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生命的礼赞,是梦想的翅膀,是灵魂的远航;教育,是时间的低语,是历史的回响,是未来的序章。古往今来,教育既勾勒着人们对未知的美好擘画,又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泥泞之中。我们在描绘理想蓝图的同时也面对着现实的重重困境,当理想的高歌遇上现实的低吟,教育便成了一场无声的较量,一场关于梦想与妥协、希望与挫败、成人与成功的角逐。
回溯千年,孔老夫子立于杏坛之上,衣袂飘飘,以“因材施教”为笔,勾勒出教育的最初轮廓,那是一片思想的沃土,孕育了华夏文明最璀璨的智慧之花,也奠定了后世教育理念的基石,从那时起,教育便是一场关于心灵、关于成长、关于生命的深刻对话,穿越千年,历久弥新。
从先秦时期的私塾,到唐宋的书院,再到近现代的规模化学校体系;从贵族教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全面育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从“礼、乐、射、御、书、数”的实用概括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育人目标;从“双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学而优则士”的科举制度到西学东渐的近代思潮到全面发展的高考选拔,从古至今,一路走来,围绕生命成长和精神发育,围绕知识传授和文化传承,教育的理想与实践在不断地碰撞、融合中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是传承者,也是创造者,我们传承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创造着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想与实践。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全国各地也不同程度地推出包括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管理评价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教师交流轮岗等一系列落地举措,目的是全方位立体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单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从2014年至今,就出台了20来份教育改革文件,还不包括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配套文件。
从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到2015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到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到2017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到2018年《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到2019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到2020《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到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到202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到2023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到《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每年都有新举措,每年都有新部署。
未来待续,这里仅列举一个年份的一两个文件,仅仅关乎教育的一个方面,这些文件或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或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不可谓不用心良苦,体现了国家的教育理想和民族的教育情怀,是我们对当下中国教育的科学部署和远景规划,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指明了实践的方向。
单纯从文件文本角度来看,似乎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框架下,一幅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教育改革画卷正徐徐展开。但这好像仅仅是我们的教育理想甚至于设想,因为好多政策出台已经好多年了,带给教育的变化依然肉眼可见,带给学生的改变也是有待商榷,要解决的问题或许仍然是一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教育问题一直会有,问题就是教育本身,但是当这些问题日积月累、量变而质变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我们必须警觉,为什么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难?为什么听起来合情合理,做起来千难万难?什么成了教育发展的“梗阻”?什么影响着教育政策的末端落地?
细思有恐,这么多年过去了,关键的问题依然是问题的关键,根深蒂固的照旧积重难返,是教育人不作为还是难以作为,是教育人看不清还是看不透?
时代是命题人,要我们围绕教育理想作答;我们是答卷者,要在教育现实中写出答案,而答案,在一个时代的手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于教育的理想。
如果你问一个家长,你希望你的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他会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我希望学校的老师负责任,我希望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
如果你去问一个老师,你希望你的学生是什么样的?他会说:我希望他们热爱学习、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希望他们成绩优异、品德端正,我希望他们将来都成为社会的栋梁……
如果你去问一个校长,你希望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他会说:我希望我的学校师资雄厚、硬件一流,我希望我的学校升学率高、社会声誉好,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进入名校……
