陷于中焦,李东垣称之为“火乘土位,其脉洪缓”“心火与小肠来乘脾胃《脾胃轮,脾胃盛衰论》,我在北中医讲这个风邪的时候,讲风邪致病的特点的时候第五点我说的是风邪内陷,会引起五脏的病理,为什么会引起五脏的病理呢?我当时讲的就是土虚外邪内陷,外邪内陷以后这个心火就会下移。对不对,你想想这个道理,本来这个心包络的相火,它巩卫的是心脏,保卫的是心脏,在胸部在这照耀着,发挥作用的,然后你这里空虚了以后呢?下面孙老师就解释了“手足自温”:脾主四肢,四末为诸阳之本,所以心火下陷于中焦之后自然是手足自温,自温应该理解为手心温热比较其他肌肤部位显著,这就是手心发热,就是一方面手脚不是发凉的,而是发热的,另一种情况是它不但手脚发热,这是外邪内陷郁闭,火乘土位的一个反映。所以我们在临床上给患者看病的时候,我有个习惯动作,你看患者的手在这,我给患者把脉的时候是咋把的我手放在这,然后我每次把完脉后有个习惯性的动作是什么样的?我是不是这样子,我有两个目的:一是告诉患者脉把完了,你手可以撤走了,另外一个我在触患者的温度,早上那个患者什么感觉?手冰凉,就这一下手冰凉入骨,我是感知他手的温度的,当然我顺便给他传点阳气哈。手脚发凉还是发热,这是我们临床上用药的非常重要的辩证论治,这就是主证,好多方子都跟这个有关系,四逆散,当归四逆汤,风药,六味地黄汤,泻黄散,补中益气汤,知柏地黄汤,它都跟这个手脚是否发热或发冷有很大关系,这个意思。所以说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手脚心潮红,汗出淋漓,那么这种情况它原因也较多。有脾胃阴虚的,有中焦湿热的,有胃脘痰火的,有大便燥结的,而脾气虚弱,心火下陷引起的手脚心潮热在临床中很常见所以说脾气虚弱,心火下陷这是补脾,用风药来开脾的指证。用补中益气汤的一个指证,李东垣所说的心火实际上指的是心包相火,人身之中相火深藏不露,以温煦三焦相火,一旦外露就会有状况。这是第一层意思。所以说有些人手脚心特别怕风,对不对,手脚心出汗,我们一问这个月经提前量大大便多,小便频,我们就给他开补其中而升其阳。补中益气汤主之。今天就怪,你看今天开了几个补中益气汤,七个,我开的时候怎么开一个补中益气开一个补中益气。今天的病人碰到一块了,有时候就是温经汤或者逍遥散特别多,今天就是补中益气汤特别多。

这是一个特点这就是第一句话,孙老师的解释”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那么这句话它和伤寒,太阳,阳明,太阴的关系,我们还要知道它的内伤病里面怎么通过手脚发温发热发凉来辩证,下面是第二层意思,太着身当发黄,就是病情进入太阴以后,尤于外邪内陷太阴是主湿的,湿邪郁闭所以说会引起身体发黄,发黄的病例特点:它的病理机制主要是湿郁,怎么样理解这个呢?孙老师下面这一段的解释脾虚则湿蕴,湿邪不化,小便不利,就会全身发黄,如果阳气来复,小便通利,就不能发黄.所以说:"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它通过这个湿就利走了,所以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是这个意思.下面大便鞕者,至七八日为阳明病也.这就变了,为什么到七八日的时候,大便就鞕了呢?太阴病是大便不实,但是到七八日的时候呢?阳气回复,阳气回复以后,它从太阴病就转属阳明病了,所以187条讲的是太阴病转属阳明病这么一个病理转机,这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而已,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它都是会转数阳明病,这是给你举了一个例子给你讲如何来辩证分析它这个病理机转,学这一条的时候,应该复习我们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就是这么几句话太阴主湿,阳明主燥,"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这讲的就是湿至大便七八日鞕者,这讲的就是燥,所以太阴是主湿,阳明是主燥.太阴为里寒,阳明为里热,所以说中医上它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虚则太阴,实则阳明".就是这个意思,大家学习的时候要抓住这个特点,要跟着我的思路走,对吧,今天早上一个病理,月经提前,月经量多,这是补中,那么月经量少,月经退后是不是当归四逆了呢?一般情况是这样,当然也要看情况了,那么怀孕以后过来了,能不能用当归四逆呢?这是不敢胡用的,大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要点,不敢闹这笑话,这出事故的,人家怀孕了,你给人家用当归,桂枝,赤芍,细辛,木通,甘草,一个细辛,一个赤芍再来一个木通,你给活血通经,怀孕了,你给她活啥血通啥经,你这坠胎了怎么办?这是今天早上跟诊的时候发现的问题,大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跟着我的思路走啊。

