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文字】赵红军详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第339-359条
文摘
健康
2024-05-31 13:45
陕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赵红军详解《孙曼之伤寒论讲稿》
第339-359条
谨以此纪念我的老师
—— 赵红军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本条属于热厥,但是热少厥微,数日后小便利色白,欲得食,是热邪消散,所以说“其病为愈”。如果厥逆而且呕吐,胸胁烦满,是厥阴转出至少阳,为热化的表现,所以必便血,当然便血以后也就热复而痊愈了。这里的便血,和《伤寒论》第293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同样都是指小便血,这是因为和大便相比,厥阴和小便更为密切相关。“第339条,伤寒,热少厥微”看到这四个字,就想起前面说的“热深厥亦深”,热少厥就微。“指头寒”指那种不是很严重的厥逆。比如说整个手脚都发凉,然后都过了膝盖,过了肘关节。这里说的是指头寒,是指手指头的末梢寒。“默默不欲饮食”这是厥阴病,我们看到默默不欲饮食的时候,就想到什么条文呢?----小柴胡汤。再往后面看,因为它热少厥微、指头有点寒,病情不是很严重,所以它就转化。默默不欲饮食,怎么样转化呢?“烦躁”,这是个转化,说明由阴出阳,阳复了。说明厥阴病在往少阳病转,有这个转归。转到什么程度呢?“数日小便利”,而且“色白者”。为什么会色白?给你指出了这个原因,给出了个结论--“此热除也”。厥阴它的热证、郁热通过厥阴转出少阳,病情就减轻。即“此热除也”。所以“欲得食,其病为愈。”病就好了,这是第一种情况。那么还有一种情况,“若厥而呕,胸胁反满者”,厥而呕也是少阳,但胸胁反满,不是胸胁苦满了。“其后必便血”说明什么问题,不仅仅是厥阴出少阳的问题,厥阴出少阳是阳复,是病情恢复好转。这里的问题是阳复太过。热邪伤了阴络,所以说其后必便血。便血指的是大便还是小便?我们看孙老师下面的讲解,孙老师引用了个条文,就是“第293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同样都是指小便血,这是因为和大便相比,厥阴和小便更为密切相关。”就这个意思。那么假设伤寒,厥阴的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饮食,病情没有出少阳,没有自愈的话,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热少厥微的一个轻证,我们应该用哪个方子?应该用四逆散,如果轻的话就是个四逆散证。这个339条讲的就是热厥轻证的辩证和它的转归病,阳复太过出现的症状。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本条指出另外一种类似于厥阴病的病机,就是冷结下焦。关元为厥阴经脉所属,冷结关元也会四肢厥冷同时自觉小腹满而按痛,这一种情况并不属于《伤寒论》的厥阴病机。第340条,病者手足厥冷,比热少厥微就更进一个层次了,完全不是一回事。前面是热厥,这里是手足厥冷。付大夫提的问题里面有个怎样复诊?咋们今天先把条文讲完,然后再回答付大夫提的问题。下来是医生的问诊和复诊,言我不结胸,这是患者的陈述,医生的问诊,患者答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不但满而且痛的。你想一下,小腹按上去应该是热的还是凉的?是凉的,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这里的膀胱不是指的膀胱经,就是膀胱的位置、气海和关元穴附近,就是小腹。为什么把这条提出来?第339条刚说了热厥,第340条就说了寒厥,就是条文对比。我们在学习西医诊断学的时候,每个症下面有个类证,类证进行鉴别,看这个病和哪个病形似。张仲景写《伤寒论》的时候,有这个特点。在厥阴病里面,牵扯到好多的知识。不是说所有厥阴病的条文讲的都是厥阴病。在其它的杂症里面也可能见到。第339条,热厥轻证可以考虑四逆散来治疗,那么第340条,出个方,有可能是什么方?冷结在膀胱关元,是指少腹,有厥逆,这是我们今天后面要学习的条文,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适应症。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既然是伤寒,当然也就无汗,先发热四日,然后又厥冷三日,一共是七日,七日当阳复,如果以后再发热四日,也就是一共十一日,热多于厥五日,所以病当愈。