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邙山慘敗│1226
文化
2024-11-01 06:01
天津
唐軍前進至洛陽近郊的邙山之下,史思明率叛軍迎戰。李光弼命令全軍,依據險要地形,排兵佈陣。其他將領都領命而行,唯獨僕固懷恩指揮自己麾下兵馬擅自在山下平原地帶擺開陣型。李光弼急忙制止,命令他將軍隊佈置到地形險要處:“我們依據險要地形佈陣,進可攻退可守,就佔據了主動權。但如果在平原地帶佈陣,一旦處於不利局面,無險可守,必將潰敗。不能輕敵。”可惜,僕固懷恩堅持己見,拒絕接受李光弼的命令。史思明看出唐軍陣形混亂,立足未穩,果斷發起進攻。唐軍迅速被擊潰,死傷慘重,狼狽敗逃,軍械物資丟失殆盡。李光弼、僕固懷恩率領殘兵敗將渡過黃河,逃往聞喜,魚朝恩、衛伯玉逃往陝州。因為昏君佞臣的胡亂指揮,唐軍在邙山遭遇慘敗,使剛剛見到曙光的平叛形勢,再度轉危。鎮守河陽的李抱玉見叛軍勢大,也放棄河陽城逃走。叛軍輕鬆佔據河陽、懷州。唐肅宗及朝內群臣得知消息,目瞪口呆,驚恐不安,急忙調集援軍,駐守陝州,以保證潼關及長安的安全。不然,父子兩代皇帝將再度面臨逃亡的危機。如果唐肅宗不強令李光弼出戰,放手讓李光弼自由發揮,形勢至少不會突變到如此惡劣的程度;如果唐肅宗能恢復郭子儀兵權,讓其率軍攻擊范陽,即使不能攻克,也必然能牽制叛軍大量兵力,史思明也就不能全力對付李光弼。到那時郭李二人兩面夾擊,勝利有望。戰場上胡亂指揮的同時,唐肅宗和太上皇李隆基之間,關係也越來越惡劣。李隆基從蜀中返回長安之後,徹底淡出朝政中心,安安心心做起了太上皇。開始的時候,李隆基享受到的待遇還不錯,居住在自己喜歡的興慶宮中,身邊有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護衛,自己最信寵的內侍監高力士、妹妹玉真公主、妃嬪如仙媛、內侍王承恩、魏悅等人,也陪伴在左右,平日裡還有梨園弟子彈琴舞蹈,供太上皇消遣。唐肅宗也不時前來請安問候,文武大臣以及士民百姓,偶然見到太上皇的時候,也是叩拜行禮,山呼萬歲。唐肅宗稱帝之後,最信寵的宦官是李輔國。李輔國遠沒有高力士的忠誠與持守,為人奸詐,心胸狹隘,貪財弄權。李輔國出身貧賤,陡然飛黃騰達、掌握大權,唐肅宗身邊的親信懾于其威勢,不敢多說少道,李隆基身邊的人則難免說些閒言碎語。李輔國暗恨在心,開始在唐肅宗面前搬弄是非。李輔國先是偽稱太上皇身邊的親信結交群臣,圖謀不軌,應該讓太上皇居住在禁衛更加森嚴的太極宮中,便於就近監視和看管。唐肅宗沒敢答應。李輔國又蠱惑禁軍將士,在唐肅宗面前哭諫,唐肅宗依然沒敢答應。李輔國見直接走皇帝這條路不通,索性趁唐肅宗生病的機會,矯詔邀請太上皇到太極宮遊玩。等李隆基一行人等進入太極宮後,李輔國率領五百禁衛軍,刀出鞘弓上弦,攔住隊伍,準備強行將這些人留在太極宮中。李隆基嚇得幾乎掉落馬背。高力士忠心護主,斥責李輔國不得無禮,又責備禁軍將士,令其收起刀槍。李輔國雖然不敢真的弑君,跪拜于地山呼萬歲,但最終,還是將李隆基等人強行留在太極宮甘露殿內。進了太極宮,李隆基基本上失去了人身自由,身邊只剩下數十名老弱病殘的侍衛,陳玄禮、高力士以及其他舊宮人都不允許留在李隆基身邊。之後,李輔國裝模作樣去唐肅宗面前請罪,唐肅宗則大度的表示不予追究。由此看來,此事應該是唐肅宗默許,至少是李輔國揣摩透唐肅宗的真實心意後實行的。不然,事後既沒見唐肅宗去太上皇面前請罪,更不見其改善太上皇的待遇。刑部尚書顏真卿率領百官上表,詢問太上皇起居事宜,實際上就是關注太上皇的遭遇,遭到李輔國嫉恨,不久,貶顏真卿為蓬州長史。隨後不久,李隆基身邊的親信被一一處置,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王承恩被流放到播州,魏悅被流放到溱州,陳玄禮被勒令辭官回家養老,如仙媛被安置到歸州,玉真公主則被要求住到玉真觀中。李隆基被軟禁在太極宮中,親信之人四散飄零,身邊侍奉的宮人,都被換成唐肅宗的心腹,心中當然鬱鬱不樂,卻又無可奈何,因而,身體越來越不好。群臣心中雖然頗有微詞,但李隆基也早已喪盡士民之心,也就沒有更多的大臣站出來為其鳴不平。之後的李輔國更加倡狂。在唐肅宗的默許下,這次輪到李輔國肆意妄為,將大唐朝廷折騰的烏煙瘴氣了。好在,雖然兩代皇帝不斷折騰,但大唐運氣不錯,並沒有因此滅亡,因為叛軍一方內鬥更加慘烈。史思明兵法謀略出眾,智勇兼備,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統帥,但性情殘忍猜忌,嗜殺無度,部下稍不如他意,動輒就將其滅族,因而,其部下每日裡戰戰兢兢,人人自危。史朝義是史思明的長子,多年來跟隨在父親身邊行軍打仗,學到了其父幾分本領,而且,為人謙恭謹慎,在軍中頗有威望。可史思明並不喜歡這個長子,而是更偏愛小兒子史朝清,因而,不時派長子史朝義或者率軍衝鋒陷陣,或者鎮守戰區危險城池,卻讓小兒子史朝清鎮守自己的大本營范陽。而且,隨著史思明越來越看史朝義不順眼,逐漸起了殺掉史朝義,立史朝清為太子的想法。史思明身邊佈滿了各方眼線,因而,這邊剛有想法,還沒有正式實施,消息已經傳得人盡皆知,史朝義當然不甘束手待斃,開始暗中圖謀。
縱覽上下五千年文史的隱秘幽微
歡迎轉發、訂閱
“青禾田講古”之歷史故事目錄
『先秦歷史故事目錄』
『秦漢歷史故事目錄』
『三國歷史故事目錄』
『兩晉歷史故事目錄』
『南北朝歷史故事目錄』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一』
『隋唐歷史故事目錄二』
青禾田讲古
探寻数千年历史之幽微,体会中华文化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