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同学(一)

文摘   2024-08-03 11:32   天津  

                     文 | 学刚         

                       引 子

      科技日新月异,改善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智能手机就是一部随身携带的微型电脑,给使用者带来了无穷的享受,拉近了芸芸众生的空间距离,使得人与人交流起来,更加方便快捷。腾讯微信独领风骚,超过了众多交友软件,一时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微信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工作群,亲戚群,宠物群,股票群,同学群等分门别类,为数众多,不胜枚举…… 同学群独树一帜,特别是小学的同学群,方圆一片,胡同相连,既是同窗,又是发小儿,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二道街小学旧址-

      我家姊妹多,前几年看到哥哥姐姐建群,一机在手,畅所欲言。隔三岔五的同学聚会,归来之后,心情舒畅,分享着同学的合影,个个喜气洋洋,讲述起来声情并茂。小时候的趣事,串联起现在的故事,有飞黄腾达的富贵同学,有安居乐业,知足常乐的同学,彼此之间,平等相待。每到此时,我的心里都是五味杂陈,酸甜苦辣一时涌上心头,想起了自己的同学,百感交集。 

      这样过了几年,忽然的一天下午,在医院偶遇到了肖学震,彼此多年未见,互相留了电话。几天后又遇见了尹志强,就约肖学震出来一起坐坐,尹志强又去找李明,联系了穆瑞阳,眼看就要水到渠成,可惜天不遂人愿,肖学震失联,准备的这次小聚胎死腹中。

      后来马叔霞告诉我,刘美丽刘玉姐妹的一个亲戚住在水游城附近的一个小区。回族的特点亲套亲,相互联姻,知道了同学的亲戚,也就有了联系的渠道。这个亲戚经常来西北角,几次想向他要刘家姐妹的联系方式,只是话到嘴边,欲言又止,最终选择了免开尊口。我有点封建保守,总是想着“男女有别,授受不亲”最好还是让女同学联系方便一点,这样一次次的擦肩而过,心中纠结,闷闷不乐。“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终于又遇到了这个亲戚,下定决心,鼓足勇气,厚着脸问他刘家姐妹的联系方式,被他婉言拒绝了,被拒绝在意料之中,毕竟是仅仅认识,不够熟悉,情有可原,又是男同学找女同学,难免这个亲戚想多了,只是联系同学的路,又一次被中途打断。

                        筹 备

      二〇一八年八月下旬的一天,秋高气爽,晨风习习,吃过早点,走到方圆小卖部,与马淑霞不期而遇。前几年,马淑霞卖煎饼果子,每天早上都能望见她忙碌操作的身影。现在不卖了,见面的机会少了。马淑霞的性格开朗,遇见同学,总是热情的打招呼,用她的女中音叫着你的名字,不知不觉之中,把你也带动的热情洋溢起来。

      马淑霞的大姐和我的二姐也是同学,住在胡同的时候,她大姐经常来我家做客,我二姐也经常去她家拜访,同学加闺蜜,好上加好。说起了二位姐姐的同学聚会,旅游的事,我俩皆流露出羡慕之色,马淑霞鼓励我建群,她的鼓励,激励了我。

      我望着不远处的老姑说:“通过肖老姑,就能找到肖通芳,肖通芳与穆怀勇沾亲,找到她自然就找到穆怀勇。”

      马淑霞说:“我和马淑琴有联系,周末,有时候还能看见孙啟津,她爸爸还有何志勇的一家人都住在这里。”

      我说:“尹志强的父母也住在这里,尹志强住在族谊里,李明就在族谊里开店,联系他们很方便。” 

      马淑霞说:“曹少军的媳妇是我表妹,找他也方便。”

      我笑着说:“不能光说不练,说行动就行动。”我转身向着老姑走去,说明来意,

      老姑笑道:“我没有肖通芳的电话,不过可以找亲戚问她的联系方式。”

      我说:“给您添麻烦了,我住的肖巨川胡同,也有几户肖姓人家,里面有肖巨川的后人。”

      老姑说:“说起来都是一家人,只是有的没出五服了,有的出五服了。”老姑心细,让我把姓名写下来,从小卖部要来纸笔,把二道街小学和我的姓名写上,双手交给老姑。

       老姑对我说:“别着急,过几天有联系方式了,第一时间告诉你。”

我百分之百的相信老姑会为我找同学,不过等待的心开始悬着,等待恰似煎熬,几天没有得到消息了,就给自己吃宽心丸,安慰自己,相信一定是好事多磨,心里充满了期待。

      时间进入了九月,午后的阳光灿烂,天公作美,是个好征兆。果然一会儿,从楼房一端,老姑走过来递给我一张字条,告诉我肖通芳的电话有了,我表示感谢。人逢喜事精神爽,找同学的开局良好。

                 -一年级游园合影-

                    建 群

      虽然有了肖通芳的电话,但是怎么联系?又使我犯了难,本来是想让马淑霞联系肖通芳,偏偏又没有马淑霞的电话,她白天去照顾父母,晚饭后才回到自己住所。

      闲庭信步的回到家里,坐下来品茶,继续思考这个问题,时过境迁,从小升初到现在,风风雨雨,度过了三十八年。暗自思忖,直接打电话太唐突了,我又笨嘴拙舌,考虑再三,决定先发个短信,尽量写的简洁明了。

      肖通芳你好:我是你的小学同学吴万生,几十年没见面了,十分想念咱们班的这些老同学,前几天遇见马淑霞了,说起往事,商量着筹建一个微信同学群,这样同学之间联系就方便了,能联系上你,非常高兴。 

       静静的等待短信,久久不见回复,其实是心急。输入电话搜索,显示出来网名一一在水一芳,把我的姓名写上,发送出去,进入等待时间,不知道靴子什么时间扔下来。

       傍晚,肖通芳通过了我的请求,先互相致意问好,她说印象里我的皮肤白,我说印象里你身材苗条,她又问起王欣,她们过去住在義学胡同里感情好,我说现在只能联系上住在西北角的同学,其他的同学只能慢慢的找寻,她一言我一语的聊天,不知不觉到了做饭时间,相约改日再聊。

      “心事如潮不自持”,联系上的喜悦,使我打开了音乐,让轻松的音乐,来调节一下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的心灵。饭后下楼散步,特意从马淑霞住的单元走过,希望能遇到她,与她一起分享喜悦。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还是没有遇见,悻悻而归。

       转天临近中午了,在方圆小卖部等到了马淑霞,做了汇报,她听了非常高兴,

      我说:“马淑霞带手机了吗?”

      她说:“出来买菜,没带手机”

      我说:“回家拿一趟,现在咱们就建群,趁热打铁。”

      她说:“回来再说吧。”

     我说:“两步路就进屋拿手机了,还要拖吗?”她见我不悦,马上进屋把手机拿出来递给我,

      我说:“建群你来当群主啊。”

      她说:“我不会智能手机操作,群主还是你当吧” 

      我说:“我暂时当吧,从小当群众当惯了,等把班干部联系上,还是让他们领导吧。”

      11:42建群成功,拉马淑霞,肖通芳入群,马淑霞拉马淑琴入群,三名同学都入群了,我修改群名为“二道街小学”。


城外往事
回顾历史,口述历史,记载社会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