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实验为什么要用绳子?”
这是在学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时候,经过课前自主提问(3个)、课堂小组分享、完成小组问题清单后,展示出来的一个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再看提出问题的孩子名字,惊讶不已。
“这个问题,提得好不好?”我很激动地问。
“好!”全班异口同声的回答。
从他们整齐的掌声和专注的眼神,我知道,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问题互动追问
“那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发起了挑战。
不一会儿,就又不少人举起了右手,甚至在争夺这次发言机会。
“因为绳子有弹性,蝙蝠碰到后会回到原位!”
“这是从绳子的材质角度来思考。”
“因为绳子的成本低,比较容易找到!”
“有道理,做实验会用到很多材料,这样能省钱。”
“因为绳子比较细的,黑暗中蝙蝠不容易看到,更能体现出蝙蝠的敏锐度!”
“你是从实验目的角度考虑。”
“你看横七竖八的细线,几乎看不到,就像我们电影中价格不菲的展览柜,为了防止被偷盗,周边会设置有……”
“红外线!没错了,想象一下画面!”
“想到这里,难怪作者一开始说,要了解飞机安全飞行的秘密……”
“要从蝙蝠说起!”
以练促思,不断追问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了许多铃铛,然后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
这部分花的时间比我预想中更多,但是我认为很值得。越是这样的思考,才能在学生思考的轨迹上划上痕迹,印象也会更深刻。我也借此提醒,在自己的写作中也一样,那些重复的内容就不用多写了。
这一节课,就是这样,一个问题盘活了学习的积极性,带动了整个课堂的学习,如同一个小石子丢进湖中,漾起了层层云纹,让课堂更灵动。
附本单元一些有趣的问题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提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