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渐入佳境,日子不瘟不火,落叶正在开启一场盛大的告别,天空下的野菊花在风中举起乡村的明亮,五星红旗在村庄的上空鲜艳着坚定的信仰,是的,我的笔触延伸到了乡村小学,但这里却是荒草萋萋,空无一人,那口指挥学校日常的老钟锈迹斑斑,黑板上的粉笔字板报已经被风雨褪尽了芳华,一年级二班的班牌像一声沉重的叹息,耷拉着身躯,教室里还有一本潦草的写字本驻守,蛛网无情地封住了虚掩的教室门。
这里是中国乡村教育的第一现场,虽然落寞,但现实。
这里曾经是乡村的文化高地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幢幢朴素而坚固的建筑,承载着无数乡村孩子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它们就是乡村小学。这些看似平凡的学校,在乡村的文化生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是文化的传承地和乡村精神的象征,更是乡村教育的根基。这里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单位,在这里,孩子们接受启蒙教育,学习语言文字,开启对世界的初步认知。乡村小学的教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孩子们筑起通向山外边的桥梁,他们教会孩子们读书写字,更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这片土地和谐共生。除了基础教育功能,乡村小学还是乡村文化的聚集地。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融合,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乡村小学更是村庄的精神高地,在乡村社会,学校往往是最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场所之一,它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村民们交流思想、分享信息的重要平台,更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是乡村文化的根脉,也是乡村精神的火炬。
以上属于曾经,但是现在,令人担忧。应该不难发现,乡村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生数量急剧减少,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更是乡村未来命运的隐喻。曾经,乡村学校是孩子们求知的乐园,是村庄文化的聚集地,如今,走进许多乡村学校,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空荡荡的教室和寥寥无几的学生,甚至于好多村小都关了门,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担忧。
学生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一些乡村学校因为学生人数不足,不得不合并或者关闭,而那些坚持下来的学校,也往往面临着师资匮乏等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乡村教育的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以泾川最大的乡镇学区丰台为例,“农村小学学生人数是断崖式减少,丰台镇幼儿园和小学共减少了160个学生,相对来说丰台镇是减少比较慢的,原因是红河学生的补充,其他乡镇应该减少的非常快,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再过8-10年,学区这个机构都没有必要存在了,因为全镇就剩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了,像红河、罗汉洞、泾明等乡镇可能回来的更早。”这一段话是丰台学区主任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初发我的,表达了他对乡村教育的忧思。以红河学区为例,红河乡现有人口7614人,辖8个行政村。现有小学5所,小学生33人。幼儿园2所,辐射幼儿班1个,幼儿28名。全学区共计学生61人,不及城区学校的一个班。没有了学生,就不会有教育的发生。
乡村学生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迁移的趋势、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一过程中,许多家庭选择将孩子带在身边,这直接导致了乡村学校生源的流失。人口迁移的趋势,除了城市化进程外,人口迁移也是导致学生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人口逐渐外流,这种迁移趋势往往伴随着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乡村教育的困境更加凸显。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这使得一些家庭有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将孩子送往城市或者私立学校就读,以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当今社会,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和未来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多元化教育资源和培养方式的学校,而乡村学校在这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劣势。
大量优秀年轻教师招考进城
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城区学校师资力量,各地纷纷采取面向乡村学校公开招考教师的办法,来选拔城区学校所需要的教师,这一做法看似公平、公正、公开,无可厚非,但实质上却对乡村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伤害。于是乎,一个怪现象在各地不断上演:每逢城区学校招考教师,众多乡村教师便趋之若鹜,纷纷参考;每次招考结果公布,总有一批乡村骨干教师顺利进城。城里的学校倒是年年都能招到“如意郎君”,补充到新鲜“血液”,可乡村学校呢,却一次次沦为优秀教师的“培训基地”,成了城区学校的“人才资源库”。
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对乡村教师来说,恰如一个强大的“磁场”,具有潜在的巨大吸引力,与城区学校相比,乡村学校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办学条件落后,设施不配套,生活不便利。有的乡村学校相对封闭,教师与外界联系、沟通较为不便,成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
虽说这些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城区学校相比,依然显得相当落后,有的学校甚至连教师的住宿问题都无法妥善解决,更妄谈什么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了。学生人数少,生源素质差,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乡村学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减少,许多学校都面临着“生源荒”。与此同时,由于优质生源的大量流失,乡村学校的生源素质也越来越差,教师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也往往是“广种薄收”,“吃力不讨好”。管理不规范,教师负担重,工作压力大。不少乡村学校的管理不够科学规范,依然存在着“制度说了不算,校长说了算”的人治现象,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普遍较重,工作压力较大,一些不擅“长袖善舞”的教师,更是动辄得咎,苦不堪言。
正是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上述巨大的反差,使得众多乡村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有机会,便想通过招考这条“终南捷径”,跳出乡村这个“小天地”,进入城区这所“大熔炉”。
“招考进城”使得乡村学校本来就非常有限的优秀骨干教师大量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城区学校所具有监管孩子上学以及赡养老人等种种优势,对乡村教师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使得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身在乡村学校,却“志在四方”,总想着“更上一层楼”,而“招考进城”恰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每当招考时,众多乡村教师便纷纷报名参考,全力一搏,一旦考上了,则喜笑颜开,皆大欢喜;若考不上,则厉兵秣马,来年再战。如此一来,乡村学校便陷入了一种“年年招考年年缺,年年缺来年年招”的尴尬境地,始终难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招考进城”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由于每次招考的名额都非常有限,而报考的人数又特别多,这就使得招考的竞争非常激烈,真正能够脱颖而出、顺利进城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对于那些未能如愿以偿考进城的教师来说,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失落感和挫动力折感,甚至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从而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不是皇帝的新装
