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有意义吗?
这点不容置疑。
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够了解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情况,能够为用人单位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护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可能性。
其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是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有效的评价依据。
再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和结果也为职业健康体检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实现预防职业病的目的并凸显它的重大意义吗?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个人以为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局限性限制着它可发挥出的作用。
首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太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导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在用人单位、监管部门甚至技术服务机构自己都觉得可信度不足。
下面我们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整个过程捋一下这些不确定因素,分析一下可信度不足的原因。
第一、现场调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调查人员调查不深入、用人单位故意隐瞒、现场作业人员讲述不全面等情况均会导致调查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偏离实际接触时间,甚至出现工作地点调查不全面、不对应的情况。
第二、吸收液、吸收管、滤膜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1.吸收液试剂质量不合格,准备过程中浓度配置不准确,装入采集器时体积不准确等因素造成的实际采样不准确。
2.吸收管质量不合格,吸附剂数量不足或过量,以及吸收管解析率太低等因素造成的采样不准确。
3.滤膜质量不合格,称量前未除静电,未充分干燥等因素造成的采样不准确。
第三、仪器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1.设备电量不足,在采样过程中流量下降甚至停机,导致实际采样不足。
2.设备未校准,误差大导致采样不准确。
3.选择量程不匹配的设备造成采样和测量结果不准确。
第四、采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1.没有在浓度最高的时间段进行采样,采样结果低于实际浓度。
2.采样过程中被人为干扰,如提前对生产环境进行打扫整理、降低生产负荷,避开采样时段进行投料操作等。
3.异常高温和低温时段采样导致采样偏离实际,因为温度变化会引起有毒物质挥发量的变化。
4.采样人员误操作,如采样流量设置不准确,采样时长设置不准确等。
第五、样品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1.吸收液逸洒、滤膜附着物脱落等。
2.保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如避光试剂未遮光,保存时间超过有效期等。
第六、实验室分析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
1.分析试剂不合格,浓度、纯度不符合要求等导致实验结果错误。
2.分析仪器不合格、精度不够导致的分析结果不准确。
3.解析仪器解析效率低导致的分析结果不准确。
4.分析人员操作流程不准确,误操作等导致结果不准确。
以上不确定性不但会造成某一过程中的准确度下降,还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误差和错误不断叠加,最终造成误差和错误越来越大,而且上述不确定性因素还不是影响检测结果的全部因素,诸如利益关系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技术以外的干扰和影响。
重要的是,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几个方面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发挥作用带来一定的限制。
第一,检测结果只能代表某一时刻的浓度,无法覆盖整个生产周期,也就是代表性不足。
技术服务机构为了免责,一般都只对当次采样的结果负责,对于其他时间浓度是否超标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
这就造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作为用人单位按要求开展了定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证明,即主要用于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而不是从预防现职业病的目的出发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另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也不会达到企业预想的免责情形,在很多职业病相关的法律纠纷案件中,即使企业提供了很多份职业病危害因素不超标的检测报告,但法院经常会以典型时段无法代表整个时期的浓度为理由不予采信。
第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无法覆盖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很多毒性很大的物质现阶段尚未制定相应的职业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因此大部分机构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中都只对有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的因素进行检测,很多危害严重的物质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中都是直接被无视的,所以当作业场所存在很多没有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时,检测报告其实无法表征现场实际浓度。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不同的化学物质导致的职业病却是一样的,比如导致职业性哮喘的因素有异氰酸酯类、苯酐类、胺类、铂复合盐等十多类,但有检测方法和接触限值的可能连5个都不到,也就是说即使有作业人员得了职业病,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是起不到任何证明作用的。
虽然包括即将执行的GBZ331-2024在内的很多标准规范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质量提出了很高且具体的要求,能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要真正发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有的效果,依旧任重而道远。
本文不否定技术服务机构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不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要意义,更不否定从上到下所作出的努力,只是觉得要改进的地方不只在检测的质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