如果你去问一个教育官员,你希望你的区域教育是什么样的?他会说:我希望我的区域教育均衡公平、特色发展,我希望我的区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亮点纷呈……
我们还可以去问教育专家、去问社会民众、去问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关于教育,他们都会有自己或朴素或高远的理想。
但是,当我们回到教育的现实,则会发现充满了矛盾和纠结、充满了无奈和叹息,我们的教育理想显得那么遥远、那么渺茫。
分数依然是主流评价标准,素养只能锦上添花
素质教育我们提倡了好多年,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素质教育追求素养,应试教育渴求分数,这既有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无奈描述,也是对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叩问。诚然,分数自古以来便衡量学识高低的标尺,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似乎无法回避,但从来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一样把分数高高举过头顶,头顶之上,是教育体系本身对“成功”定义的单一化和世俗化。于是家长焦虑,为了分数不择手段,孩子焦急,为了分数披星戴月,老师焦心,为了分数竭泽而渔,学校焦躁,为了分数,教育分离。分数,成了通往美好生活的敲门砖,同时也可能成为压垮孩子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不禁要问,当教育的天平过分倾斜于分数时,那些关乎人性、情感、创造力、生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综合素养,又该何去何从?也许有人会说,高考唯分数,我们只能唯分数,这题无解,但它带给教育生态的破坏不可估量,学习变得十分功利,孩子们被束缚在应试的枷锁中,难以展翅高飞,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甚至生命力被一点点消磨消耗,最终可能只剩下空洞的眼神、疲惫的身躯和一张冰冷的成绩单。
我们不是不明白唯分数的危害,于是我们提出了核心素养,提出了全面发展,但遗憾的是,在现实中,综合素养往往被视为分数的“附属品”,只有在保证分数的前提下,才会被当作“锦上添花”的存在,各级考试如此,国家选拔亦然。这样的观念,无疑限制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也让许多具有潜力的孩子被单一的评价体系所埋没,我们不是不知道音乐课对于孩子的熏陶,也不是不知道体育课对于孩子的锻炼,但音体美老师们大多都在生时代的病,而为了所谓终极目标,校长们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教育公平照旧镜花水月,资源不均日渐突出
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改善了偏远地区的办学条件,教育硬件设施齐全达标,新教学楼拔地而起,多媒体设备走进教室,图书馆里添置了崭新的书籍……然而教育的真正公平,是否就藏在这光鲜的外表之下?硬件,不过是教育的躯壳,它或许能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却无法决定教育的灵魂——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分配。正如一座华丽的宫殿,若无人居住,便只是一座空城,优秀的师资力量,依旧如同稀缺资源,难以触及每一个角落。
在教育的另一个空间,研究生们为了进入一所心仪的幼儿园或小学,挤破了头,他们拥有高学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满腔的热情,却因岗位有限而望而却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些偏远的县区,特岗教师却成为了师资补充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这里丝毫没有看不起特岗教师的意思,他们中不乏有理想、有情怀的年轻人,但由于教育层次和教育基础的区别,这些教师虽然同样怀揣教育梦想,却往往在面对艰巨的教学条件和生活压力时,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孩子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即便如此,面对艰苦的环境、有限的资源和复杂的学情,许多特岗教师在教学几年后,选择离开,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这不仅加剧了偏远地区师资的流动性,也让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由此而引发的新的不均衡已经显现。为了让孩子享受到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家庭哪怕砸锅卖铁,闲置土地,也选择让孩子进城学习,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给城市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农村学校优质生源流失,农村的老师难为无米之炊,挫败感代替了价值感,另一方面,城市生源剧增让城里学校教师短缺,于是为了追求更便捷的生活,大量优秀教师招考进城,使得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更加薄弱,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恶性循环。那些留守在农村学校的孩子和老师们,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也有对现状的无奈,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得到更好的教育,但在教育资源不均的大环境下,他们的声音往往被忽视,他们的梦想常常被现实击碎。
如此一来,城乡差距逐步扩大,一二线城市和县域教育的差距形成天壤之别,加之别出心裁的掐尖招生,省市层层重重的教师招考,使得学困生更困,学优生更优,教育公平似乎只能在理论在天枰上能够不偏不倚。
教师职业疲惫日甚一日,热情热爱逐渐远离
我们一直鼓励教师做“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曾无数次地提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理想,也不厌其烦地鼓励教师们以教育家般的情怀去春风化雨、桃李天下。然而,当现实的棱角逐渐磨平了理想的锋芒,当生活的一地鸡毛侵蚀了教育的诗意远方,那份曾经炽热的初心与热爱,是否还能如当初般清澈明净?
