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威//亚得里亚海的浪漫之旅

文摘   2024-12-05 06:03   湖南  

亚得里亚海的浪漫之旅

图文/李小威

2024821日早,女儿一家驾车去亚得里亚海滨,他们去过多次,但普拉的海滨还是头次。我了解了普拉古城,属克罗地亚国,也就是原南斯拉夫的一部分,顿时感觉一种无可名状的向往涌上心头。何此?因我就要去的是欧洲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我来说,有太多的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车行四百公里,近中午时车至海滨管理处门口,女儿进登记处,我们在海滨处的街道等。女儿出来说是下午四点才有别墅空出,如是我们沿着街道边一餐厅坐下,空隙时我走到街道北边海滨的栏杆处,见海湾停靠着很多高耸细长的帆杆的船,如同挺拔的树在海湾,形成一种西方海岸港湾的别有风景。在洞庭湖的街河口码头,也曾见有多船停靠码头的状况,但那帆杆似乎没有那么高细,且集中,很难见到这百帆杆高耸竖着的森林状。记得2015年在西班牙海湾也曾见到此景。我没有搞清中西帆船的区别在哪,只知这似曾见过的壮观,也许就是在很多墙壁挂着的西方油画,或就是在介绍西方的书中留有印象吧。至于那岳阳街河口码头的昔日的百帆之境却又是另一番感观了。

一、到海湾日光浴

吃完中饭后,女儿见房间没有出来,就换了一套阳台背着海面的套房,价格低些,但出门就见大海,按当今的套话来说性价比还是可以的。管理处派人驾区内用电瓶车带我们停好车,司机主动跟我们将行李搬到电瓶车上,本不好意思,女儿说这是他们的服务,我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知道这里是小费的因素。到别墅后同服务员一起将行李搬到房间,给完小费服务生咕噜了一句,估计是克罗地亚语的“谢谢”就走了。

房间是两房一厅,可以自己搞饭。虽凉台背对大海,但出别墅们就能俯视大海,且在下到临海的半坡小路之间斜面的草地上,中间有躺椅、座椅观海。小路栏杆外也有可以下到海面的斜坡,沿海岸都是犬牙交错的岩石。难怪从餐馆出来,女婿他们说要买游泳鞋,我还觉得奇怪,认为我在洞庭湖泡大的,踩惯了湖岸砂石,今日还怕海底的石头吗?于是就自信的拒绝他们。女儿告知我,这亚得里亚海,对面是威尼斯,那里的海岸是沙滩,这里却是岩石和岩石经沧桑演变成的有菱角的小石,听之我不屑一笑,以后的实践证明,无知的自信是人类一大的错误。

稍微收拾了一下行李,穿上泳装和在海滩防晒的备具,晚辈们装备好下水的潜水器具就动身去海滩。沿着小路海岸线往西走,发现在驻地周围几公里处都在管理处的范围,从手机的无线信号来看,走到什么地方信号都在,这里有多个海湾都开辟了海滨日光场地。往前走来到直壁处,有人造阶梯下到海滩。滩面不大但都是石头。整个滩面被半裸体日光浴者占着。海湾水面也有很多穿泳装的游人(说是泳装,其实是我们国内称的三点式),或躺在自带小鼓气船、浮板上任海水浸泡。虽是高纬度地区,8月的太阳还是很辣。我们下到直壁下,在半躶体群中插空铺好垫子,晚辈们就急不可待地跳到海水中。见他们欢快的样子,以为下海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也就从垫子中爬起,想去显示一下洞庭湖里麻雀的风采。哪知一起身就一屁股坐在垫子上,那岸边菱角分明的小石将我脚板刺痛,此时我方知这岩石的锋芒。只得穿着鞋走到水边,脱鞋下到水里,感觉水有凉意,也就在岸上犹豫了很久。在岸上拍了拍胸脯,还是觉得不敢下去,也许是年岁高的缘故,没有当年耐寒了。鼓足勇气下到水里,以为只要到水里往前一跳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显示我的昔日风采了,哪知此处的海滩从浅入深,也就是在不及半人处要涉水好几米,而这几米却是在小岩石上涉水,脚上的刺痛可想而知。只得返回岸上。亮虽不会游泳,但她不畏海水的凉意,也早早跟晚辈们一起到浅海边沐海水浴。我在岸边给他们照相,待他们上岸后,我换上他们的游泳鞋,才得以下水。