这是咱么讲的第187条。

188条: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承上条指出伤寒转属阳明的基本特征。

和上条的“系”字一样,本条的“转系阳明”,也是确认语气,“系”的原意是带子,引申为栓缚,联属,连接,因此,“系在阳明”也就是“进入”或者“转入了阳明”的意思,和第185条“转属阳明”意义相同。对照第185条“汗出濈濈然者”,前者是因为先汗出不彻,因而后来就郁极而发,因而汗出连续不断,这里却并无郁极而发的情况,所以只是连续地微汗出。

【赵老师讲解】

我们看一下第188条。

"伤寒转属阳明者",前面讲伤寒七八日,大便鞕者为了阳明病了,怎么样证明他已经到阳明病了呢?不但是大便鞕了,而且还有其他的表现,这个其他的表现就是给你指出来他的其他的变证指证."其人濈然微汗出也",本条承上条指出伤寒转属阳明的基本特征.告诉我们辩证的要点,这个"系"就是转属的意思,确认的一个语气,是这个意思,好,告诉我们这个病情从寒到热,从表到里,了出现大便鞕这些指证外,我们要注意观察他的汗出的情况,他的汗出是濈然汗出,连绵不断的样子,它刚开始濈然汗出,后来变成微汗出,这是个发展变化的这么一个过程。

189条: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是阳明中风经证的证治。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三阳经都有病邪在经与在府的区别,简称为经证、腑证。三阴病也存在经证与腑证两种情况。本条便是阳明经证,和其他经一样,阳明经证也有中风与伤寒以及寒邪直中脏腑之分。

风邪善行数变,其性主动,可以同时侵袭多个经脉,也可以单独侵袭某一经脉,本条论述的就是阳明中风的表现。

风邪束闭阳明,所以脉浮而紧,发热恶寒,当然还必然无汗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口苦咽干,是风邪化火的表现,和少阳证相同。腹满是风木克乘脾胃,从而湿邪内聚的结果。

阳明中风也和少阳病一样禁止攻下,这是因为表邪未罢,攻下将会造成风邪内陷以及湿邪随之郁结于下焦,形成湿阻气滞小便不利的后果,但是本证并没有禁止发汗,这是因为风邪在阳明之表,先发汗再清内热才是正治。

【赵老师讲解】

我们看一下189条,189条讲阳明的中风,190条讲中风和阳明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191条讲阳明的中寒,所以说这三条应该结合起来,进行理解,阳明它有里证热证实证。阳明同时有经证有表证,前面呢,给你说的是里,现在给你说的是表。他就这么一表一里的来讲解,前面的太阳阳明,少阳阳明讲的是由太阳少阳之表到阳明了,这一块直接讲的就是阳明中风。这讲的是阳明的自病,这个病邪不是从太阳上来的,而是这个风寒,直接就到阳明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跟人的体质是有关系的,那你想想是身体热的人还是寒的人容易这种情况呢?阳明热证,肯定是热证。就是你这个病邪侵入人体的时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必虚”,你是哪个类型的人,你哪里空虚了,病邪就找你,同样是感冒了,有些人感冒了是眼睛流水,有些人流鼻涕,有些人是咳嗽,对不对?为什么会这样自呢?因为你的构造不同,大家都是人,平时哪有问题,比如有些人平时有咽炎,比如感冒了这个咽部就会出现问题,还有一个同气相求,你比如他是一个土行人,他感冒了以后是不是出现阳明病的机率就比较多,那么他是一个木行人的话,他少阳证就多,他平时颈椎就不适,那么他感冒后颈椎就加重,就是这个问题。所以说体质很重要,阳明中风出现的症状,你看啊,口苦咽干这是少阳的表现,他虽然是阳明的中风了但是他有些表证,而且这个表证他有一点少阳的特点。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这一块有个省文,什么省文呢?就是阳明中风以后他没有其他的外在的表现呢?有,比如说鼻子干眼睛不舒服,经脉上出现问题,他这个省文,他这个省略了,告诉你阳明中风,口苦咽干。少阳腹满微喘阳明,发热恶寒—表,脉浮而紧—表,这个表有点类似于太阳之表,但是他是阳明中风,就是前面讲的阳明病他会微恶寒。阳明一日也会恶寒,脉浮而紧,像这种情况,是不能够用下法的,因为我们治病的时候要符合先表后里这么一个情况,原则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如果你给他误用下发来治疗,就会导致腹满和小便难这两个结果,为什么会腹满呢?因为湿郁了。为什么会小便难呢?因为伤了津液了,导致外邪的内陷,所以这条讲的是阳明中风经证的证治禁用下法。下面是孙老师的讲解,付晓泽把孙老师的讲解读一下,付: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三阳经都有病邪在经与府的区别,简称经证,腑证;三阴病也存在经证与腑证两种情况。(找电子版)

