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网格化管理充分展现了组织动员群众的强大力量,为疫情防控筑牢了坚实防线。以浙江省为例,全省 6.1 万个网格活跃着 33 万名网格员,在疫情防控应急一级响应期间,网格员累计走访排查家庭 1.06 亿户次、个人 2.92 亿人次,每日采集上报信息 7.36 万条,将网格化优势转化为抗疫胜势。同时,在日常治理中,网格员履行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等基本职能,协助开展出租房屋管理、流动人口登记等多项工作,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在一些地区,网格化管理也遭遇了 “水土不服”。部分居民长期依赖人情关系网络构建生活秩序,行政主导的网格化治理模式与之产生了摩擦。在处理邻里纠纷、家庭琐事等日常事务时,网格员外来者的身份,使得他们难以迅速融入当地人情网络,信息获取受阻,问题解决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引发居民抵触,导致治理陷入僵局。这一困境促使政府重新审视治理模式,探寻更加贴合基层实际的路径,乡村综合治理员应运而生。
二、乡村综合治理员:应运而生的治理力量
2022 年 4 月,D 县开启基层治理模式的改革,引入乡村综合治理员替代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D 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 核心区,属山区农业县,财政依赖转移支付,民族文化多样,社会人员流动性弱,人情关系紧密。此前,网格员作为外来人员,工作范围广、职责不明,对当地社会熟悉不足,上报信息质量欠佳,村民参与事务积极性不高,行政主导的网格化治理与当地人情关系网络冲突显著。
乡村综合治理员多为当地人,熟悉村情民意,凭借丰富的人情资源和深厚的社会根基,迅速融入当地生活秩序。他们是乡村的 “活地图”“万事通”,了解哪家有困难、哪家有矛盾,知晓村里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在处理问题时,能巧妙运用人情,以拉家常、讲道理的方式化解纠纷,让治理更接地气、暖人心。
洛沙村各加尼拉小组是德钦县认定的 “云药之乡” 试验点,药材种植为支柱产业。村民忠中作为党员,自愿报名并经选举成为综合治理员。他凭借在村里的威望与人脉,组织村民交流种植经验,推动中药材种植从分散粗放向规模化、集约化、高质量转变。同时,他主动担任药材深加工设备管理员,维护公共财产,为拓展中药材深加工保驾护航。像忠中这样的乡村综合治理员,在 D 县还有很多,他们扎根乡土,用智慧与热情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成为连接政府与村民的坚实纽带。
三、治理模式大揭秘:“人情网”+ 科层制
D 县在基层治理中创新融合 “人情网” 与科层制治理机制,构建起政府、乡村综合治理员、村民三方协同的治理新格局。乡村综合治理员作为关键纽带,一头连着政府的行政权力,一头系着自然村的人情关系网络,成为基层治理的核心主体。
在信息收集环节,乡村综合治理员扎根村民小组,凭借熟悉的人情关系,与村民唠家常、谈心事,敏锐捕捉村民生活中的问题与需求。无论是邻里纠纷、环境卫生,还是政策落实困难,都逃不过他们的 “法眼”。随后,这些信息迅速通过数字平台上报,为政府决策提供精准的一手资料。
当问题出现,各方力量迅速响应。乡村综合治理员利用人情优势,先行调解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遇难题,包组干部凭借官方权威介入,协调各方资源,推动问题解决;村民则通过 “一呼即办” 小程序等渠道,直接向县委办公室反映诉求,确保问题不被忽视。在处理一起因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时,乡村综合治理员先是凭借与双方的交情,安抚情绪、了解诉求,而后包组干部依据政策法规,公平公正地协调双方利益,最终化解矛盾,让土地流转顺利推进,保障了村民权益与乡村发展。
这种融合模式打破了行政与民间的隔阂,吸纳了体制外多元主体,将政府的 “刚性” 治理与乡村的 “柔性” 智慧有机结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 “一池春水”,实现了治理效能的最大化。
四、各方协作,共筑和谐
在 D 县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下,各方主体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形成了高效且充满活力的治理生态。
乡村综合治理员作为治理的 “前哨”,每日穿梭于村巷邻里,用脚步丈量民情。他们与村民同坐一条板凳,唠家常、问冷暖,敏锐捕捉村民的喜怒哀乐、急难愁盼。在走访中,将收集到的问题细致分类,小事当场化解,大事及时上报。像达日村的综治员,在松茸采摘季,提前预判外来人员涌入可能引发的纠纷,通过与村民协商制定规则,有效避免了矛盾的发生,守护了村庄的和谐稳定。