在水中享受了一下久违的游泳。也在晚辈面前展示了一下洞庭湖麻雀的风采。站在浅水处,看勇者们在数米高的岩石上往下跳,都是直通下水,此时我不屑一顾,想当年我是在空中剪式飞下,此时也想尝试,无奈家人们的阻拦而放弃,毕竟是七十以上的人了。能游就是不错的享受了。因刚做完眼部手术,不敢潜水也就是洞庭湖泳者的术语插眯子。想当年在岳阳木材公司的外排,我一个眯子下去,最少也有几十米远。有次翻了个斤斗插占到排下,我判断好方向奋力往外趴着(往里扒因排太宽就出不来了),因时间较长,同学们还以为我这次眯子会到湖中更远处,哪知我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筋疲力尽,脸色惨白从排下钻出。

年龄大了就是毛病多,连下海游泳都要联想那昔日的惊险和精彩。哎呀,不经意喝了一口海水,这海水怎么这么咸?记得在深圳小梅沙、海上世界,汕头海滨都有游泳呛水的经历,感觉这里的海水特别的咸,难怪感觉海水的浮力更大且水更加的蔚蓝和清澈透明。海鸥不时在头上盘旋,不远的岩石上站着一只海鸟,不知是什么鸟,尖长的嘴,浑身黑色颈部显现白毛,一直站在岩石上一动不动,只见头不时的左顾右盼,这种顾盼并非是恐惧人类的干扰,而是在寻找什么。

上岸躺在垫子上,享受那西方人喜爱的日光浴,是享受吗?火辣辣的如同放在烤箱里烘烤。难道欧洲人的皮肤就这么耐烤吗?且他们这么烘烤怎么皮肤还是那么白?女儿说他们都是搽了防晒膏来的。就算抹了膏,但那火辣劲也够人受的。我来个适可而止上岸躲到岩上树荫下,往岩下看,仍有很多白白的半圆球在岩石下海滩上不惧火辣烘烤,这种半圆球的烘烤应是西方海滨的一大特色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较东方更为直白和坦荡,或说更加近乎自然的原始吧。不知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如说进步人类何必要用衣蔽体,如说退步那欧洲近代确实较东方先于进步。记得前几天看到一篇讲论:即(中西人进化之比较),谈及就生理进化方面东方人更接近现代。其中列举了人的牙齿数量、膝盖、脚趾、下蹲等方面的区别。如区别确实,倒是能证明中华人进化可谓前卫。暂时不想这么多了,还是用我原写的筷子和刀叉论来自我圆场吧。礼貌地说或用各族文化的差异来解释更为妥当。奇怪的是这种坦荡并没有那么地引起人类本能的不适,这或许是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的非本能所为吧,如同原始时期的人类裸体和草叶蔽体的非本能感受无异。

二、晚餐与海岸散步

回到别墅,大家冲洗了一会儿,休息片刻,晚辈们说就在岩石栏杆处有一餐馆,我们就在那里吃饭吧。已是下午六点了,太阳还高高的挂在海的偏西北的上空。记得少时夏天的傍晚六点早就吃完晚饭,常一人走到岳阳街河口码头,对着浮在西边水上淡黄色球形夕阳游去,不时见飞鸟从火球前惊过。略微仰头朝着湖中一道道白线观望,我此时知道那线的意义,往往在游到第一道水线时,洞庭湖奔流湍急流向长江口的水就将我送到岳阳楼处,此时只有马上回游才可安全在北门渡口上岸,如不就会冲向洞庭湖、长江交汇处。

此时已经是克罗地亚傍晚七点,辣阳仍在肆意,这与洞庭湖纬度差异有关。我们来到餐厅,餐厅面对着大海的尽头处。火辣的太阳却在餐厅的右手边。我感有点异常,从地图看亚得里亚海的东面是克罗地亚,而西面是意大利,女儿说我们的对面是意大利的威尼斯。按说太阳应在对面下去,或稍微在西南方向才对,怎么跟我的感官相反呢?想想也许亚德里亚海在这里有个弯道偏向,我们位置也正好处在弯道中了。中午看到的百帆靠岸的码头,在这里就不见踪影了。