这是不是个没有答案的疑问?不敢深思。
我们时常被各种光鲜亮丽的口号和概念所吸引,“城乡均衡发展”便是其中之一,它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剂灵丹妙药,被寄予厚望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一理念的实践效果时,却不难发现,它有时更像是一件“皇帝的新装”——看似华丽无比,实则空洞无物。
我们必须承认,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本身是美好的,它旨在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政策的倾斜,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与融合,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教育发展的红利,但问题在于,这一理念在落实过程中,往往遭遇了种种现实困境和利益博弈,最终变得面目全非。
最终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城乡教育差距在扩大,而非缩小。尽管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推动教育公平,但资源分配的不均、师资力量的悬殊、教育理念的差异等问题依然突出。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在城乡教育的赛道上,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就像是一场无声的“马太效应”,城市学校拥有更多的教育资金、更先进的教学设备、更丰富的课外资源;而农村学校则往往面临着设备陈旧、资源匮乏的困境,这种资源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教育质量的天壤之别。师资力量的“鸿沟”。优秀的教师是教育的灵魂,然而,在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的差距却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城市学校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教师,形成强大的教学团队;而农村学校则因为条件艰苦以及各种不便,难以留住优秀教师,没有优秀教师,便难有优质生源,好多家长拼尽全力,也要让孩子去成立读书,这种师资上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分化。教育理念的“代沟”。除了资源和师资的差距外,城乡之间在教育理念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代沟”。城市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农村教育则往往更侧重于应试技巧和基础知识的传授,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轨迹,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我丝毫没有贬低乡村教师的意思,相反,会一直多出一份尊敬。
请爱护留守儿童,请爱戴坚守教师
当下的乡村教育早已没有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温度,办好乡村教育,困难重重。没落的乡村教育,如何找回失去的温度?
回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的乡村教育虽然条件简陋,却承载着无数家庭寒门出贵子的梦想与希望,如今的乡村教育,早已没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份淳朴与热情。那时,虽然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以及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共同营造了一种温暖而有力的教育氛围。而今,走进乡村学校,我们会发现,许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一些乡村学校也因为生源减少面临着关停的困境,同时,随着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师不断向城市流动,乡村教育的质量进一步下滑,形成了恶性循环,办好乡村教育,除了情怀的加持,还需要更高的保障。但是我们还是要多一份理解和尊重。留守儿童的孤独与期盼,父母为了生计远赴城市打工,而他们则留在了乡村,成为了所谓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往往要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他们的童年充满了孤独与期盼。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孩子或许会望着远方的星空,思念着远方的父母,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但现实却往往让他们感到迷茫,许多留守老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力不从心。他们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也无法营造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关爱和引导。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这些都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坚守教师的无奈与担当,在乡村教育的战线上,还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或许是初入职的特岗教师,或者是年过半百的中年教师,或者是行将退休的农村教师,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在三尺讲台,撑起了乡村教育的天空。面对乡村教育的没落,他们也不禁感到无奈和困惑,尽管如此,这些教师依然选择坚守,他们或许只是为了生活,只是为了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坚守,本身就是一种奉献,他们深知,自己的坚守或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能为乡村教育带来一丝希望,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满腔的热情,尽可能在温暖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应该看到乡村教育的希望,但前路依旧渺茫
对我而言,乡村教育一直是一个沉重而又复杂的话题。理论上讲,乡村教育并非没有希望,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乡村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不少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也投身于乡村教育的事业中,新建的校舍、捐赠的图书、改善的教学设施,都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积极信号。一些地方还尝试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然而,尽管有这些正面的努力,乡村教育的没落趋势依然难以逆转,前路依旧渺茫,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层面的因素,也有文化和教育体制的问题。在经济层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人口外流现象愈发严重,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城市打工,留下的是老年人和孩子。这种人口结构的失衡,直接导致了乡村学校的生源减少,进而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分配,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学校甚至难以招到足够的学生,维持运营都变得困难。在文化层面,农村的传统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很多乡村家庭仍然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早点进入社会工作赚钱,这种观念孩子们对教育的态度和选择。在教育体制方面,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但师资力量的匮乏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许多优秀的教师更倾向于在城市发展,乡村学校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缺乏优秀的教师,乡村教育的质量自然难以提升。
是的,我们应该看到希望,但我所看见的却让我愈发沉重,希望变成了渺茫的存在。
身为教育人,也许杞人忧天,但乡村教育的没落,是一个看得见的事实,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无数孩子的未来,关系到乡村的振兴与发展。关注乡村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没落中的乡村教育,是一个时代的痛点,也是一个时代的呼唤。
手机编辑,难免疏漏,个人忧思,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