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往事:古今区划沿革与乡镇之名,看看你是哪里人?
乐活
2024-11-14 08:04
广东
都:第一都、第二都、第四都、第五都和第六都属于延德乡;第七都、第九都、第十都、第十一都和第十九都属于延和乡。社:白沙社、渡南社、塘尾社、南禄社、安苗社、安榄社、略斜社、大浦社、调袄社、调排社、调贤社、武郎社、那山社、那和社、那里社、黎郭社、官山社、英风社、淡水社、扶柳社。官山社和那和社合并为官和社,其他的基本不变,社由20个变为19个。民国18年(1929),海康县分3个区,49个乡,451个保。后实行新县制有所调整,比如1948年8月,全县除原有区数不变外,乡(镇)减少为20个,保数也相应减为186个。这一时期,海康县行政区划分比较复杂,既有国民党政府的设置,又有中共海康县委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设置的行政区。民国36年(1947)6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海康县人民政府把全县划分为东、西、南、中、城5个区。东区:东里、新寮、调风、雷高。西区:唐家、杨家、海田、企水。南区:北和、龙门、房参、乌石、覃斗、英利。中区:附城、白沙、南兴、松竹。城区:雷城镇、东洋乡。1949 年废除旧的乡、保、甲制后,相应建立了区乡人民政权。此后,又经历了几次设置区乡的变动。1949年12月5日,海康县解放,全县设置1镇6区,共27个乡,128个行政村。在城镇;第一区:白院、东洋;第二区:南兴、东市、松竹、龙门;第三区:东里、新寮、调风、雷高;第四区:北和、平湖、英利、田头、乌石;第五区:唐家、公和、企水、土塘;第六区:客路、合兴、东山。1954 年底,全县又重新划分为1镇12区(其中3个渔业区),共137个乡。1956年2月,第三区的新寮、公港、冬松、北莉、金鸡、佳平等6个乡划归徐闻县管辖。同年3月15日,原属遂溪县的纪家、沈塘2个区划归海康县管辖。海康县增设纪家和沈塘2个区。1957年4月,徐闻县的第四区青桐、那卜2个乡划归海康县管辖。同年5月8日,撤区并乡,全县设立1个镇34个乡。在城镇;白院乡、合兴乡、东洋乡、卜扎乡(同年7月改为榜山乡)、沈塘乡、客路乡、和平乡(同年7月改为东山乡)、迈坦乡、调风乡、东平乡、松竹乡、东里乡、雷高乡、南兴乡、东林乡、龙门乡、排楼乡、平湖乡、北和乡、海康乡、交寮乡、乌石乡、嘉山乡、英利乡、土贡乡、田头乡、杨家乡、唐家乡、杜陵乡、纪家乡、公益乡、恬神乡、企水乡、覃斗乡。1958年,乡级机构精简合并,设大乡14个,乡级镇3个。即是:调风乡、客路乡、唐家乡、纪家乡、东里乡、海康港乡、杨家乡、东洋乡、龙门乡、沈塘乡、覃斗乡、南兴乡、北和乡、英利乡;3个镇:在城镇、乌石镇、企水镇。1958年11月16日1961年3月9日,撤销海康县建制,南渡河为界,以南雷南县,以北属雷北县。雷北县的原海康部分设超美、跃进2个公社。超美公社下辖雷城、附城、白沙、客路、沈塘;跃进公社下辖纪家、杨家、唐家、企水、海田。雷南县的原海康部分设先锋、卫星、东方红3个公社。先锋公社下辖南兴、调风、东里、雷高、松竹;卫星公社下辖龙门、北和、房参、乌石;东方红公社下辖英利、覃斗、东方红农场、幸福农场以及原徐闻县的下桥。1961年3月9日恢复海康县建制。5月29日,全县划分为13个区,区下设在城镇及49 个公社。1963年3月17日,撤销区建制,全县新设公社19个:雷城、附城、白沙、榜山、沈塘、客路、杨家、唐家、企水、纪家、南兴、东里、调风、龙门、英利、北和、房参、覃斗、乌石。1964年9月23日,雷城、乌石、企水3个公社恢复镇级建制。1966年9月10日,雷城镇改名海康镇,杨家公社改名红卫公社,唐家公社改名红旗公社,调风公社改名东风公社,英利公社改名东方红公社。1978年底-1979年2月,调风公社分为调风、雷高2个公社;南兴公社分为南兴、松竹2个公社;企水公社分企水、海田2个公社。1979年4月25日,海康镇改名为雷城镇。这时,全县有雷城、附城、白沙、客路、沈塘、杨家、唐家、纪家、海田、企水、南兴、松竹、东里、调风、雷高、英利、龙门、北和、房参、乌石、覃斗21个人民公社.1983年8月,沈塘公社的高明、文章、朝栋、坑仔、平衡、乾塘、吴村、吴西8个大队划归遂溪县城月区管辖。1984年3月,撤销公社建制,设区建乡。全县设18个区和3个区级镇。1994年,撤海康县建雷州市。这时,全市有雷城、附城、白沙、客路、沈塘、杨家、唐家、纪家、海田、企水、南兴、松竹、东里、调风、雷高、英利、龙门、北和、房参、乌石、覃斗21个镇。2006年,雷城街道划分为雷城、新城、西湖3个街道。这时,雷州市下辖雷城、新城、西湖3个街道和沈塘、东里、雷高、调风、英利、南兴、龙门、松竹、覃斗、乌石、北和、企水、唐家、杨家、纪家、白沙、客路、附城18个镇。此行政区划持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