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芋头田的吆喝声

文摘   2024-11-24 05:47   湖南  

芋头田的吆喝声

图文/方芳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画面留在记忆的深处。
说起芋头田,便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八十年代初。那是一个充满烟火气与质朴韵味的时代。而芋头田,便是这烟火人间里一幅生动鲜活的画卷。
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那一声声熟悉的吆喝声仿佛就在耳边回响。
“磨剪刀戗菜刀~炸炮米啊~补锅啊~收破烂啊,破铜烂铁来对‘拷巴糖’”……
这此起彼伏的呼喊,交织成了芋头田独有的生活乐章。在这声声入耳的喊叫声中,有一个声音格外亲切,那便是我大舅的吆喝声。
大舅,是那个时代勤劳质朴的手艺人。
每次他炸炮米的时候,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小小的场地周围,总会围满了小朋友,一双双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大舅是个特别大方的人,每次炸完炮米,他总会从炮米袋里留出一点儿,分给那些眼巴巴望着的孩子们。
而我,小时候自然也没少吃大舅刚出来的爆米。那炸爆米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浓烟滚滚而起,空气中瞬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焦香。
刚炸好的米,颗颗饱满,色泽微黄,吃起来格外香脆,那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美味,承载着童年的欢乐与满足。
每年暑假,妈妈总会把我们送到大舅家住上一段时间。大舅家孩子多,大家凑在一起,总有玩不完的游戏。
跳房子、丢沙包,欢声笑语在巷子里回荡,那是属于我们无忧无虑的时光。然而,说实在的,小时候我其实不太喜欢去大舅家。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破铜烂铁,都是那些找大舅补锅的人送来的。到处都是零零散散的锅碗瓢盆和各种金属物件,连个坐的地方都显得有些局促。
可即便如此,大舅家却有一个让我格外着迷的地方,那就是他家的“隔楼”。每次爬上隔楼,趴在栏杆上,便能将芋头田的一条街尽收眼底。

那条街,可真是热闹啊!各种各样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大舅,他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他年轻的时候,投身抗美援朝的战场。
退役后,他回到了芋头田,凭借着自己炸爆米和补锅的本事,辛勤劳作,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芋头田,那是一条充满故事的老街。两边是一些旧房子,斑驳的墙壁见证了岁月的沧桑。那原始的石头路,被无数人踩踏,早已变得光滑发亮。
夏日里,我喜欢打着赤脚走在石板上,冰冰凉凉的感觉从脚底传遍全身,那是一种别样的惬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曾经熟悉的芋头田,那条充满烟火气的老街,渐渐失去了原来的模样。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曾经的吆喝声也越来越稀疏,直至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参加“岳阳老城记忆体验馆”时,竟然发现了一张大舅的照片。
照片上,大舅正站在那炸爆米的机器旁,身边围着很多小朋友,那浓烟滚滚的场景,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那一刻,我不禁感慨万千,原来,大舅也已经成为了历史人物,成为了这座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当我看到大舅的照片被放在“岳阳老城记忆体验馆”里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兴奋地拉着身边的人,不停地介绍着:“这是我的大舅,这是我的大舅呀!”可就在这兴奋之余,一股伤感也悄然涌上心头。
再也看不到曾经芋头田的那条巷子了,那些热闹的吆喝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大舅忙碌的身影,都已经永远地定格在了过去。
芋头田,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成为了巴陵老街的故事,一段承载着无数人回忆与情感的故事,在时光的风中,轻轻地诉说着曾经的美好与变迁。
如今,每当我回忆起芋头田,回忆起大舅,那些画面依旧清晰如昨。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我们心中永远无法忘怀的乡愁。
     
作者简介:方芳岳阳人,企业退休,热心公益,做了13年爱心助残志愿者。现任岳阳市爱心助残志愿者协会理事会成员,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助人为乐。

编审:蒋正亚    公众号管理:严小平

巴陵老街故事
本公众号目的:挖掘整理巴陵老街故事,传承再现巴陵文化,扩大文学艺术交流,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本公众号以此为交流平台,聚集巴陵各路精英人士,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努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