四日以后如果再连续发热至七日,也就是一共十四日,阳复过度就会热入血分而大便脓血。本条说明厥热胜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厥热的多少推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情加重,热多厥少为将愈,但阳复太过也会热入血分而化为脓血。第341条,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这是前面说过的道理,厥热深复,厥少热多则愈,这是一层意思。后面,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四日至七日,没有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阳复太过,这一条应该和第339条阳复太过来进行对比,也可以和前面的第334条(P149页),“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和第341条都和辨脓血有关联的。但339条是侧重于小便,334条侧重于大便。这就讲的是厥热阳复,但阳复过度,热邪会深入血分而出现大便脓血。我们给这条出个方,前后联系起来,这就是在厥阴病篇在后面提到的一个著名的方剂,就是我们今天临床上治疗痢疾等疾病的方剂---白头翁汤。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本条和上条相反。上条是热多厥少,其病必愈。本条是热三日,厥五日,厥多于热,说明阳气退,所以说“其病为进”。第342条: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这就是厥热胜复里面的厥多。其病为进,为什么说其病为进?后面这一句是对前面这一句的说明。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阳气复,病就好了。这里阳气退,病情就加重了。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伤寒六七日是阳复之际,反而手足厥冷,烦躁,是有阴无阳,这时候的厥冷是阳虚阴盛,阳气与阴气不相顺接,所以用灸法温阳通脉,无效就属于死证了。从第343条到348条,讲厥阴病的死证和难治之证。我们讲少阴的时候,有几条死证。病情发展到厥阴,发展到阴厥、阳厥,就是死证。我们同样要重视疾病的预后。下来我们看厥阴病的死证,也要注意比较和少阴证死证有什么不同。伤寒六七日,六七日为阳复之际;反而脉微,手足厥冷,没有发生阳复,阴寒很盛,阴虚了后阳就厥,就发生阳脱,阴盛格阳。所以说烦躁。灸厥阴,若脉还能还,这个病就有希望。现在出现灸厥阴,厥不还者死,为死证。厥阴病的死证和少阴病的死证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是强调厥。我们把书翻到少阴病的死证可以对比下。P134页,少阴病从295条说的不治之证,下面就是死证。讲的是手足逆冷,四逆者死。厥阴病的条文处处离不开厥,那么厥和逆,哪个轻哪个重呢?厥证重,就是这个意思,区别就在这儿。发热而下利厥逆,是阳虚阴盛,如果再加上躁动不得卧,那就是阳气将脱的表现,所以也是死证。第344条发热,下利厥逆,燥不得卧者,死。这一条是阴极而阳脱。厥阴病这些条文讲死证的时候,侧重于从阴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疾病的预后。假设这个条文说的症状还有可治之机的话,有那么一点渺茫的希望的话,我们可以开出一个方剂,就是前面说的通脉四逆汤。一方面有下利、发热,另一方面有烦躁。成无己引用《金匮要略》解释本条,可谓要言不烦,《金匮要略》的原文是:“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腑属阳,绝于外者,是无阳;脏属阴,绝于内者,是无阴。第345条,这强调的是厥,发热、下利、厥。孙老师引用了《金匮要略》的条文来解释。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伤寒六七日以后,突然下利,这是阳气下脱,如果同时伴有汗出不止,那就是阴盛阳气被逼迫于外的死证了。第346条,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是指刚开始不下利。便发热而利,指的是突然发作下利。病情发生了变化,往不好的方面发生变化。其人汗出不止者,死。为什么是个死症?有阴无阳故也。老年人都知道,人快死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汗。有汗,无脉的话,人就不行了。就叫泻尸寒,就是快死时,最后那么一点气息。