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龙//也谈日军发动的“洞庭湖扫荡战”

文摘   2024-11-20 06:15   湖南  

也谈日军发动的“洞庭湖扫荡战”

文/邓建龙

1938年11月11日,日军攻占岳阳后,将岳阳作为其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前进基地。为巩固其对岳阳周边地区的占领,在洞庭湖东岸新墙河以北地区驻扎大量兵力,先后发动了四次“湘北会战”。同时,还数次在洞庭湖西岸北部的三角地区发动“洞庭湖扫荡战”,对这一带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本文试就其“洞庭湖扫荡战”的原因与经过,作一简单分析,以飨读者大众。

一、日军发动的第一次“洞庭湖扫荡战”

“扫荡”本是一种军事行动,意即一方对另一方或某一地区采取封锁围剿清扫剔除等手段,以消灭另一方军事力量而占领其防区。“扫荡”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刘琨传》:“是以居于王位,以答天下,庶以克复圣土,扫荡雠耻。”明冯梦尤《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君请兵入郢,乃为楚国扫荡污秽,况又有骨肉之仇乎?”

汉字传到日本后,扫荡一词也常为日本人所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及国民党军队防区经常发动“扫荡”作战,以达到歼灭对方有生力量,破坏其根据地或防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削弱对方实力或占领其地区。这种扫荡既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有小规模的“打掳”式抢粮及物资的行动。

日军占领岳阳期间,曾多次发动“洞庭湖扫荡战”,但因洞庭湖分东西两岸,故有些文章将四次“湘北会战”时,发生在洞庭湖东岸的战斗,如日军进攻岳阳县鹿角与湘阴县(今汨罗)青山营田地区的战斗也说成是日军发动的“洞庭湖扫荡作战”,显然是错误的,日军在四次“湘北会战”中,分东、中、西三路,其西路恰好是从洞庭湖中进攻并占领这些地区。其实这只是日军在“湘北会战”中的若干次作战行动,且在日军的文件资料中从未说过“洞庭湖扫荡作战”这一词语。尽管日军也曾在临湘、湘阴(汨罗)有过“打掳”式的扫荡行动,但也仅是其占领这些地区后一种“打秋风”式的行动。因此,本文所说的日军发动的“洞庭湖扫荡作战”仅是日军对洞庭湖西岸地区的几次扫荡作战,而非指发生在洞庭湖东岸的作战行动。

日军对洞庭西岸的第一次扫荡是1939年2月23日至7月24日中日两军争夺君山岛的三次作战行动。

1939年3月23日,日军出动海军舰艇运载海军陆战队攻占洞庭湖中的君山岛。

君山岛位于岳阳城西南洞庭湖中,位于南洞庭湖与东洞庭湖之间,与其东面的月山扁山遥相对应,共同扼守武汉—岳阳—长沙间的水上交通要道。洞庭湖西岸当时属中国军队第六战区防区,防守这一带的是中国军队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洞庭警备司令的霍揆彰所部,而防守君山地区及华容县沿长江与洞庭湖防御的则是原东北军第五十三军。

2月23日,日海军军舰保津舰与其他舰艇掩护鸟羽联合陆战队乘坐由航空发动机带动风扇产生推力,适合浅水沼泽地带作战的滑行小舟,进攻并占领君山岛。而这艘保津舰正是1938年11月11日,掩护日军第六师团今村支队乘海军舰艇进攻岳阳的护航舰之一,此后一直停留在岳阳港红船厂码头湖中。

2月24日,日军一部乘汽艇绕过洞庭湖与长江之三江口,企图从长江突破中国军队第五十三军在广兴洲壕子口防线。防守壕子口的五十三军一一六师侦察营营长王兆华获悉日军进攻企图后,于子夜时率两个排进入阵地。25日凌晨,日军乘3艘汽艇登岸,越过长江大堤踏入淤泥地,侦察营的六挺轻机枪立即开火。日军仓促之间,慌不择路,陷入淤泥之中,成为中国军队的活靶子,此次战斗共消灭日军70多人,击毁汽艇1艘,活捉日军官两人,仅有少数日军逃回汽艇逃往岳阳城。不久,日军又进攻自成垸三只角,两次进攻的失败。数日后,侦察营又在三家店(今杨林洲街道境内),迎击从壕沟进犯的日军,打死日军27人,俘获数人。

1939年4月,中国军队第五十三军为配合第九战区部队在湘北敌后开展春季攻势作战,袭击湘北各处日军据点。于4月7日,派驻守在钱粮湖的第三四八旅第六九六团一个营,乘数艘民船乘夜登上君山岛,守岛日军毫无戒备,仓促之下乃乘汽艇逃往岳阳城。

6月,九战区在湘北敌后开展夏季攻势作战。23日,六九六团又出动一个营,乘数艘民船再次夜袭驻君山岛的日军,日军再次逃岳阳城,中国军队第二次攻占君山岛。26日,日海军舰艇两次向君山岛反攻,均被中国军队击退。在达到预期效果后,中国军队又主动撤离,日军随即再次攻占君山岛。

7月24日,六九六团再次出动部队,第三次乘夜攻占君山岛,日军再次逃往岳阳城,六九六团为防日机轰炸,又主动撤离君山岛。

二、日军发动第二次“洞庭湖扫荡战”