坐下后晚辈们点好餐,等时我坐在桌子面靠海的敞口处,从开口可见海面的泳者、多个日光浴双半球人、皮划艇爱好者、用气球拖着的滑板斗险者及远处飘着的点点孤帆。偶尔有一架飞机划空而过,或有直升机在海面盘旋,发出轰轰的声音,似乎在阔大相对平静的海面配上一种隆隆轰鸣的和声。飞机远去后那不甘寂寞的海鸥又出现在海面鸣唱,似乎在宣誓自己的主权。餐馆依着海岸陡峭的岩石而建,在岩石上打桩生根立柱。此景使我想起1975年在四川万县的一江边餐馆,其建筑是依山面江的木架榫卯结构,且中国式翘檐古朴式样,推窗能见到长江的汽轮船和渔帆,虽江面没有这么宽广,但江岸不时的号子声、小贩的吆喝声却不绝于耳。那是我有生第一次品尝四川的麻婆豆腐,在那个物资匮乏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只有到当地才能吃到的特色风格的菜肴。

服务员首先端上一盘海鱼,半尺大小两三条,放在一边台子边帮我们刀解,女儿告知这鱼要100欧元一公斤,也就是八百人民币一公斤。我估计这几条鱼起码有一斤多,仅这盘鱼就得要四五百人民币。我的乖乖呀。记得跟好友去乐昌九峰山,在庆云点了一盘说是山里稻田里生长的鱼要一百八人民币,我们都大感杀黑,回去还念叨好几个月。跟这相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我思绪来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上演的阿尔巴尼亚电影《海岸风雷》,其中的一句台词,渔民家老大指着鱼说:“我一看见咸鱼就腻透了,打鱼的,连根上吊绳都买不起。”估计电影里说的鱼就是亚得里亚海里打起来的鱼吧。阿尔巴尼亚是在亚得里亚海南边,当时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在欧洲的一盏明灯。电影中因老大想过纸醉灯谜的生活而自甘堕落而背叛祖国。这亚得里亚海海中的鱼给我的印象在那时是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我想老大如在现在就会天天去打那贵如金的海鱼,只怕早成了富裕户了。“老爸吃鱼”,女儿的提醒使我从回忆中惊醒,叉了一块鱼放在嘴里细细品尝。在深圳时对海鱼我还是情有独钟,跟洞庭湖的鱼相比,肉显得紧些,有点偏腥,少了淡水湖中的那份甜感。但总觉得有股子嚼劲,正是这嚼劲使人开胃。以后上来了海虾,虾身是节状,价格也不菲,说是80欧元公斤。我知道来到这里就不要问价格了,再问我都不敢吃了,这也许是我们这辈经历了许多波折后形成了节俭的习惯。

太阳渐渐下落而逐渐形成了淡黄色的一个火球,在西边海湾转角处,虽不在海岸的正面,仍落在海西北方平面上,此时见几只海鸥在海面上空上下盘旋。此景似曾相似,这不就是滕王阁序所展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亚得里亚海的版本吗?且这境况因海的辽阔而更显贴切。夕阳渐渐落入海平面下,我们用餐也已经结束,结账有两百多元欧元,折合人民币都近两千了,又是一次惊讶,同学会二十几人的宴会也不会超过这钱。

金鸟西坠,玉兔东升,海滨的晚上悄悄来临。晚辈们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我跟亮想出门欣赏海滨的夜晚。从别墅旁的小路下到围栏处,漫步在海岸边,海风轻轻的抚摸着我们的肌肤,在炎热的八月,能在酷夏的夜晚被海风凉凉的亲舔,确实让人感到一种恬静的安逸。海对面是暗色,海岸栏杆处的小路不远处都有不是很亮的路灯,海岸显得格外的安静。穿着泳装成双成对的男女青年牵着手在散步,偶尔也见他们在树下或路灯边亲吻,我想这也许又是欧洲海滨散步的特色吧。开始我还以为是泳者上岸回来,后发现海里只有很少的游者,而散步穿泳装的仍有不少。此时方醒悟这是仅在整个海滨管理区范围内的随意。作为中华文化熏陶的我们还是不习惯这种散步的方式。月光从海岸上坡的树隙穿过,洒在小路上,小路印着片片树叶及枝干的影子在微微的摇摆。抬头望天空,月亮就在树梢上空,随树梢的摆动而忽明忽暗的跳跃着明暗的光斑。走出树林密集区,我打开手机镜头,让亮双手上举对着月亮,镜头里月亮被其双手捧着,左面是海岸的山坡别墅的闪闪灯光,右面是暗暗闪着蓝光的大海,我不失时机的抢下镜头。可惜这里的海湾处月亮绕过了大海正中而偏向陆地,形成不了“海上升明月”景观。我们慢慢的回走,在转弯处见一对老者也在牵手散步,我想看样子牵手散步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反正也没有熟人看见,如是毫不犹豫地牵着亮的手浪漫的走回别墅。                                                

