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往事:原来207国道雷州段始建于民国,带你走进它的前世今生

乐活   2024-11-11 08:21   广东  
在雷州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有一条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交通动脉——207国道。它的前身是广海线国道公路,始建于民国24年(1935)。自此,它便成为连接雷州市与外界的重要通道。
那时的广海线,还只是一条简陋的公路,沿着原有的牛车路进行修补和改善,缺乏排水设施和涵洞,桥梁也是用树木架设。
尽管条件艰苦,但它仍然顽强地承载着人们的出行与物资的运输,为海康县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条公路也未能幸免,几乎遭到了全部破坏,无法继续通车。它静静地躺在废墟之中,等待着重生的机会。
终于,在1951年,随着海康县修路支会的成立,广海线公路迎来了全面规划和修复的新机遇。经过两期工程的艰苦努力,广海线海康段得到了全面修复,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海线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从1965年对水店至南渡口路段的修建,到1971-1972年对海康段85.074公里的中修和铺压黑色沥青路面工作,广海线的通行能力和行车舒适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广海线的建设并未就此止步。针对南兴至东村路段多发事故的情况,县公路管理部门果断进行了改线工程。这次改线不仅提高了公路的安全性,还进一步提升了广海线的通行能力。
1983年11月5日,经国务院交通部批准,建设南渡公路大桥,并对广海线水店至东园铺仔段进行改线,改线里程12.3公里。
1984年8月开始,组织力量对沿线8个乡土地进行丈量征用。同年11月19日正式破土动工,历时20个月,于1986年9月30日,通过省公路工程质量部门检查,路基密实度均达公路二等级技术标准,并批准正式通车。
在广海线改线建设南渡公路大桥之前,来往南渡河南北两岸的车辆是主要是通过南渡口坐船渡河。
南渡口位于207国道(广海公路)上的南渡村附近,距海康县城5公里,河宽420米。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由守道林梓捐金委官伐石成南北2个渡口。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雷琼道吴九龄倡捐重修,并每年由官发24石谷为渡夫食用。
光绪元年(1875)和宣统元年(1909)重修2次。长20米,宽1.5米,石块堆砌,木驳船为渡船,只渡人畜。
民国 24年(1935),国民党营长李耀武在徐闻下桥和海康英利田头开垦农场,为进步发展生产,向广东省投标徐闻至海康公路的运输业务经营权,并要求省修建南渡口的通车码头,取得省同意并指定时任海康县长缪任仁办理筹建。
于同年12月建成长15米宽5米的对开码头。
从此,赤坎开始有汽车南下,经渡口开往南兴、龙门、英利、乌石、徐闻等地。建国后,南渡口的设施及渡船不断升级,来往的人流车辆也是不断增多。
直到广海线改线以及南渡大桥建成通车后,南渡口的来往车辆人流日益减少,不过至今依然是附近乡镇村民渡河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
进入90年代后,随着雷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207国道的建设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1993年8月,广东省交通厅、省计委发文同意海康县利用集资形式立项修建207国道。这条国家一级6车道公路的建设,不仅标志着雷州市交通运输事业的新飞跃,更预示着这座城市将迎来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未来。
2020年9月,国道207线雷州邦塘至白沙段改线工程动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1554.32万元,路线起点位于粤海铁路跨现国道207线的上跨铁路桥附近,靠近且平行粤海铁路布设改线,至雷南大道路口,再将现有国道207线进行四道改六道扩建,终点位于原南渡大桥收费站广场前。
其中,起点至雷南大道路口段约9公里为新建工程,雷南大道路口至原南渡大桥收费站广场段约2.5公里为原路扩建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
207国道是雷州市的一条重要交通动脉,连接着城市与乡村,串联着雷州市与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它见证了雷州市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雷州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蔡闲话雷州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