当事人在这一模式中拥有了更多发声渠道。若遇到问题,既可选择直接联系熟悉的乡村综合治理员,也能通过 “一呼即办” 小程序,一键直达县委办公室。这种便捷的方式,让村民的诉求能够迅速被听见、被重视。有村民因子女教育补助政策不明而困惑,通过小程序反馈后,当天便收到了详细的政策解读,问题迎刃而解。
体制内工作人员则是坚实的后盾。收到问题信息后,迅速响应,依据问题性质精准派遣包组干部。包组干部联动乡村综合治理员,深入现场勘查,协调各方资源。D 县在处理一件因农田灌溉引发的纠纷时,水利局工作人员联合乡村综合治理员,依据水利规划和村民实际需求,合理调配水源,化解了矛盾,保障了农田灌溉,让庄稼得以茁壮成长。
三方的紧密协作,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流通、问题的精准解决,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同绘就乡村和谐发展的美好画卷。
五、角色有别,各显神通
乡村综合治理员与村干部、传统网格员在职能、角色和产生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乡村综合治理员在基层治理中独具优势。
村干部作为村级组织的核心力量,肩负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管理村级事务等重任。他们主持召开村民会议,宣传惠农政策,组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负责村务的日常管理与决策执行,是乡村发展的 “领航员” 与 “掌舵手”。
而乡村综合治理员更侧重于利用人情网络,化解邻里纠纷、协调村民关系。他们像是乡村的 “润滑剂”,凭借熟悉的人际关系,巧妙地将矛盾消弭于无形。在处理相邻土地纠纷时,村干部依据政策法规判定界限,乡村综合治理员则利用与双方的交情,安抚情绪、沟通协商,确保问题圆满解决,二者相辅相成。
传统网格员多为外派人员,虽有明确的网格划分与信息采集、安全巡查等基本职责,但由于工作范围宽泛、对本地情况了解不足,在处理复杂村情时往往力不从心。乡村综合治理员由村民推选产生,土生土长的他们熟悉村里的一草一木、一家一户,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威望。在信息收集时,能精准捕捉关键问题;在矛盾调解时,“人情面子” 往往能发挥奇效,让村民更易信服。
在产生方式上,村干部通过村民选举产生,需具备一定领导能力与政策水平;乡村综合治理员则遵循 “村民小组自愿报名、村民小组选举、村两委审核、镇党委聘用” 的流程,重点考察其对村情民意的熟悉程度与人缘口碑,确保选出的是能为村民贴心服务的 “自家人”。这种差异使得乡村综合治理员在基层治理中能够精准发力,成为乡村和谐稳定的有力守护者。
六、职责落地,服务到家
乡村综合治理员肩负着信息搜集、日常交流、数字化平台操作等多重职责,是基层治理的 “多面手”。
他们每日穿梭于村巷,与村民拉家常、谈心事,细致入微地了解村民需求与困难,敏锐捕捉各类问题。大到政策落实的梗阻,小到邻里间的口角,无一遗漏,将这些信息精心整理后,及时、精准地上报给系统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
在日常工作中,乡村综合治理员积极投身公共事务。他们主动参与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带领村民清扫道路、清理河道,让乡村旧貌换新颜;在文化建设方面,组织文艺活动、传承民俗技艺,丰富村民精神生活;面对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迅速响应,协助疏散群众、配送物资,守护村民生命安全。
由于信息上报依赖数字化平台,乡村综合治理员需熟练操作相关系统。政府为此定期组织培训,涵盖政策解读、信息录入、平台操作等内容,助力他们提升业务能力。如今,他们能熟练运用数字工具,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成为乡村治理的 “智慧大脑”。
D 县对乡村综合治理员的年龄与学历有一定要求,平均年龄 30 多岁,学历多为初高中。这一群体既拥有年轻人的活力与学习能力,又具备一定知识储备,能快速适应工作需求,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七、监督 + 激励,激发动力