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伤寒五六日为阳气将复,上不结胸,下不腹胀,脉虚者,是邪去正虚的表现。这时候如果又出现厥逆证状,那就说明阴血大虚,就不可以攻下,攻下就会亡阴。第347条,可以和第340条比较下,第340条: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这是寒凝,是实证。本条说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这是个虚证。腹濡就是肚子按上去软绵绵的感觉。假设,这种患者到这个程度还有可治之机的话,应该采用黄芪建中汤之类的方子。以上第343、344、345、346、347条都是厥阴病死证,但病情各有不同,本条关键则是七日,七日为阳复之日,病情不见减轻反而下利,说明阳虚至极,这时的发热只是阳气浮越于外,元气即将散亡的征兆而已。第348条,七日是阳复之日,到阳复的时候没有阳复,反而下利,这就说明阳虚之极了,所以说为难治。《伤寒论·辩脉法第一》云:“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正因为促脉为阳郁,所以可以用灸法来温通经脉。从第349条开始,讲的是厥阴病中厥证的治疗。前面几条讲的是预后,就是说哪些能治、哪些不能治,不能治的要告诉家属,提前下病危通知书;能治的怎么办?我们来看下能治的有哪几种情况,并怎么来治疗。本条没有脉微、烦躁,没有发热不止,没有大下利,就是个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重点给我们讲灸法在治疗厥证里面的意义。促是阳郁,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既然是阳郁,阳郁是个热证,为什么还要用艾灸来治疗?阳郁不等于阳虚,这里用艾灸绝对不是寒者热之之意。而是以艾灸以引阳外出,宣统气机。我们在临床上用艾灸的时候,不仅仅是虚寒性的疾病,一些阳郁之证,比如脸上长痘、手脚冰凉,这就是阳郁之证,可以用艾灸来宣散气机,不能单纯的清热,要清热的话气机就内陷。若用当归四逆汤之后,痘可能长的更厉害。我们应该采用麻黄连翘赤豆汤,其中麻黄有发散作用,就是阳郁,就是这个道理。它不是个单纯的热证。我们把本条促脉和用艾灸可以和前面进行对比。P69页,第115条讲灸法的,脉浮热盛,明显的热证,而反灸之,此为实,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咱们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情况。去年治疗过一位女士,胳膊上长个疖子,自己用艾灸,结果化脓了,整个胳膊都肿了。我们用仙方活命饮治好了。昨天她还来了,她的孩子咳嗽用了艾灸,结果上颚全部充血,她不吸取教训,这就是中医爱好者。看第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看了下其他家的注解,张璐:“以其脉促,知为阳气内陷而非阳虚,故用灸以通其阳。不可用温热药以助阳也。”尤在泾:“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手足厥逆而脉促者,非阳之虚,乃阳之郁而不通也,灸之所以引阳外出。”我们在临床上见到郁证,阳郁要大大多于纯粹的阳虚寒证。真正的纯粹虚寒很少,好多疾病手脚冰凉都是阳郁。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灸)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脉滑是阳气郁闭的表现,厥是四肢厥逆,这个“厥”就是上面第335条所说的“厥深者热亦深”。根据本条结合前面第335条“厥应下之”,可知热厥的治疗方法一是攻下,二是清热。第350条,脉滑,这是阳;厥,是阴。厥是怎样引起的呢?它是里有热。第349条是脉促,第350条是脉滑,到351条脉细欲绝,这是《伤寒论》中脉象在诊断中的意义。这一条讲的是热厥的脉象和治疗的方法。这里的厥同样是郁证,是热邪郁在其中。我们用白虎汤来治疗。我们在临床上用石膏的时候,不论是泻黄散,还是清胃散,或大青龙汤,我们都强调右脉是滑脉,热的严重时就是滑洪脉。脉象没有滑脉的时候,用石膏要慎重。同样是小孩感冒发热,若脉不滑、不洪,打喷嚏、流鼻涕、发热、风热感冒,那就是银翘散证,病在气分。病情更深一步了,发热的厉害,不恶寒、不留鼻涕、不打喷嚏了,喉咙痛、感冒、咳嗽、痰黄稠,右脉是滑脉、洪脉,就是麻杏石甘汤证。区别就在这里。白虎汤,我们之前也学过,我们看下前面条文的白虎汤。P94页,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也。里有寒讲的是痰,是痰饮,石膏来化痰饮。P149,第335条,伤寒一二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必口伤烂赤。