这是孙老师的讲解,那么这一条的是热。

190条: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孙老师原文】

阳明中寒证与中风证的鉴别要点。

阳明中风是指风中阳明经脉,风为阳邪,无论束表还是化热,都是热证,因而能食。阳明中寒是指寒邪直中于胃府,寒邪遏抑或者损伤胃阳导致不能食。如果寒邪侵袭阳明经脉,束闭肌表,那就会导致内热渐盛,这时并不存在能不能食的问题。

以上两种病机十分重要,能食者属于胃热,不能食属于胃寒,无论伤寒或者杂病都是这样,这一点对于判断病机的寒热和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问诊要重视问饮食的原因。

【赵老师讲解】

我们往下看一下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讲的是饮食在辩证里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所起的重要的地位,就是我们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写病例的时候,对不对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饮食就是吃饭怎么样,这在我们辩证里面意义非常大气虚有湿的不能食,中气不足的又想食对吧,胃阴不足的,不能饿,一饿就马上想吃,胃火太盛就特别想吃,痰湿体质的又不能吃。这各种情况的,所以说饮食在我们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杂症中辩证的非常重要,常识,你比如说人家特别能吃,你就不要总给他补去了,可能就是个血虚的问题,他一点都不想吃,你就不能给他开四物汤,补阴的,他都运化不了了,怎么给他补阴啊,补血啊,这些都是常识问题。阳明中风症与中寒证的鉴别要点就是靠这的,能不能吃饭,阳明中风是指风中了阳明的经脉,为什么中风以后就非常能吃呢?因为风为阳邪,其性主动,阳性是鼓荡的,风邪进入你的肠胃以后他会咕噜噜的响对吧。你把窗户打开,风进来了,所以就能吃,风是主动的,寒邪为什么就不能吃呢?寒为阴邪,寒是凝滞而收隐的。受凉了胃疼,就不想吃饭,对不对,是这个意思。无论是束表还是化热都是热证。阳明中寒是指寒邪直中于胃,寒邪遏抑或者损伤胃阳导致不能食。你看那个我们在用消风散的时候,大多数皮肤病的患者有这个特点,他除了湿疹发痒起皮这些以外,你看对皮肤病就是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吃,再一个月经提前的患者,也是一个特点血热的一个特点。丹栀逍遥散,都是能吃,为啥能吃呢?他血热。阳明为多氣多血之腑,这个入了血分了,所以说这个消风散里刚好就有石膏,甘草,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一问皮肤病问是否是能吃,他都是这个意思。这个消风散这个方子为什么好用,就好用到这了。今天来了几个患者,一个是消风散,就是很长时间的用消风散皮肤病就好了,包括昨天那个小伙子脸上那个皮炎那么严重,10付消风散,换了个人换了个脸一样。辩证要对,今天还有个病历,我让刘洋和高鸿瑞整理一下,就是榆林来的那个患者,榆林那个患者是高鸿瑞写的病例,用的什么方?小青龙汤,那么就要辩证了,那个患者是咳嗽了四年,从榆林专门来看病的啊,咳嗽了四年,现在给他开了一次药,来了一次,开了十几付药,咳嗽基本上没了,偶尔咳一下,然后睡眠也好了,他说浑身轻松了,为什么会这么快?这是抓住了要点了,那个人的要点其实都不明显,那就是细节问题,我们抓住了他是小青龙汤的特点是脉弦缓,舌淡润,晚上咳,晚上咳,这是小青龙汤的原文—寒。但是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况,那个人是干咳,一般情况下干咳为热,比如说这个人痰湿稀,很容易就想到小青龙汤,那个人不是,还有一个,我们想着久病多郁火,久病多化热,所以说有时候我们看病的时候你知道,但不能这样生搬硬套,你比如想人家有郁火,你总不能给人家用小柴胡来清。就是说让总结那个病例,原因就是这。怎么样从细微处辨这个证,就是脉是阴脉,舌淡润的抓住这个特点,然后那个人有点更年期了,四十多岁了还有些阳虚的表现,加点其他的仙茅,仙灵脾之类的。那个人还有一点跟这个有点联系的就是纳差,有寒,纳差,吃饭不好,这也是小青龙汤的指证。这是190条。

