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屠宰厂

文摘   纪录片   2023-06-26 18:29   天津  
                       文 | 学刚      

                            -日本神户和牛-

      日本和牛,举世闻名,于一九五六年培育成功。据顶级老饕唐鲁孙先生记述日本和牛,始于青岛,“现在西餐馆吃牛排已大行其道,好啖的朋友都认为神户牛排最为细嫩柔滑,殊不知神户牛排,是德国人在青岛饲养牛只而加以改良的。德国人当时占领青岛时,德国总督最嗜吃牛排。审知青岛水深土厚,冬不酷寒,最适牛只繁殖,故从德国运来一批优良品种牛只饲育。其后日人占据青岛,此批牛只由一专家运往日本神户饲养,并且增添特别饲料,而且用啤酒给牛浑身按摩,牛肉更显得特别腴嫩滑香。现在所谓特级牛排,其实是从青岛德人手上得来的。”这里指的神户牛排,就是日本的神户和牛。

      其实早在民国的二十年代中期,就有日本人大田先生,在天津海光寺独资开的大田屠宰场,从日本各地进口养殖的活牛,经轮船渡海停泊在天津港口,再转运拉进屠宰场,每天根据业务订量屠宰销售,生意火爆。
      海光寺的位置属于日租界,1903年正式成立,面积有2150亩。东临海河,东南沿秋山道(现在的锦州道)与法租界相连,南抵墙子河(现南京路),西至南门外大街,北起东南角闸口沿旭街(今和平路)两侧到福岛街(现多伦道)折向西。天津九国租界里经商的侨民,基本上都是在本国的租界内经商,便于得到保护,他们为了能更好的把生意做好,都是入乡随俗,找一个精明的中国人做买办。
               -贾二舅讲述日本大田屠宰场-
       大田屠宰场的买办杨先生,回族,是我的忘年交贾二舅的姥爷,天津人习惯把外公叫姥爷,许多事都是贾二舅和我念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人口减少,缺乏劳动力,杨先生和本家的一个叔伯哥哥,为了改变生活,被人卖到招募华工去法国修铁路的中介所,拿到了一些安家费,抛下妻儿老小,从天津启程到法国淘金。
       随着对法国当地的熟悉,杨先生又辗转到首都巴黎谋生,结识了一个法国少妇,不久即同居,一起开了一家洗衣店。杨先生发挥出华人勤勉向上的精神,待客有礼,工作认真,使得洗衣店生意兴隆。时间一长,发现经常有一家日本人来店里洗衣,东亚人相似的面孔,和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加上杨先生的个人魅力,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成为朋友。日本人一家四口,膝下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也特别喜欢杨先生。
      经过几年的打拼,杨先生有了一些积蓄,他想念远在天津的老母亲、妻子、儿女 。就与同居的法国女人商量回家看望家人,再回来。她理解他,同意他回国探亲,采买了许多服装面料等用品,准备带回国。到了起航的日子,两个人在港口依依惜别。没承想杨先生回国之后,就再没有回到巴黎,港口一别,竟成永别。

                  -法国巴黎标志性建筑-
       杨先生回到天津,发现家里欠了外债,母亲爱打牌,儿女还小,妻子辛劳操持家务,只好把带回国的东西作价还了账。无债一身轻,杨先生倒也想得开,盘算着多停留一段时间,陪伴家人,再回法国赚钱。母亲和妻子知道了他的想法后,极力反对,劝他留在天津,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杨先生孝顺母亲,心疼妻子和孩子,就改变了返回法国的计划。
      于是杨先生托朋友找关系,想谋个差事,养家糊口。不久经人推荐去了大田屠宰场干杂役。一天,正在修剪花枝的杨先生,被大田先生的二小姐远远的看到,原来这个屠宰场,就是在法国认识的日本人大田先生开的。二小姐看这个修剪花枝的人,无论是身材动作,背影侧影,越看越像在巴黎洗衣店认识的杨先生,于是向花园走去,近前问道:“您是杨先生吗?”,杨先生听到女人的问话,抬起头望着眼前的女子,蓦然想起,是在法国巴黎认识的二小姐,开口说:“你是二小姐?”两个人认出了彼此,都是内心激动,二小姐让他放下手里的活,带他去见了大田先生,并且卖了一关子,让她爸爸看看谁来了,大田先生略一迟疑,就认出来了杨先生,他乡遇故知,大田一家人,十分欣喜,互述这几年的经历,马上给杨先生调换了工作,安排他给过秤。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察,大田先生看到杨先生的能力突出,更信任杨先生的为人处世,就提拔杨先生做了经理。大田先生是一个正经的商人,在商言商,从来不做损害中国人民的事情,与杨先生一家人的友谊更进一步加深。为了业务往来方便,杨先生又自学了日语,去日本各地采购活牛,日常会话都没有了障碍。接长不断,杨先生就坐航班飞到日本东京、大板、京都、神户等各个产牛地展开业务。
      日租界是市中心,紧邻南市三不管,各大饭馆林立,清真的牛肉馆又是天津菜系的一大特色,所以对牛肉用量巨大,后期的日本牛已经满足不了的市场需求,只好就地采购优良黄牛,以对应市场需求,由于大田屠宰场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在牛市中自然形成了大田屠宰场的优先采购权,保证了大田屠宰场出品的牛肉质量。

-右一贾二舅与右二老妹妹在泰国旅游留影-

       大田屠宰场生意兴隆,连带着杨先生的收入水涨船高。不久之后,一家人搬离了在肖巨川胡同租住的房子,在万兴胡同买下一处院落,修葺一新,有前后院两个院子,十余间房子,还有厨房,厕所,雇了几个佣人,有做饭的师傅,有打扫院子的,伺候大人孩子。杨先生膝下有三儿五女,随着社会地位提高,左邻右舍的人,都尊称他为杨老爷。亲的己的都找到他,希望通过他介绍进入大田屠宰场工作。杨先生乐于助人,安排进去许多回族人,间接解决了许多家庭的温饱,在那样的年月是至善之举。
      海光寺紧邻老天津卫的墙子河,是人工开凿的护城河,后来成为天津城内的一条河道。二十世纪20年代末,著名通俗小说家刘云若先生发表过《湖上清歌记》的散文,记述了他与友人夜晚河上泛舟的情景:“纵往来游船,舰首齐缀小灯,远远飘来,若从苇中出渔火,此中大有诗意。”按文中所写,夜晚泛舟于墙子河上确实颇有意境。也有人形容这里是津版的秦淮河,集餐饮娱乐,繁荣一时。
      贾二舅说:“姥爷下班之后,喜欢夜晚泛舟于墙子河,点各种艺人的节目欣赏,借以放松自己,缓解工作疲劳,美了十余年。后来姥爷患病去世,大田先生亲自去家中吊唁,念及旧情,让姥爷的长子顶替他的位子,继续做屠宰场的买办。大田屠宰场大约在日本投降的前后停止了经营,差不多在天津开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屠宰场的许多老员工后来去了食品三厂工作。解放后的大田屠宰场,变成了一个冷食厂,做红星冰激凌和冰棍。
      贾二舅无常尽三年(无常,回族俚语,表示去世的意思。),每年到了回族的斋月,我都去墓地给贾二舅游坟,再请一个阿訇念经,寄托对怹的怀念。写作《大田屠宰场》,也是了却怹的夙愿,并通过自媒体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让喜欢天津老历史的人,了解一段陈年往事。

城外往事
回顾历史,口述历史,记载社会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