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T最新综述 | 探索生成性人工智能在脑部MRI图像分析中对疾病诊断的变革性作用

学术   2024-11-27 12:02   上海  
生成性人工智能(GAI)正在迅速改变医学影像学,尤其是在脑部MRI图像分析中。随着脑部疾病诊断需求的不断增加,GAI为提升诊断准确性和早期检测提供了新的机遇。
近期,Neuropharmacology and Therapy期刊Online发表了题为“Applications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Brain MRI Image Analysis for Brain Disease Diagnosis”的综述文章。该文指出,脑部疾病如感染、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GAI通过生成对抗网络(GAN)等模型,显著提高了MRI图像的真实性和分割效果。同时,文章也提到,GAI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挑战,如对高质量训练数据的依赖和与临床系统整合的困难。这些问题亟需解决,以推动GAI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1.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人脑由约860亿个神经元组成,易受多种疾病影响,包括感染、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它显著影响治疗结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诊断方法常常难以捕捉早期病理变化的细微之处,使得MRI等先进成像技术成为必要选择。MRI因其能够揭示结构和功能异常而不需要电离辐射,尤其受到重视。    
2. 生成模型:新的范式
GAI包括多种模型,旨在从数据分布中学习并生成新数据实例,反映训练集的特征。这一能力在医学影像中尤为重要,因为数据的稀缺性和变异性常常带来挑战。综述讨论了五种基础GAI模型:生成对抗网络(GAN)、扩散模型、Transformer、变分自编码器(VAE)和自回归模型。
3. 生成对抗网络(GAN)
GAN由两个神经网络构成——生成器和判别器,它们通过竞争过程进行交互。生成器创建合成数据,而判别器则评估其真实性。这种对抗性训练提高了生成图像的真实性,使GAN在提升MRI图像质量、分割病变和解决数据稀缺问题上表现突出。例如,GAN被用于合成缺失的MRI序列,从而显著改善肿瘤分割结果。
图1:GAN的流程图
4. 扩散模型
受物理扩散过程启发,扩散模型通过逐渐向数据添加噪声并学习逆转该过程来生成图像。它们在生成高分辨率图像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有效保留细节,适合分析复杂的脑部结构。这些模型在临床环境中对噪声的鲁棒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图像质量。    
5. Transformer模型
Transformer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中已成为关键工具。其架构能够有效捕捉数据中的长程依赖关系。在MRI分析中,Transformer通过将体积脑图像建模为序列,促进了年龄预测和肿瘤分割等任务,能够整合多模态数据,进一步增强其诊断能力。
图2:Transformer 的流程图
6. 变分自编码器(VAE)
VAE扩展了传统自编码器框架,加入了概率元素,使其能够生成高质量图像并捕捉复杂的数据分布。在脑部MRI分析中,VAE在术后结果预测和肿瘤亚区分割等任务中表现出色,帮助实现精准诊断。    
图3:VAE的流程图
         

 

7. 自回归模型
自回归模型按序列生成数据,利用过去的输出为未来预测提供依据。这一特性在分析时间序列数据(如功能MRI研究)时尤为有效。它们在脑连接性分析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理解脑部疾病时间动态方面的实用性。
8. 临床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将GAI模型整合到MRI分析的临床工作流程中带来了诸多优势。这些模型不仅提升了MRI图像的质量,还促进了复杂数据的分析。例如,GAI可以通过生成合成图像来解决数据稀缺问题,从而增强有限数据集的可用性,这在阿尔茨海默病等早期变化细微且难以检测的条件下尤为重要。GAI模型在数据预处理、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方面表现出色。通过复杂算法,这些模型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例如,GAN被用于减少MRI图像中的运动伪影,从而提升诊断结果的清晰度和可靠性。    
图4:使用人工智能分析MRI图像的流程图
9. 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GAI在脑部MRI分析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亟待解决。首先,对高质量训练数据的依赖至关重要,GAI模型的有效性依赖于输入数据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提高数据预处理技术的方法,以确保模型在强大数据集上进行训练。此外,将GAI模型整合进现有临床系统也面临后勤和监管挑战,确保符合医疗标准并维护患者隐私是关键。持续监测和迭代更新模型将是适应不断变化的临床需求和提高性能所必需的。综述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潜力,包括探索结合不同GAI方法优势的混合模型,这种综合策略可能在理解脑部疾病病理和开发更有效的诊断工具方面带来突破。
         