古往今来,教师总是被赋予太多的期待与光环,这是一种职业期待,无可厚非,于是我们习惯于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的奉献,却往往忽视了他们作为社会的自然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琐碎与艰辛,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而非被道德的高标准绑架,成为无欲无求的圣人。当教师走进菜市场,因为讨价还价而被旁人以异样的眼光审视,被一眼认出是教师甚至被贴上“小气”、“不符合教师形象”的标签时,那份职业的尊严与自豪何在?需要承认的是,教师的工资也不是很低,但是现在的老师都是寒门出的“贵子”,不是富二代,家底羸弱,属于走出寒门的第一代,大多白手起家,独撑门庭,要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困境,要面对房贷车贷各种费的生活压力,所以虽然工资可以,但依然会捉襟见肘,同时,他们也没有练就喝风饮露的修为,所以物质,对每个个体都应该是最基本的需求和保障。
精神层面,奖励表彰本是对教师辛勤付出的肯定与激励。然而近几年,教育奖励大幅缩减缩水,我一直理解经济下行,却无法理解为什么连精神奖励都要如此吝啬,一纸文件、一个证书挡了谁的道,碍了谁的事。现实中,就县一级的奖励往往要经过省市的层层审核,最终屈指可数的几个名额才能落到教师手中的,不仅稀少,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看似公平的竞争机制,实则让教师们的努力与付出变得模糊,甚至被忽视。当物质的激励变成遥不可及的梦想,当精神的慰藉只剩下空洞的口号与情怀的宣讲,教师们内心的热情与动力,又怎能不逐渐消退?因为教育,要讲情怀,但情怀无法支撑生活,教育需要实实在在的投入,需要对教师劳动价值的认可与尊重,当教师们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与尊重时,那份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又怎能不产生动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古诗虽然描绘的是古代社会的贫富差距,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下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共鸣。当社会的某些角落充斥着对物质的无尽追求,而教师们却被告知要坚守清贫,以“情怀”为食,这无疑是一种道德上的绑架。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同样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有权利享受劳动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回报,将教师固定在“无私奉献”的道德高地上,不仅忽视了他们的基本需求,也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的正常权利。这样的道德绑架,只会让教师职业变得更加沉重,让热情与热爱逐渐远离。
就在前几天,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旨在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文件中有这样的表述“对教师提供减免门票等优惠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教师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给予减免优惠;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尊师惠师服务”,感谢厚爱,感谢关照,但心里不是滋味,这是尊师重教的体现,也是教师地位的显现,当我们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尊师惠师服务的时候……
但我还是希望我们的教师更超脱一点,更高远一点,虽然我明明知道我这样的希望多么苍白无力,不可捉摸。
资本扰乱教育秩序,形式混肴教育本真
教育,说复杂也复杂,它涵盖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与灵魂的塑造;说简单也简单,也不过是教师与学子间知识的传授与情感的交流,但由于资本的强大介入,却让教育变得模糊不清、讳莫如深,因为水浑了,资本才能浑水摸鱼。
资本,这个充满魔力的词汇,既能创造奇迹,也能带来混乱,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教育技术的革新和教育资源的普及;另一方面,却也扰乱了教育的正常秩序,让教育变得面目全非。因为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唯一信仰,一旦嗅到教育的“商机”,资本便迫不及待地披上华丽的外衣,将教育装扮得花花绿绿,仿佛一夜之间,教育就能成为通往成功的捷径。资本加持的教育不是培养人,而是制造产品;不是追求真理,而是追求利润,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战。资本伸向了每一个角落,它们用华丽的包装掩盖了教育的本质,用虚假的承诺诱惑着每一个渴望孩子成龙成凤的家长。于是各种教辅资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打着“提分神器”、“考试秘籍”的旗号,让教育人又爱又恨;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开花,它们打着“个性化教学”、“培养精英”、“成就未来”的口号,收取高昂的学费,实则是在制造全民焦虑,收割着家长们的钱包和孩子们的宝贵时光。