三、 海滨的早晨

对海滨的早晨一直有种莫名其妙的向往,也许是少儿书中介绍得多的缘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工作的地方虽属海滨,但那时边境看管很严,很难接近近海。今日早早的就起床,就想领悟一下海滨早晨的魅力。

别墅就面对着大海,门前就是斜坡草地,下去有躺椅、座椅,应是有意设计观海而设。昨日到后还没有认真的整体的观察海面。海很宽阔,可用一望无际来形容,但也不确切,虽无衔远山之隔,本想用水天一色来比作,可远处天边有一道线,将水天分开。虽都属蓝色,但水更蓝且间有清澈的金鳞点点闪光,太阳在海的东面海岸陆地处缓缓升起。早上的海上格外的宁静,没有见到任何船舶航行,简直就是一张大的蔚蓝色纸张上闪着片片金光。我躺在躺椅上,草地两边的松树枝合成一幅画框,蓝色闪光的画面似乎被修饰。躺着看画面,忽然见一只帆船飞入画框里,在慢慢地飞翔。何有这种感觉呢?那不是海吗?怎么竟然化着天空?此时我的视觉就是这样,想这正是海阔造成的视觉感。我起身剔除画框的感觉再看,茫茫大海就只有一艘帆船在海上,飘向海的远处。如是我念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亚海天际流。虽改得较为蹩脚,但与实际还是相符,只要唱出我此时的感受便可。慢慢海上又出现了几艘帆船,鸣起了笛声的汽船,亚德里亚海告别了长夜苏醒了。我下坡走到围栏小路上,早上的海风更加凉爽,散步来到昨日日光浴的海湾,还真有早行者在晨泳。没有久坐,怕又陷入思绪回忆的陷阱,带着留念和羡慕的心情不舍的离开了海湾。留念的是昔日的晨泳,羡慕的是难返的青春。

四、  晚辈们去划皮划艇      

早餐后晚辈们定好了去划皮划艇,要我们也一起划,亮不会水,我担心有风险没有答应,习惯的认为毕竟是年轻人的运动。我们商量先跟踪给他们照相,后再去沿着海滨散步,观赏沿岸风景。下到登船才知道有比我们还大的一老太太也在其中,她没有任何陪伴,一人一条船,真后悔拒绝预定,看样子中西方人的区别在这里又有体现,过于小心、谨慎而又以老拒险可能是区别所在吧。其实在昨日的日光浴时,就见从岩石上下跳有比我还年长的勇者,且是夫妻双双拥抱而下,即惊险又浪漫。

在亭子等了一会儿,待人来齐后,教练先跟大家介绍情况,德语我也一句没有听懂,直到大家回答:“弹克”,我才知介绍完毕。接着每人都发一套救生衣,见晚辈们特别是外孙女穿着救生衣,带着潜水设备,觉得特别酷,举起相机就打卡留念。这一组加上教练有十条艇,他们是陆续上艇然后划到指定位等待,待全都上艇后,教练才划艇跟上,到底是教练,其他人都是左弯右拐的才到集中处,教练三下五除二几桨就追到他们跟前,那老者却一直在队伍的最后面。皮划艇运动属奥运项目,坐在艇上,手拿着两头桨左右划,估计没有一定的技巧和体力是很难胜任此项运动,我想这组肯定会受那老者的影响减慢速度了。见他们还在原位置中停留了,估计仍是教练在告知他们的注意事项,接着他们就很不成形的沿着海岸不远处飘着。海很宽阔,但除皮划艇外,一会儿有热气球拉着单板滑者从旁而过,一会儿有单人风帆在海中飘去,更不时有汽艇从远处射过,海很宽但海岸周围各项运动使其仍显得相对热闹。我跟亮上到岩石小路边,追着艇的方向,寻找下一个海岸下通道。毕竟年岁以高,气喘吁吁的下到另一弯道处,用相机对着划来的参差不齐的皮划艇队伍,寻找着晚辈们的艇录像,口中还不时的喊着给他们鼓起。渐渐他们划过了海湾,知道再也无法追踪到他们的影子,如是跟亮收起相机,打开管理处地图,寻找晚辈们给我们指定的景点,开始我们的海滨休闲活动。

五、 到较深海区游泳            

沿着海岸岩石上的小路西行,穿过密林深处,岩石的海岸有如此密林且树木高、大、密。我不懂树,但看着这些树林从外表看树龄较长,且很原始。可想这里的环保意识很强,要不难存原始生态。西方国家有个误区,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贫穷落后,环保意识较为薄弱,我看这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保护还是不错的,可见环保意识的强弱不能跟意识形态划等号。