这也讲的是热厥的治疗,不要勿用发汗的方法。热厥在里,要清的话用白虎汤,要下可能就是大承气汤证。若开麻黄汤、桂枝汤、荆芥防风之类,就是错误的。这些条文应该对比起来。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足厥阴与手厥阴经脉互为表里,手厥阴属心包,心包代心行事,心火不足则四肢厥逆。本条病机是脾虚导致营虚,营血虚弱则不能流通四肢经脉,同时手厥阴心包经脉阳气不足,并导致足厥阴肝经经脉虚寒。脉细欲绝是血虚寒闭,与阳虚的脉微和血虚而无外寒的脉虚软或虚大又有不同。本方以桂枝汤温经养血,加细辛辛温以温经散寒,又加通草入心包和胆经以引导相火下行并苦寒通利经脉,二味配伍,辛开苦泄,温阳泻火并行,这是因为厥阴肝脏包藏胆火,寒邪既然束闭厥阴经脉,厥阴经气不通,势必郁而生热。经方所用的通草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木通,《本草图经》:“今人谓之木通,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近代学者的考证也是这个结论。木通的功能,《神农本草经》云:“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名医别录》云:“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痿、踒折、齆鼻息肉,堕胎,去三虫”。第351条,这条讲的是血虚营寒的四肢厥逆证的治疗。前面的一个阳郁,一个热厥,这里是虚寒,是血虚和营寒。是指平素营卫不和的体质,肝血不足,感受了寒邪,引起的手足厥寒。这种厥逆是血虚、营寒,营寒导致阳气不能融入脉中,引起手足厥寒,用当归四逆汤来治疗。当归四逆汤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方剂,昨天就有当归四逆汤加减有3个,这就比较巧,昨天开当归四逆汤和参苓白术散比较多。当归四逆汤在临床中怎么使用?方义要搞清楚,肝藏血,当归补血,走的是血分;桂枝来宣通,当归来补血,白芍来养血柔肝,细辛散,肝欲散,急时辛以散之;甘草,肝苦急,急时甘以缓之;大枣补血,当归、芍药一个补、一个柔,桂枝、细辛来散,甘草缓之,走的中间,大枣走的是血脉。这个方剂最难理解的在于通草,我看了很多的注家,都没弄懂。这个搞不懂,这个方剂就不会用。孙老师的解释很到位。通草(今用的木通)的作用,类似于交泰丸中黄连的作用,起导引作用。很多人用此方是,想木通是苦寒,就把木通去掉了,结果疗效就差。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冬天天冷手脚发凉时,小孩长了冻疮,冻得红肿,外面是红肿的,但里面是热的,就这个意思。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这个方剂比较多,女孩子看月经不调、手脚发凉,用当归四逆汤的时候,一般用于月经推后的,针对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痛经,闭经。因为桂枝是宣通的,一般用赤芍,痛经严重的话把白芍、赤芍同用。月经不调、手脚发凉是有寒,为什么要用当归四逆汤?为什么不用四逆汤?因为女性的病,以血为根本,抓住血虚和肝郁。逍遥散为什么用的频繁,就是这个缘故。肝的特点是藏血,体阴而用阳,女性以血为根本,月经是体阴而用阳。因此月经病中血的问题用当归四逆汤。我在临床中用的心得体会比较多,我治疗不孕症这么长时间,治好的第一个不孕症是还没从学校毕业,大约在1991年的冬天,我哥的一个同学,也就随便问问,没指望我能治好,因为久治不愈,夫妻感情也挺好,但就是不能怀孕,我就问他什么情况,说月经不正常、手脚冰凉,我刚学完当归四逆汤方,就给开了这个方子,我就上学走了,到第二年暑假时怀孕了。就这一次就好了。我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不孕症的时候,是所有方剂中见效最快的一个。还用过其他很多的方剂,只吃5付药就怀孕的就只有2例,没有采用其他的方法,只服用中药。后来的一个病例在《和谐养生》书上有记载。当归四逆汤在临床上治疗月经病的时候,要注意加减。我简单的说下,1、把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既要区别,又要联系,有些月经不调、痛经,虚证很明显,那就用温经汤,如果单纯的脉细弦的,下虚不明显的话,就不用加吴萸、肉桂,就是当归四逆汤证。但有的患者同时下虚严重,同时外郁闭厉害,可以把温经汤和当归四逆汤合用。2、很多患者虽然符合当归四逆汤,但人特别的瘦,下面的症状符合当归四逆汤,小肚发凉,月经量少,月经不来,手脚冰凉,但人瘦、口干舌燥、舌红、脉细,月经量特别少,上面不耐当归四逆汤的热,要把瓜石汤的方义结合起来,即瓜石汤合当归四逆汤。