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以学生为中心了吗?
文摘
2024-11-26 20:08
甘肃
我不知道应不应该这样发问?因为这样发问的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其实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但我还是这样问了,问了,就要有一个答案,以及这个答案得出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新理念,而是老话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核心在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教育应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和能力展开,而非仅仅作为教师教学的单向过程。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当下最大实际,关心学生未来更多可能,以学生当下进步和未来成长为基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孩子们的高分数,但不能以牺牲孩子学习力为代价。尽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被广泛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理想与现实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评价要分数,录取要分数,学校要分数,家长要分数,社会各界也看分数,作为一个县域教育管理者,我承认,我也需要学生用高分数来证明我们的教育设计是对的。所以在当前的实际操作层面,说实话多数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导致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应试准备中,忽视了学生个人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难以得到充分发展,教育的“中心”实际上仍然偏向于学生一时的分数而非学生本身。高分数,看似是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长久以来被视为教育成功的象征,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都对学生取得的高分数寄予厚望,因为高分意味着更好的学校、更多的机会、更光明的未来,这本身无可厚非。为了追求高分数,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应试训练上,这种训练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大多无法真正提升他们的学习力。相反,过度反复的训练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厌倦和疲惫,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是的,在对高分数的执着追求中,我们忽略了教育另一个重要任务: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力。与高分数相比,学习力是一种更为持久、更为重要的能力,它涵盖了学习的动力、方法、效率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包括好奇心、探究欲、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多个维度。一个拥有强大学习力的学生,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时迅速介入,能够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学习的热情,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只有那些具备持续的学习力的孩子,才能建构祖国的未来。高分数与学习力之间的冲突,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高分数来证明学生的优秀和教育的成功;另一方面,我们又深知学习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如果学生的成绩等于学校的政绩,教育或者就是扼杀。毋庸置疑,学生的成绩,尤其是中考成绩、高考成绩、竞赛获奖等,往往被视为学校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进而成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这种以成绩为默认导向的评价机制,无形中促使学校、教师乃至家长形成了一种“政绩观”——即通过提升学生的成绩来展示教育成果,进而获取更多的资源、荣誉和社会认可。这一评价体系下,高分意味着优秀,低分则等同于失败,学校为了提升排名、吸引生源、获取更多资源,自然而然地将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首要任务,以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掩护,不惜一切代价,穷尽一切手段,于是,学生的成绩与学校的政绩之间,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联系。然而,这种将成绩与政绩直接挂钩的做法,真的能够反映教育的全部吗,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为了学校还是学生?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量化表现,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知识掌握的程度,但它却无法全面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在追求高分、名校光环的竞赛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逐渐被掩盖:我们真的以学生为中心了吗?当学生的成绩成为了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政绩指标,那些本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规划的教育理念,是否已经在无形中被边缘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成为了扼杀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温床?显然,这种政绩观下的教育实践,往往偏离了教育的初衷,教育的重心过度倾斜于成绩,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重要方面被有意无意忽视,甚至牺牲。为了追求高分,重复训练、题海战术等应试策略是不二法门,学生的时间被大量占用,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被边缘化,甚至被完全剥夺,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被严重束缚,他们的个性被磨平,成为了考试的机器。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导向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压的学习环境、对成绩的过度焦虑,使得不少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恐惧,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不仅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反而可能遭受身心的双重伤害,焦虑、抑郁、自杀倾向……这些本不应与青春挂钩的词汇,如今却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教育的本应是点亮生命的灯塔,却为何成了压垮年轻心灵的巨石?在教育体制的强大壁垒面前,没有人愿意用孩子做实验品,只好随波逐流,明明知道孩子很苦,却要假装自己心里很甜。长久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被高调宣扬,试图让我们觉得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进行我们的教育实践,但这大多属于掩耳盗铃。教育体制有着自己的运行逻辑,课程安排、考试制度、评价体系,每一个环节都像是精密的齿轮,咬合在一起,驱动着整个系统的运转。然而,这种运转是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是一双有力而无形的手,教师被要求遵循既定的教学大纲,学生则被期望按照预设的路径成长,正是这样的标准化系统化,成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实施的最大障碍,从小学到高中,每一次考试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孩子们为了分数,牺牲睡眠时间,透支身体健康,不死学,就学死,他们被分数所绑架,被排名所驱使,却很少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真正想要什么。当大多学生的个性、兴趣、潜能被忽视,当教育的实际目标仅仅是为了应试、为了排名,我们还能说这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吗?在教育体制的强大压力下,家长们往往是最先感受到焦虑的一群人,也是心态最为复杂的一群人,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快乐成长,拥有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将来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因为一个好的教育背景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未来,因此,即使内心对现有的教育模式有所不满,他们也不敢轻易尝试改变,谁愿意用自己的孩子做实验品,不确定在主导着他们,这种未知的恐惧,让他们宁愿选择你卷我卷,大家一个比一个卷,然后随波逐流,让孩子在既定的轨道上貌似安全前行,即使这条路可能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即使大学毕业后紧接着失业。教师们,作为教育一线的实践者,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教育体制的问题所在,他们看到孩子们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挣扎,看到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被逐渐磨灭,他们的内心其实也是痛苦的。他们知道,要想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就需要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探索更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就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去等待一朵花开,但这样做,不仅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还可能面临来自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质疑和压力。作为教育主体的孩子们,却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他们的感受、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梦想,都被淹没在了教育体制的洪流中。我不相信没有人觉得“以学生为中心”是个伪命题,但整个社会似乎都在选择性地失明和失声,人们或者忙于自己的教育设计,或者对教育改革感到无力,或者根本不愿意去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于是,我们形成了一种奇怪的默契:明明知道孩子很苦,却要假装自己心里很甜。我们赞美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却忽视了他们背后的付出和牺牲;我们歌颂教育的成功,却对教育的失败视而不见。这种集体的失声,无疑是对教育体制问题的一种纵容和默许,它让我们失去了对教育的真正思考和反思,也让我们的孩子继续在苦难中挣扎。夜风如刀,岁月凋零。以上愚见,实在愚钝,权当证明:我们是如此深爱着自己从事的工作,我们没有辜负每一次花开和叶落。
梅花镇
梅花镇,一个人的江湖,不种梅花,只养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