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鎮之亂再變成五鎮稱王│1239

文化   2025-01-08 07:03   加拿大  

782年二月,朱滔、王武俊相繼舉兵發動叛亂,各自攻城掠地後,在甯晉匯合,共同殺奔魏州,救援田悅。

在此之前,盧龍節度使麾下行軍司馬蔡廷玉,與判官鄭雲逵關係惡劣,於是找了個理由上奏朝廷,貶鄭雲逵為莫州參軍。鄭雲逵是朱滔的女婿,朱滔當然不會看著女婿吃虧,於是也上奏朝廷,將之調到自己身邊,提拔為掌書記。鄭雲逵恨蔡廷玉入骨,不斷在朱滔面前詆毀蔡廷玉,蔡廷玉又曾經在朱泚面前說過朱滔的壞話,因而,朱滔也恨不得除蔡廷玉而後快。

朱滔以朝廷苛待功臣,賞罰不公的名義發動叛亂,唐德宗有些慌亂,於是將罪名推到蔡廷玉頭上,將之貶為柳州司戶,希望借此取悅朱滔,使之重歸朝廷懷抱。可惜,既然已經發動叛亂,貶謫一個小小的蔡廷玉又怎麼可能滿足朱滔的貪欲?

起兵之後,朱滔悄悄派人帶著密信聯繫在朝中做官的兄長朱泚,希望朱泚能一起參與謀反。

信件被朝廷得到,朱泚驚懼不安,請罪不止。

一來朱泚確實沒有參與謀反之事,二來唐德宗依然在希冀能與朱滔有媾和的機會,不敢將事情做絕,因而,雖然不再重用朱泚,將其束之高閣,但表面上,卻沒對其做出任何懲罰,官職保留不變,另外還賞賜其大量金銀、綢緞、豪宅、美田等物,以示安撫。

當然,平叛兵馬無論如何也是要派遣的,因而,唐德宗在試圖安撫朱滔同時,派遣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領一萬五千兵馬,前往魏州支援馬燧、李抱真等人,討伐田悅、朱滔叛軍。

出兵作戰需要錢,糧草、軍械、輜重、獎賞、撫恤等都需要錢,需要大筆的錢,少了很可能激起兵變;安撫、拉攏、收買那些徘徊在朝廷與叛臣之間的中間派,如朱泚者,同樣需要錢,需要大筆的錢,少了對方根本看不上。再加上經手官吏層層盤剝中飽私囊,更使平叛花費數額直上九重天。相對應的,連年戰亂入不敷出,國庫空虛,根本支撐不起如此花銷。同時,數十年戰亂,民間百姓早已被搜刮的困苦不堪,即使刮盡地皮也湊不出幾個錢來。於是,大唐朝廷將目光看向了商人。

商人錢財眾多且地位低賤,關鍵時刻正是盤剝的好物件,因而,有自詡睿智的大臣向皇帝建議,對於身家超過萬緡(一千個銅錢為一緡,即後世熟悉的貫)的富商,給他保留萬緡的財物,以朝廷的名義,征借其超過萬緡的部分,充作軍用。這些人給皇帝畫餅,陛下,您想想,天下富商成千上萬,咱們只需要征借一兩千個商人,所得財物就足夠朝廷數年使用了。

唐德宗大喜,認為此策高明,當即頒佈詔書執行。長安城中頓時雞飛狗跳,一片愁雲慘澹。其中當然有商人善財難舍的原因,但更多的,則是被官吏逼迫,家破人亡者。為了征借更多的錢財,負責征借的各級官吏大力搜索長安城中所有商人的所有財貨,只要認為你申報財產不夠真實,就將人抓起來嚴刑拷打,逼迫其交出更多財物,直至破產、破家。

所謂征借,本來就是毫無道理的強行徵用,至此徹底變成了抄家滅門。

長安城中如遭強盜洗劫,商人財物損失不知凡幾,長安內外市場一片蕭條,最終朝廷所得卻僅僅八十萬緡財物。這點錢,連一個月的軍用都不夠,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於是,大唐朝廷又大規模擴大征借範圍,也不管萬緡不萬緡了,將當鋪及凡是有積蓄的百姓都納入征借範圍。

