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往事:千年雷州府城长啥样?
乐活
2024-10-20 09:01
广东
雷州城池的建筑历史颇为悠久,其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楚豁楼。自此之后,雷州城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更是大兴土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防御体系日益完善,功能区更加丰富,逐渐在岭南地区声名远扬,名震南粤。作为地方的指挥中枢,官署在城市布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雷州城曾是唐代郡治、宋代军治、元代路治以及明清府治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军事重地,因此军政官署数量众多。
根据历代《雷州府志》和《海康县志》的记载,雷州的官署主要聚集在府城的西北部,即现今的雷城街道镇北社区。这一布局既是因为西北部地势较高,能够彰显代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也是因为历史上雷州多盗匪,他们多沿海路南进,而官署位于府城西北,有南部城池作为天然屏障,地势险要,利于防守,具有安全保障。
中国古代的官学往往设在官署附近,雷州城早期的文教区亦是如此。如雷州府学宫(遗址位于现雷州市第三小学)和海康县学宫(遗址位于现雷州市第一小学)均建于此,贡院则位于学宫稍北之处,形成了密集的文教区。
自明代以后,雷州的文化教育得到了显著发展。城区内涌现出莱泉、怀坡、崇文、文会、雷阳等五所书院以及文昌、昌明等社学。这些书院和社学一部分毗邻官署区,一部分则集中在府城的东南部,如雷阳书院即坐落于此。
雷州早期的居民区被街巷分割成块状的坊厢。明代时期,雷州城被划分为二十一坊,后新建的居民区则称为里,如夏河里、灵山里等。宋代以前,居民区设在封闭的坊墙内;宋代以后,居民区开始与工商业区杂处,并逐渐沿街布设,形成连片区域,每个居民区都有巷口楼或牌坊作为标志。据万历《雷州府志》记载,雷州旧城有十四坊,新城有七坊,这表明当时居民大多聚居在旧城区。清中叶以后,随着雷州港内外贸易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居民区进一步扩大,又新增了十个坊。
宋代以前,雷州城的市场实行封闭集中的管理制度。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雷州城的市场逐渐推行开放的管理制度。商业居民区混杂共处,市场沿街布设,形成了众多商业区。宋至明中叶,雷州的商业区主要集中在旧城,其中两条东西、南北向的主干道(即现今的镇中东、西街和广朝南、北街)是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店铺鳞次栉比,货物种类繁多。此外,嘉岭和大新街的商业也十分兴旺,人烟稠密。
明朝时期,货船沿南渡河支流南亭溪直达城西的西湖惠济东桥。清初,由于二桥横跨南亭溪,船舶大多在关部附近停泊。加之海关又设于附近的康皇庙北,货物装卸多在此处进行。因此,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城南(即新城)。虽然大新街仍然是重要的商业区,但南亭桥、曲街、一桥、二桥的商业更为繁荣,形成了热闹的商业密集区。其中南亭街以经营布匹、药材、纺织为主;二桥街则以土扎、油糖、铜铁、竹木、缸瓦等商品闻名。曲街不仅商业繁荣,而且手工业也密集,涵盖了铜铁、首饰、纺织、木作、石刻等多个行业。新城商业虽然屡遭战火破坏,但仍然蓬勃发展。而城门附近也因交通便利而逐渐发展成为商业区,如南门市和西门市等。
雷州的城市布局深受中国都城规划的影响,如官署位置的选定、功能分区的形成以及封闭或开放的城市管理制度的推行等。然而,雷州的城市布局也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如外城道路的开辟及其走向、依据自然地理形势因地制宜设置的功能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