比如口干、舌红、舌小、容易上火,上面叫加一点类似于温经汤中丹皮、麦冬的意思,加些瓜蒌、石斛、麦冬。3、用当归四逆汤时,上面有郁热,下面是虚寒,肝血不足,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把肺气打开,把郁热散出去,再结合当归四逆汤,即两方合用。4、以当归四逆汤为主,同时还有肝脾不和。当归四逆汤用,出现便秘,可以加上四逆散。5、不是以当归四逆汤为主,以肝郁脾虚为主的,比如逍遥散证,但手脚发凉,可以用逍遥散为主并结合当归四逆汤。临床上,经方贵在不加减,那也要结合患者的病情适当的结合其他方剂,将经方和时方结合使用。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四。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本条因为久寒内伏而加吴茱萸、生姜二味药物。考吴茱萸性味苦辛热,辛可散寒,苦则降逆,苦又入心,而心居阳位,阳极则降,心包代心君行事,于是心包相火通过三焦温煦水道,三焦为阴寒之地,水湿非心阳不足以气化下行。由此可以知道,吴茱萸实际上是心包经药物,而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这也就是当归四逆汤为什么归入厥阴篇的原因。由此还可以知道,这是两种药配伍的一种常规用法:伏寒应该用吴茱萸配伍生姜,这里的伏寒实际上是指潜伏于三焦阴寒之地的寒邪或者饮邪。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后世的一些方剂,如《医方集解》上面治疗小腹疼痛的导气汤为什么要用吴茱萸了。第352条,是对351条的补充说明。讲的是当归四逆汤更深层次的加减用法。当归四逆汤是厥阴的经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厥阴的脏寒。因其人内有久寒,因此用吴茱萸和生姜,从里往外走。加吴茱萸,有从上到下的意思,吴茱萸归厥阴肝经。肉桂、附片、干姜、吴萸都是热药,但不一样,肉桂走心、肾,附片驱寒力量大,干姜主要入脾,吴茱萸主要是入肝。例如吴茱萸汤证,颠顶痛、吐涎沫,有把阴气从上往下收的作用,把人体的阳气集中到小腹、子宫这个位置。大家在临床上应用时要注意木通,木通有多种,我们用的木通不是关木通,可以放心的来用,但是量也不宜太大。我用木通一般都是3--5克,有些用10克。还有个变通,特别是把这个药需要经常服用,做成丸散后,或者说三仁汤里面的那个木通,有个变通,如果病人虽然是湿热,但不耐苦寒之性,一般把木通换成白通草。白通草和木通的关系,只看书的话就弄不清楚,书上把白通草也叫木通、木通也叫通草,名字几乎相同,但生长外形完全不同。白通草无毒,而木通稍微有点毒性;白通草没有木通这么苦寒、相对比较安全、力量相对较弱,我们治病时首先考虑的是安全的问题。书上描述两种药相同,都能降火、利湿、通利关节、活血、下行,从这些方面看,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木通比白通草苦寒、力量大,但木通的副作用比白通草多。木通可降心火下行,导赤散用的木通,导心火下行,而且导心火下行的很厉害,它虽然不是活血化瘀的药,但是它通利血脉的功能很强。如女性用消风散,治疗后,月经提前,这就是木通的通经作用比活血化瘀要还要快。都是治疗闭经的活血化瘀的药,就不一样,比如说月经不调时,牛膝大剂量30--50克,不一定有效,牛膝虽然引血下行、活血的,但牛膝走腰和腿。当归四逆汤在临床上,除了我讲过情况外,还可以用于脉细欲绝、手脚冰凉的情况,或无脉者(脉弱),冻疮,脉管炎,一些神经血管的病变,偏头痛,坐骨神经痛,癫痫,妇科的月经推迟、月经量少、闭经,不孕症,阳痿。临床上有些患者阴囊发凉、性功能减退,也可以用。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方五。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若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下利厥逆同时大汗出,这是亡阳的表现。四肢疼,内拘急,发热,恶寒,这是内外寒邪并存,所以用四逆汤回阳散寒救急。四逆汤也在太阳篇、太阴篇和少阴篇中同时出现,其病机都是阳虚阴盛,但具体病因各有不同,在本篇是由于手厥阴心包经脉阳虚所导致的阳虚阴盛病机。第353条,大汗出,热不去,这是个转折,大汗出一般是汗出热退,但热不去,而且内拘急,四肢疼,这是阳虚了、寒重了,因为寒主凝滞而收引。这是表里证,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虽然表里都有病,但是内拘急而下利厥逆而恶寒者,这是说明以里证为主。前面一条讲的当归四逆汤治血虚营寒,本条讲的是阳虚寒者的证治。