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源居到清吟馆
文摘
2024-09-23 18:46
江苏
几个月前,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许正和老先生家中挂了一幅“数风流人物”的书法作品,知道老先生朋友多,遂拜托他看看能请哪位书法家帮我也写一张挂挂。 昨日中午,老先生微信告我,言在雷主席处,并问我想好写哪几个字。我不识雷,约略知道是许老先生的好友,是市诗词协会的第一届副主席、盐城知名书法家。我觉得机会难得,告之四个字“常谨遇之”。 上午十点,我依约来到桃源居许先生的家。许先生向我展示了雷主席的“墨宝”,我一看,雷主席所书横幅四字及落款,应是行书吧,全幅俊逸洒脱,书与意合,道共韵融,颇具文人气息。我喜不自禁,爱不释手。老先生却说:雷主席称昨日匆忙,恐有自己欠满意之处,已于昨夜重写了一幅。说着,给我看了他手机中雷主席新写的另一幅。我比较了两幅字,区别主要在“之”字,最后一划,一长一短。据说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面写的“之”字各不相同。许师母买菜回来,帮我们拍照留念。许先生介绍我到庆康路清吟馆雷主席处,并在百度地图上作了详细指引。 到了雷主席工作室。这一接触,马上就感到了雷主席的亲切平和。我称他“雷主席”,他说“就称我‘雷公’吧”,我只得答应。许老先生跟他介绍我是大学生,这有点尴尬。雷公问我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言普通高校,不值一提。随后我便知道,雷公是六〇年的,中专毕业。我言那个年代的中专录取率相当于现在的211。又问我老家哪里的?得知之后,雷公言我们算半个老乡,他是射阳四明人。雷又言许老称我古文好,我言许老过奖了,感谢他的鼓励。又问我“常谨遇之”出自哪篇古文?我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雷主席问我业余爱好,我言看看书,文学类的、中医类的,还买了部佛经,不过现在还不打算看佛经,打算到四十岁以后再看,有句话说儒释道绑架了中国文人的一生。 对于书法,我是个外行,仅仅知道几种字体和“天下第一行书”。我请教雷主席一个小问题:从汉朝的隶书到东晋的行书之间的书法演变,是否与佛教有关?雷认为应该没有关系,佛教最早是梵文。关于书法的发展史,雷公推荐了日本石川九杨编写的《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和王镛编写的《中国书法简史》。雷公拆开《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塑封,念作者简介,石川九杨毕业于京都大学。关于京都大学,今年6月,我在高邮档案馆听高邮师范学校老校长朱延庆先生的讲座,京都大学一位校长说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可以不去,但不可以不去京都大学。中国的很多古籍都要从日本查阅。桌上有本武道湘编写的《汉隶隶书教程》,这本字帖改变了我对隶书死板的印象,其特点之一是一横扁扁长长,雷公介绍这叫“蚕头燕尾”,《曹全碑》偏柔媚。我想到自己的一个数学老师,杨海东,七六年生,四明人,写字一横也是扁扁长长的,不知道是不是受隶书的影响。我言写字不行,是一大遗憾,父母字都比我好。凤凰卫视《鲁豫有约》采访金庸,金庸向启功请教书法,启功言金庸不用临帖了。汪曾祺写过鲍团长,提到过张猛龙。还有一件小事印象很深,三年前我半夜到达南中医仙林校区,门口保安大叔在练习书法,我很感慨,一方面是只有大学保安才有这样的爱好追求,一方面是只有大学才能容许。雷公言可以跟他学书法,在金融城还有间工作室。雷公要赠书给我,也是朋友送给他的。我言君子不能夺人所爱,自己可以找电子版的看。离开清吟馆,我来到雷公推荐的聚亨路地子坊字画,店主何先生量了尺寸,选择150*50的胡桃木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