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刘小锋老师
文摘
2024-09-10 10:11
江苏
刘小锋老师是我高一高二的语文老师。他有小平同志的身材,唐老鸭的大脚,有时提提腰带,潇洒地抽烟。记得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一课是《为你打开一扇门》。实际上三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并没有“打开一扇门”。但刘老师确实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刘老师是语文组新来的年轻人,才华横溢有激情。他讲大学里有中文系,中文系是文史哲都学。还介绍了三个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人民文学。第一堂课,当然是先吹吹牛。刘老师给大家读孔庆东的《遥远的高三八班》。读完很欢乐,只是我们只是普通中学里的普通班学生。高一的时候,哪位同学积极回答问题,刘老师的口头禅是“初中老师教得好”。高一第一个月考前的一天晚自习,刘老师挨个找班级学生到教室后门谈话,刘老师称我是“班上的尖子生”,实在愧不敢当。我说自己数学不行,刘老师说自己高中时数学也不行。我写字很丑,刘老师也批评过。教师不仅要教书,也要招生。2013年,射阳县城东新办了一所中学,打着“新射中”的名义招生。刘小锋老师很愤慨。高一暑假,我在盐城新华书店看到江苏文艺出版社的一套“语文新课标深阅读丛书”,包括《论语今读》《傅雷家书》《美的历程》《中国哲学简史》。我买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高二学到《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时,我向刘小锋老师请教“王道”、“霸道”的话题,刘老师看到我桌上的《中国哲学简史》笑着说:“到大学里再研究。”刘老师讲柳永,介绍他是“宋代周杰伦”、“宋代方文山。”讲王勃的《滕王阁序》,文中提到“贾谊”,第一次看到刘老师激动起来,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讲《渔夫》,说某个时期的某位上海领导是“渔夫”。对这位领导,有一篇小学课文我一直记在心上,题目叫《暖流》,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学史》、提到《古文观止》。一直想阅读这两本书,刚巧一天刘老师上课带来了自己的大学教材,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便向刘老师借阅了。一晃毕业十多年了,爱好文学的朋友仍能聊起《唐诗宋词选读》教材里面的作品,我可以背诵出一些,如“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可是却不记得刘老师当年是怎么讲解的了。刘老师还会拉小提琴,有一次给我们“开小灶”,读余光中先生的《春天,遂想起》,老师拉琴,学生朗诵。教师有暑期培训,交流阅读体验,刘老师交流的是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里面的《男人》、《女人》。刘老师也曾在班级里组织过“读书报告会”、“辩论赛”。这都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浪漫的一面。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写作文,但有多少人读过自己老师写的文章?网络时代,我们有机会一睹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思想文采。刘老师写博客,关心校园,写过学校的楼名:史遐楼、思逸楼……关注时事,写过关于刘翔退赛《倩国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有一次刘老师训练我们时事评论写作,内容是南京发生了车祸张明宝案,不久扬州又发生了类似案件。刘老师要求起一个新闻标题,最后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扬州版张明宝案”。高三寒假,刘老师回了趟老家,在校报上发表了一篇《光棍温二成》,此时校报刚改成彩色印刷。故事的主人公,捣鼓无线电,做点小生意,给乡广播站写村里的好人好事,向杂志社投稿、征婚,打零工……平凡的世界,努力地活着。一个人,如果能在自己的家乡就近受到完整的良好的基础教育,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