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往事:台风狂袭城楼毁,丞相文天祥撰《谯楼记》有何深意?

乐活   2024-10-30 08:24   广东  
虞应龙,宋抗金名相雍公虞允文曾孙。宋度宗九年(1273),知雷州军事。
根据清嘉庆《雷州府志》记载,“虞应龙......知雷州,修学校,兴水利,蒐军实,申明律令,平冤疏滞,获盗贼杀之无赦,覈丁籍以别老壮,宽赋税以恤孤嫠。于西湖西剏十贤祠,州治南建谯楼,文文山为之记”。
虞应龙为何能邀请到文天祥为之作记?因为他们是“同馆”关系,并志同道合,心心相惜。
虞应龙在赴职雷州的途中,曾顺路拜访了当时在湖南任提刑的文天祥。
文天祥写了《请雷州虞守》记述此事:“领绂海邦。低簪楚观,太史紬金石;契阔十年,故人逢潇湘。会并一日,喜来今雨,愿款清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虞应龙的真挚情谊。
虞应龙修建的《十贤祠》
虞应龙在雷州任职期间,修学校,兴水利,平反冤屈,打击贼寇,减免赋税,核查户口,抚恤孤寡等,使雷州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雷州也在这位郡守领导下,开始了有宋一代最后的辉煌。
此外,文天祥和虞应龙还成就了雷州历史上十分富有价值的文化之举,为后世留下了《雷州十贤堂记》和《雷州谯楼记》两篇著名的文章。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七月二十日夜半,台风侵袭雷州,南楼(根据《广东考古辑要》记载,南楼,郡城南门上,宋郡守虞应龙建后改为谯楼)被吹坏,虞应龙重修城楼,命名为谯楼(用于瞭望、报时、报警之用的高建筑),并请文天祥作记。
《谯楼记》原文如下:凡并海而为州者,皆有飓风,而雷为甚。中州多山地,气固密,城郭公府,苟无水火兵革之难,虽数十百年存焉可也。南方岁有飓风,拔蜚大屋,以为常矧。雷三面际海,当风之冲,岂独城楼难哉。太史氏虞应龙来守是州,咸淳十年七月二十日夜半飓风发,厥明视之,谯压而隍。方风之来也,其晕如虹,有蜃如楼台。及其欻烈轹訇哮,声气不可名状。侯曰:斯楼以信昼夜者,非大且壮,微以支永久。乃伐石选材,鸠工并兴。兹楼巍峨,下临鲸波。予闻而怃然曰:天下犹海也,世变犹飓风也。昔人有言大厦非一木可支,又曰震风陵雨而后知厦屋之帡幪也。侯所建,立有安天下之道焉。侯之为雷也。宽而有制,严不为暴,始至蒐军,明威戮泽,中为龙蛇者,覈丁籍实民赋,老壮以时,贫富有经。又为之表贤哲,兴学校,开其伦常,示人有耻,归于清淳,讼是用希。凡此,皆侯所为,反风徙鳄之本也。今天子圣神文武,克有天命。祝融受职。海若顺令,侯为政知所本矣。介人惟藩,式是南邦,城楼云乎哉。咸淳十年记。
▲明代雷州府城南城门(仿建)
文天祥在这篇文章中记述了雷州因靠海常受飓风灾害,咸淳十年七月飓风来袭致城楼倒塌。知州虞应龙决定重建城楼,新楼巍峨临海。他由此感慨天下如大海、世变如飓风,而虞侯建楼有安天下之道
同时,虞应龙在雷州为政宽厚有法度、严厉不残暴,到任后整军、核丁籍民赋、表彰贤哲、兴学校、倡道德,使社会风气清淳、诉讼减少,他认为这些作为是改变风气的根本,虞应龙是百姓的屏障和南方诸州的榜样,其功绩不止于建城楼。
提及虞应龙在雷州重建的这座巍峨谯楼,文天祥的心绪不禁飘向更为深远广阔的安天下之道。
雷州半岛上那场肆虐的暴风雨,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肆虐,更如同南宋政局动荡不安的隐喻,深深触动了文天祥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雷州半岛在自然的洗礼下显得尤为苍凉。然而,正是这片历经劫难的土地,在良吏虞应龙的精心治理下,奇迹般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虞应龙不仅重建了被飓风摧毁的城楼,更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深邃的治国理念,整顿军纪、核实户籍、调整民赋,使得雷州社会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他表彰贤哲,兴办学校,倡导伦理道德,使得雷州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这时,当文天祥的目光又从雷州半岛收回,投向更为广阔的南宋疆域,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忧虑与无奈。
大宋王朝,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如今却如同风雨中的一叶扁舟,摇摇欲坠。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臣当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命运岌岌可危。
文天祥不禁自问: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又有谁能挺身而出,安邦定国,拯救万民于水火呢?
几年之后,南宋灭亡,没人拯救得了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面对历史巨变,虞应龙和文天祥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小蔡闲话雷州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