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的罪己詔│1244

文化   2025-01-20 07:05   加拿大  

朱泚敗退回長安,再沒有主動進攻的能力,於是準備固守堅城,等待時局變化。

朱泚並不貪婪,佔據長安,朝廷府庫、皇宮內庫,盡皆落入他的手中,值此落入下風時刻,為了收攏軍心,不時拿出大量金銀絹帛賞賜將士;朱泚也並不殘暴,對於留在城中的那些將相公卿的家屬,包括那些跟隨唐德宗逃離京師的官員的家屬,神策軍以及隨從唐德宗的六軍,哥舒曜、李晟等人的家屬,朱泚都讓人按月供給糧食。同時,為了守城,朱泚大規模修繕城池,打造守城器械,花錢更是如同流水。即使如此,等到唐軍收復長安的時候,朱泚手中還有不少剩餘的財物。

如此多的財物,卻捨不得拿出一點兒來賞賜將士,逼得將士變成叛軍,可見大唐皇帝、朝廷官吏之貪婪吝嗇。

不過,長安城畢竟處於大軍隱隱包圍之中,叛軍將士軍心逐漸渙散。形勢越發對朱泚不利。

奉天守城的主要功臣當然是渾瑊和韓遊瑰,解圍則主要依靠的是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所部,按照奉天城中將士議論,如果李懷光所部再晚三天到達,奉天城很可能就會被叛軍攻克。

李懷光本人性情暴躁、驕狂,感覺自己這次奉天救駕立下不世之功,陛下一定會以超常規的禮節接待自己,從而越發狂妄,不時和身邊親信大發狂言:“天下之所以大亂,都是宰相盧杞、戶部侍郎兼度支判官趙贊、御史大夫白志貞這些奸佞所致,等我見了皇帝,一定奏請陛下誅殺這些人。”

這些話傳到盧杞等人耳中,盧杞等人都頗為驚慌,惴惴不安。李懷光剛剛立下救駕之功,聖眷正隆,皇帝必然會向他諮詢朝政得失,並且很可能對他言聽計從。如果他真向皇帝上奏,自己這些人就危險了。於是,盧杞先下手為強,向皇帝建議:“陛下,現在叛軍剛剛敗退,心膽俱喪,正是乘勝追擊一舉破敵收復長安的好時機。如果您讓李懷光將軍入朝見駕,一定又是獎賞,又是賜宴,這樣一來必然會耽誤好幾天時間,也就給了賊人從容退入長安,做好防備的時間。到那時,再想破賊就會困難很多。”

唐德宗此時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儘快平定叛亂,收復長安之事,根本沒考慮到李懷光的想法和心情,感覺盧杞的話很有道理,因而,立刻下詔,讓李懷光不用來奉天見駕,直接引軍屯駐便橋,與李建徽、李晟及神策軍兵馬使楊惠元等共同收復長安。

接到詔書,李懷光憤憤不平。我率軍千里赴難,破朱泚,解重圍,立下不世之功,咫尺之遙,卻見不到皇帝的面,這分明是苛待功臣,賞罰不明啊。至此,李懷光在恨怨盧杞等人的同時,連唐德宗也恨怨上了,於是起了和朱泚聯合,共同叛亂的心思。

看看吧,又因為皇帝一個小小的不注意,迅速平叛不成,卻又主動製造了一支叛軍。昏君佞臣誤國。當然,由此也可看出大唐中樞權威之岌岌可危,稍不如意,各鎮節度使就有可能叛亂。這皇帝當的,也真稱得上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了。

李懷光心懷不忿,當然不會痛快進兵,又認為自己是被奸佞盧杞等人陷害,於是頓兵不進,不斷上表,揭露盧杞等人的罪惡。

眼見手握大軍的一鎮節度使又有不服從朝廷的架勢,唐德宗憂心忡忡,群臣也議論紛紛,指責盧杞等人處置不當。

到了十二月,眼見李懷光越發不滿,為了安撫李懷光,唐德宗只得忍痛貶謫盧杞為新州司馬,白志貞為恩州司馬,趙贊為播州司馬。就連唐德宗身邊的親信宦官翟文秀,都在李懷光的彈劾下,被皇帝下詔誅殺。

