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业认知,解读财富密码」
本文是万叔的第574篇原创
刚好说一下广州国际灯光节的情况。
从2011年开始,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就永久落户了广州。
举办的时间,在每年11月中旬。
地点就是广州的核心——珠江新城。
这地方是广州的金融中心,类似上海的陆家嘴,每天有几十万人来来往往上下班。
刚好灯光节也是晚上,超高密度的人群来来往往。
广州是如何处理这些人流的?
1、做了一个小程序,在网上实名制认证预约。
2、把游览时间分段,18:30-22:00,分段预约检票进入。
3、联合地铁加大运力,开动备用列车,保障人员流动;APM飞站避免人员冲突;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你看,同样是超高密度人流,同样是影响了正常的车辆、通勤,这就解决问题了嘛。
这些事情,都是一开始就谋划好了的么?
肯定不是。
2011年灯光节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连手机都不是人手一部的。
怎么办?
慢慢迭代改进呗。
人多了,就拉起围栏只进不出。
不稳定,就实名制预约。
运力不足,就加开临时地铁,延长地铁时间。
经济效益不足,就拉赞助搞冠名。
共识不够,就拉动小蛮腰一起,提升定位。
从广州级别的活动,变成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
不止这样,元旦节跨年这种重要时候,广州地铁也会延迟停运。
春运期间,广州火车站会把所有高铁全部拉出来,3、5分钟一趟,疯狂提升运力。
这些都是一个城市能缩能伸、能接待超大规模客流、能弹性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
万叔也问过广州地铁的朋友。如果超负荷怎么办?
加班费、临时调度、志愿者……
有很多的预案、演练,应对各种情况。
虽然万叔总是骂广州,觉得在和深圳的比拼中掉了队。
但放眼全国,广州在第一梯队的绝对实力,还是没跑的。
抗压、应急、解决问题,这些都是看不见的软实力。
平时好像看不出来,等到压力测试来的时候,城市管理能力、决策者的水平,接流量的能力,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千万别觉得是题目太难了。
你搞不定,不代表所有人都搞不定。
你拼了命才达到的山顶,可能只是别人日常锻炼的基本功。
前段时间,有个河南的朋友过来,万叔接待。
问他,你觉得广东跟河南,经济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朋友没直说,他就说了一点。
最大的区别在,河南现在在搞运动,不允许ZF的人外出吃饭。
这就巨大的扼杀了经济的活力。
万叔的理解,这就是觉得宴请吃饭不好,就直接禁止行动。
不去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不去找原因,分类应对。
而是直接从结果出发,把现象给禁止了。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比较硬核,讲的就是这么个事儿。
这种只看结果的懒政,发展到极致,就会变成这样。
所谓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就是这么个意思。
最后说一下,如果大学生夜骑,发生在广州。
比如从番禺大学城,骑到美食之都顺德去吃早茶。
大概率会演进成这样。
1、共享单车一周内投放10万辆(跨城专线),可以开锁跨城到顺德,费用多一点,第二天有专门的运力运回大学城。
既不影响本来的共享单车,又管控了跨城骑行的数量。
2、广州交通实时管制,通过电子管控、潮汐车道、交警指挥等形式,畅通去顺德的通道,避免堵塞和拥挤。
通过数字骑行、智慧公路等,分批控制车流,保证有序前进,及时解决出现的堵塞问题。
3、电子预约,由学校、交管共通报名信息,匹配车辆,实名预约,预约扫码开锁,掌握动向。
4、联合顺德做好接待工作和安保工作,通过志愿者、临时加班、调休等形式,辅助做好安全保障。
同时通过电子围栏、单向通行、中途退出救助点、无人机跟踪等方式,保障骑行顺利和安全。
5、跨城夜骑竞赛化、节日化。比如每年11月第一个星期六,骑行节,找赞助,沿途设置补给站和打卡点,强化品牌宣传和经济效益。
最后,至于有人说这种活动,都是大学生,没消费能力,没经济效益的。
都是太缺乏商业想象力。
把文旅的收益,仅仅理解为门票、车费、吃喝的开支这些基础收入。
对商业的理解太片面了。
就单单广州小蛮腰,这么一个没有任何实际功能,只作为地标、游览的建筑,一年的利润,超过了多少上市公司。
如果小蛮腰单独上市,估值能到多少,你知道么?
ps:广州灯光节的历年盛况,也放在这里了,欢迎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