191条: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孙老师原文】

本条进一步说明了阳明中寒证的病机表现。

本条是寒邪直中阳明,致使阳明胃阳被寒邪阻遏,热伏于下。《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支皆禀气于胃”,手足汗出就是热伏不泄的表现。

为什么小便不利,大便就会先硬后溏?这是因为,胃阳为寒遏制,导致下焦郁热,由于郁伏的阳气熏蒸,所以先硬,然而由于寒邪化饮,伏热不敌寒饮,所以终于转溏。

【赵老师讲解】

我们看下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前面我们已经说了,为什么不能食,”小便不利,它这个小便不利在《伤寒论》这个小便不利不像我们讲的那个湿热病的湿热不利,它这个小便不利什么原因呢?阳虚。阳不能化津,不能气化的原因。“手足濈然汗出”为什么濈然汗出呢?因为阳明中寒了,阳明中寒了,手足是什么呢?手足为四莫,四莫为诸阳之本,那么谁主四末呢?脾主四肢,阳明脾胃受寒邪了,阳不能够化津,阳氣不能够达于四肢,所以说手脚发凉濈然汗出,这个濈然汗出指的是手脚发凉濈然汗出,不是手脚发热濈然汗出。这个和前面的阳明病的蒸蒸而汗,是完全不同的这个濈然汗出是由于阳虚,阳不能达于四肢,阳不能化阴的结果,那个是热盛。“此欲作固瘕”,因瘕是一种病名。古人的病名,什么脏结呀固瘕呀脾约呀,都是古人的病名,固瘕指的是寒,氣激结的一种病证,寒气在身体里面结,再严重的话他就会形成固瘕,症瘕集聚,可能还形成肿瘤,这个是寒,寒凝。今天来的那个老太太,可疑为癌的那个,一直吃药,一直有效,但那个包块也软了,我一直让她做穿刺检查,她不做,从西医上讲现在到底什么病不知道,就是特别鞕,就是寒,她说这次特别好,为什么好呢?因为不疼了,刚开始吃就不疼了,后来肿块变小就是核桃大,现在指甲盖大小,为什么特别明显呢?我们给她除了用风药荆防柴胡疏肝散以外,给她加了白芥子,一直想让她一边治着一边观察,后来她就铁了心了不做检查。今天后来给她加了个措施,给她加了个药丸,然后给她加了个软坚散结的,如果说不出什么以外的化应该是可以消下去的,等消下去了,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到底西医该诊断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中医糊里糊涂的看病。必大便初鞕后溏为什么初鞕后溏呢?要么就便秘要么就拉肚子,为什么会先便秘而后溏呢?临床上就有这样,说我大便不畅,不爽,他自己不会说自己大便情况,一会儿说稀了,一会儿说稠了,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有些人说他这个便秘拉出来是稀的,这种情况很复杂“必大便初鞕后溏”,为什么后来又稀了呢?湿了,湿盛,前面寒盛,后面湿盛这是由于阳虚,津液不固的原因。所以然者,以胃中冷,中寒了就冷,又冷又有寒凝,邪就伤了阳了,火就不能够生土,是这个意思,所以大便这个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你大便的时候你大便稀,脾虚,参苓白术散,后来我们又多了一个思路,用荆防败毒散来化湿。还有一种情况,这样还不行,寒厉害了,阳不足了,脾阳不足了,肾阳也不足了,是不是到理中汤了,火再不能生土了,四神丸了,干姜,补骨脂,肉豆蔻。所以大便这个情况比较复杂,临床上要辩证,风药的,风能盛湿的,葛根芩连汤的,湿热的,理中汤的参苓白术散的脾虚的火不能生土的四神丸,通过学习这个条文你把它连起来。本条进一步说明了阳明中寒证的病机表现。

就是我讲的和孙老师讲的有的不一样有的不太一样,角度不同所以大家应该把我讲的和孙老师讲的都熟悉一下,这样理解这个条文就完整了。(王亚楠整理,叶泽虹校对)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正念堂微信订阅号由医馆学员编辑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勿试药。有需要购买书籍资料的请加微信联系:19721986738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滴!



正念堂
师承中医,复兴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