 

原文引用: 
Zhaomin Yao, Zhen Wang and Weiming Xie et al. Applications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Brain MRI Image Analysis for Brain Disease Diagnosis. NPT. 2024. Vol. 1(2):65-77. DOI: 10.15212/npt-2024-0007
    

 

通讯作者简介    

王治国,现任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他专注于核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如PET/CT、SPECT/CT和PET/MRI,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医疗影像中的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分析。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40多篇论文,著有或合著六本书,拥有五项专利,并担任多个科学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张国旭,现任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在核医学领域有超过20年的经验,负责科室的PET/CT和SPECT影像诊断、放射性核素治疗和非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尤其擅长处理复杂病例。发表90多篇论文,并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关于期刊

Neuropharmacology and Therapy(以下简称NPT)是一本开放获取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旨在报道利用神经药理学方法阐明重要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促进神经科学家和医生之间就神经药理学的各种主题进行转化和交流,重点关注神经疾病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神经系统中各种功能障碍的治疗方式和效果。期刊的定位为JCR一区,影响因子6-8。

期刊由GATE出版社负责出版运营。期刊荣誉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杨雄里教授,期刊主编是“国家杰青”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永华教授和“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领军人才”青岛大学药学院张汉霆教授。期刊编委团队由多本SCI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担任,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神经药理学领域的杰出学者组成编委团队。

期刊关注的科学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 促进神经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靶点的结构和功能;

  • 神经疾病潜在药物分子的发现、设计和合成,包括天然产物或小分子化合物;

  • 神经药理学的多组学研究;

  • 生物数据库,神经药物分子设计软件;

  • 对具有神经疾病有治疗潜力的新分子生物活性或作用模式的研究;

  •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和试验、荟萃分析;

  • 神经药理学研发的管理、商业开发和监管问题;

  • 神经药理学研究的其他方面。

期刊欢迎以下文章类型投稿:

  • 研究性文章(Original Article)

  • 综述性文章 (Review)

  • 社论 (Editorial)

  • 信件 (Letter)

  • 研究亮点 (Research Highlight)

  • 研究方法 (Method)。

为什么选择Neuropharmacology and Therapy发表您的论文?

  • NPT是一本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这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从期刊官网或ScienceOpen平台免费下载你的论文;

  • 与许多传统期刊不同,您的论文不会因版面不足而被拒稿。我们是一份电子期刊,我们可以发表的论文数量或大小没有限制。

  • 不收取作者提交或文章处理费用。

  • 作者保留其文章的版权。

  • 快速同行评审。

  • 文章接受后在线快速发布。

  • 免费协助作者语言润色查重。

  • 全球范围内您的文章,包括:

  • 通过电子邮件精准发送给同行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

  • 在微信、X(推特)上向期刊粉丝推广;

  • 通过新闻稿在全球新闻媒体宣传。

国际化投审稿系统:文章可以使用在线提交和同行评审系统ScholarOne提交给神经药理学和治疗。注册和访问可在https://mc04.manuscriptcentral.com/nptherapy。不收取作者提交或文章处理费用。

期刊网站:有关该杂志的更多信息,包括文章提交指南以及如何注册免费内容提醒服务,请访问:https://npt-journal.org/

国际数据库收录:NPT已被WorldCat、Primo Central(前Libris)、Sherpa Romeo和Summon等国际数据库收录。目前正在申请的国际数据库,如DOAJ,PSyCINFO,DOAJ,EBSCO,ProQuest,Chemical Abstracts,Pubmed Central,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等。

期刊邮箱:有关稿件的一切问题,以及期刊合作、编委或其他问题请联系编辑部:editorial@npt-journal.org,刘博士。

期刊微信号:

Twitter(X):@NTherapy22372


小张聊科研
聊聊跟科研有关的感想心得,如基金,文章和实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