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往事:细数雷州10种精堪传统手工艺,你知道几种?

乐活   2024-09-29 07:12   广东  
前言


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地位南海北部,广东省西南部,被称为“天南重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和中转站;地属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以雷多得名;地形起伏和缓,以玄武岩台地为主,次为沿海平原;在成土母质玄武岩基础上发育成上等的砖红壤。雷州半岛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盛产各种珍贵植物、动物和海洋生物,以及各种岩石、矿产品,加上海外输入材料和制成品,都为雷州人定向加工各种器艺产品奠定深厚的自然基础。

自古以来,雷州半岛的政区建置较为稳定;先秦至隋唐时期为“百越”、“俚僚”等土著民族聚居地,宋代以后才迎来以闽人为主的新移民;由于远离政治中心,社会相对安定,文化更具独立性和富有地方特色;作为历史上的贬谪之地,社会风气与文化艺术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唐代佛教在半岛兴盛一时,影响至今,仍为广东最大一个佛教文化中心

在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在古越人或俚僚人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采中原、闽南等文化之精华,加上广纳海外文化之新风,整合、融汇、自成体系,形成地域特色鲜明并独具风骚的雷州手作文化。比如,雷州半岛土著居民就以善铸铜鼓和织葛著称;唐宋时雷州陶瓷、历代石狗雕刻和建筑木雕、灰塑等,都堪为广东手作文化一个典型代表。

雷州手作不但取材广泛、工艺精湛、质量上乘,而且蕴含丰富文化内涵,风格独特,驰名中外。

1

雷州葛布制作技艺——皇室贡品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在雷州市附城镇的殿山、榜山等村庄就出土不少汉代的陶制纺轮,证明在两千年前的汉代,雷州人已经能纺纱织布了。
                                              
明葛纱道袍

雷州半岛古代森林茂密,可供衣料的植物纤维甚多。特别盛产各种藤本植物,为多年生蔓草,也叫葛藤和葛麻,其纤维制成的织物叫葛布,俗称“夏布”,吸湿散热性能好,质地细薄,尤宜作夏服。岭南长夏无冬,葛备受青睐。东汉时期,雷州葛布就被列为贡品进贡皇室,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其中,《水浒传》第一百零三回,记述一个叫黄达的人物出场时,就“穿一领雷州细葛布短敞衫”。明万历年间雷州推官欧阳保《雷州府志》载:“布之品六,曰绵布、曰葛布,葛产高州府、硇州,雷人制为布,甚精,旧入贡。”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雷人善织葛,其葛产高凉、硇洲,而织于雷。”“粤故多葛,而雷葛为正葛。”由此可以看出雷州葛布在当时的地位之高。
明夏布单衫

明清两代,雷州成为当时我国葛布的大本营。雷州地区的葛布生产达到鼎盛,加之港口贸易的推动,当时的各个乡村生产的不同品类葛布产品都汇集于此,并且通过雷州港口对外输出。同时,雷州葛布也是当时最为时尚与珍贵的物品。清代端阳节时,广东巡抚进贡礼品中就有雷州葛布五十匹。可知在古时,男女能拥有一套葛布做成的高档服装,那是何等的气派。但是民国以后,受到丝、绵纺织工业的冲击,加上自身生产工艺工序繁多,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等因素,雷州葛布的生产几乎全部停止。

雷州葛布作为雷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纺织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纺织技术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雷州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雷州陶瓷制作技艺——海上丝绸之路的博易品

雷州窑历史悠久,至少有5000年文明史,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远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雷州窑就能炼制出青黄釉、赭色彩绘、青釉冰裂纹的碗、碟、盘、盏、炉、壶、罐、枕等瓷器,具有名窑磁州窑的品相,但又具雷州本身窑的特点,反映北方移民带来精湛工艺,又融合雷州本土文化。雷州窑业兴于唐,盛于宋,与广州窑、潮州窑并称“广东三大窑系”,且以自己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格,在广东陶瓷艺坛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釉下褐彩瓷。据文物考古发现,雷州半岛唐至清代古窑址100多处,窑口200多座,充分说明了古代雷州半岛陶瓷之盛况。
雷州窑褐彩凤鸟纹荷叶盖罐(元)

雷州陶瓷业兴盛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雷州半岛陆地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纪浅海沉积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极易开采为发展陶瓷解决了原材料,且亚热带气候,雨水多,灌木丛生,解决了烧窑的燃料,加上雷州三面环海,且有南渡河、九洲江、通明河、城月河等河流,河运、海运方便。
雷州窑“洞里桃花”铭彩绘罐(宋)