这是厥阴病的四逆汤,少阴病中也有四逆汤,P57,第91条和92条,这里把四逆汤应用的方法和顺序讲清楚了。91条,伤寒已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用四逆汤,救表用桂枝汤。讲的是顺序问题。92条,病发热疼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P111,第225条,脉浮而迟,脉浮有表证,而迟有寒,表热而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本条为什么不用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是治疗表证,以表为主,但他也有里;另外这是急症,若不用四逆汤,有可能出现厥阴病的死症。大汗或者大下利,都是误治,阳虚又加上误治,就形成了阴寒内盛而厥逆的情况,自然要用四逆汤回阳救急。第354条,这一条突出的是两个“大”,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急主之。病急,因为它阴寒内盛,这是误治阳虚引起的厥逆证。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方七。上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内臼中,更治之,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匕,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利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邪结在胸中”的“邪”,是指食积痰浊之类,痰浊食积壅滞于三焦胸中,则手厥阴心包相火不能通过三焦下降,本条采用吐法,疏通三焦,痰浊得以宣泄解散,而心包相火得以下行,也是本方出现于厥阴篇的原因。《伤寒论》全书因痰积胃脘胸中而应用吐法的条文一共有三条,除本条以外,其它两条分别是:太阳篇第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少阴篇第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三条对照,都是痰饮壅塞于胸中而脉象各有不同,可见脉象不必拘泥。本条也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疗方法。第355条,大家把大前提要搞清楚,讲下面这些厥证时,不一定都是厥阴病的厥证,还有一些其他病情引起的,为了鉴别比较。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强调脉象的辩证依据,乍、突然,紧,这个紧不是寒,是邪结在胸中。胸为阳位,阳气不能宣通布散,就手脚冰凉。手三阴从胸走手,邪结在胸。心下满而烦,是实证,饥而不能食,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热痞的脉象是浮而紧,结胸的脉象是沉而紧。痰厥是脉乍紧,说明紧脉不单纯指的寒,这里指痰。这一条讲的是痰厥的证治。痰浊、食积拥塞于胸中,形成的厥证。邪在胸中结指的是痰浊,痰浊、食积拥塞于三焦的胸中,手厥阴心包的相火不能通过三焦而下达,这是出现厥逆的原因。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方八。茯苓(二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二两,本条的厥冷是因为心下水饮内停所致,而心下停饮的原因又和手厥阴心包相火虚衰有关。所以本方用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心包相火,甘草健脾益营,茯苓通利水道,生姜宣散水饮。胃主腐熟水谷,“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是指如果不治其水饮,势必导致饮邪损伤胃阳,阳虚不能气化水饮,就会转为下利。茯苓甘草汤已经见于《伤寒论》第73条。第356条,上一条讲的是痰厥,属实证。本条讲的是水厥。伤寒厥而心下悸,因为有水,水停心下,甚者则悸。临床上遇到心悸,考虑桂枝甘草汤,茯苓甘草汤等。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这时不能用附子汤之类的,须先把水邪去掉。如果不先去水,那么水邪就更进一步进入肠胃。水渍入胃,胃应该侧重于肠。必作利也,就会下利。厥阴病最怕的是下利,要防变,这是一个预防传变的思想。治疗要有序,先治水,水治了后再治厥,用四逆汤之类。也有可能用完茯苓甘草汤后,阳复了,病就好了。