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为文章内容节选,全文阅读请点击文后“阅读原文”。
作者简介
在全球新变局之下,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调整与重构。短期内,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暂不会被取代;中长期来看,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会发生新的变革。当前,代表性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包括部分以大宗商品为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III、以SDR或数字货币为基础的一体化超主权货币体系、以多种储备货币为基础的多元化货币体系。本文基于货币发行和货币竞争两个维度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二元分析框架,对上述代表性改革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信用货币体系仍然是符合货币演进规律的主要货币本位形式,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格局可能更为现实,数字货币亦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激烈竞争的新维度,但其影响尚不确定。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当在国际金融秩序重构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安全与发展为目标,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国际化 改革方案 人民币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面对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中国需要认清不同国家货币的特征和定位,分析不同国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地位的升降,在国际金融与货币秩序重构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提供中国的国际金融治理方略。一方面,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可能走向,应当准备好应对策略。对于国际货币竞争激烈以及中美摩擦的极端情形,中国应着力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保障海外资产安全。另一方面,中国应当基于安全与发展的目标,从战略高度谋划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具体而言,一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短期,应尽快让经济增长回归潜在增速,提振微观主体信心;在长期,应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二是在产业链重构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应当将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与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相结合。三是在“一带一路”、RCEP带来的机遇中挖掘人民币真实需求,加强双多边的人民币区域合作,完善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和区域金融安全网。四是形成在岸市场开放与离岸市场深化的良性互动,加快自由贸易区的人民币跨境使用探索,提升人民币“隐性锚”水平,把握国内经济结构性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后顺序(张明和何帆,2012;张冲等,2023b)。五是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民币的货币功能,深化多国央行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合作。
关于我们
《国际金融研究》是在国际金融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成为我国政府和智囊部门、监管机构、学术界、实务界等进行国际金融问题研究及决策时的重要参考。本刊连续多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中国社科院)等权威评价体系。本刊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本刊开设特稿专栏、金融理论与政策、环球金融、金融机构研究、金融市场、公司金融等主要栏目。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国际金融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文章