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偏方治大病,上几节课讲关于中老年常见的腰腿痛庝等症状。中医养生之道,未病先防是中医的至高理念和境界。人生养道:“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俗话说:“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一个人的外在,是内在的反映。由内而外观人,由外而内养人。
一,下士养身
常言道:“人无长寿之意识,心无健康之身体。平时不养生,老来养医生。人生无非是‘吃喝拉撒睡’,看似很逍遥,但那一样过度,都会不得安宁,那一样不足,都会浑身没劲。幸福十分之九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的,越来越多的人健康意识开始觉醒,明天都在研究吃什么补什么,什么事物相生相克等等。这种调整身体方式的养生,中医叫“下士养身”养生只养身,只是浮于其表。善养生者,既要顺应四时,以适寒温,更需要怡静之身,拙补之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昼动夜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二,中士养气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养生贵在养气,中医讲‘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精足、气盈、神全,是养生延年益寿之根本,固本生精,精生而化气,气生而化神,神全而身健。中士养生是养气,气通,血脉就通,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西游记》里有句言:“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口开,好讲大话,废话,易于伤神散气,养气的人一般不轻言,也不轻易动怒。人的七情失常最易引起气的运行失常。养气的人,动养阳,静养阴,太极,瑜伽,静坐练精化气,练气化神。
三,上士养心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养生之法,当先调心。修圣人之道 ,贵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就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是宇宙天地万物之主宰。养心,是养生的上承宗法。身体不好的人,归根结底是不会用心,是心神不安。
《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时常拥有一颗淡泊恬静的胸怀,不让外界的负能量侵扰身心,胜过各种灵丹妙药。身要动养,心要静养。养心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宁静之心,时时刻刻,保持心情愉快。孙思邈认为:“修心之法,贵在怡静中和。”养心莫过于寡欲。
养生三境界:一层养身,属于形体保养。二层养气,属于形神共养。三层养心,属于天人合一的大道归一。
人这一辈子,追名逐利,身累心累,最后都是撒手而归,啥都留不住。当你握紧拳头,手中什么都没有,你松开十指,心却能拥有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