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育的内心,也是教育的良心,失去了课堂主阵地,教育就没有了良心。
一提到“课堂”,很多人脑子里马上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来:一间教室,里面摆着一排排的桌椅,桌椅上坐着学生,前面有一个讲台,讲台上站着老师,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或聚精会神地听讲,或埋头苦记笔记,偶尔也会有学生举手发问……这大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的课堂模式”了。
但是,如果你从教多年,你的脑子里一定不会只有这一幅画面。你还会想到很多其他的课堂场景,比如: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就近分组讨论,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汇报讨论结果,最后老师点评;学生事先查阅资料、准备PPT,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其他同学提问或补充;老师带学生来到博物馆、工厂或农村,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学生现场观察、提问;学生利用在线平台自学课程内容,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等等。
以上两种画面,正式“传统课堂模式”和“改变传统课堂模式”的课堂比较。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教育经历了九次基础教育课程,正在进行的一次课程改革是2014年至今。每次课改都有其对应的标志性文件和创新点,尤其是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的颁布为标志的最近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课改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课程理念的改变带来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巨大改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每一次课改都是一次创新,每次创新几乎都会产生一批“课堂模式”,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号称“全国十大课堂教学模式”的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昌乐二中“271”模式、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等。这些改革经验迅速传遍全国,学校声名远播,各地学校趋之若鹜,模式学校门庭若市,仿佛找到了办好教育的秘诀,当地教育部门或者学校也忙着总结提炼,推广推介,一时间,有些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一时间,“课堂模式”成了教育改革领域里的一个热词,很多讲话报告中我们都会看到“我们要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之类的表述,似乎不颠覆“传统课堂模式”,就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搞课改。
受此影响,不少学校或地区,都致力于打造或推广某种课堂教学模式,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模式名称一般很新颖,有的也很响亮,诸如“343课堂”“五步教学法”之类;通常还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程序,以方便教师们学习和实践。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得知全国中小学至今大概提出了7900余种教学模式,这个数字令人瞠目结舌。
课堂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五个部分。关于课堂模式,其实是有不同声音的,有人说,模式就是套路,有了套路就会千篇一律,无疑是削足适履、刻舟求剑,就会限制个性,就会让课堂失去活力和灵性;有人说,没有模式就是没有标准和方向,就会天马行空、各行其是,就会多走弯路甚至走向歧路。于是,要不要模式,就成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纠结的问题。
对于教学新手而言,要“有模有样”。课堂之所以“有模”,是因为教学确实存在一些基本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人的发展、成长、认知规律,是知识的生成、接受、内化、应用规律,不是某个地区、某所学校、某个教师独有的,而是普遍存在的。既然是规律,就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必然性,就需要人们去认识它、遵循它,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比如教学质量不佳、师生关系紧张等。这些规律,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有的比较宏观,有的比较微观;有的比较抽象,需要人们深入思考才能把握,有的比较具体,可以通过一定的操作程序来落实,而教学模式,就是那些比较具体的教学规律的一种反映。人们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某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对教学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因此,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比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就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论规律,以及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及时反馈等教学原则。这一模式强调学生的自学,通过自学暴露问题,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指导,最后通过当堂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也是有效的,所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再比如,“问题—探究—解决”这一教学模式,就体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这一模式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通过交流、总结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
因此,对于教学新手而言,“有模”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快地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稳定、更有序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对于教学高手而言,无模胜有模。教学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过于依赖模式可能会限制教师的创新空间,导致教学变得千篇一律,缺乏活力和针对性,更重要的是,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和需求,一个固定的模式很难适应所有学生,每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每个学科都是自己的学科属性和特色,如果用同一种模式去套所有的课堂,就会显得机械、僵化,甚至适得其反,长期下去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被忽视或无法得到有效的教学支持。如果不受模式限制,授课者不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通和创新,这就像武术中的“无招胜有招”,虽然初学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招式和套路,但真正的高手却是不拘泥于招式和套路的,他们能够根据对手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机应变和创新发挥。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甚至创造出新的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来。这样的教学才是生动的、有趣的、高效的,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时制宜。比如,同样是阅读教学,有的教师可能更擅长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情感和意境;有的教师可能更善于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探究欲望;还有的教师可能更喜欢通过组织讨论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的,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再比如,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有的教师可能会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面对一群沉静内敛的高中生,同样的方式可能就不太适用了,需要教师采用更加严谨、深入的教学方式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究,这也是“无模”的体现,即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灵活变通和创新。因此,“无模”是教学创新的体现,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教学艺术的追求,它要求教师在掌握基本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通和创新发挥,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魅力。学生千差万别,模式固定统一,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因此,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模式不过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的规律进行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一种流程化、规范化的提炼和概括,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操作性强,便于人们特别是新手教师快速上手,减少摸索的过程,就像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就是一种典型的模式化生产,任何一个新工人,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很快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名熟练的操作工。从这个角度来说,模式不仅是应该有的,而且是必须的。特别是在一些相对成熟的领域,模式的存在简直就是行业得以高效运转的基础,如果有人试图打破这个模式,除非他能找到一种更高效的模式来替代,否则,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然而,教育领域与其他领域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或产品,这就决定了教育领域的任何模式都不可能像流水线作业那样简单、机械,因为人的成长是复杂的,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变数,你可以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去生产产品,但你却无法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去培养人。事实证明,没有那一种模式能够在时间的考验中永不褪色,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前行,任何有利于孩子得到发展的课堂结构都是有益的尝试,任何阻碍孩子身心发展的条条框框就是教育的束缚,“有模”“无模”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辩证对待,切不可盲目地拿来主义,人云亦云,也不可固执地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有模”是基础,“无模”是升华;“有模”是共性,“无模”是个性;“有模”是科学,“无模”是艺术,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