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與安慶緒,比爛的遊戲│1222
文化
2024-10-14 06:03
加拿大
唐肅宗的主要注意力並不在史思明這裡,他更迫切想要消滅的,是安慶緒。畢竟,安慶緒頭上頂著個大燕皇帝的帽子。758年九月,唐肅宗命令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淮西節度使魯炅、興平節度使李奐、滑濮節度使許叔冀、鎮西及北庭節度使李嗣業、鄭蔡節度使季廣琛、河南節度使崔光遠等七位節度使以及平盧兵馬使董秦,率領二十萬大軍討伐安慶緒,同時還命令河東節度使李光弼、關內及澤潞節度使王思禮,率領自己麾下兵馬助戰。唐肅宗此番調動兵馬本身沒什麼問題,但讓人無語的是,因為這些將領之中,郭子儀是中書令,李光弼是侍中,都是位高權重,都是元勳功臣,任命誰為大元帥統領另一人也不太合適,因而,唐肅宗索性不設置主帥一職,讓十支大軍主將各行其是,只是任命心腹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負責協調各大軍行動。這個決定就要命了。十支軍隊,數十萬大軍,聚集在一個戰場上,卻沒有主帥統一指揮,用腳趾頭也能想到該有多混亂。唐肅宗如果真是擔心郭李二人不能互相統屬的話,不讓其中一人參與鄴城之戰,讓他去監視、威懾史思明,不就行了嗎?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唐肅宗並不完全信任這些將領,不願將如此龐大的軍隊交到一個人的手中指揮,所以才不設置元帥,卻派自己身邊的宦官去協調各支軍隊行動。那麼,唐肅宗知道不知道這樣安排會導致軍隊混亂呢?一定知道,這是明擺著的事。唐肅宗估計是寧可冒著混亂甚至失敗的風險,也不想見到大權旁落,尤其是軍權吧。畢竟,萬一不亂、不會失敗呢?萬一魚朝恩能協調好呢?當然,即使唐肅宗如此安排,也並非沒有勝利的可能,因為安慶緒一方爛得更徹底。只是唐肅宗忽略了史思明的威脅。安慶緒剛剛到達鄴城的時候,雖然連遭慘敗,勢力分崩離析,但依然佔據著七個郡六十多座城池,兵源及兵器糧草供應也較為充足,還是完全有捲土重來的實力的。可惜的是,安慶緒這位大燕皇帝從上位開始,就沒幹過什麼正事,而且,在如此惡劣情況下,依然不改紈絝本色。對於什麼軍國大事、朝廷政務,安慶緒完全不放在心上,全部心思都是如何在鄴城中修建更多的亭臺樓閣,如何讓自己最後的皇帝生活更享受上。原來在洛陽時,安慶緒身邊還有個御史大夫嚴莊替他掌管朝廷。別管嚴莊是忠是奸,能力是大是小,朝政、軍政事務,至少有人處理一下,各部門、各大臣出現分歧,也有人決斷一下。可惜,洛陽被唐軍收復後,嚴莊也已經投降了大唐,安慶緒身邊也就徹底沒有了主事人,其他權位較高的大臣,如高尚、張通儒等人,也都和自己的君主類似,互相之間只知道爭權奪利,根本無人用心政務。依然追隨在安慶緒身邊的將領中,大將蔡希德頗有才略,在軍隊中威望較高,麾下還保留著一些精銳兵馬。可惜,蔡希德性情剛正不阿,直言不諱,得罪了張通儒,於是張通儒在安慶緒面前進讒言,斬殺了蔡希德。這下,安慶緒徹底失去軍心,蔡希德部下將士更是紛紛逃散,其他將領也心中不平,不願再替安慶緒賣命。安慶緒眼見軍心浮動,於是任命將領崔乾祐為天下兵馬使,總領自己麾下大軍。可是崔乾祐卻是個性情剛愎,殘暴嗜殺之人。因而,叛軍軍心更加混亂。郭子儀先是率軍擊敗叛軍安太清所部,安太清退守衛州,郭子儀進軍包圍衛州。隨後,唐軍魯炅、季廣琛、崔光遠、李嗣業所部,也先後到達衛州。安慶緒親自率領鄴城中全部兵力共七萬人馬,前來救援衛州。郭子儀率軍與之交戰,假做不敵後退,叛軍追擊,被郭子儀早就埋伏好的弓弩手一頓狂風暴雨般箭雨射退,郭子儀率軍返身追擊,大敗叛軍。唐軍隨即攻克衛州,然後一直追擊叛軍到鄴城附近,並再次擊敗叛軍。叛軍前後死傷三萬多人,剩餘的殘兵敗將逃進鄴城,閉城固守。唐軍各支兵馬先後到達鄴城城下,團團包圍鄴城,開始攻打。安慶緒走投無路,派使者向史思明求援,並承諾願意將皇位讓給史思明。史思明倒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率領十三萬兵馬從范陽出發,前來救援。到達鄴城附近後,史思明並沒有急於和唐軍交戰,而是派大將李歸仁率領一萬兵馬屯駐于滏陽,與鄴城中的安慶緒遙相呼應,激勵城中叛軍軍心士氣,自己則率領大軍在一旁觀望,尋找機會。此時唐軍崔光遠所部,剛剛收復魏州。史思明看到機會,率軍攻打魏州。崔光遠派部將李處崟迎戰。叛軍勢大,李處崟戰敗,退回魏州。叛軍殺到城下,使出離間計,揚言:“李處崟你既然召我們前來,為什麼不開城迎接!”崔光遠中計,殺掉李處崟,自亂軍心。史思明指揮叛軍趁勢攻城,唐軍慘敗,被斬殺三萬余人,魏州被叛軍佔據,崔光遠狼狽逃亡汴州。二月,久攻鄴城不下的唐軍,開始堵塞漳河,引漳河水水淹鄴城。此時,唐軍圍攻鄴城,已經數月。雖然鄴城情況越來越危急,城中也已經徹底斷糧,但在安慶緒率軍拼死防守下,在史思明不斷襲擾下,更主要的是唐軍沒有主帥,各路大軍之間各行其是,攻城戰打得混亂不堪,因而唐軍一直攻鄴城不下。因為久攻無果,唐軍上下疲憊不堪,軍心浮動,士氣低迷。更讓人無語的是,攻城到最後,城內叛軍也徹底失去了希望,想要出城投降,卻因為城內灌進來的水太深,出城不方便,而且,唐軍沒有主帥,不知道向誰投降,只能繼續守城。
縱覽上下五千年文史的隱秘幽微
歡迎轉發、訂閱
“青禾田講古”之歷史故事目錄
『先秦歷史故事目錄』
『秦漢歷史故事目錄』
『三國歷史故事目錄』
『兩晉歷史故事目錄』
『南北朝歷史故事目錄』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一』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二』
青禾田讲古
探寻数千年历史之幽微,体会中华文化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