继续绕岸西走,见一较为大的酒店,其下就是岩石海岸。这里不会是走出了管理处范围吧?疑惑中看了一下手机仍有信号,知道这里在海滨管理处范围。从酒店草坪下来,见岩石各处都搭建着防晒棚,棚内外都有躺椅供人休闲。椅子都是朝着大海,在岩石处还见有下海扶梯,知道这里下海不会触底。我们躺在椅子上,任凭海风吹拂,好不惬意。稍微消除疲劳,又涌起下海游泳的激情,如是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岩石上铺好睡垫,躺着晒了一会儿太阳就打算下水了。这里的水较深,可以不考虑穿泳鞋下水的问题。我起身来到扶梯边,抓着扶梯用海水拍拍胸脯,就一个劲的跳到水里,朝着海岸西向游去,此时没有感觉水的流向,这是游者到一个新环境处必须了解的情况。考虑眼睛做手术不久的问题,也就一直蛙泳。水很平静且清澈,从亮给我的录像中得知整个身躯都能看得清楚。按着我年轻时的习性,我会一直朝着海西头游去,但不明水性,只得在另一扶梯处上岸。爬上扶梯后,一种轻快的感觉悠然上身,我上到扶梯朝着亮摄影的方向一个招手,犹如获胜而归的将军,其实是个老而朽木的老头在自鸣得意。

上岸后仍躺在岩石垫子上,享受日光浴,也许是下海游泳的缘故,没有感觉太阳有那么辣了。望着蓝色的天空,听着海水啪啪地打在岩石上,似曾相识的场景出现在眼前∶躺在乐昌小洞溪流上的岩石上,也是这样蓝蓝的天空,不过那天空没有这么开阔,两边绿树成荫的山峰遮住了蓝天,但耳边啪啪的水声相似。“来给你照几张像”,亮的声音将我思路从回味中拉回。

我们围绕着岩石边照相,在我们的岩石垫子上方,躺着两位一老一中年的女人,他们一直在看着我们,突然那中年女士跟我们打招呼说话,我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她却一直比划。见我们仍不懂她的意识,干脆就跳下来到我们岩石上,用手做一个相机手势,且将手势放在单眼上,我们才知道她是要照相。以为是要给她们照相,她却指着我们手机,然后用手示意两人一起,这时才恍然大悟,是要给我们照合影。我马上将手机递过去,她拿着手机用手势要我们靠近,连续给我们照了几张。然后将手机递给我,我连忙用我唯一知道的英语说:“散克有”。她回到自己的岩石的垫子上,一直望着我们笑,且那年纪大一点的女士更加的亲热。

对她们的热情我感到意外,觉得也许有某种曾经的情感联系。一个中国面孔又有什么联系呢?我的思绪在飞。也许正是这中国面孔使这个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想起了那个时代。也许她们在留念着那个年代,怀念着他们国家的英雄铁托和那曾经的平等、受世人尊重的历史。这一切因祖国的分裂而逝去,但曾经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哪有不存思念之情。如是见到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华人,一种无名的情感涌上。看见我们她们可能从心里感觉亲切,这种亲切应是在曾经共同意识形态相同的社会体制下的亲切吧。到中午了,我们跟晚辈相约会面的时间快到了,如是起身跟她们打招呼离开,哪知她们都起身跟我们用注目礼相送,眼神中含有那依依不舍的留念。走到岩石靠酒店处,回望去她们依然站在岩石上望着我们,我再次跟她们挥手,眼眶中充盈了湿润,直到转弯处才狠心地转身离开。

六、亚得里亚海的最后一天

昨日到普拉古城参观,感觉较累,上午晚辈们下到一更为陡峭的岩石海岸。这里的人造阶梯到不了海滩,要有点攀岩技巧才能下去。我们要跟下,晚辈们极力阻扰,无奈,只有在阶梯下到处俯视、遥看海面。倒也不觉寂寞。海上的各项运动都在海上展现。晚辈们都带着简易的潜水装置在岩石海岸边下潜。这处的海水较深,适合潜水和观察水下世界。想给他们来几张相片,无奈地势太高抓不到合适的镜头。倒是气球、汽艇、皮划艇经过此海域才给了我打卡的机会。坐在台阶上,想这辽阔的海域怎么就没有繁忙的运输船经过和那打鱼船在海上撒网呢?似乎这里就只是旅游休闲之地。看下面的岩石围着的海滩多个小潭,简直就是一个个摆放在海滩上的镜子。我想如按中国人的想象,多个仙境神话会出自此处,更会有仙女沐浴的奇美故事流传。远古人类的想象都会有,不过情节有差异而已吧。

