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 蓝字,关注 外企观CHA
大家好,我是麦客!
前面的文章有和大家分享过今年前5个月外资的整体投资情况,看起来投资数量和金额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表现:
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1764家,同比增长17.4%。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7亿美元,同比下降28.2%。
有点叫好不叫座的感觉。
正好最近我们公司中国区的半年报也出来了,不出意外的,从23年开始未能继续亮眼表现的状态,仍然没有大的改观,放在全球市场里,也是表现很一般的市场。
这个表现,可以说和这两年的整体大环境基本一致了,所谓唇亡齿寒,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大概是这个意思,咱就不多说了。
但是,不甘心的我,很想看看是否只有我们公司是这样的。
于是我特地选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各行业的大外企,扒拉了23-24年期间在华营收的表现情况,看下趋势。
注:以下都是同比,即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另外财务数据都是看财年。
全球营收:2023下降2.8%,2024Q1增长2%
中国区营收:2023Q3增长7.9%,Q4下降2%,2024Q1下降13%,Q2下降8.1%
全球营收:2023增长7.7%,2024下降7%
中国区营收:2023下降15%,2024下降33%
全球营收:2023增长8%,2024Q1增长2.7%
中国区营收:2023增长5.2%,2024预计增长5%-7%。
全球:2023销量呈现下降,2024销售额Q1增长6%, Q2增长3%
大中华区:2023销量下降4%~6%,2024销售额Q1下降6%,Q2下降34%,Q3下降10%
全球营收:2023增长6.6%,2024下降1.21%
中国区营收:2023增长10%,2024下降11%
全球营收:2023增长6.7%,2024Q1增长5.7%
中国区营收:2023Q4增长13.5%,2024Q1增长11.3%
全球营收:2023增长13%,2024Q1增长3%
亚洲地区营收(不包括日本):2023增长18%,2024Q1下降6%
首先要说的是,嗨....不看不知道,原来大家都差不多么,顿时感觉整个人都 “平衡”了不少。
把这些企业放在我们的大盘上,那也是绿油油一片了,嗯,果然就算外企是孙悟空,也逃不出如来的五指山。
7个行业,有5个的营收数字都从2023的或增长或下降,在2024不约而同地进入了下降通道。
唯二增长的两个公司是博世和沃尔玛,不过想来原因并不复杂:
博世的增长和新能源汽车有关,博世是很多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在汽车控制系统这块里有非常强的技术和产品,这2年跟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获利肯定不少。
沃尔玛,虽然我们看到很多地方的沃尔玛都退出了,但沃尔玛线上业务很好,调整很快,搭上了中国线上购物的快车,报道显示在中国的线上业务发展得比其他国家都好很多。
可以看出来,在当下严峻的经济环境下,还能逆势增长的外企,基本上是和中国的优势行业深度抱绑牢的企业。
不论电商还是新能源汽车,中国企业都是在国际上一骑绝尘,搭上这条快速行进的大船,就算吃不了肉,喝的汤也不会少。
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
和中国这些高速发展的行业绑定,固然很好,但是这些行业的钱却是赚得非常不容易的。
众所周知,极高的工作强度,极低的产品利润,极快的产品周期,基本都和外企的商业逻辑相差千里。
虽然赚到了这些行业里的钱,但其实非常不容易,这碗汤喝的,恐怕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理解背后的压力吧。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最近甚至喊话: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片红海,希望主机厂到国外能够以技术为先导,认真造好车,而不是靠低价的成本把中国的“卷”带到国际上去。
也算是苦口婆心,真的为咱们的行业发展着急。
如果持续这样下去,相信在未来,很多外企都将面临类似汽车行业的挑战。
而如果外企手里没有过硬的产品,可以继续在市场上吃到核心利润,那留给外企的,恐怕只能是两条路:
要么提前布局,卷入赛道,跟上中国企业的快车,获得持续的增长。
要么被无情抛下,离开赛道,退出中国市场,黯然离场。
作为个人,在未来的10年,很多外企人都可能将面临这一抉择,或者公司跟进国内企业,大家一起卷,或者公司放弃中国,我们进入自由市场。
如果二选一,有份工作一定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但是,跟进这样的外企,还是你希望的未来吗?
共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你也许感兴趣: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888,领取价值2999元大礼包:
知名企业面试问题库
23最新高薪岗位指南
名企精选百套PPT模板
MK麦客 : 文字爱好者,自由撰稿人,20年外企老兵。8小时内用数字探索商业与管理,8小时外借文字感悟职场与人生。后外企时代,置身事外,观外企聊职场。
历史文章:
加我微信,共同交流:
欢迎 点赞,转发,在看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