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业认知,解读财富密码」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讲了个什么理论呢?
三位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证明经济的发展情况,跟政治制度相关。
说人话就是,他们觉得,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具体怎么证明的呢?
他们先把制度分成了两类,一类叫包容性制度,一类叫榨取型制度。
那包容性经济制度与之相反,就普遍有这样的特征
1、允许和鼓励大多数人参与经济活动,并尽最大努力发挥个人才能和技术,能够让个人自由选择。
2、保护私有财产、创造公正的法律制度、提供公共服务。
3、打破行业垄断,允许新企业进入,并允许人们自由选择职业。
为了证明这个逻辑,举了一个例子。
在美国和墨西哥,之前是由英国和西班牙殖民的。
但因为双方采取的制度不同,英国殖民地变成美国的过程中,逐渐转向了包容性经济制度。
西班牙殖民地变成墨西哥的过程中,依旧是榨取型制度。
不同的种子萌发了不同的结果。
万叔刚看完获奖介绍,本来想喷的。
为什么会想喷呢?
因为我们都知道,生产关系是用于服务生产力的。
而这里所谓的经济制度,其实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他把制度,说成了是决定性因素。
举个例子。
同样是人口大国,印度现在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们已经搞了所谓的自由民主、西式选举。
号称民主国家。
经济发展一坨屎。
而我们虽然在外面总是被喷,但经济发展有目共睹。
之前美国人福山写过一本书,叫历史的终结,万叔当时看完大受震撼。
曾经一度产生了,世界灯塔就是好的认知。
但这些年,因为去的国家看的企业越来越多,也明白,不可以一概而论。
但后来才发现,是万叔自己理解错了。
获奖者之一的阿西莫格鲁,正是以中国为例,说从原来的榨取型制度,转向包容性制度以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
我们过去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城市化建设,和外贸收益。
而外贸、电商、互联网这些,都是从民营经济里面长出来的。
恰好符合了,解放生产力、保护产权、建设法治环境这些要点。
有这样包容的环境,才有了今天良好的经济体制。
尤其是在自由的、市场的大城市。
而我们,是世界上罕见的,两种模式并存的经济体。
过去为什么能和谐发展?
因为城市化进程中,手握权力的决策者,拿到了巨大的好处。
而无权无势的民营企业,通过外贸、互联网等行业,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但你看,当城市化进程快结束,决策者要开始化债的时候,各种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非税收入暴增的影响,你我都看得到。
另外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但并不是立竿见影。
好的制度提供了创新的土壤,增加了聚集SSR天才的概率。
形成了数学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
有反对的声音说,非洲有些小国,直接照搬美国的政策,法律。
结果还是弱的一批。
证明了制度对经济没啥影响。
不是这个意思。
几位诺奖获得者的研究,大概是,在同样的基础条件之下,一些国家获得了成功,一些国家失败了。
决定性因素,是制度的不同。
其实,放在企业层面也类似。
万叔服务的企业,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依靠政策、资源、垄断许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数没有组织战斗力。
工作的核心是,我怎么把领导安排的事儿给做好?
依靠市场、客户、需求成长起来的企业,组织战斗能力基本爆棚。
工作的核心是,我怎么创造最大的价值?
这和一个企业,到底是老板一人说了算,还是大家平等协商,没有绝对关系。
哪怕在一个,老板一言堂的企业里。
只要企业的发展,是顺应了需求,老板也愿意让更多的人分享利益。
大概率能越做越好。
拼多多就是这样。普通员工你不需要带脑子,只要扎实的把活干完,拿高薪,就可以了。
万叔本来想看一下他们发表的paper。
看看他们有哪些核心的观点。
但是他们的观点,散落在上百篇顶级期刊的文章里面。
为什么会获诺贝尔奖呢?
因为阿西莫格鲁把观点集结成册出了一本书——《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据说里面的故事轻松诙谐,并不刻板。
万叔已经买了,在路上。
过几天读完以后,再分享一下感受。
星球里如果有星友读过这篇文章,也可以以作业打卡的形式发出来,有奖励。
但说句实话,中国这几十年,经历了这么快速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还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如果能系统研究,形成理论。
研究结果,肯定也是诺贝尔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