为确保乡村综合治理员高效履职,D 县构建了多维度的考核监督体系与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考核监督方面,数字乡村 App 打卡成为日常工作监督的 “电子眼”,精准记录乡村综合治理员的走访轨迹、信息上报频率等工作动态,为考核提供客观数据支撑。村主任和村支书依据其日常表现,从问题解决成效、村民反馈等维度定期打分,凭借对村内事务的深入了解,给出公正评价。村民作为乡村治理的直接受益者,他们的意见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等方式被广泛收集,成为衡量乡村综合治理员工作质量的关键指标。三者相互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乡村综合治理员的工作,考核结果直接关联年终奖金与续聘决策,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在激励层面,薪酬待遇颇具吸引力。每月 1800 元至 2200 元的固定工资,在当地经济条件下,为乡村综合治理员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同时,设置了与工作成果紧密挂钩的奖励机制,成功调解重大纠纷、提供关键信息助力政策落地等突出表现,都能换来丰厚的奖金激励。精神层面,年度 “优秀乡村综合治理员” 评选等荣誉称号,激发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与归属感。许多乡村综合治理员身为党员,党性的光辉与为家乡奉献的情怀交织,让他们不计报酬地投身于村庄环境整治、红白事操办等公共事务,成为乡村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八、乡村治理的 “情” 与 “效”
D 县的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是一次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融合的成功实践。乡村综合治理员凭借人情关系网络,巧妙化解矛盾纠纷,让治理充满温度。在处理邻里土地纠纷时,他们依据村规民约、公序良俗,以 “拉家常” 的方式讲道理、摆事实,让双方心平气和地达成和解,既遵循了正式制度的原则底线,又融入了人情关怀,避免了矛盾升级,降低了治理成本。
同时,这一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柔性化治理转型倾向。摒弃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法规条文的刻板方式,转而依托人际关系网络,充分考虑村民的情感需求与实际困难,灵活、便捷、人性化地解决问题。面对村民因家庭困难未及时缴纳医保的情况,乡村综合治理员不是生硬地催缴,而是先了解困难根源,协助申请救助,再引导村民参保,让政策落实更暖心。
“人情网” 与国家行政机构力量的有机结合,成效显著。一方面,降低了治理成本。在熟人社会中,利用人情调解矛盾,减少了法律诉讼、行政裁决的繁琐程序,节省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处理简单民事纠纷,通过乡村综合治理员调解,可能只需一次沟通就能解决,无需耗费大量司法资源。另一方面,提升了治理效能。增强了村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与互动,促进了社会整合,凝聚了发展合力。村民遇到问题主动找乡村综合治理员反映,政府及时回应解决,形成了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九、可复制的 “D 县模式”?
D 县的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成果斐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样本,尤其是在那些联系紧密、人员流动性弱的乡村或社区,以及大城市中部分具有相似特质的老社区。
在紧密型乡村与社区,居民世代相邻,人情纽带坚固。引入当地的 “乡村达人” 作为综合治理员,能够迅速融入当地生活节奏。他们凭借对邻里关系、家族脉络的精准把握,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化解矛盾于无形。在调解土地纠纷、处理家庭矛盾时,综合治理员的 “人情牌” 往往比生硬的法规条文更能直击人心,让问题消弭于萌芽,既节省行政资源,又能维护社区和谐稳定,重现乡村守望相助的美好图景。
大城市中的老社区,像本地居民集中、退休老人众多的区域,同样适用 “D 县模式”。这些社区居民眷恋故土、邻里熟络,习惯熟人社交。在此设立综合治理员,搭建起居民与政府沟通的 “连心桥”。他们收集社情民意,反馈民生诉求,组织社区活动,让老街坊们重新找回归属感。在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民生工程推进时,综合治理员利用人情优势,协调各方利益,助力项目顺利落地,让城市更新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为老社区注入新活力,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的精细化、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