我跟亮离开了陡峭的岩石区,沿着小路往西走,来到一较为平缓的下海通道,下去后观察地形,对着西南方有较为平缓渐进的海滩,可以在上面泡海水浴,而对着大海宽阔面有下水扶梯。整个海滩上是一块块较大的岩石,且较为平坦,铺上垫子可日光浴。我想亮可以在平缓渐进的海滩里海水浴,而我又可以在扶梯下水游泳了。我们铺好垫子,泳衣是在房间早就换好的,脱下外衣我就急于走到扶梯处。亮说要给我录像,我得意洋洋的在扶梯上,用海水拍了一下胸脯就跳到水里。踩着水在给亮打招呼。心想要什么游泳鞋,此时我不正得意的畅游吗?下水前我见两走路都蹒跚的老人,没有穿鞋,也在这个扶梯下水,两人还不时的站在水里,相互拥抱。我想这里的水应该不会太深,如是想试探式的站起,哪知海水没过我的头也没有探到底,知道这里的海水较为复杂。我朝他们站立的地方看去,也不过几米,且比我处离岸更远。我试图游到他们曾经的站立处,蛙式的脚一蹲,感觉右脚大指拇内则碰到石头,当时感觉一阵剧痛感,知道脚已经创伤,还好没有持续的疼痛,担心再久可能影响我回游,马上转头游到扶梯上岸。脚出水面大指拇内侧擦去一块一寸长的皮,没有见流血,感到欣慰,哪知上岸坐到垫子上后鲜血就慢慢的沁出。血滴在岩石上,亮帮我处理完伤口,只得坐在垫子上日光浴了。一会儿晚辈们也来到这片海滩,亮跟着他们到浅滩处,我坐在垫子上,见在不远处,一女士在背靠岩石壁,在石头上架着一台手机,自身穿着三点式泳装,朝着大海辽阔方,对着手机在唱,一会儿在手舞足蹈,我想可能是在录制自编的视频吧。有时也没有见她对着相机,就是面带大海在呐喊,不知她喊的什么,因相距太远,看不到表情,我想她应是在释放自己的压抑情绪吧,连那两半球(半球说的是屁股,泳装下屁股处只有一线遮挡而显出两半球,且欧洲女人身体看着不胖,但屁股却像是吹起的鼓鼓的皮球。)也在她的激动中抖动得很厉害。躺在海滩上日光浴的人,司空见惯似的连眼都没有瞧一下那自感奔放的女士,也许她们天生都是这么奔放,只是躺在海滩上没有爆发而已。

女儿带着亮在浅水里,外孙女跟外婆戏水,除亮外都会游泳。我穿着鞋过来,他们沿着海岸线朝东南方向游去。因都带了潜水装置,一会儿潜到水里,一会儿又浮到水面。不时又爬到海中石头上,坐在上面小息一会儿又钻到水里。看此景我想那时我长年在外奔波,根本没有时间带女儿游泳,也不知她何时学会的游泳,见她和外孙女在水里那自如的神态,感到一丝欣慰或歉意。待他们上岸后,外孙女告诉我见到很多鱼在水里,有尖嘴,有胖头的,最多的是那斑横鱼,听她绘声绘色地描绘,真想再次跳到海里领悟海底世界,可惜我没有下潜设施和脚又受伤,只得遗憾的在一旁听她稚嫩的述说了。

不觉中夕阳浮在西面的海上,明天我们就要离开亚得里亚海,看着渐渐沉入大海的夕阳,一种难以舍弃的思念在脑海中隐现。此时我情不自禁的哼着:“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这首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人年轻人耳熟的歌曲。看着海滩上躺着的日光浴者,不知他们还有多少存念在心头。

作者简介∶李小威,男,1953年生人,祖籍安徽宿县,随父辈南下后定居岳阳。大专文化,经济师,工厂退休。本人热爱生活,喜爱文学,工作之余撰写散文,随笔,杂感数百篇,古典格律诗词数十首,编辑出版《平凡的记录》一书。

编审:蒋正亚    公众号管理:严小平    

巴陵老街故事
本公众号目的:挖掘整理巴陵老街故事,传承再现巴陵文化,扩大文学艺术交流,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本公众号以此为交流平台,聚集巴陵各路精英人士,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努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