(韦建廷)注解:此厥阴预防下利之法,病治厥阴以阳升为欲愈,邪陷为危进。若伏厥而下利,则病邪有陷无升,所以先治下利为第一要义。P50页,“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这一条和356条给出的提示是: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水湿过多,脾胃不能运化,会导致痰饮。把71条、72条和356条综合比较得出,我们平时在治病和养生调护的时候,注意饮水的方法,要小口慢饮,未渴先饮。若水湿过多,将导致阳气的消耗。(视频1:00.06)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方九。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朮(六铢)干姜(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伤寒六七日是阳复之时,这时候如果因为表面上的阳盛而误用下法,就会阳气陷于阴分。离位的相火就成为壮火,阳陷化火就必然损伤阴液,于是邪热内郁,咽喉不利,唾脓血,而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正是阳陷于阴而阴血耗伤的反映,这种病机应该用麻黄升麻汤治疗。方中用麻黄、石膏、甘草也就是越婢汤加上黄芩、知母、天冬,以清热滋阴宣发郁热;以白术、干姜、桂枝、茯苓补脾温阳利水,以扶持脾气;当归、芍药、玉竹以滋养补益被热邪灼伤的阴血。如果本病还有泄利不止的现象,那就属于难治的情况了。在《伤寒论》中,“难治”一证,在第153条已经解释过了,这是一组特殊情况,表示虽然还有可能挽回败局,但是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辩证施治而不能直接给出治疗方剂。另外,《伤寒论》的所有方剂都是附在条文的最末一句后面的,这是本书的通例,因此,本条的“麻黄升麻汤主之”应该接在“泄利不止者”一句的前面。第357条,也讲的是厥证,但比前面的更为复杂,不太一样。前面讲了热厥是单纯的,清用白虎汤,下用大承气汤;寒厥,单纯的寒厥用四逆汤;痰厥用瓜蒂散;水厥用茯苓甘草汤;气郁引起的厥用四逆散;血虚的厥证用当归四逆汤;脏厥不可治,蛔厥用乌梅丸。这些方子中就乌梅丸是寒热错杂的、寒热并用。到麻黄升麻汤的时候,它和乌梅丸刚好相反,把乌梅丸的方义搞清楚了,麻黄升麻汤就可以理解了。乌梅丸是各种证见,上面和下面都有症状、寒热并用,但它终归是收的,因为以乌梅打头的。麻黄升麻汤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发散的,都是寒热并用,都是厥阴病中比较疑难的条文,但它俩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收,一个是散。乌梅丸的组成有10味药,《伤寒论》中大多方子都是6--8味药,很少有超过10味的。麻黄升麻汤共14味药,有些人说这个不是张仲景的方子,实际上就是他的方子。不是说经方中药味都少,像《金匮要略》薯蓣丸药味很多,大续命汤、小续命汤也是。伤寒六七日,六七日是阳复之时,没有顺从疾病的治疗。大下后,下法是把人体的气机向下降。所以导致的情况是寸脉沉而迟,因为降了气机,所以寸脉沉;因苦寒的下法伤了阳气,所以寸脉迟;出现手足厥冷,阳气出不来,一方面阳气内陷,另一方面阳气下陷,所以手足厥冷。进一步看脉象,下部脉不至,下部脉指尺脉,尺脉是身体的根本,肾属元阴和元阳的根本。前面说寸脉沉而迟,这里又说下部脉不至,就是说上面和下面都没有脉了,中间有脉。如果中间也没脉就是死症了。前面讲的是发病的过程和脉象,后面说症状,分为两部分,即上面和下面的症状,手足厥逆是整体的症状。上面的症状,喉咽不利,唾脓血,下部脉不至指伤阳了,咽喉不利、唾脓血是伤阴。这里喉咽不利、唾脓血和少阴病的咽痛不是一回事,少阴病的咽痛就是咽痛、声音不出。唾脓血的原因,因本身属厥阴,阴少,一有热,伤了阴络,就出血。已很严重。下面的症状,泻痢而且不止,上面上火了,下面又下利。属难治,要治上面用苦寒药,则下利更严重了;要治下面,用温热药,则上面热证更重,所以为难治。方子用麻黄升麻汤,病有来路,有去路。因误下引起的气机内陷,所以用发散。发散时要注意,不能单纯的发散,发散时要顾及到阴也伤、阳也伤、也下利了。药物组成,前面的方剂没有讲这么细,这是比较疑难的,讲的多一些。麻黄、升麻,这两味药上升;当归养血;知母养阴;黄芩清热;萎蕤养阴清热;白芍柔肝,因属厥阴;天冬走上部,麦冬即走肺也走胃和肾,天冬主要走上部;桂枝固护阳气,因手足厥逆,起宣通作用;茯苓来利湿止泻痢;甘草走中焦;用石膏散和透热;白术入脾;干姜热性,针对下部脉不至和下利。在这个方剂中能找到好几个方剂的影子:如越婢汤、桂枝汤、苓桂术甘汤、理中汤、黄芩汤、白虎汤,包括后世葳蕤汤。