雷州窑产品独具特色,主要供外销。雷州窑产品以青釉瓷器为主,且均为龙窑,长20-30米,一窑有上千件器物,一百多座窑的器物单靠本地是销售不了的。陶瓷是沉重货物,且易碎,只有船运最稳妥,主要利用近海和港湾优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东南亚等地区。因雷州陶瓷业带来的商贸兴旺,当时的南海丝绸之路又被称为“南海陶瓷之路”。
青花缠枝莲纹带盖将军罐(清康熙)

粉彩花卉纹通花方形瓷烛台(清乾隆)

宋元时期,雷州古窑成群,沿城郊南渡河、通明河两岸分布,产量相当大,当时雷州港“闽、广、高、琼至此泊舟”。然而,雷州窑业的兴衰与海上贸易关系甚大,由于明清时期为防海盗等而实行海禁,靠海上运输外销的陶瓷断了销路,陶瓷业也被迫歇业,雷州窑一落千丈。

3

石狗塑刻技艺——南方兵马俑

石狗图腾崇拜风靡雷州半岛,除了它传闻中的各种功能以外,石狗塑像作为一种艺术品,千姿百态,粗细结合,简约质朴,数以万计,世人誉为“南方兵马俑”,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中国雕塑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更是雷州文化一张亮丽品牌和名片。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是雷州半岛上的一朵艺术奇葩,从造型艺术观察,大致可分原始类型、写实类型、抽象类型、人格化类型和狮象类型,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粗犷、古朴、典雅到雍容华贵的演变与发展历史进程,是雷州的历史变迁,社会文明与民俗文化相融会、升华的体现。
雷州石狗艺术造型

千姿百态的石狗

石狗雕刻

雷州石狗是在雷州社会历史与地域自然条件下,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带着浓重的宗教信仰色彩,经历着从“图腾崇拜”、“呈祥报喜”、“守护神灵”到“司仪宠物”的演变过程,形成与发展为独具雷州民俗特色的石狗文化。雷州石狗遍布城乡,通常镇守村头、巷口、河旁、庙侧等地方,内涵丰富,造型千姿百态,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且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内涵丰富,独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是研究雷州半岛古代民俗、民族融合、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全国绝无仅有,也是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4

雷州木雕技艺——极具民族特色的雕刻形式

雷州盛产珍木,不易风化,故木雕广泛用于古民居建筑的构件以及游神活动使用的神轿、神阁的制作上,亦为雷州雕刻艺术的一绝,具有很高的欣赏和实用价值。古民居建筑的构件最能反映木雕艺术的特色和水平,而雷州建筑大不乏木雕艺术精品,有浓烈的时代特征和地方文化风貌,是雷州文化一面镜子。

除了古民居建筑的构件,雷州游神蔚为风气,神像神阁神轿也是木雕工艺一个主要产品。清代民间广传“北家轿,鸟石阁”之说,指的是北家村天后宫的神轿与乌石天后宫神阁雕刻非常精致美观。清末以来,雷州留下的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庙、古牌坊、古亭榭等分布于城乡的尚有数百座,它们集木雕、石刻、灰塑等技艺于一体,为雷州文化贡献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吉光片羽。
康皇庙的木雕

清康熙木匾

这些木雕图案纹饰的百子、百寿、百福、百禄和福禄寿三星的表现手法,是以动植物花果为意会的,寄托着深刻文化内涵。例如石榴、葡萄寓意子孙繁衍,人丁兴旺;龟、松、桃寓意长命百岁;鹤、蝠为吉祥动物,象征百福俱来;鹿寓意百禄、财源滚滚。福禄寿图由鹤、鹿、松三种动植物构成,有福有禄有寿,享尽人间一切美好东西;木雕牡丹寓意荣华富贵;莲花寓意清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大象寓意“万象更新”;飞蝠为“五福临门”;喜鹊乃“喜气洋洋”;双鱼喻“年年有余”;禽畜谷物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如此等等,无一不反映雷州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生命延续的渴望。

与众不同的是,雷州各种民居建筑没有雕刻人物,并视为种禁忌当地人认为,雕刻人物人像即变神,不吉利。因雷州自古以来有“习俗尚鬼”风气,都惧怕人物人像会变成鬼,以致各类民居建筑没有人物人像的踪影。当然,雷州公共建筑、木雕人物却林林总总,形神俱备,为公共建筑重要主题,而民居建筑又远离人物,这如上述反映雷州尚鬼习俗是有关系的。

