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北京出差,路过望京SOHO。看到的那瞬间,怎么说呢,作为一个这些年还是看了些国内各种建筑的前地产人,还是感觉震撼。很多年前,我弟弟第一次来北京时,回家跟我说你下次去北京一定要去看看潘石屹的房子,很震撼。今天,我终于明白他当年说的震撼是什么意思了。
作为一家房企,潘石屹创建的SOHO中国在行业内一直是特立独行的存在,无论是它的产品,还是它的经营模式,一直饱受争议。一开始,潘石屹被业内称为天生的营销大师,擅长制造话题新闻,引起媒体的关注,从而引发主动宣传。他把SOHO产品打造成了一个时尚标签、一个流行趋势、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一类人群的代名词。而后在SOHO中国的业绩巅峰时刻,潘石屹却放弃了自己的销售天赋,宣布公司业务模式将从开发销售型物业,转型为自持型物业租赁。但是,没过几年,他又整体出售手里的资产……
我们以前在房企时经常会展开各种对标杆企业的学习,学习万科的经营思维,学习金地的产品创新,学习绿城的品质营造……但好像从来没有企业提出要学习潘石屹或SOHO中国,似乎就算想学习也无从下手。或者说SOHO中国就等于潘石屹,一个企业可以学,但一个人却很难学。作为一个前地产人,我是一直挺喜欢潘石屹的。潘石屹的形象给人感觉很土,其实不然。他曾祖是清末的秀才,爷爷毕业于黄埔军校,父亲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母亲是一名教师,算是书香门第。但他出生于历史特殊时期,从小生活家庭贫寒。我跟一些朋友聊过“寒门出贵子”的例子,那些寒门贵子出身确实不好,但往上屡会发现祖上都不差。最后那些人还能再起来倒不是所谓的“基因觉醒”,而是曾经阔过的寒门会一直坚持重视后代的教育。不像我们这样的祖辈都是贫民的,连后代教育都不重视,又怎么可能突然出一个贵子。
第一次对潘石屹和SOHO中国有好感,是源于一个传说。我们地产策划在楼盘开发前期有一项工作,编写项目的销售说辞,也就是置业顾问给客户介绍项目的说辞。那时候,我觉得这个东西没啥必要,过于呆板。只要有些原则性的条款,其他应该根据客户具体情况让置业顾问自由发挥。那时我就听说SOHO中国的楼盘就没有销售说辞,只有三个原则:第一,不可以说假话。第二,不可以说同行坏话。第三,在坚持前两个原则的前提下,怎么说客户会买就怎么说。第一条约定职业道德,第二条约定行业道德,第三条强调专业能力,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最好的销售说辞。
我始终觉得老一代做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家国情怀,对一些东西有很多近乎本能的偏爱,比如足球,比如文学。那个时代几乎每个房企都会出企业内刊,比如《万科周刊》、《绿城HOME》、《SOHO小报》等,就连我以前就职的小房企中联房产都出了一份《中联报》。这些企业内刊名义上是宣传企业产品和文化,但总有一些有理想的老板,把自己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放在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SOHO中国出的《SOHO小报》,名义上是企业内刊,但内容没有商业化的东西,就连自己公司的产品广告基本都很难看到(这个其他企业都做不到)。以行业专家和名士为供稿人,每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强调社会、民生、精神和灵魂,旨在激发读者思考、自我提升。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在我看来就是当时最好的企业内刊。虽然在2010年停刊,但行业内拥趸者无数,至今还能看到一些二手网站在交易残本。我曾有幸收藏了几期,后因为年轻时频繁搬家遗失不少,甚是可惜。
有段时间,宋丹丹吐槽SOHO中国的房子丑,我是不认同的,我觉得能把一本企业内刊做成的老板,他的思想和品味绝对不同凡人。
再后来有了新浪微博,潘石屹和任志强两人成为行业里最耀眼的大V,经常插科打诨,为行业提供一些话题。但我们去细看他们当年讨论的内容,其实很有社会性和思想性。比如有一次他们讨论中国的住宅小区围墙是否应该存在,一个小区是不是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两人观点针锋相对,各自引经据典写了好多论文,引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例子和法律法规,非常精彩。我记得他们还出过一本书收录了这些文章,读起来引人深思。那时的行业大佬关心的真的是国家命运社会经济行业发展,跟后来那些醉心搞歌舞团当土皇帝的房企土老板相比,高出多少境界?只是,大浪淘沙,风流总是雨打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