可惜,李懷光依然不滿意,各地叛軍也有愈演愈烈之勢,

唐德宗曾派人勸說田悅、王武俊和李納等叛將,表示只要他們願意回歸朝廷懷抱,自己就可以赦免他們的罪行,並許以高官厚祿。這幾人都是口頭答應,但既不斷絕和沒被赦免的叛臣朱滔的來往,更沒有放棄自封的王號,一切照舊。朱滔更是率領麾下兵馬六萬餘人,加上三千回紇兵,從河間出發,浩浩蕩蕩向南殺來,遙遙呼應長安城中的朱泚叛軍。

見形勢又將失控,天下又有陷入徹底糜爛的可能,唐德宗終於作對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下達罪己詔。

784年正月初一,唐德宗大赦天下,改元,向天下頒發罪己詔。詔書中,唐德宗坦率的承認了自己這些年所犯的各種錯誤,承認自己因為長於深宮之中,居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恤征戍之勞苦,致使上下之間聲氣阻隔,官吏殘暴,從而導致兵禍連結,使得天下百姓“轉死溝壑,離去鄉閭,邑裡丘墟,人煙斷絕”。表示這些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上累於祖宗,下負於蒸庶”。

唐德宗還表示,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本來都是有功之臣,是自己安撫駕馭無方,才導致他們心生疑慮畏懼,從而抗拒朝廷。這些也都是自己的錯,自己願意向之前一樣對待這些人及他們麾下將士官吏。就連朱滔,唐德宗也表示他只是受到了朱泚的牽連,但是他們兄弟二人相隔遙遠,必定不是同謀,之前朱滔也是朝廷的有功之臣,因而,只要朱滔願意主動向朝廷歸順,也可以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

對於稱帝的朱泚,他本人無論如何是不能赦免的,但其麾下被裹脅的將士、官吏、百姓等,只要在朝廷大軍到達長安之前,主動脫離叛軍,向朝廷投誠的,都可以赦免。

為了懲罰自己的錯誤,唐德宗在罪己詔中表示,今後朝廷內外上奏的表章等,不能再稱‘聖神文武’的尊號。

罪己詔中,唐德宗對所有奔赴奉天城和進軍收復長安的將士,都賜予“奉天定難功臣”的稱謂,另外減免了一批苛捐雜稅,讓百姓能稍稍緩口氣。

大赦令及罪己詔的頒佈,說有效果確實有效果,“四方人心大悅”,“山東宣佈赦書,士卒皆感泣”,王武俊、田悅、李納三人都主動去掉了自封的王號,向皇帝上表謝罪;但是說沒效果也沒太多實際效果,朱泚依然佔據長安,並改國號為漢,自號漢元天皇,李希烈依然在忙著準備稱帝,朱滔也依然率叛軍繼續南行。叛軍經過王武俊控制地域的時候,剛剛向皇帝上表謝罪效忠的王武俊,不但沒和朱滔刀兵相向,反而拿出大量財物犒賞叛軍;叛軍經過田悅控制地域的時候,田悅表現的比王武俊還要殷勤。只是當朱滔要求田悅出兵,和自己一同進攻大唐時,田悅沒敢答應,因此惹惱了朱滔,被朱滔狠狠敲打了一番。

不過不管怎麼說,作為唯我獨尊的皇帝,能夠主動頒佈罪己詔,向天下臣民認錯道歉,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之事了。不然,從有皇帝開始到這個物種名義上消失,昏庸君主何其多,亡國之君也不少,又能見到幾張罪己詔?

認錯,何其難哉?


縱覽上下五千年文史的隱秘幽微

歡迎轉發、訂閱


“青禾田講古”之歷史故事目錄

先秦歷史故事目錄

秦漢歷史故事目錄

三國歷史故事目錄

兩晉歷史故事目錄

南北朝歷史故事目錄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一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二

青禾田讲古
探寻数千年历史之幽微,体会中华文化之精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