5

雷州蒲织制作技艺——蒲草之乡

雷州半岛沿海滩涂和内地坡塘适宜水草生长,所种蒲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有三菱草、棍子草、大籽草等。其中大籽草为元代泉州商人从锡兰引种于雷州,具有株长、纤维坚韧等特点,为蒲织的首选原料。
雷州先民使用蒲草编制器物的历史甚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有5000-6000年历史。汉唐“海上丝绸之路”航经雷州港口,蒲织产品供出口或作为陶瓷包装材料,有力促进蒲织生产发展。元代传入蒲草新品种,使这项器艺走上一个新台阶,不但产量大增,技艺也日臻精湛。明清时,雷州蒲织品大量出口东南亚和内地市场。品种有草席、草袋、草扇、草帽等,尤以草席为大宗,占有很大市场份额。宣统《海康县续志》记载,“蒲草······拔起晒干,男女手织,大者曰席,小者曰苞,商人运售香港澳门及外洋各埠”。
编织

到20世纪50-70年代,雷州蒲织通过技术创新,包括“"穿边”取代“织边”;发明“煮染”技术,利用白、绿、红三色草料编织出“三角纹”、“棱形纹”及其组合的“色席”。后又设计出“水波纹”、“城墙纹”、“回事纹”,以及“汉字”纺织技术,推出了雷州花席品牌,蜚声海内外。这些新技术具有高超文化品位,加之编织须选草、舂草、杂草、起头、织花、织角、穿边等工序,更増添了蒲织品的身份和声誉,成为雷州半岛尤其雷州市一个传统工艺品牌。
蒲织产品

20世纪蒲织发展达到历史高峰期,从业人员达10万人,年产各类产品近2000万件,销往海内外。其中,以雷州市沈塘镇织草席闻名。雷州蒲织工艺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雷”字号风物,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社会传承。它的发展历程与雷州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已融入了雷州族群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中,成为雷州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颇高雅的艺术品,故2012年雷州蒲织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铜器制作技艺——百越雄风,岭南铜鼓

雷州出土的最早的铜器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剑、万家坝型铜鼓,汉代至唐朝时期的北流型铜鼓,还有宋代铜镜,明代宣德炉,清代镇库大铜钱、鎏金铜佛像、铜五祀、洗手盆等器物。北流型铜鼓是古铜器中的代表,重48公斤,面径70厘米,鼓面有四蛙,鼓中间有太阳纹,鼓身有云雷纹,纹饰精致清晰,比例匀称,是铜器中的精品。
坐莲铜佛像(明)

宣德铜炉(明)

莲瓣花鸟纹铜镜(唐)

越人善铸铜鼓,铜鼓文化是百越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铜鼓除作为权力、财富、身份、神明崇拜等象征以外,也是一种打击乐器,凡举各种歌舞盛会,都少不了使用铜鼓。雷州半岛因作为古越人后为俚僚人居地,故对铜鼓铸造、使用、保存重视有加。比如古越族的俚、僚人崇敬雷神,他们善于以铜铸鼓,敬雷酬雷。1989年在英利镇覃典村出土的北流型汉代铜鼓,1998年在迈熟村出土的春秋时期的万家坝型铜鼓,鼓面鼓身都有太阳纹、云雷纹,反映了雷州古越族俚、僚人喜欢把云雷纹装饰在器物上以示敬雷的风尚,铜鼓上装饰的云雷纹十分精致,体现了俚僚人高超的铸造技术。

北流型云雷纹弦弦四蛙六耳铜鼓(汉-唐)

7

南珠技艺——“合浦珠还”的历史传说

雷州是南珠的故乡。雷州天然珍珠采集历史可追溯到秦汉年代,从那时起,南珠就列为进献封建王朝的贡品。东汉时设置合浦郡(郡治在今雷州市)。“合浦珠还”这一典故最早见于《后汉书·孟尝传》。合浦郡地处海边,多产珍珠,官吏强逼珠民下海采珠进献皇帝,因为长期滥采酷捕,使得“珍珠都怕了”,纷纷迁到交趾郡那边海区去了,孟尝调任合浦太守之后,大力改革了以往的弊病,珍珠贝很快又从交趾一带海区回到合浦沿海(北部湾雷州海域),故有“合浦珠还”之说,而雷州则为“合浦珠还”传说的所在地。明万历《雷州府志》:“适秦开疆百粤……海产珠方内唯雷、廉为然。”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诏采珠开始,太监常驻雷州府境内珠池,强迫珠民采珠以献朝廷。

中国珍珠协会专家论证,雷州南珠在中国养殖质量第一,养殖面积第一,养殖条件第一,养殖产量第一。雷州市流沙现被誉为“南国珍珠第一村”,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海水珍珠畅销欧美、日本。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备受推崇的南珠,正是雷州沿海所产的珍珠。
雷州南珠

