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及文章摘要
《国际金融研究》2024年第7期
郭娜,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骏(通讯作者),博士,天津财经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邮箱:zjlbj5237@163.com;
申琳,博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高级经济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周闯,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曾志雄(通讯作者),经济学博士,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箱:zengzhxng@163.com;
金一,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龚驰原,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博士后。
作者简介:
丁佰林(通讯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邮箱:berlinding0912@outlook.com;
彭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简介:
杨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方意(通讯作者),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箱:fangyi@ruc.edu.cn。
商业银行从事跨境业务会提升自身风险水平。本文基于直接业务关联与间接业务关联构建网络模型,度量2007—2019年跨境借贷业务给银行体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水平。本文发现:首先,资产端冲击会带来较高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负债端冲击亦不容忽视。其次,从风险生成机理的时间维度来看,间接业务关联性与风险敞口等因素较为重要,杠杆和直接业务关联性等因素影响较弱。从空间维度系统性风险指标来看,系统重要性程度高的银行排名较为稳定,且需要关注2011—2019年系统性风险错配指数逐年上升的趋势。最后,系统性风险与风险敞口之间存在“跨境借贷冲击 → 系统性风险 → 跨境借贷冲击”的不利循环机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吴虹利,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讲师;
郭红玉(通讯作者),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应用经济学学科对口支援兼职学科带头人,邮箱:guoguohy@sina.com;
刘浩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郭珺莹,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陈国进,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文鹏,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赵向琴 (通讯作者),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箱:xqzhao@xmu.deu.cn。
关于我们
《国际金融研究》是在国际金融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成为我国政府和智囊部门、监管机构、学术界、实务界等进行国际金融问题研究及决策时的重要参考。本刊连续多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中国社科院)等权威评价体系。本刊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本刊开设特稿专栏、金融理论与政策、环球金融、金融机构研究、金融市场、公司金融等主要栏目。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国际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