1939年冬,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在洞庭湖东岸临湘一带发起“湘北敌后扫荡作战”。此时,洞庭湖西岸岳阳君山与华容地区的中国军队第五十三军,奉命派部队参加九战区发动的“湘北敌后扫荡作战”。12月12日夜,五十三军六九五团团长毛芝泉率轻装步兵支队,乘船沿长江北岸经三江口至道人矶登岸,至岳阳县与临湘县交接之昆山地区,于14日夜沿粤汉铁路奔袭岳阳火车站,与守站日军激战数小时,于天明之前撤离。后又在岳临交界处击毁日军军列一列。

日军在多次遭中国军队打击后,恼羞成怒,决定对洞庭湖西岸的中国军队采取报复行动。驻防岳阳城的日军第六师团第十一旅团出动陆海军,于1940年6月对洞庭湖西岸的中国军队进行扫荡作战。并将此次作战行动命名为“洞庭湖扫荡战”。进攻的重点是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以及长江与洞庭湖交汇的三角地区。有关这次扫荡作战。日军随军记者拍摄了大量照片。位于日本大阪的某制作所印刷的《支那事变画报》还特别报道了日军这次扫荡战为中支方面“洞庭湖扫荡战”为此,笔者在自己编著的《血火湘北——岳阳抗日战争历史图片集》中的第九章定名为“日军发动洞庭湖扫荡战”。用19张日军记者拍摄的照片如实地反映了日军的这次扫荡战。

从这些照片上可以看见,日军军舰从湖中炮击君山岛,以及日军乘坐滑行小舟在湖面上行驶,还有日军汽艇拖带成串的木船向前航行,木船上装载着日本兵与物资;以及日海军从湖中打捞出的中国海军放置的水雷;然后是日本兵抢滩涉水登陆的照片;以及日军登陆君山后,从被炸毁的飞来钟吊架前经过的照片,及被日军放火烧毁的湖区百姓房屋。这是日军第四次攻占君山岛。

三、日军发动的“洞庭湖北岸扫荡战”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湘北洞庭湖东岸属薛岳领导的中国军队第九战区防区;洞庭湖以西乃至湖北江汉平原及四川巴东一带属陈诚领导的中国军队第六战区防区。1943年5月,日军为夺取长江中游入川的重要港口城市湖北省宜昌市,遂发起“鄂西会战”。为达成鄂西会战的顺利进行,1943年2月7日,侵华日军第十一军率先在长江北岸湖北省监利县白露湖地区对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日军集中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九、五十八、六十八等师团及驻岳阳的独立第十七混成旅团各一部共5万人,于8日分多路渡过长江,进占江南的藕池、米积台等地,遂暂停行动。

4月25日,日军再次发动进攻。当时驻防这一带的中国军队江防兵力已达50万人。5月5日,为打通宜昌至岳阳间的长江航线,进一步打击长江南岸的中国军队,日军第十一军增加兵力至10万,发动“江南作战”,也称“洞庭湖北岸扫荡战”,中国军队则称为“滨湖作战”。日军从华容、石首、岳阳、临湘等地向滨湖的南县、安乡、沅江、公安等县进攻,中国军队为避免日军陆海空军的攻击,遂主动撤离。自5日至9日,日军先后攻占安乡、南县、公安等县城。9日,3000多日军闯入南县厂窖地区,将退入这一地区的中国军民团团包围,至12日的4天时间内,屠杀中国军民30000多人,创造了自1937年12月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来,屠杀中国军民最多的第二大惨案。在被杀的30000多中国军民中,当地民众7000多人,外地难民18000多人(其中华容难民6000多人,岳阳难民3000多人),被俘中国军队官兵5000多人,合计32000多人。

这次日军的“江南作战”,从洞庭湖以北的南县、华容、安乡开始,然后在长江南与澧水之间,攻向西北的公安、松滋、枝城、长阳,至长江宜昌上游的平善坝、石椑沿江一带,直线长度约200公里,宽约60公里。进攻的目的,击溃在这一地区的中国军队第六战区部队主力,短时间内控制宜昌至岳阳的长江水路,将在平善坝地区掠夺的近2万吨各类大型船只50艘及2000多艘木帆船,由宜昌下航以弥补其长江内军运船只的不足。

在7年多的全面抗战中,岳阳县西乡(今君山区)的仁义、奉请、永城、全义四乡,因寇灾损失死亡13322人,伤6786人;损坏房屋11984栋,粮食损失1271659担,耕牛9017头,财产(衣物)损失1760869850元,其他损失27721500元,共计损失96亿元(法币),死亡人数占岳阳县死亡人数128685的10.6%。如加上华容县死亡的14056人,两地共死亡27378人。

综上所述,日军先后发动的几次“洞庭湖扫荡作战”,对洞庭湖西岸的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久,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江南挺近支队进入华容桃花山一带开创抗日根据地。中国军民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共同奋战,与全国军民一道,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作者简介:邓建龙男,1949年生。巴陵老街坊,岳阳文史研究专家。中国现代史科学会理事、湖南中共党史学会会员。多年从事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中共党史军史、岳阳地方史志研究。著有《岳阳老街巷》《岳阳历史探微》《千年古城话岳阳》《旅行漫记》等书,主笔《中国共产党岳阳历史大事记》,编著《血火湘北——岳阳抗日战争历史图片集》《艰难的探索》《岳阳旧闻》等书,主编《岳阳市南区志》《岳阳楼区文史》《湖南技师学院校史》等书。


编审:蒋正亚    公众号管理:严小平

巴陵老街故事
本公众号目的:挖掘整理巴陵老街故事,传承再现巴陵文化,扩大文学艺术交流,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本公众号以此为交流平台,聚集巴陵各路精英人士,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努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