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原型机 首发模板 禁止二创
协和(Concorde)是一款退役的法英超音速客机,由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Sud Aviation)和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craft Corporation,BAC)共同开发和制造。
协和是一种无尾翼飞机设计,狭窄的机身可容纳4排92至128名乘客,具有翼型为奥杰瓦尔三角翼和可展开的机头以提高降落时的视野。它由四台劳斯莱斯/斯奈克玛(Rolls-Royce/Snecma)奥林帕斯593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具有可变进气道斜板和加力装置以实现起飞和超音速加速。协和采用铝制结构,是第一款采用模拟电传飞行操纵系统的客机。该客机能够在6万英尺(18.3千米)高度上以2.04马赫(2170公里/小时;1170节)的超音速巡航。
英法联合研制超音速客机的研究始于1954。当时皇家飞机研究所(RAE)主任阿诺德·霍尔(Arnold Hall)要求莫林·摩根(Morien Morgan)成立一个委员会来研究超音速运输(SST)概念。该小组于1954年2月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并于1955年4月发表了第一份报告。当时,人们知道超音速时的阻力与机翼的跨度密切相关。这说明使用短跨度,薄梯形机翼会减弱激波阻力的影响。这样的设计已经被用在许多导弹的控制面,或在飞机上,如计划中的Avro 730战略轰炸机。该团队最终概述了一个类似于放大的Avro 730的基线配置。
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布里斯托尔飞机公司(Bristol Aeroplane Company)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英国跨公司研究项目,该项目由政府提供资金,其中包括对超音速运输的早期设计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最终产生了布里斯托尔223型(Bristol Type 223)。这是一种可在大约2马赫速度下运行的横跨大西洋的运输机,可容纳约100名乘客。
Bristol 223
与此同时,法国类似的政治和经济考虑最终促使他们开始了自己的SST(Super-Sonic Transport)计划。在20世纪50年代末,政府要求南方航空公司和北方航空公司以及达索公司设计对标SST计划的飞机。三个设计局的设计都基于库切曼和韦伯研究的细长三角翼布局:北方航空公司提出了一种以3马赫速度飞行的冲压发动机设计,另外两家提出了2马赫速度飞行的超音速客机设计,它们彼此相似。在这三家公司中,南方航空公司的超级卡拉维尔(Sud Aviation Super-Caravelle)赢得了设计竞赛。这是一种故意将尺寸缩小的中程飞机,以避免与他们认为已经箭在弦上的美国SST设计直接竞争。
Sud Aviation Super-Caravelle
最终这些早期研究汇总于1962年底。1962年11月29日,法国和英国签署了一项建立共同开发计划的条约,计划成本估计为7000万英镑(2021年约为139亿英镑)。此时唯一的分歧在于规模和范围。
英国团队仍然专注于为跨大西洋航线提供150名乘客的设计,而法国则故意避免这些。难以两全其美的英法设计局提出同型异构的设计:两种设计都可以使用共同的组件,短程版本使用一个较短的机身和四个发动机,长距离版本使用一个较长的机身和六个发动机,只留下相同的机翼设计。可惜最终因为成本原因,协和客机仅仅锁定了100座级市场。
六架原型机的建造工作于1965年2月开始,首飞于1969年3月2日的图卢兹。市场部门预测最终会有350架协和飞机投入运营。实际上,制造商从许多主要航空公司获得了100份左右的订单。1975年10月9日,协和获得法国航空适航证书,12月5日获得英国民航局的适航证书。由于延误和成本超支,该项目的成本在1976年增加到15亿至21亿英镑(2021年约等于为90亿至132亿英镑)。同时,各大航司因交付延期纷纷取消订单。
首飞机组
协和于1976年1月21日由法国航空公司从巴黎戴高乐机场和英国航空公司从伦敦希思罗机场开始运营。跨大西洋航班是其主要市场:从1977年5月24日开始飞往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以及从1977年10月17日开始飞往纽约肯尼迪机场。法国航空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一直是唯一的客户,各自拥有七架飞机。加上六架原型机,英法制造商总共生产了20架协和客机。超音速飞行使旅行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但地面上的音爆也限制了协和只能进行跨洋飞行。协和的唯一竞争对手是图波列夫Tu-144,该机在1977年11月开始搭载乘客,直到1978年5月发生一起坠毁事故完全退出运营。而波音2707作为潜在竞争对手,在1971年取消了计划,没有造出任何原型机。
2000年7月25日,法国航空4590号航班在起飞后不久坠毁,导致机上109人和地面上4人全部遇难,这是协和唯一的致命事故,商业服务被暂停直到2001年11月恢复。协和飞机最终在经济和舆论的考量下于2003年退役,商业运营历时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