長安城中更加混亂,從富商到百姓,都被壓榨到財力枯竭,怨聲載道,朝廷最終卻只得到了二百萬緡財物而已。

唐德宗此舉,堪稱禍國殃民的典範。

朱滔、王武俊兩路叛軍到達魏州,大喜過望的田悅大排筵宴,盛情招待,魏州城中叛軍也是歡欣鼓舞,興高采烈。

有趣的是,就在同一天,李懷光率領的大唐援軍也到達魏州前線,馬燧、李抱真當然也是大張旗鼓,熱情迎接。

唐軍的動靜讓朱滔產生了誤判,以為唐軍要趁自己立足未穩展開進攻,於是不顧宴飲,急忙指揮兵馬,列開陣勢迎敵。唐軍主將李懷光更是個急性子的猛將,見狀也立刻調動兵馬,並向朱滔所部叛軍主動發起進攻。

朱滔所部叛軍戰鬥力並不強,迅速被唐軍擊潰。可惜,李懷光麾下唐軍軍紀也非常散漫,見敵軍敗逃,丟下大量輜重財物,不顧追敵,紛紛爭搶財物。這時,王武俊率兩千騎兵殺到,一陣衝鋒,將唐軍一分為二。朱滔也趁勢率軍返身殺回,唐軍反而慘敗,死傷無數,在馬燧的接應下才勉強收住敗勢。

隨後,朱滔派人在永濟渠上修築堤壩,將永濟渠水導入王莽故河,借此斷絕了朝廷軍隊的糧道與歸路。大唐軍隊開始變得人心惶惶。形勢迅速向有利於叛軍的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苦守濮州的李納也派人向朱滔等人求援,並在得到援軍後,轉守為攻,與大唐派來的宣武節度使劉洽所部打得有來有往,形勢大為好轉。

趁著大勝之機,在部下的擁戴聲中,四位叛軍主帥索性稱王,朱滔自稱冀王,田悅自稱魏王,王武俊自稱趙王,然後三人派人聯繫李納,讓他自稱齊王。

唐德宗見形勢越發不利,心急之下,加封淮甯節度使李希烈兼任平盧、淄青、兗鄆、登萊、齊州節度使,讓他率軍征討李納。卻不料李希烈隨即也加入了叛軍的行列。

李希烈早有割據自立之心,只是一直在等待合適時機而已。現在見朱滔等人相繼稱王,感覺時機成熟,不甘落後,在出兵的同時,派人聯繫李納、朱滔等人。幾方使者不斷,互通聲氣,相互結盟。

這個時間已經到了782年十二月,朱滔、李納等部叛軍雖然在戰場上佔據一定優勢,但朱滔、王武俊兩路叛軍是孤軍深入,遠離自己的老巢,大軍所需糧草輜重以及兵源的補充,都只能依靠田悅供給。田悅之前也連遭慘敗,所能控制的地域大幅度減少,時間一長,供給也是越來越困難。李納所部更是困守一州之地,度日艱難。而唐軍各路軍隊雖然戰鬥力不強,軍紀渙散,但畢竟補給順暢,後備兵源也充足,一段時間內堅持下去還是沒問題的。

朱滔田悅等人正為此事發愁,突然見到李希烈的使者,又早知道李希烈野心勃勃,麾下兵多將廣,欣喜之餘,立刻派使者去見李希烈,直接勸李希烈稱帝。

李希烈當然知道現在還不是稱帝的時機,於是自稱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

天下間驀然多出五王,藩鎮亂象越演越烈。


縱覽上下五千年文史的隱秘幽微

歡迎轉發、訂閱


“青禾田講古”之歷史故事目錄

先秦歷史故事目錄

秦漢歷史故事目錄

三國歷史故事目錄

兩晉歷史故事目錄

南北朝歷史故事目錄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一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二

青禾田讲古
探寻数千年历史之幽微,体会中华文化之精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