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嫌棄前線將士討伐叛軍不利,認為是缺少一個決定性的統帥,於是任命自己的兒子普王李誼為荊襄等道行營都元帥,總負責討伐李希烈叛軍之事,同時徵發涇原等各道兵馬援助襄城。
783年冬十月初二,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領五千兵馬到達京師,準備繼續前行去襄城。天寒地凍,又下著冬雨,士卒們苦不堪言。這些士卒多帶著家中子弟在身邊,期望著到達京師的時候,能得到豐厚的賞賜,讓子弟帶回家中。可是,士卒們失望了,朝廷沒有任何賞賜頒下。
這倒也不能完全怪怨唐德宗和朝廷大臣,他們將長安城中商賈百姓幾乎折騰到家破人亡搜刮來的那點財物,轉眼間就花了出去,國庫空空如也,哪還有什麼財物賞賜士卒?當然,皇帝內庫及大小官員家庫房中堆積的財物不算,那屬於私人財產,供個人揮霍用的,怎能拿出來犒賞將士呢?
十月初三,涇源軍將士們帶著滿腹怨氣繼續出發。到達滻水的時候,皇帝詔令終於下達,命令京兆尹王翃犒賞軍隊。將士們的士氣稍稍高漲,雖然沒能得到財物賞賜,能有酒有肉的好好吃上一頓,改善改善生活,也算聊勝於無。可惜,京兆尹派人送來犒賞將士的食物,只有粗劣的飯食和菜餅。
涇源軍將士們徹底爆發,踢翻食物,互相串聯:“我們將要拼上性命戰場殺敵,卻連口飽飯都吃不上,憑什麼還要給他們賣命?聽說皇帝瓊林、大盈兩個內庫中裝滿了金銀絹帛,我們不如一起去拿來分享吧。”眾將士說著,穿起鎧甲,舉起旌旗,鼓噪著返身沖向長安城。
就這樣,因為一點酒肉物資被貪污或者挪用,一支朝廷軍隊又嘩變成叛軍了。
這個時間,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入朝辭行,還沒有離開,聞聽自己麾下將士嘩變,大驚失色下,當即打馬疾行前往軍中,希望能在引起大亂前,阻止嘩變。
可惜,事態的發展,已經不由人控制,姚令言的喝止無人理睬,本人反而被亂軍控制住,裹挾著一起沖向長安城。
唐德宗大驚,急忙命令中使前去頒佈詔令,每人賞賜兩匹絹帛。眾士卒更加憤怒,亂箭齊發,嚇得頒佈詔令的中使抱頭鼠竄。
哪怕是一天之前,能有這每人兩匹絹帛的賞賜,何至於鬧出兵變?事已至此才想起賞賜,晚了。
唐德宗再派中使前去撫慰,可才出城門,就被亂軍殺死。唐德宗更加緊張,又命人拿出二十車金銀絹帛作為賞賜,依然無效。
此時的亂軍,已經沖入長安城中,聲勢浩蕩,不可遏制。
城中百姓嚇得驚慌失措,四處奔走。亂軍中有明白人高呼:“你們慌亂什麼,我們又不會搶奪你們的貨物,徵收你們的家產。”百姓一想,也是啊,這些人再可怕,還能比那些朝廷官吏抄家破門更可怕嗎?於是安定了許多。
唐德宗見中使無用,再派普王李誼和翰林學士姜公輔出面撫慰。不過,沒等二人出面,亂軍已經在將領的指揮下,列開陣勢,準備攻擊皇宮了。數萬百姓就在一旁圍觀,雖然沒有直接加入亂軍,但也絕沒有幫助朝廷的意思。
唐德宗見事情不可能和平解決,只得下詔調動禁軍抵擋亂軍。令人驚詫的場面再次出現,因為禁軍將領長期吃空餉,缺額嚴重,且缺乏訓練,導致禁軍軍紀渙散,兵無戰心,所以,皇帝詔書下達,竟無一兵一卒前來據敵。
那可是禁軍,是保護皇帝、皇宮、京師安全的禁軍,竟然崩壞到如此地步,唐德宗這個皇帝卻絲毫不知,昏聵啊。
這時,亂軍已經衝開皇宮週邊大門闖入。唐德宗見事情緊急,當機立斷,效法父祖故智,帶著身邊來得及召集的妃嬪、皇子皇孫公主等人,讓普王李誼為前驅開路,太子拎著兵器殿后,以最快的速度,逃離京師長安,經咸陽,逃往奉天。至於來不及召集的皇子皇孫公主以及文武大臣們,生死各安天命吧。
當然這時候也顧不上皇宮中積攢的那些財物了,畢竟命更重要。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皇帝逃亡速度太快,根本沒來得及召集禁軍保護。當然,也可能是召集了沒召集到。離開長安城,恰好碰到司農卿郭曙(郭子儀之子)帶著數十名家丁在城外打獵,見狀,郭曙立刻帶著家丁衛護在皇帝身邊。皇帝身邊總算是有了一丁點保護力量。同時,右龍武軍使令狐建正在軍中教導士卒射箭,得知消息,率領四百士卒迅速追上皇帝車駕保護。
眾人半夜時分到達咸陽,急於逃命的唐德宗顧不上講究,匆匆忙忙吃了幾口飯,連夜繼續出發,直奔奉天。
看來大唐皇帝別的本領高不高不一定,從玄宗開始練就的逃跑本領卻是家學淵源,速度快的驚人,以至於所有文武大臣都沒有反應過來。大臣中不乏宦海沉浮數十年,經歷過安史之亂,對危機極為敏感之人,卻沒有一人比得上皇帝的反應速度。
中樞宰相盧杞、關播得知消息,從中書省翻牆逃離。其他文武大臣也八仙過海,各展神通逃離京師,並在咸陽城追上皇帝一行人。
由此看來,中樞大臣的反應速度,也僅僅稍遜皇帝一小籌而已。
直到逃到奉天,眾人才算長出一口氣,可依然是人心惶惶。這裡也不一定安全啊。好在關鍵時刻左金吾大將軍渾瑊率軍到達。渾瑊威望素著、忠心耿耿且驍勇善戰,見他前來保駕,唐德宗及身邊大臣總算稍稍放下心來。至少短時間內生命安全有了保障。
皇帝逃跑後不久,亂軍闖入皇宮各處,開始肆意劫掠。別說什麼大唐朝廷財政困難,叛軍將士在皇宮中看到的,卻是堆積如山的各色財物。數千叛軍各個盡全力爭搶金銀絹帛,直到每個人都徹底拿不動了才停手。
眼見皇宮內外亂成一團,被禍害的窮困潦倒的長安百姓,也趁機闖入皇宮。膽子大的,學著亂軍的樣子,明目張膽的劫掠,膽子小的,悄悄偷點財物就跑。而且,這些百姓還有個優勢,離家近,將偷來、搶來的財物放回家中後,還可以再來第二次。
還有一些沒膽子進入皇宮劫掠的百姓,又不甘心放棄發財的機會,於是就在路上搶劫其他手中拿著財物的人。
亂象從皇宮中蔓延到長安城中,徹夜不止。
縱覽上下五千年文史的隱秘幽微
歡迎轉發、訂閱
“青禾田講古”之歷史故事目錄
『先秦歷史故事目錄』
『秦漢歷史故事目錄』
『三國歷史故事目錄』
『兩晉歷史故事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