在资本的推动下,教育的本真也在喧嚣和无序中走向迷失,各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各类教育专家粉墨登场。今天是“——”,明天是“——”,后天又是“——”,教育人都懂,这些新鲜的名词如同走马灯一般,让人眼花缭乱。然而,这些所谓的新理念、新模式,往往只是资本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精心打造的“产品”,是为了吸引眼球,赚取流量和讲课费,它们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只是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和独特。要补充的是,辩证地看,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是有一部分接地气、不折腾、懂教育的真专家,不在高高的庙堂之上,而是深深地扎根在基层学校,致力于纠偏纠左,专心于深耕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向好发展。
资本还善于抓住家长的痛点和学校的堵点,制造教育的焦点,在资本的胁迫下,为了迎合社会的期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一些学校热衷于打造“特色课程”,却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一些学校追求“国际化”的标签,却忘记了教育的本土化根基;一些学校热衷于举办各种“活动”,却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意义。他们盲目追求升学率,将本应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简化为单一的应试训练,无课间,少睡觉,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甚至教师的评价体系,都围绕着考试成绩转,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渐渐失去了它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初衷,学校成了大型“培训机构”的翻版,教育的本真被深深掩埋在了形式主义的泥潭之中。
教育功能无限放大,教育之重成了教育之痛
我们常常能听见这样的话语:“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是家庭的希望”……这些话语无不透露出我们对教育的殷切期望和无尽依赖,仿佛教育是一双无所不能的手,既能抚平家庭的褶皱,又能撑起社会的脊梁。然而,当我们将教育的功能无限放大,把各式各样的社会期望与责任都压在教育的肩上时,教育是否真的能承受这生命之重?又或者,我们是否意识到,许多看似教育内部的问题,其实只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投影?
教育内部暴露的诸多问题,不仅映照出教育本身的瑕疵,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结构的裂痕、价值观的偏移以及人心的浮躁。当我们谈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是否意识到这与家庭环境、社会压力、文化观念等多重因素息息相关?当我们关注校园欺凌时,是否看到背后隐藏着的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子?当我们呼吁教育公平时,是否想到过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等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我们总是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时代的病症,教育的药方还是难以根治。
教育功能被肆意放大,成了社会各种期望的集合体,我们以育人为幌子,将教育变成了一座繁忙的打梁场,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和期望像一根根沉重的梁木,被不断地压在教育的身上,每一个部门都希望在教育的场上打下自己的粮食,能够他们的工作留点资料,添一抹亮色,却很少有人关心教育本身是否能承受这么多的重负。
教育之痛,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痛,更是整个时代需要深刻反思的痛。我们用教育的力量去解决社会问题,这本无可厚非,但我们还是高估了教育的能力,也低估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也忽视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建设与改善?教育,不应是沉重的负担,而应该有着轻盈的翅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角色,它既非万能的钥匙,也非替罪的羔羊,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但不能孤军奋战。
我承认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真诚,也能认识到自己对教育的无知和虚伪,以上种种,仅是一方见地,就事论事,有一说一,绝对没有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或许还有我没有看到看清的现实,还有我无法企及领会的理想,又或许,我有以偏概全之嫌,有制造噱头之意,不够辩证法,没有唯物论,多多谅解。
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变得有温度、有追求、有力量,我们需要用教育的理想来照亮教育的现实,用教育的理想来引领教育的实践,用教育的理想来唤醒教育的良知,用教育的理想来激发教育的活力。我们需要坚守教育的本真和初心,坚守教育的规律和原则,坚守教育的公平和正义,坚守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教育的现实,不回避、不逃避、不妥协,我们需要积极地探索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不畏难、不惧阻、不怕败。在理想与现实的角力中,我们或许会感到迷茫,甚至失望,但绝不能放弃。因为,每一次对现状的不满,都是推动教育进步的力量;每一次对理想的追寻,都是照亮未来之路的光芒。
愿理想照进现实的时候,不只是借了太阳一束光,天黑后要还给天空,而希望这理想能够成为教育的薪火,天亮时,光芒万丈,黑夜后,满天星辰。(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