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永远是新的

文摘   2024-10-05 15:44   甘肃  

高中时代就对这一段非常向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出自《论语·先进》的描绘,是曾晳的言论,也是孔子所赞同的观点,虽寥寥数语,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而和谐的春日画卷。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这样一个和煦的午后,脱下了厚重的冬衣,换上了轻盈的春装,一同漫步于沂水之畔。他们或沐浴在清澈的河水中,洗去一冬的沉闷;或迎风而立,在舞雩台上放声高歌,抒发胸中的豪情;最后,他们手挽着手,踏着轻快的步伐,咏唱着诗篇,满载着欢乐与感悟归去。

这一幕,是孔子与其弟子们的一次春日郊游,也是儒家思想中“和、乐、仁”精神的具体体现,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暮春者,春服既成”,春天的到来,不仅是大自然的苏醒,也是人们心灵的一次洗礼,在这个季节里,孔子选择带领弟子们走出学堂,来到广阔的天地间,感受自然的韵律。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对当今盛行的“填鸭式”教育的一种反思,这里有自然教育的启示;“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孔子所倡导的并非孤立的个人学习,而是群体间的互相启发与共同进步,这里有群体教育学段融通的智慧;“浴乎沂,风乎舞雩”,孔子不仅注重弟子们的知识学习,更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沂水中沐浴,可以洗去身体的疲惫;在舞雩台上吹风,可以吹散心中的忧愁,这是身心并重的教育理念;“咏而归”,孔子和弟子们在欢乐的歌声中结束了这次春日的游学,这是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

回望那个暮春时节沂水畔的教育场景,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又有何启示呢?现代的研学旅行如何关照自身的学习内容和研学价值?孔子的教育思想,来自古代,利于当代,关乎未来,历经千年而不衰,其深邃的理念和博大的胸怀令人叹服。提到孔子,人们总会想到《论语》,想到《论语》,人们又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教育。在很多人看来,孔子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教育家,仿佛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专为教育而生;他的一生,也是专为教育而活。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是一位思想家,是一位“道”的痴迷者、追寻者和体悟者,他当初聚徒讲学,与其说是为了教育,不如说是为了“道”的更好传播与广泛传承,与其说是为了“教”,不如说首先是为了“学”。换言之,教育只是他“求道”“弘道”的一种手段、一种路径,是他人生之“大道”的一个组成部分,远非其全部。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为准确、全面地理解他的教育思想,进而更好地汲取其中的智慧与营养。

“志于道”,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起点,也是其终点。出于“求道”“弘道”的需要,孔子才那么重视教育,才那么专注于“教”与“学”,他所重点关注的,与其说是学生,不如说是“道”,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让学生更好地识“道”、悟“道”、行“道”。为此,他才那么重视“有教无类”,将教育的对象由少数贵族扩展到广大士族甚至部分平民,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与主张,且“诲人不倦”,乐此不疲。

正是以“道”为内在核心和根本支撑,孔子的教育思想才历久弥新,成为影响后世乃至世界的重要学说。倘若抽离了“道”,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会大大贬值,就会失去其灵魂与光泽,甚至变得平淡无奇。比如“因材施教”,这无疑是孔子非常重要也非常高明的一个教育思想,但是,倘若离开了“道”的内核,它不过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技巧而已,与匠人的“因材施艺”并无本质的区别,这样的教育思想,当然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与价值。

有了“道”的内核,孔子的教育思想才变得丰满而厚重,灵动而深邃,也才更具有启发性与感染力,更容易引起后人的共鸣,激发起人们探索实践的热情。以“教学相长”为例。在一般人看来,“教学相长”不过就是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老师教得好,学生自然学得就好;学生学得好,也会激发老师教的热情,提高老师教的水平,这样的理解当然没错,但未免流于浅表,并未触及这一教育思想的内核。在孔子那里,“教学相长”首先是指“教”与“学”在“求道”“弘道”这一根本目标上的一致性,正是有了这一致性,作为教育活动的两端,“教”与“学”才那么自然地统一在一起,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道”的传承与弘扬。有了这样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再来看孔子的那些教育思想与主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甚至会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寓教于乐”,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孔子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思想,但究竟如何理解,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寓教于乐”就是把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种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接受教育;有的人认为,“寓教于乐”就是教育要有趣味性,要让学生快乐地接受知识,这些理解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至少是不够全面、不够准确,远没有触及孔子这一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孔子那里,“寓教于乐”中的“乐”,既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活动,也不是指教育的形式与手段要有趣味性,而是指一种自由、愉悦、安详、和美的心灵状态与精神境界,是一种生命本有的蓬勃活力。这样的“乐”,是与“道”合一的,是“求道”“弘道”的必然结果,也是“求道”“弘道”的重要路径。因为,“道”是世间万物之本、之始,也是世间万物之终、之归,是一种天地大美,与这样的“道”合一,人们自然会进入一种自由、愉悦、安详、和美的状态与境界,生命也自然会展现出一种蓬勃的活力,孔子之所以那么强调“乐教”,把“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原因就在于此。   

由此来看“寓教于乐”,我们就会明白,这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与技巧,而是一种高远的教育境界,是一种化育人心的大智慧。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仅需要教育者有高超的教育艺术,更需要教育者自身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能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乐道”“悟道”“行道”之人。唯有如此,教育者才能“寓教于乐”,也才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识“道”、悟“道”、行“道”,成为“乐道”之人,拥有幸福的人生。或许,这正是孔子教育思想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其永恒的价值所在。这样的教育思想,当然是常讲常新的,永远焕发着勃勃生机。他的教育思想,至今看起来,依然是那么鲜活,依然是那么实用,依然是那么真切,依然是那么贴近教育本真,不愧是教育思想的瑰宝,即使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现代教育依然有着非同凡响的指导意义。   