麻黄升麻汤是厥阴病误下之后,阳陷于阴。病机特点是:由于厥阴的误下,邪陷阳郁引起的寒热虚实错杂,上下同病的情况。它既有肺热,同时还有脾虚,既有上热还有下寒,所以治疗的方法就是发越郁阳,清肺热,温脾阳,滋阴液,补营卫,具有这五种功效。这个方剂现在临床上虽然没有直接来用它,但是它这种方法,尤其在杂症上是完全可以借鉴的。比如说多囊卵巢综合征、长痘、月经不来、手脚冰凉、阴不足,刚说过的麻黄连翘赤豆汤合瓜石汤合当归四逆汤,就是这个道理。历代医家都有论述,有些认为不是经方,是后人杜撰的,药杂乱无章。但是也有些医家对这些药的认识是很到位的。方中行:邪深入而阳内陷,寸脉沉而迟也,故用麻黄升麻升而发之,手足厥逆而下部脉不至也,故用当归、姜、桂温润以达之,然芍药敛津液而甘草以和之,咽喉可利也,葳蕤、天冬用以润肺,黄芩、知母以除热,脓血可止也,术能燥土,苓能胜湿,泻痢可愈也,石膏有彻热之功,诸药合用,为斡旋配合而妙用也。张令韶:咽喉不利,吐脓血,阳热在上也,泻痢不止,阴寒在下也,此阳独居上而阴独居下,不相接,故为难治。麻黄升麻起在下之阴,上通于阳,当归、芍药、天冬、葳蕤治阴邪以止脓血,干姜、桂枝助阳,以止泻痢,知母、黄芩泻火热而利咽喉,苓、术、草益中土以培气血之本,石膏性重,引麻黄升麻桂枝从里阴而透达体表,则阳气下行,阴气上升,阴阳合而汗出愈也。我们前面还讲了其他的寒热并用的方剂,大家应该知道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及侧重点是什么。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方子可能一时用不上,那是大家没见到严重的病,但组方的思路完全可用的上。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由于厥阴病本来存在下寒病机,因此在伤寒四五日阳复之前,就可能有腹痛、“转气下趣少腹”的证状,“趣”即“趋”的通假字,“转气下趣少腹”也就是气转肠间咕咕作响,这是下利的先兆。第358条,趣是趋势的趋。厥阴病的脾虚下寒的趋向的辩证。未病传变。伤寒四五日,患者说肚子痛,腹中有气体流动的声音,病人马上要下利了,要赶紧预防传变,用四逆汤之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方十。伤寒之后反而以寒凉药物下之,于是就有寒饮在内,然后又有医用吐下方法进行治疗,其结果就是厥阴心包相火下陷而寒饮停留于胃脘,寒饮与相火互相格拒,因此吐利不止。如果入口即吐,那就是由于火性急速的缘故,就必须以黄连黄芩苦寒清心降胃;寒饮内聚,用干姜以温阳化饮;吐下之余,胃气受伤,再用人参以养脾胃。第359条,复,就是治反了。寒格,中焦虚寒,隔热于上,叫寒格。食入口即吐,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这是一种由于误治导致的寒凝停留胃脘的证治,上热下寒,治疗方法是寒热并用。用黄连黄芩来苦寒沉降,用人参固护中焦,用干姜温脾土。本条也是寒格、饮食入口即吐,前面学过三个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为什么不用生姜泻心汤?古人说格则吐逆,这是格证。吐逆是有特点,朝食暮吐,即脾寒也,食入即吐是胃热也;都是吐,这个吐的程度远远大于半夏泻心汤的吐。食入即吐,食物完全没有进入胃中的机会。半夏泻心汤的病位主要是痞,有痞证,同时有吐。而本条无痞证,本条吐特别急、特别重,由于火性急速的原因,是火特别重,而且这种吐不能太缓的药,是个急症,按紧急的方法处理。所以要精简药味,按最快的方法治疗,实际上也是半夏泻心汤的一个精简方,只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为何不用半夏?因为上热,半夏温燥,寒格,格的是热,很明显。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以前在农村是见过这种情况的,用什么方法都止不住吐,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哥的一个伙伴,就得了这种病,无法吃药,入口即吐,输液也吐、也下利。后来就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好了,一直很好。今天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非常严重的吐,或者急性的传染病,或瘟疫,如噤口痢等。(张献整理西安赵星晨校对)
正念堂微信订阅号由医馆学员编辑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勿试药。有需要购买书籍资料的请加微信联系:1972198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