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同学(十)

文摘   2024-08-12 16:55   天津  

               文 | 学刚

      年底之前又在南市食品街的鸿起顺,举行了一次同学聚会,肖学震也联系上了,他赶过来参加聚会,男女同学,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3月3日下午,曹少军拉穆晨东入群,曹少军说:“我姐姐打滴滴快车,刚巧司机就是穆晨东,看着都眼熟,知道和我是小学同学,留了他的电话,就这样联系上了

      同学们欢迎穆晨东入群。穆晨东回答着提问,和同学们一起互动。

      穆晨东在我的记忆里,有点另类,课外之余,常常看见他在寺前头,领导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发号施令,当着威风八面的“孩子王”,自得其乐。每次路过寺前头,遇到这个情景,我的内心都会暗自窃笑。

      他还有一个绰号“大青枣”,后来小聚,说起这个绰号,同学们都记得,但是绰号的出处,就不晓得了。

      尹志强记忆犹新,讲解道:“是有一次上语文课,轮到穆晨东背诵课文,他站起来背诵‘大清早,过小桥,扛着竹竿去打枣,一个枣,二个枣,’停顿忘词了,也不知道是谁接的下句‘一地大青枣’,同学们哄堂大笑,自此以后,他就有了这个绰号。”

      穆晨东随后穆怀军入群,不过他二年级就转学走了,现在也跑滴滴快车。 有的同学还能想起来他,有的想不起来了。我对他还有点印象,印象之中,他长得又瘦又小。

      同桌之情为同窗之最。同桌想念同桌,并在生活之中,找到同桌,则是人生之幸。

      4月2日傍晚,尹志强在楼下,与周晓梅不期而遇,尽管多年未见,但是记忆深刻,还是辨认出来了,主动打招呼,和她介绍了小学同学建群的事,周晓梅愉快的答应入群,尹志强拉她入群,同学们欢迎周晓梅入群。

      尹志强介绍过程,说:“看见周晓梅同学,还是同桌,勇气倍增,正好我受伤了,胳膊上架着托板,看着也不像坏人。”

      他的叙述,把同学们都逗笑了,金辉想起来和周晓梅工作以后,曾经在商场里偶遇过,王欣想起来她小时候文文静静的样子,周晓梅很早就转学了。

      马淑霞晚上说:“二强为群里受累了,我刚爬楼看见,这次二强行了,不腼腆了,有进步,进群以后二强改变了。”

      尹志强又谈起他的另外一个同桌卢佳英,还没在群里,希望能遇到。同学们都羡慕他有四个同桌,三个同桌在群里。

      时光流转,秋去冬至小雪寒,小雪那天下午,培智冒着严寒一个人来到西北角故地重游,看见他发在群里的照片,就赶过去和他见面。陪着他走到南大寺前。他停滞不前,指着吴凤霞过去居住的地方说:“我的同桌就住在最里面的院子里,如今人去楼空,都拆了。”睹物思情,他无限惆怅起来……

      培智问:“南大寺可以进去吗?”

      我说:“当然可以进去,南大寺不卖门票,欢迎进去参观。”走进南大寺,他细心的观察里面的建筑,不时地提问,尽我所知回答着他的提问,因为小时候一起常在寺前头玩耍,所以对南大寺感情深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对南大寺依恋和怀旧。

      走出南大寺,培智重新回到吴凤霞家胡同口的位置,停下脚步,痴痴地向着里面张望,他多么希冀同桌从里面走出来,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轻轻地说一句:“老同学,你也在这里吗?”……

      寒风凛凛,培智穿着单薄的夹克,似乎在瑟瑟发抖,不知道是天气的原因,还是内心在颤栗,他打起喷嚏,说衣服穿少了,该走了,走时又是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我心想该想想办法,帮助他找到同桌。 

      转天去李明店里,和他说起培智,昨天触景生情想起了同桌。

      李明说:“吴凤霞的大伯子,曾经在我店里剔羊,特别熟,以前他经常来西北角吃早点,最近见不到了。”

      我说:“建群以后,我曾经问过牛行胡同的学林,他说拆迁后,没有联系了。”

      临近年底,有同学提议利用今年的横幅,再搞一次聚会。于是在南市食品街鸿起顺预订了一张大桌,十二月九日中午。

      十二月二日傍晚,李明给我发来一张照片,说:“这是前几年吴凤霞二哥和同学在宴宾楼聚会的照片,发小发给我的,发小和二锁同级不同班,没有二锁的电话(二锁,是吴凤霞的二哥),我看照片里有希良,你回来问问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随后,我和希良联系,把照片发给了他,告诉他最后一排右起穿红色外衣的男同学是二锁。希良回复我,没有他的电话,答应马上找同学问。转天的早上,还是迟迟没有得到回复。

     想起“条条大路通罗马”,何不另辟蹊径,石慧和宴宾楼经理王奎风熟识,想必精明的王奎凤姐姐一定有同学的通讯录,于是私信石慧,通过这个渠道找二锁的电话。

     石慧办事效率高,很快要来了电话,还是委托美丽姐联系,美丽姐的二哥和吴凤霞的二哥也是同学,彼此住得近。

      电话打通了,美丽姐先作了自我介绍,互相问了各自的情况,二哥说刚换的手机,等回来见到吴凤霞的时候告诉她。

      本来想在聚会之前联系上吴凤霞,给培智和同学们一个惊喜,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一时半时联系不上,只好顺其自然。

      九日的聚会,如期举行,培智照旧姗姗来迟,等培智落座后,我和培智说:“培智,为了给你找同桌,我们出动了四个人的力量……” 

     没等我说完,培智打断了我的话,板着脸说:“一切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不听理由。”

      既然他这样说,我也不便再说,暗下决心,一定为他找到同桌。



城外往事
回顾历史,口述历史,记载社会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