在《论语》中,孔子有不少经典案例,值得每一个教师细细品味和深刻反思。《论语·先进》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段翻译过来就是“子路问:“凡事听到就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哥哥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冉有问:“听到就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做。”公西华说:“仲由(子路)问您‘听到了就做吗’,您说‘有父亲哥哥活着,不能这样做’;冉求(冉有)也问您‘听到就做吗’,您说‘听到了就做’。我糊涂了,我大胆问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求做事总是退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做;仲由胆大好胜,所以我要让他退一退。”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个典型案例,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其深远。面对子路和冉有的同样问题,孔子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让另一个弟子公西华大惑不解,于是孔子道出了因材施教的缘由:“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正是在孔子这样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他的弟子都发展成了各有所长的人才。   

反观我们的现代教育,一个班级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甚至七八十人,面对如此众多的学生,依然有老师想“一刀切”、“一锅煮”,希望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一套练习题,就能让所有学生考出好成绩,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即使一个老师再敬业,备课再认真,再辛苦,也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特长来制定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行为。因此,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天性,泯灭学生的个性,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孔子不仅率先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且还身体力行,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案例,值得后人学习借鉴。作为后人,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孔子的教育理念,更要学习他那种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那种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只有像孔子那样,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行为,才能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知识,都能得到发展。

有教无类:打破教育壁垒的先驱“有教无类”,这一观点出自《论语·卫灵公》。简而言之,就是主张教育不应该受到社会地位、财富多少、智力高低等因素的限制,而应该对所有人开放。这一观念的提出,无疑是对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人类平等权利的一种有力宣示。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可能性,他坚信,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培养出高尚的品德,提升自我修养,最终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因此,他不论贫富、贵贱、智愚,都愿意倾囊相授,将自己的学问和智慧传授给弟子们。这种无私的教育精神,不仅在当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为后世的教育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一观点在其时代无疑是石破天惊的,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教育往往是贵族的特权,普通人家的子弟很难有机会接受教育,而孔子却敞开大门,无只要愿意学习,他都一视同仁,悉心教导。这种教育平等观,不仅打破了阶级壁垒,更体现了孔子对于教育普及化的深刻认识。在今天看来,“有教无类”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现代社会教育普及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但在一些地区,教育资源依然不均衡,一些弱势群体仍面临着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困境。孔子的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努力消除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现在所竭力追求的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正是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现代体现。

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孔子非常注重因材施教,《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其中不乏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比如,针对弟子们性格、才能的不同,孔子会给予不同的教导,对于颜回这样的聪颖弟子,孔子会鼓励他深入思考;而对于子路这样性格直率的弟子,孔子则会提醒他注意言行举止,这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正是因材施教的生动体现。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的描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意思是“德行见长的弟子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见长的弟子是宰我、子贡。政务见长的弟子是冉有、季路。文事见长的弟子是子游、子夏”,他深知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在现代教育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材施教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们开始尝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这无疑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一种传承和发展。比如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样做既能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足够的关注,又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挑战;比如个性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或小组形式的个性化辅导,辅导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旨在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多元评价改变单一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引入多元评价机制,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个维度,这样做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为因材施教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他鼓励学生既要勤奋学习,又要善于思考,通过思考和实践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种启发式教育的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启发式教育的核心要义。所谓“愤”,是指学生内心求知的渴望和动力;而“悱”则是学生思考后欲言又止、欲罢不能的状态,孔子认为,教育者应该在学生达到这两种状态时给予适时的启发和引导,使其思维得以拓展和深化。这种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在学生内心激起求知的火花,引导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育者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单纯的知识积累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教育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德育为先:培养君子人格的教育目标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德育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他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认为做人的根本是道德修养,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认为这是一个人品格塑造的基石。因此,在他的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对弟子们品德修养的培养和熏陶。这种德育为先的全面发展观,对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丧失了道德底线,甚至走上了不归之路,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德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出既具有才华又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 

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榜样力量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楷模,孔子深知,教育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的示范。他常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道出了身教的无穷魅力,当教育者自身品行端正,无需过多言语,便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使之自发地效仿和学习。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他始终以身作则,为弟子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无论是在学问上的精进,还是在品德上的修为,孔子都做到了言传身教,使弟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了成长。这种榜样力量的传递,不仅体现在孔子与弟子们的日常相处中,更体现在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上。孔子积极入世,关注民生,他的仁爱之心和博大胸怀,让弟子们深刻领悟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君子。在孔子的榜样引领下,他的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孔子的榜样力量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它对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政治领域,孔子的仁爱思想和民本理念,启发着现代政治家们关注民生、实行仁政;在商业领域,孔子的诚信观念和义利观,引导着企业家们诚信经营、回馈社会;在文化领域,孔子的文化自觉和传承精神,激励着文化工作者们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新。这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不仅在知识上受益,更在人格上得到熏陶。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同样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虽然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其普世价值、人文关怀和实践智慧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它蕴含了深刻的教育规律和人类智慧,这些思想不仅仅是对古代教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教育的启示:太阳是新的,每天的孩子是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永远是新的。     


梅花镇
梅花镇,一个人的江湖,不种梅花,只养月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