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交易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基于欧洲碳交易市场经验证据的启示

学术   2024-09-10 16:11   北京  

此篇为文章内容节选,全文阅读请点击文后“阅读原文”。


     

作者简介


吴婷婷,金融学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鸿举(通讯作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箱:1980862374@qq.com;徐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

金融强国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成果,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强大的货币是金融强国的基石,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将成为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支柱。在建设金融强国与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本文基于能源革命的机遇,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基于国际货币形成路径,本文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对货币国际化的传导路径并利用TVP-VAR模型和欧盟碳交易市场2005—2021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欧盟碳交易市场建立初期,欧盟碳交易价格上升降低了欧盟经济实力和欧元国际化程度;但自2009年以来,欧盟碳交易价格上升提升了欧盟经济实力和欧元国际化程度;单纯依靠碳交易份额的扩张难以持续提升货币国际地位。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碳排放权交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计价结算路径和企业成本路径,并建议通过“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战略,借力碳交易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货币国际化之路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 TVP-VAR模型 欧洲碳交易市场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煤炭-英镑”“石油-美元”和“碳-欧元”的国际化路径,从理论上分析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绑定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传导机理,并选取2005—2021年欧盟碳交易市场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欧盟碳交易和欧元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欧盟碳交易市场发展完善,碳交易价格提升有助于提高欧盟经济实力与欧元国际化程度;第二,碳交易额的增加难以持续提升货币的国际地位;第三,欧盟经济实力增强能促进欧元国际化程度提升。最后,本文提出碳排放权交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两大可能路径以及“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战略,助力碳交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尽管当前中国经济规模等基本要素从理论上能支撑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但人民币尚未绑定关键国际商品交易的计价结算权,缺乏回流机制。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兴起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历史机遇。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碳交易市场。尽管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国内各碳交易市场价格差异较大,需进一步整合。未来,应梳理现行碳交易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为碳交易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保障。政府应审慎管理碳排放配额,适时引入拍卖机制、保障抵押机制与市场储备机制等重要制度,保持配额价格稳定。允许合格的金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参与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交易,发挥碳交易市场的金融属性,将其打造成为人民币循环的“蓄水池”,实现碳排放权与人民币计价结算绑定。第二,拓宽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吸引周边国家与企业参与,发挥辐射效应。与先行的碳交易国际机构加强合作,提升中国碳交易市场规模和吸引力。借助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品交易的金融市场,实现人民币的输出与回流,将中国打造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与定价中心。第三,深化“碳-人民币”战略的全球布局。利用中国在绿色产业链方面的优势和“一带一路”影响力,占据未来全球能源体系制高点;建设全球最大的新能源金属期货市场并掌握定价权;扩大人民币汇兑币种的范围,完善海外人民币结算基础设施,提高碳交易市场跨境结算运行效率;发挥中国在碳交易市场规则制定端的主导作用,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碳交易中的竞争力。第四,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碳交易市场要兼顾碳减排政策稳定和企业对碳减排成本的承受能力,避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逐步扩大碳交易市场范围,推动企业创新和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全国强制性碳交易市场为主体、自愿碳减排市场和碳普惠交易为补充的综合发展体系,推动中国经济以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实现长期稳健增长。逐步提升碳交易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吸引境外绿色资金进入,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文章刊发信息:吴婷婷、唐鸿举、徐迪:《基于碳交易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基于欧洲碳交易市场经验证据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2024年第8期,第61-72页。

关于我们

 
《国际金融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刊,主管单位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国际金融研究》以探讨国际金融理论前沿、把握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追踪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为研究重点,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特色定位,站在全球及宏观视角,对国际金融及热点问题和中国金融相关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是在国际金融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成为我国政府和智囊部门、监管机构、学术界、实务界等进行国际金融问题研究及决策时的重要参考。本刊连续多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中国社科院)等权威评价体系。本刊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本刊开设特稿专栏、金融理论与政策、环球金融、金融机构研究、金融市场、公司金融等主要栏目。

本刊采取网上投稿,投稿指南请见微信公众号《投稿须知》。
本刊网址:http://www.gjjryj.org.cn。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国际金融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文章



国际金融研究
探讨国际金融前沿理论、把握国际银行发展趋势、追踪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站在全球及宏观视角,对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和中国金融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及时与广大读者沟通,扩大国际金融研究期刊国际影响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