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为什么要嘲笑韩国的“部队锅”?

文摘   2024-10-30 16:34   浙江  

(图片来自微信好友:逆光)


我曾经因为夸奖韩国人足球踢得好,被舟山网红网暴过《岛上的日子|因为夸了几句韩国,我被人挂朋友圈了》。可惜的是,韩国人越来越争气,前段时间又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加上前几年影视文化迅猛发展,“没文化“的韩国人都快成为文化输出的亚洲之光了。这样下去,我们能嘲笑他们的点越来越少,接下来可能只剩饮食文化了。


说起韩国的餐饮,对韩国优越感强烈的中国网友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部队锅”。据说部队锅起源于朝鲜战争时期,当时韩国物资极度匮乏,驻韩美军的剩余食材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这些食材包括午餐肉火腿香肠等,当地居民将这些食材与辛辣的苦椒酱(现在的韩式甜辣酱)一起炖煮,形成了最初的部队锅‌。虽然韩国现代的部队锅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韩国美食,常加入辛拉面芝士,味道更加丰富‌。虽然现在部队锅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欢迎,尤其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成为代表韩国料理的经典菜品之一‌。但是因为它“出身卑微”,成为中国网友嘲笑韩国人的重点。

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结束于1953年。我不清楚当时我国的普通老百姓吃得怎么样,对于当时的韩国老百姓来说就算吃的真是驻韩美军的“剩余食材”,也没什么好嘲笑的。身处战火之中,能活下来都不容易。何况那个年代的东亚,应该也很少有经济发展的特别好,老百姓物资丰富的国家吧?


我是八十年代初出生在浙东,虽然地处小岛农村,但相对来说,已经是经济发展得比较靠前的地方。在九十年代的六横岛,还经常吃另一种形式的“部队锅”。


那时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是在自家院子搭棚子(有时也借邻居家的院子)办酒席。食材都是自己采购,然后请村里的大厨来做。酒席一般要吃两三天,结束后还会剩下一大堆剩菜。这个时候,主人家就会把这些剩菜倒在一起再用大锅煮一下,由帮忙的乡邻抬着大木桶在村里挨家挨户分。每到一户,女主人会拿一个大碗出来接,抬桶的人用一个大木勺舀两勺倒进碗里。印象中小时候还挺喜欢吃这个,夹出一块瘦肉或年糕,都算那个时代的“小确幸”。


这种吃法北方也有,叫“折箩”,在六横叫“鬯羮桶(这个词由舟山青年艺术家朱慧道老师考证,感谢朱老师)”。在那个物质并不丰盛的时代,你分一碗鬯羮桶给乡邻,别人是感激你的。如果放到现在,你再分鬯羮桶,估计别人会觉得你有病。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的“鬯羮桶”跟韩国的“部队锅”相比,强在哪里?

其实,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才基本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现在很多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前三十年是不可想象的。我在四十岁以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牛奶不耐受,因为我小时候是没有牛奶喝的,贵是一方面,而且物资匮乏年代在小岛农村根本没地方买。


所以,以现代人的物质条件去嘲笑七十年前的食物,其实是很不厚道的。还是八九十年代,村里经常有外地的乞丐出现,他们大多来自安徽凤阳,随身带着村大队的证明,上面写明因为家乡遭水灾没办法才出来乞讨,希望社会各界施以援手等等。如果刚好遇到饭点,当时还健在的爷爷会邀请他们一起吃完饭再走,不会嫌弃他们的脏臭。爷爷说:“往前几十年,我也跟他们一样吃不上饭,穿的衣服还不如他们。我也就是运气比他好,投胎的地点比他好一些……”

一个人的良善之心,莫过于不要忘了自己的过去。

乡愁供销社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广告推广,特此声明,不再重复提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