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金城兰州,夜雨敲打夜色,也洗礼这曾经曾经编织了我的青春的兰州黎明,所以夜未眠,索性披衣而坐,在文字中寻找灵魂的歇脚之处。自从2003年西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很少再来这个地方,因为兰州之于我,只是一段贫穷而荒芜的岁月,一段流离而失所的年华,曾经翻过的图书也许已经更新换代,曾经打工的小西湖也已经变了容颜,想起当年那个小小的我躺在打工棚一尺见方的木板上啃读《徐志摩诗集》的样子,突然鼻子酸酸的,是我辜负了岁月,还是流年超度了我,亦或都不是,只是时间的河流把握带到了人生的另一个维度,只是平行的空间将我苍老到了另一段宇宙,没有诗歌慰藉平生,也没有音乐抒发胸臆,我们假装清醒地活着,却要糊涂地做事。
思绪凌乱,突然想起这两天被冲上热搜的教师节送礼事件,再想想近在咫尺的母校西北师范大学,居然感觉很汗颜,如果把那个白老师换成是我,我该如何,我该如何应对,该做出怎么样的选择?
事情是这样的:9月10日,安徽合肥一位家长在教师节当天精心策划了一场“送礼大戏”,他不仅准备了价值不菲的五粮液白酒和高档化妆品作为礼物,还特意将其放置在老师所居住小区的水果店内,并电话通知老师前来领取。然而,这一切并非出于对老师的真诚感谢,而是家长精心设计的“圈套”,在老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家长偷偷录下了通话内容和老师取走礼物的全过程,随后便将这些证据举报到了教育局。这一事件曝光后,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称赞这位家长是“反腐英雄”,敢于揭露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也有人批评其做法过于极端,不仅伤害了老师的感情,也破坏了家校之间的信任关系。但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老师毫无察觉地陷入了家长设下的圈套,一时间,风口浪尖。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收礼是不应该的,我们不能忽视这起事件所暴露出的教育问题。为什么家长会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为什么老师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下昂贵礼物?这背后或许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礼尚往来”的传统文化熏陶下,一些人可能认为送礼是一种表达尊重和感谢的方式。然而,当这种传统习俗被过度解读和滥用时,便演变成了不正之风。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可能导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利益纠葛,一些家长可能希望通过送礼来为孩子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一些老师则可能在利益的诱惑下失去了坚持坚守。
但看完整个新闻后,我只有一个更重的感觉:后背发凉。这哪里是给老师送礼,分明是挖坑、下套、使绊子啊!这样的家长,心思之缜密,城府之深,手段之毒辣,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来看看这位家长的行为。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是在维护教育的公正与廉洁,但实际上呢?他的行为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他利用送礼的方式,诱导老师犯错,然后再一举将其曝光,这种“钓鱼执法”式的做法,不仅缺乏道德底线,更是对人与人之间基本信任的破坏。试问,如果每个人都采取这种方式去“监督”他人,那么社会将变得何等冷漠与险恶?我们将置人性与何种境地?
再来看看这位老师。虽然她收受贵重礼物的行为确实不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她可能是在无奈与诱惑之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与考验,而能否坚守原则与修养与自制力,然而,这位家长的做法却是在无形中放大了老师的错误,甚至可能毁掉了她的职业生涯。
这起“钓鱼送礼”事件不仅仅是个案,它更是当前社会风气与信任危机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金钱与物质来衡量一切。然而,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却正在悄然侵蚀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信任。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性,但这位家长的做法,还是大大刷新了我对人性的认知。东野圭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以前总觉得这句话过于绝对了,但现在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人性的幽暗与复杂。
太阳底下无新事,千百年来,人性从未改变过,过去发生的,现在依然还在发生,将来也还会继续发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学会以更成熟、更理性的方式,去看待和处理这个世界。我想说的是,人性是复杂的,也是多面的,我们既要看到人性中的善,也不能低估人性中的恶,很多时候,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人有一种天生的、难以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批判,所以,在大家口诛笔伐的时候请在多想多一点,为家长想一点,也为那位教师想一点。温特伯格的《狩猎》一书中有这样的深邃对白:“枪响了”。“你看到是谁开的枪吗?”“我看不清,他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他在阳光下。”我无意替老师开脱,我只是不知道这是教育之悲还是人性之恶,每个人都吃五谷杂粮,每个人都在愤世嫉俗,每个人都在努力修炼,好人成佛需要九九八十一难,而坏人为什么只需要放下屠刀?
无意博人眼球,关乎教育,有感而发,一家之言,还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