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往事:广东第一田,可养活200多万人

乐活   2024-09-20 08:11   广东  
雷州有“一河两湾带三洋”之说,一河是指南渡河,两湾是指北部湾和雷州湾,三洋是指东西洋、青桐洋和九斗洋。其中,东西洋田被称为“广东第一田”
东西洋田的形成既有天造之力,更有历代雷州人耕耘千年之功。
考古学家曾在松竹镇的东西洋田中挖出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的鲸鱼骨骼,这说明古代的雷州城距海比现在近得多,而现在的东西洋田的地表多为浅海沉积物组成。
雷州的东西洋田分为东洋和西洋。东洋田位于附城、沈塘一带。西洋田则位于白沙、南兴和雷高一带。
自秦至汉,雷州不仅土地贫瘠,而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加上海水时常通过南渡河在春冬枯水期及飓风季余倒灌入洋田,致使田地盐碱化,所以雷州的农业非常落后。晋代雷州人还是依赖采珠换取粮食。直到唐宋特别是宋代,东西洋地区才逐渐出现肥沃的洋田。这是宋代雷州人开发特侣塘、西湖和南渡河水利,围海造田而取得的伟大成就。
宋代十分重视水利建设,特别是南宋偏安一隅,国土面积缩水,所以更加重视岭南包括雷州在内的开发。宋初的雷州人口稀少,于是引来大量福建人移民雷州,以至被贬雷州的苏辙也说“其耕者多闽人也”。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筑堤防洪、造渠灌溉和围田造地的技术。这为雷州解决移民过多带来的生存压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也迫使雷州人在雷城周边洋田的开发利用上下大功夫。
▲ 南渡河灌溉着东西洋稻田。李嘉斌  摄
为解决雷州海水灌湧问题,宋绍兴年间,雷州经界司委派胡簿筑起南北两海堤,称为“胡堤”
为了引水洗田,改善土地的盐碱状况,雷州官民修浚特侣、西湖两塘,修渠引灌,时称“何公渠”
何公渠把灌溉防旱和围堤防汛结合起来,使得东西洋田的土质得到改善,旱苦得到缓解,农田精细化程度得到提升。
宋乾道五年(1169)知雷州军事戴之邵在“胡堤”之外再筑新堤,在“何公渠”的基础上再开新渠,号称“戴公渠”,并通过挖塘、建闸和造桥,营建了浩大的水利灌溉工程。
从此,东西洋田的种植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精耕细作水利得到大幅提高。这个时期的东西洋田蔚为壮观,其逐渐成为雷州乃至广东的粮仓,有道是“东洋熟,雷府足”
元明清时期,雷州官民对东西洋田的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的也有所为。特别是清康熙年间,郡人陈瑸多次疏请修筑东洋大堤,清政府拨款及其本人捐俸支持大筑东洋堤岸。
后经历代建设,才形成现在连片面积达28万亩的东西洋田,是广东最大的双季水稻主产区,是当之无愧的广东第一田。如果按平均亩产500公斤计算,东西洋田一年总产量大约28万吨。2022年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 136.8 公斤,那么,28万亩东西洋田的粮食年产量可供200多万人生活一年。
▲ 收割机忙碌地穿梭。王斯达 摄
雷州东西洋田的开展,奠定了雷州农业发展的基础,也对雷州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至东汉,合浦郡(当时雷州属于合浦郡)粮食生产不能缴纳赋税。到了宋代以后,东西洋田稳定的粮食产量不仅逐渐实现了雷州粮食的自给自足,还有余粮售卖或接济外地。
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雷州工商业的兴旺。比如,雷州甘蔗制糖、煮盐、织葛、陶瓷、采珠等行业名噪一时。雷州商业税随之大幅增长,仅次于广州。
随着粮食的增产,雷州的人丁也不断增加。雷州府学、县学,以及学院大兴。雷州“士知礼义,人读诗书”,擢进士者20余人,举人170多人,科第连连,号为“南州之冠冕”。
如今,漫步在东西洋田的田埂上,感受着那带着历史韵味的微风,仿佛能听到先民们劳作时的欢声笑语。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株稻穗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它不仅是一片稻田,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文化底蕴和生态价值的综合体。
雷州东西洋田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它是雷州的希望之地,也是大自然赋予雷州人的宝贵财富。

小蔡闲话雷州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