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往事:古代雷州“城里人”住哪里?

乐活   2024-10-18 07:51   广东  
明清时期,雷州府城池以外的行政区划按乡都制度来划分和管理。明初,雷州府城内(城区)则是划分为东北隅和西南隅,类似于今天的街区或社区,主要负责管理本区城域内的居民、商业、治安等事务,不过后来废除。
根据雷州府志和海康县志记载,在雷州城区,当时实行一种名为“坊厢”的制度。
坊厢是城区内的一种基层行政单位,通常由几个街道或巷道组成。每个坊厢都有自己的名称和编号,以便于管理和统计。坊厢之下,还设有“街”、“巷”等更小的行政单位,这些单位通常由一定数量的住户组成,并设有相应的管理人员来负责日常事务。
▲万历年间  雷州府图
坊的基本准则是:每条街自第一家至第十一家当中,选取一家作为十家长,共同组成一甲,每户均悬挂门牌。每晚依户出人,每街指派5人作为快壮,各自携带棒锣器械进行往来巡逻。
依定制,大街小巷的两端均需设置栅门,定更(约天黑之时)后落锁施行宵禁,若有急事需外出则须凭借“夜行牌”(每10家发放 1面)。10甲构成1保,每一保设立保正和保副各1人,承担地方治安等杂务事宜,此实则为保甲之法。
▲雷州府古城墙
根据明万历《雷州府志》记载,雷州城区划分为21个坊,分别为:迎恩坊(北关内)、镇宁坊(迎恩坊南)、安仁坊(北城,康熙《海康县志》载)、桂华坊(府治前)、中正坊(府治前)、乐安坊(中正坊上)、贵德坊(南关大街)、明善坊(府学西)、愷悌坊(司狱司南直上,呼曰大西街)、守廉坊(愷悌坊西,呼小西街)、澄清坊(县学关)、官贤坊(坊内东,戴  上)、拱宸坊(北城外)、西湖坊(西湖东)、文富坊(南关外,古有书舍故名)、调会坊(南关外,六祖祠下)、登云坊(南关外真武堂下)、南亭坊(南关外解元坊下)、解元坊(南城外登云坊下,永乐为解元林文亨立)、宁国坊(南城外解元坊西,有宁国夫人庙)、文昌坊(解元坊东,有文昌祠)等。
其中,旧城区有14个坊,新城区有7个坊,这说明此时居民大多是住在旧城区。
清代  雷州府城图
清中叶以后,随着人口的发展,居民区进一步扩大,又新增了几个坊。
根据清嘉庆《雷州府志》记载,“府城,海康附,城内通街自南至北二里,自东至西一里,明成化二十年,知府魏瀚伐石铺砌。”
这个时期,雷州城区划分为29个坊,分别为:守廉坊(府署前)、仁里坊(府署前)、澄清坊(县署前)、明善坊(府学西)、中正坊(雨花台前)、乐安坊(中正坊上)、桂华坊(书院前)、薦贤坊(城隍庙西)、安仁坊(北城)、愷悌坊(桂华坊下)、贵德坊(南关内)、迎恩坊(北关内)、镇宁坊(迎恩坊南)、官贤坊(东关内)、守富坊(西关内)、永宁坊(南关内)、拱宸坊(北关外)、宜稼坊(东关外)、富教坊(东关外)、兴贤坊(东关外)、西湖坊(西关外,西湖东)、文富坊(南关外)、宁国坊(南关外,解元坊西)、南亭坊(南关外,解元坊下)、调会坊(南关外,六祖堂下)、登云坊(南关外,真武堂下)、文昌坊(南关外,解元坊东)、龙应坊(龙应宫后)、那盧坊(北门外)等。
其中,关内有守廉、仁里、澄清、明善、中正、乐安、桂华、薦贤、安仁、愷悌、贵德、迎恩、镇宁、官贤、守富、永宁、拱宸等17个坊,关外有富教、兴贤、西湖、文富、文昌、宁国、南亭、调会、登云、龙应、那盧等12个坊。
民国时期  海康县城图
清中叶以后,由于雷州港内外贸易的兴盛,雷州口海关在今关部康皇庙北设立。
使得这里成为繁华的商业区,而居民也大量涌入新城,并逐渐形成新兴的居民区。当时,新城主要的居民区有曲街、苏楼巷、灵山里、下河里等。
这些地方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府第和祠堂,如岭南“三大清官”之一的陈清端公祠就位于钟楼里,翰林院编修陈昌齐故居观察第就位于下河里,典型的雷州民居宋屋巷位于灵山里。
这些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盛况,人口数量的显著增长,以及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张与居民生活区域向城外蔓延的趋势。

小蔡闲话雷州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