8

竹编技艺——雷州手作的实用美学

历史
早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竹来编织器具。旧时雷州半岛地区(尤其是雷南地区)都是原始热带森林区,以雨量充足、山高林密,郁郁葱葱、绿林成竹而著称。其地盛产毛竹,除了毛竹外,雷南的原始森林中盛产小竹,小竹种类繁多,有乌竹,龙须竹,黄框竹,珍竹等等。
由于多竹因地取材,雷州半岛的竹制品也比较多:如茅草屋中的屋柱子、竹箩筐、竹椅、竹扫帚、竹篮子、竹刷子等,还有捕鱼用的鱼簖、鱼罩、鱼笼、钓竿、农作用的萝、筐、筿、筛子、簸箕以及交通运输用的竹扁担、竹杠、竹轿……无不以竹为材料制成,其中不少器具既是日常用品,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不是一件颇具民俗特色的工艺品。

工艺
雷州半岛的竹编,制作过程是先把端直、柔韧的竹子破成各种规格的蔑片、蔑丝,再经蒸煮,刮修、打光、编织等工序,其制作过程全靠手工劈就,蔑上有蔑,格中有格,变化无穷。整个结构又非常轻巧、透风、散热,在炎热的雷州半岛地区确实是当时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9

雷州灰塑技艺——雷州古民居的灵魂

雷州灰塑是雷州古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存于潮溪、东林、邦塘、禄切等明清时期古民居中的灰雕灰塑装饰工艺就令人叹为观止。脊顶灰雕灰塑有龙凤呈祥,墙檐灰雕灰塑有人物、山水、花鸟、虫、鱼、梅、兰、竹、菊等精巧图案,包罗万象,栩栩如生。这些灰雕灰塑在整个建筑中起着画龙点睛作用,使整个建筑物静中有动,生气盎然,集中反映了雷州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塑造工艺。
雷州灰塑

雷州半岛古民居的装饰中以灰塑为多见,这与雷州半岛的地域特点有关,一是雷州半岛地处边陲,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相对欠发达,灰塑较其他装饰材料造价要便宜;二是雷州半岛气候炎热潮湿,夏季多雨水,容易滋生白蚁,木雕和木质构件不宜保存,而灰塑用的是贝灰,一种可防海风侵蚀的材料,灰批主要手法有圆雕式和浮雕式,彩描色彩丰富,虽年代久远,仍绚丽多姿。

10

佛像雕塑技艺——三大佛像制作中心之一

雷州半岛不仅是佛教信仰中心,也同是一个佛像雕塑艺术中心,在广东佛教中享有盛誉,与潮汕、香港并列为佛像三大制作中心。

雷州佛雕起源于魏晋,时已有较为成熟的神像雕塑,但兴盛于唐。现存雷州市雷祖祠,即为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所建,保留有4个神像作品,见于今祠大门外,石雕作跪拜状,为当时俚人形象。时钦差都知司马陈襄率师讨伐俚人反抗,驻师于雷祖祠内,塑俚人首领孟喜等人跪像,以酬谢雷祖陈文玉庇护之功。自宋至清,雷州雕像代有其作,如宋代夫人(妈祖)画像,明代石狮、石狗和三元塔座石雕,清代雷祖陈文玉像、牌坊雕像等,均有很高艺术价值。民国时期,廉江神像、花轿、门额雕刻以及木偶戏的木偶等都有一定知名度。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雷州神像雕塑几濒于绝传,唯新中国成立后始获得新生,各地涌现一批能工巧匠,他们的作品,满足雷州半岛和广西合浦地区,以及省内其他地区的需要。这些神像,包括佛教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十八罗汉、四大金刚、四大天王、韦驮、地藏王、伽蓝,以及道教和民间信仰各路神明,如妈祖、三皇五帝、伏波、形形色色大小神狐,可谓林林总总,组成一个神明社会,充斥各个角落。

高山寺观音殿的千手观音像

据悉,佛像雕塑在于其神韵,在于对佛教的理解,其中“开眼”是众多工序中最隆重一项。“开眼”前必须净身,经过法事程序才能“点眼”,经此程序雕出佛像才灵验,受信众虔诚礼拜。
高山寺千佛墙

近年,各种宗教和民间崇拜比较流行,神像制作也成为一个专门行业,并作为商品投放市场。一些传媒也为此鸣锣开道,大做广告。“百度图片”有“雷州泥塑神像”,展示雷州制作各款式神像。这说明只要有神论存在,神像雕塑艺术就有丰富创作题材和市场,其作品也会登堂人室,走上大小神坛,而雷州佛教如此兴盛,它的神像雕刻艺术前景自是可以预期的。

结语


随着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态发生变化,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业带来了剧烈冲击,无论传统手工艺的保存还是传统手艺人的培养,都在当代消费环境中遭遇了极大的挑战。然而,或许正是因为工业时代的推进,传统手作之美才显得愈发珍贵。与工业化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不同,这些带有手艺人掌心温度的雷州半岛手作作品,倾注了雷州人的文化灵感与创作精神,以及雷州手作技艺的历练,最终铸成一条独一无二的雷州手作之路。

小蔡闲话雷州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